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血液学特征研究
1
作者 葛艳芬 赵越 +3 位作者 黄雅轩 刘均如 林婷 冼璐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6,共7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病情况及脐带血血红蛋白定量与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探讨异常血红蛋白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血液学表型及特征,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的...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病情况及脐带血血红蛋白定量与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探讨异常血红蛋白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血液学表型及特征,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的新生儿650例,收集其脐带血血常规、血红蛋白(Hb)电泳及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其中地贫患儿的基因型分布情况,α与β变异体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异常Hb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α-地贫新生儿及异常Hb新生儿父母与正常成人血液学参数的差异性。结果:650例新生儿中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患儿332例(51.08%),其中α-地贫235例(36.15%),β-地贫79例(12.15%),α复合β-地贫18例(2.77%)。α-地贫以--^(SEA)/αα最常见(48.94%),其次为-α^(3.7)/αα(20.00%)、-α^(4.2)/αα(11.06%)及αα^(CS)/αα(8.94%)。β-地贫最常见的4种基因型依次为β^(CD41-42)(32.91%)、β^(IVS-Ⅱ-654)(26.58%)、β^(-28)(21.52%)及β^(E)(10.13%)。脐血血红蛋白电泳发现异常区带275例,检出率为42.31%。新生儿α变异体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大于β变异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常Hb新生儿的Hb、MCV、MCH、Hb A和Hb F均低于正常新生儿,而RDW-CV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Hb新生儿的RBC和Hb A低于α-地贫新生儿,而MCH高于α-地贫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Hb新生儿父母的Hb、MCV、MCH和Hb A低于正常成人,而RDW-CV高于正常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新生儿α变异体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大于β变异体,提示可根据其含量推测大致属于α或β链,从而为珠蛋白基因测序提供参考方向。同时早期对新生儿各项血液学筛查指标进行分析,可警惕异常血红蛋白复合地中海贫血情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血红蛋白 地中海贫血 新生儿 临床特征 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哈毛孢子菌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真菌性血流感染1例
2
作者 李雄斌 袁凯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0,共3页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在正常范围,经临床积极的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患儿好转出院。因此,对于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需积极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谨慎解读G试验结果,进一步加强对该少见真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哈毛孢子菌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真菌性血流感染 抗真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肝细胞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
3
作者 谢谦 朱颖珊 +1 位作者 黄革 赵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80,共14页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位居世界第3。本研究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筛选出与HCC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为开发新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提供理...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位居世界第3。本研究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筛选出与HCC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为开发新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择HCC相关的数据集,利用GEO在线工具GEO2R分析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通过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相互作用基因/蛋白质的搜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 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一步利用细胞全景(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关键基因。使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创立的癌症组学数据库(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ancer Data Analysis Resource,UALCAN)分析关键基因在正常肝组织和H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关键基因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生存率的关系,并使用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THPA)进一步验证关键基因对H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表达图谱(expression atlas of blood-based biomarker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ancers,BBCancer)分析关键基因在HCC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得到78个DEGs,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以上基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调节蛋白激酶活性影响HCC的进程。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UALCAN和THPA验证得到16个关键基因,其在HCC组织中均高表达且与患者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最后利用BBCancer发现ASPM和NCAPG在HCC患者血液中的含量升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可作为HCC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的16个关键基因,其中ASPM和NCAPG可能成为HCC患者血液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预后生物标志物 关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尿路感染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4
作者 王蔚莎 冯碧怡 +2 位作者 吴小红 赵云虎 刘素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患者作为VRE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万古霉素敏感...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患者作为VRE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尿路感染患者作为VSE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VRE组患者32例、VSE组患者64例。VRE组患者以女性(68.75%),年龄≥60岁(71.88%),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6.25%)来源为主,病原菌以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占96.87%)为主。VRE组患者发热、腰痛临床症状比例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VSE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部感染(OR=6.890,95%CI:1.098~43.218,P=0.039)、高血压病史(OR=4.240,95%CI:1.084~16.581,P=0.038)和感染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暴露(OR=4.642,95%CI:1.270~16.967,P=0.020)是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VRE组检出肠球菌32株,VSE组检出肠球菌64株,VRE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VSE(均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营养状况不佳,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临床应重点关注合并肺部感染、高血压病史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暴露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尿路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药敏 医院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育龄人群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革 郑有为 +1 位作者 吴际 刘胜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育龄人群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特征,为血红蛋白H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8 752例育龄人群进行α地贫基因检测。采用Gap-PCR方法检测缺失静止型α地贫基因,检测类型包...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育龄人群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特征,为血红蛋白H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8 752例育龄人群进行α地贫基因检测。采用Gap-PCR方法检测缺失静止型α地贫基因,检测类型包括-α^(3.7)、-α^(4.2);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非缺失静止型α地贫基因,检测位点包括Hb Constant Spring(α^(CS))、Hb Quong Sze(α^(QS))和Hb Westmead(α^(WS))。结果:8 752例就诊受检者中,检出静止型α地贫717例,检出率为8.19%;其中缺失静止型α地贫有555例(77.41%),非缺失静止型α地贫162例(22.59%);缺失静止型α地贫携带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值为(82.09±4.1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值为(27.03±1.37)pg,均大于地贫初筛阳性指标;非缺失静止型α地贫携带者MCV均值为(81.07±4.93)fl,MCH均值为(26.77±2.20)pg。根据地贫筛查指标MCV<82 fl或(和)MCH<27 pg进行育龄人群α地贫基因筛查,总灵敏度为53.14%;其中,αα^(QS)/αα基因型灵敏度达100%,-α^(3.7)/αα、-α^(4.2)/αα、αα^(CS)/αα、αα^(WS)/αα基因型灵敏度分别为62.15%、63.41%、44.83%、39.62%,即若以现行的筛查标准进行地贫基因携带者筛查,则将近一半的静止型α地贫携带者被漏检。结论:准备生育的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已确定为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者或血红蛋白H病患者,而另一方即使MCV>82 fl、MCH>27 pg,也有必要进行静止型α地贫基因检测,防止血红蛋白H病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型地中海贫血 基因检测 育龄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红森 赵越 张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后,继续使用当前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由3 g q12h改为3 g q8h治疗。10 d后患者无发热,血培养和粪便霍乱弧菌培养阴性,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非O1群 非O139群 霍乱弧菌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MYO9A_006通过翻译蛋白MYO9A-208aa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姜佳雪 苏金凤 +6 位作者 王娅 欧涛 李晖 徐金东 刘宇鹏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 MYO9A_006(circMYO9A_006)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乳小鼠心室肌细胞(NMVCs)中过表达circMYO9A_006,并以腺病毒介导过表达同样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空载体为对照,检测NMVCs... 目的:研究环状RNA MYO9A_006(circMYO9A_006)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乳小鼠心室肌细胞(NMVCs)中过表达circMYO9A_006,并以腺病毒介导过表达同样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空载体为对照,检测NMVCs中心肌肥大相关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骨骼肌肌动蛋白α1(ACTA1)和心房钠尿肽(ANP)的表达。建立去氧肾上腺素(PE)诱导的乳大鼠心室肌细胞(NRVCs)肥大模型,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检测过表达circMYO9A_006对NRVCs表面积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MYO9A_006包含的潜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活性。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ircMYO9A_006翻译蛋白MYO9A-208aa及其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分别制备circMYO9A_006-ORF(直接表达MYO9A-208aa)和circMYO9A_006-ATG-mut(不能表达MYO9A-208aa)重组病毒,以空载体病毒和circMYO9A_006重组病毒分别感染NRVCs,检测circMYO9A_006翻译蛋白MYO9A-208aa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特异调节作用。结果:利用腺病毒可在NMVCs中有效介导circMYO9A_006过表达。过表达circMYO9A_006可显著抑制NMVCs中心肌肥大相关蛋白的表达(P<0.01),并显著抑制PE诱导的NRVCs中心肌肥大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表面积的增加(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circMYO9A_006包含的2个IRES均具有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NRVCs中过表达circMYO9A_006可翻译预期大小为28 kD的MYO9A-208aa蛋白,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过表达MYO9A-208aa和circMYO9A_006可一致地抑制NRVCs心肌肥大相关蛋白表达(P<0.01),并可逆转PE诱导的NRVCs肥大反应(P<0.05);而过表达circMYO9A_006-ATG-mut没有抑制NRVCs肥大的作用。结论:circMYO9A_006通过翻译蛋白MYO9A-208aa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环状RNA MYO9A_006 MYO9A-208aa蛋白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8
作者 黄雅轩 蔡依含 +2 位作者 何婉霞 张莉滟 赵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36,共7页
目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携带的耐药基因会限制临床用药选择,其毒力基因也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CRKP的毒力基因分布、荚膜... 目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携带的耐药基因会限制临床用药选择,其毒力基因也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CRKP的毒力基因分布、荚膜血清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了解ICU中CRKP的感染特点,为ICU有效监测和防控CRK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所分离并已确定为CRKP的非重复菌株共40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分析待测菌株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的分布,同时将CRKP基因组7个管家基因序列上传至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数据库进行分析,以明确菌株的序列型(sequence typing,ST)。结果:40例ICU CRKP感染患者年龄为(69.03±17.82)岁,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结局好转和死亡各20例。所分离菌株主要来源于中段尿、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其主要携带blaKPC-1(29株,72.5%)和blaNDM-1(6株,15.0%),另有5株同时携带blaKPC-1和blaNDM-1。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多种,其中entA、entB、entE、entS、fepA、fepC、fepG、yag/ecp、ompA等基因的携带率达100%,entD、fimB、iroB、iroD、fes、pla等基因携带率较低。ICU所分离的CRKP以ST11型(27例,67.5%)为主,荚膜血清型以KL64型(29例,72.5%)为主。共检出23例ST11-KL64型CRKP,占57.5%。结论:ICU CRKP主要为ST11-KL64型,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其中以铁吸收类毒力基因为主;且blaKPC已由blaKPC-2转为blaKPC-1。因此,需密切监测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化,同时制订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KP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荚膜血清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VASP的磷酸化程度可监测氯吡格雷抵抗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广华 罗燕飞 +5 位作者 罗盈 林婷 范小斌 梁玲 谢红东 黄锦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的磷酸化程度对监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方法以1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内VASP磷酸化程度(换算成血小板...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的磷酸化程度对监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方法以1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内VASP磷酸化程度(换算成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再检测20例冠心病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前病例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89.45±5.22)%与对照组PRI=(86.58±4.35)%相比无差异(P>0.05),服药后病例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67.66±19.77)%与服药前相比有差异(P<0.05)。经流式细胞术VASPP法检测共发现6例氯吡格雷抵抗,抵抗率为30%,比光学比浊法10%的抵抗率更敏感。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VASP-P法是一种更特异的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靠方法;﹣冠心病患者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氯吡格雷的抵抗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 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孕妇血浆中的胎儿DNA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广华 荣卡彬 +5 位作者 罗燕飞 陈冬 龚彩平 吴劲 邸玉玮 葛艳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cffDNA)对广东省最常见17种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基因进行扩增,探讨非创引个伤常性物见产,对位前c点诊ffD和断Nβ9A-个地进少中行见海二位贫次点血P突C的R变可,反的行向共性斑。17点方种杂法β地交贫技①...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cffDNA)对广东省最常见17种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基因进行扩增,探讨非创引个伤常性物见产,对位前c点诊ffD和断Nβ9A-个地进少中行见海二位贫次点血P突C的R变可,反的行向共性斑。17点方种杂法β地交贫技①基术羊因检水;测途②β径抽地:取中抽孕海取妇贫孕外血妇周的羊血突水,变共柱基9分例因离,。采法结用提果反取向及9例斑凝孕点胶妇杂回中交收有技纯5术化例检D经N测羊A中,水设国检计人测群3对证8实胎儿有父系的β地贫基因,有2例孕妇外周血中检测到胎儿(父系)β地贫基因,与羊水检测相符。结论利用cffDNA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检测方法可行,但由于母源性DNA背景的污染,以及胎儿DNA因含量而导致检出率低,希望进一步改进该技术后有望可用于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游离胎儿DNA 反向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检测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海英 梁洁玲 +4 位作者 毕燕玲 张仁礼 罗怀钦 蒋洲梅 闻安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新的卵巢功能评价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价值,阐明子宫切除术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45岁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组)和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未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各35例,于... 目的:探讨检测新的卵巢功能评价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价值,阐明子宫切除术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45岁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组)和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未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各35例,于不同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AM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同时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分析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激素水平及卵巢动脉血流RI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2d及3个月AM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2d及3个月血清AMH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1和3个月卵巢动脉血流RI较术前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子宫切除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FSH和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年轻患者卵巢功能,术后3个月AMH水平下降,卵巢血流阻力增高。以血清AMH水平评估卵巢功能的改变优于传统的FSH和LH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子宫切除术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饮食管理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戚本华 张燕军 +6 位作者 肖本熙 李远红 余薇 李琳 黄志宏 欧阳维富 马文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强化饮食管理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16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孕期及产后均在营养门诊随诊并强化饮食管理,对照组孕期仅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强化饮食管理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16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孕期及产后均在营养门诊随诊并强化饮食管理,对照组孕期仅在产科随诊,产后按普通免糖饮食管理,观察两组孕妇产后第1年和第3年的血糖和血脂情况。结果试验组完成2次随访者63例,随访率为78.75%(63/80),对照组完成2次随访者48例,随访率为60.0%(4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89,P<0.05)。试验组产后第1年和第3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5.4%(16/63)和14.3%(9/63),转阴率为68.8%(11/16),新发糖耐量异常(IGT)4例;对照组产后第1年和第3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8.8%(9/48)和25.0%(12/48),转阴率为11.1%(1/9),新发IGT 4例,新发2型糖尿病(T2DM)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4,P<0.05)。试验组产后第3年的餐后2 h血糖及三酰甘油较产后第1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强化饮食管理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随访率高,有利于血糖和血脂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产后期 随访 饮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倩 李劲高 +7 位作者 周茂华 廖鹏军 彭琪 陈景 陈少贤 魏姗姗 黄晖婷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CD56阳性率与总生存时间(OS)间的关系。根据CD56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56+组(n=52)和CD56-组(n=119),同时根据CD56阳性表达率,以50%为界限,将CD56+组分为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39)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13),比较CD56+组和CD56-组、CD56阳性表达率≥50%组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56+组患者中位OS(14.2个月)低于CD56-组(39.4个月)、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中位OS(11.7个月)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20.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61.5%、46.2%)低于CD56-组(75.6%、63.9%)(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1年生存率(53.8%)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2年生存率(41.0%)明显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61.5%)(P〈0.05)。CD56+组患者CRR(63.5%)与CD56-组(68.9%)以及CD56阳性表达率≥50%组(58.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7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64.3%、37.5%)均高于CD56-组(34.3%、17.9%)(P〈0.05),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总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75.0%、42.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37.5%、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中位DFS(12.7个月)低于CD56-组(34.1个月)(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中位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AM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且阳性率越高,提示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56 预后 总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海英 梁洁玲 +4 位作者 张仁礼 毕燕玲 罗怀钦 蒋洲梅 闻安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73-257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的卵巢功能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评估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选取36~45岁因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于术前,术后2 d,术后3个月检测血清AMH、促卵泡生成素... 目的:通过检测新的卵巢功能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评估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选取36~45岁因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于术前,术后2 d,术后3个月检测血清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选取同年龄组未行手术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及各时间点各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1)子宫肌瘤剔除组患者术前、术后2 d、术后3个月AMH水平分别为(1.54±0.95)ng/mL,(1.18±0.77)ng/mL,(1.50±0.58)ng/mL,术后2 d AMH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AMH水平逐步回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子宫肌瘤切除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AMH水平比较,差异有差异性(P〈0.05),而FSH、LH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MH评估卵巢功能的改变优于FSH。子宫肌瘤剔除术短期影响卵巢功能,但3个月后恢复,手术与术中出血可能会暂时性影响AMH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子宫肌瘤剔除术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源性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在胚胎培养液中的水平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海英 张仁礼 +5 位作者 韩冬 刘彩霞 蔡佳杰 毕燕玲 闻安民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9-1041,1047,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源性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在第3天胚胎培养液中的表达及其与早期胚胎发育间的关系。方法收集IVF-ET患者体外第3天单个培养胚胎培养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HCG浓度,比较其与胚胎数目、分级、碎片等传统评分间的关... 目的探讨人胚胎源性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在第3天胚胎培养液中的表达及其与早期胚胎发育间的关系。方法收集IVF-ET患者体外第3天单个培养胚胎培养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HCG浓度,比较其与胚胎数目、分级、碎片等传统评分间的关系。结果在60个病人的163份第3天胚胎培养液标本中,胎源性HCG的检测率是93.8%(153/163),表达浓度是0.85±0.43 mIU/ml。HCG浓度与胚胎卵裂球细胞数呈正相关。随着细胞数增加,培养液中HCG表达也提高(P<0.05)。随着胚胎形态评分级别的下降,培养液中HCG表达下降(P<0.05)。结论 ELISA方法能检测出第3天胚胎培养液中胎源性HCG的微量表达。胚胎培养液中胎源性HCG水平与传统胚胎形态评估有相关性,提示它有可能作为新的评估胚胎发育的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源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胚胎培养液 胚胎评分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广华 范小斌 +4 位作者 罗燕飞 梁玲 邓程新 李筱慧 荣卡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6-1717,共2页
目的研究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的致病原因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的致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过程。结果7例患者中由于鼠药中毒引起2例,药物过敏引起2例,长期饮食习惯引起1例,不明原因2例;实验室检... 目的研究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的致病原因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的致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过程。结果7例患者中由于鼠药中毒引起2例,药物过敏引起2例,长期饮食习惯引起1例,不明原因2例;实验室检查显示PT、APTT延长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同时减低,又以Ⅶ因子降低最为明显;采用维生素K治疗效果明显。结论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率非常低,但呈现增多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提醒临床医生密切留意不明原因的出血病人,有条件的医院要尽早开展凝血因子活性检查,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症 实验室检查 凝血因子 皮下出血 灭鼠药 他巴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自身抗原RHDAG1的获得与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锦绣 李运雄 +5 位作者 朱平 李玲 卢聪 郑少忆 李广华 余细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探索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噬菌体表达文库构建和免疫筛选方法来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自身抗原候选分子。方法提取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组织总RNA,分离纯化mRNA并逆转录合成长链cDNA,用噬菌体载体构建表达文库,用风湿热患者血清免... 目的探索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噬菌体表达文库构建和免疫筛选方法来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自身抗原候选分子。方法提取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组织总RNA,分离纯化mRNA并逆转录合成长链cDNA,用噬菌体载体构建表达文库,用风湿热患者血清免疫筛选该库,对筛选获得的自身抗原基因进行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体外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和免疫反应结合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组织噬菌体表达文库,原始文库滴度为3.3×106pfu/ml,重组率为99%,81%外源片段大于1kb。通过免疫筛选方法获得了自身抗原RHDAG1,该自身抗原与人类角蛋白18同源,能与活动性风湿热患者血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结合,而与体检健康人血清无结合。结论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筛选和获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自身抗原;本研究提示自身抗原RHDAG1可成为风湿热和/或风心病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自身抗原 RHDAG1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状细胞综合征的血液学和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艳芬 李萍 +3 位作者 王景健 黄锦维 谢红东 林乘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通过总结34例镰状细胞综合征(Hb S病)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分析其所导致的血液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3年1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Hb S病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早晨空腹负压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分析、血红蛋白(Hb... 目的通过总结34例镰状细胞综合征(Hb S病)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分析其所导致的血液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3年1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Hb S病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早晨空腹负压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分析、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红细胞镰变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试验、铁蛋白检测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G6PD/6PGD)检测。结果 4例血红蛋白S(Hb S)纯合子患儿均未见正常Hb A区带,大部分以Hb S区带为主,少量Hb A2区带;呈中度贫血。有3个Hb S纯合子家系,父母均为Hb S杂合子。Hb S杂合子成人患者中只有5例Hb在92-97 g/L,呈轻度贫血,其余患者Hb均〉110 g/L。Hb S杂合子新生儿患者中Hb S含量低,低于7.00%。胎儿脐血和新生儿各有1例同时出现Hb S和Hb Barts区带,提示Hb S-α地中海贫血。1例孕妇是Hb S杂合子,孕32周+6行胎儿脐血分析是Hb S-α地中海贫血。1例男婴的血常规分析与Hb电泳分析结果提示其为Hb S-β地中海贫血。婴儿、儿童、成人红细胞镰变试验阳性。4例成人Hb S-α地中海贫血患者Heinz小体试验为阳性。1例Hb S杂合子患者铁蛋白低,为2.4μg/L。4例男性Hb S杂合子患者G6PD/6PGD为0.11~0.29,3例女性Hb S杂合子患者G6PD/6PGD为0.51~0.70。结论 Hb S纯合子患者因Hb S取代了正常的Hb A,容易导致血管栓塞,引起慢性溶血性贫血等临床症状,呈中度贫血;Hb S杂合子大部分不会对个体的临床表型产生影响,所以一般无临床症状或极少数症状较轻;Hb S-α地中海贫血、Hb S-β地中海贫血均可引起轻度贫血;Hb S杂合子合并缺铁性贫血、Hb S杂合子合并G6PD缺乏可加重贫血症状,呈中度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细胞综合征 血液学 病理学 临床 纯合子 杂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深海鱼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琳 李远红 +3 位作者 罗日强 周泉 黄蔚 苏宜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补充深海鱼油胶囊后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确诊为RA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大豆油组和深海鱼油组,分别给予大豆油胶囊及深海鱼油胶囊[含二十碳五烯酸(EPA)1.8 g/d+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补充深海鱼油胶囊后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确诊为RA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大豆油组和深海鱼油组,分别给予大豆油胶囊及深海鱼油胶囊[含二十碳五烯酸(EPA)1.8 g/d+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2 g/d],干预12周;干预期间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RP等,并计算直观模拟标度尺疼痛评分(VAS)、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和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结果干预后深海鱼油组患者VAS评分增加值及DAS28评分、降低值与大豆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比例为(1.70±0.07)∶1组和(3.00±0.21)∶1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5.54±0.11)∶1组(P<0.05)。结论深海鱼油干预RA患者12周,可改善RA患者病情;摄入n-6/n-3 PUFAs比例<5.54∶1比>5.54∶1更有利于降低RA患者的炎性因子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鱼油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重链7基因来源的miR-208b-3p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梦珍 翟琳 +5 位作者 郭林林 朱杰宁 李晖 徐金东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2-650,共9页
【目的】探究肌球蛋白重链7基因来源的微小RNA-208b-3p(miR-208b-3p)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18周龄的糖尿病db/db小鼠和db/m对照小鼠心肌中差异的miRNA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目的】探究肌球蛋白重链7基因来源的微小RNA-208b-3p(miR-208b-3p)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18周龄的糖尿病db/db小鼠和db/m对照小鼠心肌中差异的miRNA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08b-3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高糖/葡萄糖氧化酶(G/Go)处理的C57BL/6乳小鼠心肌细胞(NMVCs)和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的表达;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和纤维化相关蛋白(包括COL1A1、COL3A1和α-SMA)表达检测来了解miR-208b-3p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8b-3p与潜在靶基因Mtf2和Pgrmc1 3′端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作用;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iR-208b-3p转染的mCFs中Mtf2和Pgrmc1表达;通过小干扰RNA(siRNA)抑制Mtf2和Pgrmc1表达,并检测对mCFs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miRNA表达谱和RTqPCR结果证实miR-208b-3p在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中表达显著升高。miR-208b-3p前体与宿主基因Myh7在db/db小鼠心肌中表达显著升高,miR-208b-3p与Myh7 mRNA在乳小鼠来源的mCFs和NMVCs中均有表达,但在NMVCs中水平更高。miR-208b-3p在AngⅡ和G/Go处理后的mCFs和NMVCs中表达均明显升高。miR-208b-3p可显著增加mCFs中纤维化相关蛋白COL1A1、COL3A1和α-SMA表达,但不影响mCFs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特征。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208b-3p与Mtf2和Pgrmc1 3′-UTR有结合作用。miR-208b-3p可在转录后水平抑制mCFs中Mtf2和Pgrmc1表达。miR-208b-3p、Mtf2 siRNA和Pgrmc1 siRNA均能一致性地促进mCFs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结论】miR-208b-3p通过靶向Mtf2和Pgrmc1基因发挥促进mCFs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微小RNA miR-208b-3p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