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裕民 张雄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08,共3页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磷脂,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血小板激活剂。通过免疫促炎、促血栓形成、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自由基产生、离子超载、即早基因表达等途径,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N-甲基天冬氨酸 水解酶类 脑出血 神经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启征 王丽娟 张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7-219,共3页
脑卒中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多数脑卒中患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缺陷,对医疗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较大。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 脑卒中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多数脑卒中患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缺陷,对医疗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较大。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中发现,尽管脑卒中造成的功能损害很严重,但在其发生后康复的不同阶段,大脑功能和组织结构仍然可以发生重组,出现各种各样的可塑性变化,受损功能仍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N-甲基天冬氨酸 一氧化氮 神经生长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翟琼香 丁健 +5 位作者 戴启麟 陈志红 郝英 郭予雄 桂娟 张宇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作为单药治疗不同类型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2例不同类型癫痫患儿进行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左乙拉西坦起始剂量为20 mg/(kg.d),分两次服用,每两周增加10 mg/(kg.d),维持剂量30~40 mg/(...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作为单药治疗不同类型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2例不同类型癫痫患儿进行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左乙拉西坦起始剂量为20 mg/(kg.d),分两次服用,每两周增加10 mg/(kg.d),维持剂量30~40 mg/(kg.d)。稳定期:维持加量期12周,每个月观察1次,以治疗前3个月的发病频率为基础,完成了6个月的观察期,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8个月),观察发作频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2例入选患儿,完全控制发作38例,占61.3%,显效8例,占12.9%;有效9例,占14.5%;无效4例,占6.5%;加重3例,占4.8%。总有效率为88.7%,两年治疗保留率为72%。左乙拉西坦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左乙拉西坦作为单药治疗小儿各型癫痫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治疗 小儿 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全球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 被引量:44
4
作者 秦兵 廖卫平 +2 位作者 臼井直敬 寺田清人 井上有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09-2111,共3页
癫痫是神经系统第二大疾病,患病率为4‰~7‰,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人数约为900万。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癫痫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 癫痫是神经系统第二大疾病,患病率为4‰~7‰,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人数约为900万。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癫痫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疾病 癫痫患者 防治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 发展中国家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系统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兵 李彦 +2 位作者 聂坤 王丽娟 张玉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59-661,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主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除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自...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主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除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疲劳、抑郁、焦虑等在PD中也非常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类 记忆障碍 胆碱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雄 代成波 +6 位作者 吴宜娟 王硕 张玉虎 马桂贤 刘新通 何池忠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rPAF AH组和银杏叶组,每组20只。后3组大鼠采用慢性动脉粥样硬化结合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rPAF AH组和银杏叶组,每组20只。后3组大鼠采用慢性动脉粥样硬化结合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观测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及5、15、30和60 min各时间点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外银杏叶组血小板聚集率,rPAF-AH组和银杏叶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均明显降低(P<0.05),rPAF-AH组较银杏叶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rCBF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rCBF-AH组大鼠给药后各时间点,银杏叶组30和60 min时,rCBF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 rPAF-AH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治疗脑梗死的生物医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龙隆 张雄 王丽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0,共4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其组分包括肥胖或超重、高血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TG)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其组分包括肥胖或超重、高血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TG)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AS)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到晚期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疾病 缩窄 病理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和血栓病理分析
8
作者 马腾云 高玉元 +2 位作者 马桂贤 张斌 王丽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1-301,共11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导致LVO血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导致LVO血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发生AIS-LVO的患者,并根据是否行血管内治疗分为手术组和未手术组。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脏外科手术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TRA)、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他手术(心脏瓣膜修补术、房间隔修补术、室间隔修补术、心脏移植术)]、心脏外科手术至AIS发病时间、血管闭塞部位(椎-基底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卒中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卒中发病至穿刺时间、卒中病因(栓塞、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前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后循环ASPECTS(pc-ASPECTS)及CT血管成像、CT灌注等影像学资料。将取出的血栓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马休黄猩红蓝染色,并根据红细胞在血栓中的比例分为富含红细胞血栓(红细胞比例≥70%)、混合血栓(红细胞比例31%~69%)、富含纤维蛋白血栓(红细胞比例≤30%)。卒中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将影响心脏外科手术后AIS-LVO患者预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1及根据临床经验判定的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发生AIS-LVO的患者102例,男68例,女34例,年龄19~86岁,平均(58±14)岁,其中未手术组50例,手术组52例。(1)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患者在高血压病[32.7%(17/52)比54.0%(27/50),P=0.030]、卒中发病时NIHSS评分[12.3(12.3,21.8)分比35.0(18.0,35.0)分,P<0.01]、血管闭塞部位(P=0.048)、心脏外科手术方式(P<0.01)、前循环ASPECTS或pc-ASPECTS[9(8,9)分比4(3,6)分,P<0.01]及卒中后90 d预后良好[75.0%(39/52)比10.0%(5/50),P<0.01]及死亡患者比例[7.7%(4/52)比68.0%(34/50),P<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余临床、影像学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中,病因为栓塞、动脉夹层、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6.5%(45/52)、7.7%(4/52)、5.8%(3/52)。(2)以卒中后90 d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发病时NIHSS评分、TRA、是否行血管内治疗、前循环ASPECTS或pc-ASPECTS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卒中后90 d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卒中后90 d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预后良好赋值为1,预后不良赋值为0),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影响因素及血管闭塞部位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发病时NIHSS评分高(OR=0.86,95%CI:0.78~0.95,P=0.002)及未行血管内治疗(OR=6.93,95%CI:1.05~45.55,P=0.044)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45例心源性栓塞患者中,有33例患者留取了血栓标本,血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无患者为富含红细胞血栓,3例患者为混合血栓,30例患者为富含纤维蛋白血栓,且其中12例患者血栓纤维蛋白比例超过90%。结论血管内治疗有利于改善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导致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AIS-LVO的血栓以富含纤维蛋白血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血栓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N1A基因多态性位点rs2126152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秦兵 刘超 +2 位作者 于美娟 石奕武 廖卫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31-733,共3页
目的:筛查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者的SCN1A基因,并探讨GEFS+与SCN1A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GEFS+患者及104例正常对照组血样,应用PCR扩增SCN1A基因的26个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进行测序筛查。结果:未发... 目的:筛查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者的SCN1A基因,并探讨GEFS+与SCN1A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GEFS+患者及104例正常对照组血样,应用PCR扩增SCN1A基因的26个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进行测序筛查。结果:未发现SCN1A基因突变,但发现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EXON14-37A>C(rs2126152),有2种基因型A/C杂合子和C/C纯合子,两组间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SCN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EXON14-37A>C与GEFS+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SCN1A基因 突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对非腔隙性梗死抗栓治疗后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成波 王硕 +3 位作者 段振鹏 曹裕民 张雄 王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9期712-717,共6页
目的评估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对采用抗栓治疗的非腔隙性梗死患者早期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2011年6月~2012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发病后24 h内住院的心源性脑栓塞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目的评估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对采用抗栓治疗的非腔隙性梗死患者早期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2011年6月~2012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发病后24 h内住院的心源性脑栓塞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患者。根据临床情况对所有患者予以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采用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CMB数目及分布情况,用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判断发病后1周内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情况。根据有无HT将患者分为有HT组和无HT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病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CMB是否存在,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7例患者中18例发生HT(11%),57例检出CMB(34%),CMB检出率在是否合并HT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22%和36%,P〉0.05)。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是否存在CMB,早期HT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12%和9%,P〉0.05);抗凝治疗患者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17%和1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NIHSS(≥8)和心源性脑栓塞与HT有关,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3.6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7~8.26]和5.82(95%CI 1.89~15.38);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CMB并不增加HT风险,其OR和95%CI值分别为1.05(0.97~1.12),2.31(0.91~3.45)以及0.35(0.09~1.41)。结论 CMB对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抗栓治疗后早期HT缺乏预测价值,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因类型有助于估计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梗死 抗栓治疗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癫痫发作分类体系临床价值和可信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兵 陈勇军 +3 位作者 段现来 廖卫平 臼井直敬 井上有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评估和比较两种癫痫发作分类体系即发作症状学分类法(SSC)和国际癫痫发作分类法(ICES)的临床价值和可信度。方法:2名医生独立地观看106例患者发作的录像资料,采用双盲法对患者的每一次发作录像仔细进行回顾分析并分别使用上述两种... 目的:评估和比较两种癫痫发作分类体系即发作症状学分类法(SSC)和国际癫痫发作分类法(ICES)的临床价值和可信度。方法:2名医生独立地观看106例患者发作的录像资料,采用双盲法对患者的每一次发作录像仔细进行回顾分析并分别使用上述两种分类法进行分类,数据进行百分比计算及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06例患者共计有256次发作,对2名医生诊断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SC明显高于ICES。SSC体系中一些症状如过度运动发作、自动运动发作、愣神发作等具有更高的一致性。结论:SSC提供了一个比ICES更为容易理解的癫痫发作分类体系,提示SSC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可靠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痫性发作国际分类 发作症状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和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梅明金 聂坤 +2 位作者 熊冬生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病,主要由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所致,目前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后中老年人群的"第三杀手"。近年来多模态MRI(包括结构性和功能性MRI、扩散张量成像等)的发展和基于图论的...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病,主要由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所致,目前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后中老年人群的"第三杀手"。近年来多模态MRI(包括结构性和功能性MRI、扩散张量成像等)的发展和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分析法的引入,为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脑结构和功能连接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近年来基于多模态MRI和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分析法所构建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脑网络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分泌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启征 张雄 +3 位作者 曹裕民 徐玉玲 唐晓娜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rPAF-AH组,每组15只,每组再分为2、7、14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生理盐水组和...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rPAF-AH组,每组15只,每组再分为2、7、14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生理盐水组和rPAF-AH组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神经分泌素表达水平。结果生理盐水组和rPAF-AH组2、7、14d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rPAF-AH组2、7、14d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81.76±9.14)ng/ml vs(40.89±4.32)ng/ml,(114.49±5.79)ng/ml vs(50.39±5.22)ng/ml,(88.82±9.79)ng/ml vs(40.17±3.00)ng/ml,P<0.01]。结论 rPAF-AH能够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分泌素表达,可能对脑缺血神经重构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脑缺血 氧化性应激 分泌粒蛋白质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小儿额叶癫痫:附105例报告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宇昕 翟琼香 +1 位作者 汤志鸿 卓木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伴有癫痫样放电的额叶癫痫患儿的24 h视频脑电图与临床改变。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对长期服用1~2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但仍伴有癫痫样放电的105例额叶癫痫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观察添加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伴有癫痫样放电的额叶癫痫患儿的24 h视频脑电图与临床改变。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对长期服用1~2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但仍伴有癫痫样放电的105例额叶癫痫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观察添加治疗前后的24 h视频脑电图及临床发作的变化。左乙拉西坦起始剂量为20 mg(kg&#183; d),分2次服用,2周后加服至30 mg(kg&#183; d),维持剂量为30~40 mg(kg&#183; d)。对比左乙拉西坦添加前和添加6月后的24 h视频脑电图及临床发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后55例患儿的癫痫样放电减少,有效率为52.3%。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lt;0.05)。77例伴有临床发作的患儿经添加治疗后临床发作完全控制12例,发作减少28例,总有效率51.9%,患儿临床发作的减少与脑电图的好转呈正相关(P&lt;0.001)。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脑电图有癫痫样放电的小儿额叶癫痫能同时减少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且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癫痫 左乙拉西坦 脑电图 临床发作 添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同亚型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丽敏 王丽娟 +3 位作者 黄巧 聂坤 李晖 周晓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41-843,共3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l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不同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PD患者76例,依据主要运动症状类型分为震颤为主型26例(震颤组)、姿势异常步...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l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不同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PD患者76例,依据主要运动症状类型分为震颤为主型26例(震颤组)、姿势异常步态障碍(postural instability-gait disorder,PIGD)为主型21例(PIGD组)和混合型29例(混合组)。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rTMS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PD评分量表第3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third part,UPDRS-Ⅲ)评分,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PIGD组和混合组治疗后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3.25±5.82)分vs(27.81±6.16)分,(23.11±6.56)分vs(26.90±6.28)分,P<0.05]。震颤组治疗后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够改善PIGD为主型与混合型PD的运动症状,而对震颤为主型PD的运动症状疗效不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经颅磁刺激 运动障碍 震颤 步态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光忠 曾少建 +6 位作者 詹升全 林晓风 唐凯 周东 周德祥 秦琨 舒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523-527,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 ①...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 ① 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单纯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侧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3例,横窦及乙状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及直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直窦及皮质静脉血栓1例.②应用Solitaire AB支架20枚,同时应用尿激酶30万~70万U进行接触性溶栓3例.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分1例,12分1例,15分14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5分15例,4分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支架取栓相关并发症.③随访3个月至1年,其中通过电话随访2例,门诊随访3例,MRV随访8例,DSA随访3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机械取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单中心的经验显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代成波 王硕 +5 位作者 刘新通 马桂贤 杨哲贤 马腾云 张雄 王丽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并接受支架辅助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患者资料。对8例患者使用Apollo或Wingspan支架,4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按照脑梗死溶栓... 目的探讨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并接受支架辅助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患者资料。对8例患者使用Apollo或Wingspan支架,4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按照脑梗死溶栓等级系统(TICI)分级评定血管再通情况。评估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结果①基底动脉远段闭塞3例,近段闭塞4例,椎动脉颅内段延伸至基底动脉近段闭塞3例,基底动脉全程闭塞2例。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中位数为20(15~24)分。②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0例达到充分再通标准。2例患者术中发生血管痉挛,无临床症状。1例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③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中位数为10(4~22)分,同最初NIHSS评分相比,7例患者NIHSS评分改善≥5分。④4例术后3个月的功能转归良好,死亡3例。结论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再通率,可改善3个月时的临床结局。针对基底动脉闭塞不同病因需要个性化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急性病 机械开通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卡马西平导致SJS/TEN与HLA-B基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兵 民福利 +2 位作者 石奕武 刘晓蓉 廖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36-2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卡马西平(CBZ)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与HLA-B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1例CBZ-SJS/TEN患者(CBZ-SJS/TEN组)、93例CBZ耐受患者(CBZ耐受组)及93例未服用...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卡马西平(CBZ)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与HLA-B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1例CBZ-SJS/TEN患者(CBZ-SJS/TEN组)、93例CBZ耐受患者(CBZ耐受组)及93例未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PCR和测序法检测其HLA-B*1502基因型;χ2检验分析HLA-B*1502及其他HLA-B位点与CBZ-SJS/TEN的相关性。结果:CBZ-SJS/TEN组的HLA-B*1502基因阳性率为72.7%,显著高于CBZ耐受组及正常对照组。3例HLA-B*1502阴性CBZ-SJS/TEN患者的基因型分别为HLA-B*1511/1511、5401/5401及4001/4601。除HLA-B*1502之外,HLA-B*1511基因频率在CBZ-SJS/TEN患者与中国南方汉族正常人群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他位点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HLA-B*1502与CBZ-SJS/TEN具有相关性,建议汉族人群在服用CBZ前应该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对HLA-B*1502阴性个体使用CBZ治疗时,需密切监视,避免SJS/TEN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HLA-B*1502 南方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春格 王丽敏 +1 位作者 何雪桃 陈洁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84-487,共4页
目的分析轻症与重症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6syndrome,GBS)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GBS患者101例。根据疾病高峰期Hughes评分划分... 目的分析轻症与重症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6syndrome,GBS)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GBS患者101例。根据疾病高峰期Hughes评分划分为轻症组(0-2分)和重症组(3-6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史、首发症状、是否有延髓功能障碍、是否累及颅神经和自主神经、有无轴索损害等指标,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并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结果以非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P〈O.001)、有延髓功能障碍(P〈0.001)、颅神经受累(P=O.025)、自主神经系统受累(P=O.018)、运动系统受累(P=0.004)以及轴索损害(P〈O.001)的患者容易发展为重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轴索损害(P=0.008,OR=4.632)、延髓受累(P=O.010,OR=10.420)、颅神经受累(P=0.047,OR=0.076)是发展为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轴索损害、延髓受累和颅神经受累可能是GBS患者发展至重型的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疾病严重程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癫痫分类新概念--两大分类体系及其变迁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兵 段现来 +3 位作者 廖卫平 臼井直敬 寺田清人 井上有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14-2116,共3页
在学术界.有关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分类是癫痫一切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石.围绕分类做出的任何更新都将会对基础和临床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LeagueAg... 在学术界.有关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分类是癫痫一切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石.围绕分类做出的任何更新都将会对基础和临床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LeagueAgainstEpilepsy,ILAE)的分类体系,还是用于癫痫术前评估的发作症状学分类(SemiologicalSeizureClassification,ssc)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体系都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力图能够完美而真实地反映癫痫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综合征 分类体系 国际抗癫痫联盟 变迁 临床实践 术前评估 科学技术 自我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