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丹青 林曙光 +4 位作者 陈纪言 周颖玲 董豪坚 李光 黄美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53-2455,24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面积小于4mm2作为介入干预的标准,31例行介入干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测量该组患者支架扩张前、扩张后和高压球囊再次扩张后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总截面积、斑块面积和面积狭窄率,观察扩张后支架是否贴壁。同期未行IVUS检查而行介入干预的临界病变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选后的第1、3、6和12月给予临床随访,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情况。于第10~12月行CAG和IVUS检查,观察支架内膜增生情况及有否支架内血栓征象。以CAG或IVUS显示支架置入成功并随访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冠脉成形术以及心衰或死亡)发生为手术成功。结果病例组31例患者的32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后行IVUS检查提示28处(87.5%)支架存在贴壁不完全。再次以更高的压力(18~20atm)或换用另一高压球囊扩张,最终均达到了IVUS支架植入理想标准。术中未见与冠脉介入和IVUS相关的并发症。术后10~12个月病例组22例患者行CAG和IVUS复查,CAG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VUS结果未发现局部支架内血栓征象,支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增生内膜负荷量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支架内管腔面积与第一次植入支架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0.12±1.15)mm2vs(8.98±2.12)mm2,P>0.05]。对照组31例支架植入后CAG提示贴壁良好。术后3~6月3例患者临床出现心绞痛,CAG结果提示3例患者出现再狭窄,IVUS检测结果这3例患者均存在支架贴壁不良。结论IVUS比CAG能更有效地指导ACS临界病变支架的植入和实时评价手术效果;在IVUS指导下的高压力(18~20atm)球囊后扩张可使87.5%贴壁不良的病变进一步得到改善。IVUS指导的ACS临界病变支架植入获得较高的即时成功率和远期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界病变 血管内超声 支架 介入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首次应用TriGUARD3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进行脑栓塞保护二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建方 李捷 +4 位作者 孙英皓 郑胜能 莫与京 郭晓纲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15,共3页
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63岁,因“气促1周”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主动脉瓣峰值流速6.0 m/s,平均跨瓣压差95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瓣口面积0.48 cm2。... 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63岁,因“气促1周”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主动脉瓣峰值流速6.0 m/s,平均跨瓣压差95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瓣口面积0.48 cm2。患者诊断为重度BAV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脑栓塞保护 TriGUAR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