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丹青 林曙光 +4 位作者 陈纪言 周颖玲 董豪坚 李光 黄美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53-2455,24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面积小于4mm2作为介入干预的标准,31例行介入干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测量该组患者支架扩张前、扩张后和高压球囊再次扩张后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总截面积、斑块面积和面积狭窄率,观察扩张后支架是否贴壁。同期未行IVUS检查而行介入干预的临界病变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选后的第1、3、6和12月给予临床随访,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情况。于第10~12月行CAG和IVUS检查,观察支架内膜增生情况及有否支架内血栓征象。以CAG或IVUS显示支架置入成功并随访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冠脉成形术以及心衰或死亡)发生为手术成功。结果病例组31例患者的32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后行IVUS检查提示28处(87.5%)支架存在贴壁不完全。再次以更高的压力(18~20atm)或换用另一高压球囊扩张,最终均达到了IVUS支架植入理想标准。术中未见与冠脉介入和IVUS相关的并发症。术后10~12个月病例组22例患者行CAG和IVUS复查,CAG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VUS结果未发现局部支架内血栓征象,支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增生内膜负荷量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支架内管腔面积与第一次植入支架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0.12±1.15)mm2vs(8.98±2.12)mm2,P>0.05]。对照组31例支架植入后CAG提示贴壁良好。术后3~6月3例患者临床出现心绞痛,CAG结果提示3例患者出现再狭窄,IVUS检测结果这3例患者均存在支架贴壁不良。结论IVUS比CAG能更有效地指导ACS临界病变支架的植入和实时评价手术效果;在IVUS指导下的高压力(18~20atm)球囊后扩张可使87.5%贴壁不良的病变进一步得到改善。IVUS指导的ACS临界病变支架植入获得较高的即时成功率和远期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界病变 血管内超声 支架 介入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快速检测NGAL对急诊冠脉介入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预测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坤 谭宁 +6 位作者 刘勇 陈纪言 谢年谨 余丹青 薛凌 叶健烽 粱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NGAL)对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因急性心梗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行急...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NGAL)对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因急性心梗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且肾功能相对正常[e GFR>60 m L(min·1.73 m2)]患者73例。采用床边快速检测仪测定血NGAL。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NGAL对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5例(6.85%)患者发生CI-AKI,且其NGAL水平高于非CI-AKI组。ROC曲线显示,术前、术后4 h及8 h NGAL对CI-AKI有较高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61、0.809。结论术前、术后4 h及8 h床边快速检测NGAL对行急诊PCI且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发生CI-AKI有较高预测价值,今后可能成为诊断早期CI-AKI的快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在心内科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楷壮 王玲 +1 位作者 黄志华 陈纪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比较Ⅳ型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PM)和Ⅲ型PM,并评估Ⅳ型PM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价值。方法:入选2016年3月到2018年7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75例,同时佩戴Ⅲ型PM和Ⅳ型PM进... 目的:比较Ⅳ型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PM)和Ⅲ型PM,并评估Ⅳ型PM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价值。方法:入选2016年3月到2018年7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75例,同时佩戴Ⅲ型PM和Ⅳ型PM进行监测,获得两种设备测得的睡眠呼吸参数。将两种设备所测得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Bland-Altman图反映两种设备测得值之间的一致性。根据Ⅲ型PM呼吸事件指数(respiratory event index,REI)的不同临床诊断阈值计算Ⅳ型PM REI的符合率、Kappa值,制作ROC曲线并计算AUC。结果:共275例患者(男性206例,女性69例)纳入分析,平均年龄(57.5±11.4)岁,体重指数(26.6±3.6)kg/m^(2)。Ⅲ型PM-REI和Ⅳ型PM-REI呈强相关关系(r=0.913,P<0.001),Bland-Altman散点图提示两种设备测得值具有良好一致性。当Ⅲ型PM-REI≥5次/h为参照标准时,Ⅳ型PM-REI诊断的符合率为84.0%,Kappa值为0.520,P<0.001,AUC为0.936,P<0.001;当Ⅲ型PM-REI≥15次/h为参照标准时,Ⅳ型PM-REI诊断的符合率为87.3%,Kappa值为0.744,P<0.001,AUC为0.955,P<0.001;当Ⅲ型PM-REI≥30次/h为参照标准时,Ⅳ型PM-REI诊断的符合率为90.9%,Kappa值为0.742,P<0.001,AUC为0.972,P<0.001。结论:Ⅳ型PM对心内科可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Ⅲ型PM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 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估 被引量:25
4
作者 邓宇珺 符永恒 +9 位作者 谭宁 曾红科 单志新 林秋雄 李晓红 董小莉 余细勇 杨敏 谭卫萍 苏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2-416,共5页
目的:构建并评估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结扎组和I/R模型组,手术的两组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假结扎组只过线不结扎,模型组使用"U形金属管"进行... 目的:构建并评估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结扎组和I/R模型组,手术的两组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假结扎组只过线不结扎,模型组使用"U形金属管"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持续心电图监测,并于再灌注2 h与4 h后进行血浆生化﹑心肌组织学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和假结扎组比较,I/R模型组心电图有明显ST-T改变和再灌注后病理性Q波,再灌注2 h和4 h时存在比较明显的ST-T改变;血标本检测示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T-SOD水平在2 h和4 h也应激性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模型组左心室心肌损伤疤痕明显,且2 h模型组左室心肌存在间隔性梗死区域,4 h模型组心肌组织区域性梗死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TUNEL法与Bcl-2﹑Bax蛋白实验显示2 h和4 h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值下降显著(P<0.01)。结论:成功建立大鼠活体心肌I/R模型,模型大鼠的心电图、血清学、心梗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病理学等发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伴房间隔缺损的房间隔膨胀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智超 费洪文 +2 位作者 陈欧迪 朱伟 陈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伴房间隔缺损(ASD)的房间隔膨胀瘤(ASA)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RT3D-TEE检查、伴ASD的ASA患者31例,观察ASA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ASD的毗邻关系。结果 2例ASA累及整个房...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伴房间隔缺损(ASD)的房间隔膨胀瘤(ASA)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RT3D-TEE检查、伴ASD的ASA患者31例,观察ASA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ASD的毗邻关系。结果 2例ASA累及整个房间隔组织;余29例ASA均位于房间隔中部的卵圆窝;5例ASA为3RL型,26例ASA为1R型;经RT3D-TEE检查17例患者合并双孔及以上的筛孔型ASD;1例ASA合并单纯卵圆孔未闭;13例ASA合并单孔型ASD。结论 RT3D-TEE可清晰显示ASA的形态、大小、部位及与伴发ASD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膨胀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纪言 董豪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大约20年前,尽管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肯定生物可吸收支架一定优于目前正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洗脱支架(DES),需要解决降解时间及支架内血栓、支架通过病变的能力以及支架释放后内皮化速度和炎症对损...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大约20年前,尽管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肯定生物可吸收支架一定优于目前正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洗脱支架(DES),需要解决降解时间及支架内血栓、支架通过病变的能力以及支架释放后内皮化速度和炎症对损伤的反应机制等问题,但生物可吸收支架的降低靶部位的再狭窄率,中长期内支架被局部组织吸收从而降低该部位受到的药物及炎症刺激等多种优势已逐渐显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介入治疗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冠心病发病分析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意义(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鹏程 罗建方 +5 位作者 杨帆 黄文晖 刘媛 谭宁 范瑞新 陈纪言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50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发病情况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对200例因Stanford B型AD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且...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50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发病情况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对200例因Stanford B型AD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常规行CAG以明确CAD诊断(CAG组),CAG组的手术并发症与同期135例仅行TEVAR而未行CAG患者(非CAG组)的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以评估CAG的安全性。【结果】CAG提示53例患者(26.5%)患有CA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42,95%CI:1.13-17.24,P=0.033)和年龄(OR=1.06,95%CI:1.02-1.11,P=0.006)是Stanford B型AD共患CAD的独立预测因子,年龄还是多支血管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1.10,95%CI:1.01-1.20,P=0.023)。CAG组与非CAG组间并发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5%vs 6.7%,P=0.358),两组间术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68±26 vs 63±26 ml/min·1.73 m2,P=0.10)。【结论】年龄大于50岁的Stanford B型AD患者CAD患病率较高,TEVAR术前常规CAG是筛查CAD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主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和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谭虹 付明 +1 位作者 张莹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45-2147,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DI-Tei指数)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50例急诊ACS患者(病例组)和体检部35例正常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并应用组织多普...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DI-Tei指数)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50例急诊ACS患者(病例组)和体检部35例正常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并应用组织多普勒(TDI)测定所有患者的Tei指数,比较组间TDI-Tei指数及相关收缩指数和舒张指数的差异,病例组均进行了冠脉造影并再血管化治疗,入院24h内测定CRP,比较TDI-Tei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值与CRP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TDI-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延长(0.65±0.12vs.0.39±0.05,P:0.003),相关收缩指数与舒张指数也显著延长(0.28±0.06vs.0.18±0.03,P:0.017;0.36±0.07vs.0.21±0.03,P:0.006);病例组TDI-Tei指数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58,P:0.000),TDI-Tei指数与CRP对数值呈显著正相关(r=0.693,P:0.000),LVEF与CRP对数值无显著相关性(rp=-0.315,P=0.26)。结论:TDI-Tei能较准确的评价急诊ACS患者左室整体功能,与CRP评价ACS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 TEI指数 C反应蛋白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现有证据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谭桐 魏培坚 +5 位作者 李晓艺 谢年谨 付冰奇(综述) 庄建 刘健 郭惠明(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1-435,共5页
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在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较常见,且该人群具有年轻、瓣膜钙化严重等特征。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医疗器械的迭代更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 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在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较常见,且该人群具有年轻、瓣膜钙化严重等特征。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医疗器械的迭代更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BAV狭窄患者接受TAVR治疗,但BAV复杂的解剖结构对TAVR治疗提出巨大挑战。通过术前充分了解瓣膜解剖形态和制定手术策略,BAV狭窄患者在我国行TAVR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在远期预后、新一代瓣膜的应用等方面仍需更多的研究。本文就TAVR治疗BAV狭窄的现有证据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 二叶式主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治疗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纪言 罗淞元 刘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组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在一些局限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型主动脉夹层)个案报道中尝试使用;其与外科升主动脉置换联合进行的杂交手术在适宜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应用获得了较...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组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在一些局限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型主动脉夹层)个案报道中尝试使用;其与外科升主动脉置换联合进行的杂交手术在适宜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应用获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中,腔内修复术有望成为替代外科血管置换术的治疗方式。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腔内修复术可能优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但有待更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ADMA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莫与京 陈富荣 陈东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39-3041,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关系。方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皮系统ADMA水平,并与单纯高血压组作对比,了解高尿酸对高血压患者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关系。方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皮系统ADMA水平,并与单纯高血压组作对比,了解高尿酸对高血压患者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内皮ADMA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病人的血清ADMA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病人(P<0.05);高血压病人的血清尿酸水平与ADMA呈正相关关系,r=0.713,P<0.001;高血压患者ADMA与尿酸水平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尿酸是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ADMA水平的自变量,其回归系数为0.002,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内皮ADMA呈正相关关系,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ADMA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剂量与肌酐清除率比值对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连丹 刘勇 +1 位作者 邱李斌 余丹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82-3885,共4页
目的:对比剂剂量(CMV)与肌酐清除率(CrCl)比值预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价值。方法: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纳入3670例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冠脉介入诊疗(CAG±PCI)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MV/CrCl最佳... 目的:对比剂剂量(CMV)与肌酐清除率(CrCl)比值预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价值。方法: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纳入3670例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冠脉介入诊疗(CAG±PCI)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MV/CrCl最佳临界值。多因素Logistic分析CMV/CrCl与CIN相关性。结果:CIN发生率是3.22%。CMV/CrCl预测CIN的最佳临界值为2.88,特异度为79.8%.灵敏度为63.2%。CMV/CrCl≥2.88组CIN发生率显著高于CMV/CrCl〈2.88组(9.4%V3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MV/CrCl≥2.88与CIN显著独立相关(OR:2.12,95%CI:1.21~3.70,P=0.008)。结论:CMV/CrCl是预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CIN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剂量 肌酐清除率 对比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国产封堵器治疗成人多发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峥嵘 黄新胜 +4 位作者 黄奕高 黄涛 黄文辉 张曹进 申俊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09-2711,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治疗成人多发房间隔缺损的疗效,以及二维超声胸骨旁房间隔切面在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经胸超声(TTE)或食管超声(TEE)检查筛选多发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使用胸骨旁房间隔切面观察,测量每个房间隔缺损大小及缺...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治疗成人多发房间隔缺损的疗效,以及二维超声胸骨旁房间隔切面在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经胸超声(TTE)或食管超声(TEE)检查筛选多发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使用胸骨旁房间隔切面观察,测量每个房间隔缺损大小及缺损之间距离。在X线和TTE监测下关闭房间隔缺损。术后随访复查TTE和(或)TEE、心电图及X线平片以评价疗效。结果:有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30.20±11.02)岁)],TTE/TEE诊断为2处缺损,其中1例合并房间隔膨胀瘤。大缺损直径(9.5~26.7)mm×(8.3~17.1)mm,平均(16.60±4.73)mm×(11.35±3.02)mm,小缺损直径(4.2~19.4)mm×(2.6~9.1)mm,平均(8.61±4.50)mm×(5.66±2.08)mm;缺损之间间隔组织距离2.0~11.2mm,平均(4.61±2.96)mm。10例中9例应用一个封堵器成功堵闭,封堵器型号22.0~36.0mm,平均(27.78±4.17)mm,1例应用两个封堵器堵闭缺损,型号为22.0mm和8.0mm,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3±5.2)个月,复查TTE和(或)TEE,2例患者术后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结论:使用国产封堵器关闭成人多发性房间隔缺损是有效的,二维超声胸骨旁房间隔切面能为房间隔缺损的空间关系和缺损之间的距离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皮关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首次应用TriGUARD3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进行脑栓塞保护二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建方 李捷 +4 位作者 孙英皓 郑胜能 莫与京 郭晓纲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15,共3页
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63岁,因“气促1周”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主动脉瓣峰值流速6.0 m/s,平均跨瓣压差95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瓣口面积0.48 cm2。... 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63岁,因“气促1周”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主动脉瓣峰值流速6.0 m/s,平均跨瓣压差95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瓣口面积0.48 cm2。患者诊断为重度BAV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脑栓塞保护 TriGUAR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常用定义对基线肌酐正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登轩 谭宁 +4 位作者 刘勇 赵健斌 刘远辉 李华龙 王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0-1783,共4页
目的:评估造影剂肾病(CIN)常用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在基线血清肌酐(SCr)正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行冠脉介入诊疗术且基线SCr正常的患者,根据术后48—72h内SCr升高程度将常用定义CIN患者分为两组:CIN44.2组(... 目的:评估造影剂肾病(CIN)常用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在基线血清肌酐(SCr)正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行冠脉介入诊疗术且基线SCr正常的患者,根据术后48—72h内SCr升高程度将常用定义CIN患者分为两组:CIN44.2组(同传统定义,≥44.2μmol/L)和CIN25%-44.2组(较传统定义扩充部分,〈44.2μmol/L,但/〉25%基线值),与非CIN患者比较住院及远期预后差异。结果:入选3044例患者,发生常用定义CIN302例(9.9%),其中CINm组56例(1.8%),CIN25%-44.2组246例(8.1%)。与非CIN组相比,CIN44.2组住院及远期随访合并主要临床不良事件(MACE)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CIN25%-44.2组住院死亡率及远期MACE和死亡累积发生风险与非CIN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1.00)。多因素Cox回归仍表明CIN25%-44.2对患者MACE(HR1.16,P=0.645)和死亡(HR0.98,P=0.964)风险无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基线SCr正常的患者,CIN常用定义高估CIN发生率,其较传统定义扩充部分无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 造影剂 肾病 定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