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气管癌的^(18)F-FDG PET/CT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思云 王淑侠 陈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1-595,共5页
目的原发性气管癌非常少见,本研究探讨原发性气管癌的18F-FDG 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气管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PET/CT和CT增强... 目的原发性气管癌非常少见,本研究探讨原发性气管癌的18F-FDG 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气管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PET/CT和CT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腺样囊性癌,4例鳞癌,2例腺癌。PET显像示气管腔内或管壁见类圆形或长条状放射性浓聚灶,腺样囊性癌、鳞癌及腺癌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分别为4.5±1.2、8.1±1.7、4.5±2.4,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11/11);CT示气管腔内或管壁见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影,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1.8%(9/11)。9例行CT增强扫描者中,3例呈明显强化,6例呈中度强化。1例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气管癌的PET/CT表现为气管腔内或管壁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伴FDG代谢增高,PET/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功能代谢信息与解剖形态学特点,判断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对指导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瘤动态三期增强CT和^(18)F-FDGPET/CT影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恩涛 王淑侠 +1 位作者 谢淑飞 邵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MSCT动态三期增强及18 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及同机MSCT动态三期增强影像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低血糖发作病史和典型的...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MSCT动态三期增强及18 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及同机MSCT动态三期增强影像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低血糖发作病史和典型的惠普尔三联征,其中2例以精神症状首诊。全部病例空腹或发作时血糖均<2.8mmol/L,胰岛素释放指数均>0.3。6例胰岛素瘤均为单发,1例位于胰尾,2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头,肿瘤直径0.8cm×0.9cm~3.0cm×3.8cm,平均1.6cm×1.6cm。CT平扫肿瘤呈均匀等或稍低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减低,动脉期强化最为显著。6例患者中,5例肿瘤局部18 F-FDG摄取未见增高,1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 1)相关胰岛素瘤局部18 F-FDG摄取增高,SUVmax=4.8。结论 MS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和位置,18F-FDG PET/CT对本病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恩涛 王淑侠 +1 位作者 谢淑飞 李汉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共检出6个病灶,3个位于胰头,3个位于胰尾;平均大小3.0cm×2.7cm。CT平扫6个... 目的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共检出6个病灶,3个位于胰头,3个位于胰尾;平均大小3.0cm×2.7cm。CT平扫6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未见钙化灶,平均CT值约为36HU;增强扫描全部病灶呈延迟期强化。全部病灶18F-FDG摄取呈局灶性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6~5.3,平均SUVmax3.92±1.49,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2.05±0.39(t=-3.648,P=0.015)。3例病灶累及胰头,胆总管及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呈双管征,胰体尾部轻度萎缩;3例病灶累及胰尾,胆总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胰体尾部未见萎缩。病灶邻近的主要血管均未受侵。全部病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18F-FDG局灶性摄取增高,未见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 18 F-FDG PET/CT对诊断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PET/CT评价猪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后的心肌血供
4
作者 王思云 胡志辉 +2 位作者 郑少忆 徐卫平 王淑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5-828,共4页
目的应用门控PET/CT评价猪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后桥血管和冠状动脉形态、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方法对6头实验猪行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术后送至PET中心对其再行门控13 N-NH3心肌灌注和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6头猪共12条桥血管的1... 目的应用门控PET/CT评价猪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后桥血管和冠状动脉形态、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方法对6头实验猪行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术后送至PET中心对其再行门控13 N-NH3心肌灌注和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6头猪共12条桥血管的18处吻合口中15处显示清晰,冠状动脉充盈良好;左心室各壁心肌灌注放射性分布均匀,室壁运动正常,左心室功能均大于50%。结论门控PET/CT可无创地评价搭桥术后血管形态、心肌灌注和左心室功能。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可为心脏提供充足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