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昌详 郑晓青 +6 位作者 肖丹 黄勇兄 梁国彦 陈崇 李洁 尹东 昌耘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分析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B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介绍应对措施。方法:128例患者接受双通道镜下腰椎融合术并至少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术... 目的:分析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B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介绍应对措施。方法:128例患者接受双通道镜下腰椎融合术并至少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所有患者的总手术时间,镜下操作时间。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平均随访6.8±2.5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5±0.5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31±1.22分(P<0.05),ODI由术前(48.47±13.12)%改善至(15.22±9.55)%(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总计15例(11.7%),其中硬膜撕裂4例,术中未做处理,2例出现脑脊液,留置引流管至术后第5天;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给予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术后血肿3例,1例接受急诊手术清除血肿,2例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例出现术后短暂的感觉异常,2例术后出现皮下瘀斑,术后1~2周左右消失;镜下节段错误2例,1例及时发现,另1例L5/S1滑脱患者,术中误将L5侧隐窝判断为S1侧隐窝,切除部分L5侧隐窝及关节突关节后发现错误,未造成进一步的破坏;1例切口愈合不佳,反复换药3个月后愈合。结论:BELIF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好,早期开展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大多数是技术原因,术者需要熟悉腰椎的镜下解剖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腰椎融合 腰椎退变性疾病 双通道内镜减压手术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椎体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昌详 梁国彦 +3 位作者 郑晓青 黄勇兄 尹东 昌耘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4-719,共6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后椎体内空洞形态,分析空洞产生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患者52例,随访2年以上,观察椎体内空洞形态;将患者按椎体内有无明显空洞分为...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后椎体内空洞形态,分析空洞产生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患者52例,随访2年以上,观察椎体内空洞形态;将患者按椎体内有无明显空洞分为2组,对比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导致空洞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椎体完全愈合23.1%(12/52),存在空洞76.9%(40/52)。椎体空洞的形态有几种类型:终板空洞22.5%(9/40);椎体空洞47.5%(19/40);椎体劈裂30%(12/40)。椎体空洞组男性比例较高、脊髓神经损伤较严重。术后随访平均37.8个月,患者的腰痛及腰椎功能恢复良好,两组间VAS及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伤椎置钉复位术未行椎体植骨者容易导致椎体内空洞,骨折爆裂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椎体空洞;实施伤椎螺钉置入术后椎体高度复位的程度较大是导致椎体中前部出现空洞的重要原因。椎体内出现空洞或劈裂,短期不影响患者的腰椎疼痛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空洞 伤椎置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