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革 蒋文玲 +1 位作者 黄爱伟 李运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利用3套多重PCR体系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型特异性位点、共同位点、鉴别位点、内参照位点以及mec基因复合物和ccr基因复合物进... 目的分析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利用3套多重PCR体系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型特异性位点、共同位点、鉴别位点、内参照位点以及mec基因复合物和ccr基因复合物进行SCCmec分型。结果分离的156株MRSA中,6株MRSA不能分型,可分型率为96.2%。其中,Ⅲ型SCCmec 125株,占83.3%,Ⅱ型SCCmec 11株,占7.3%,Ⅳ、Ⅴ型SCCmec各7株,占4.7%。结论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携带最多耐药基因的Ⅲ型SCC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 多重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解读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侯铁英 张玉 钟振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6期721-724,共4页
本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版《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进行解读,包括暴发相关术语及其理解重点、医院感染暴发管理要求、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的处置与评估,旨在提高临床... 本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版《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进行解读,包括暴发相关术语及其理解重点、医院感染暴发管理要求、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的处置与评估,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暴发防控能力,为医疗机构及时有效地识别和处置医院感染暴发提供技术指导,减少因医院感染暴发带来的巨大损失,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和a-HBDH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敏静 叶瑞兴 邱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2-843,共2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多功能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慢粒临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慢粒急变期可向不同类型分化,一般初步分为慢粒急非淋变和慢粒急淋变。当慢性期向急变期进展时其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会随着病情发生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多功能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慢粒临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慢粒急变期可向不同类型分化,一般初步分为慢粒急非淋变和慢粒急淋变。当慢性期向急变期进展时其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会随着病情发生变化,骨髓检查作为一种确诊检查有创伤性,不利于病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Α-HBDH 血清LDH 白血病患者 慢粒急变期 恶性增殖性疾病 多功能干细胞 检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附睾分泌蛋白在盆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观娣 李志刚 +2 位作者 钱德英 毕燕玲 欧阳云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74-2776,共3页
目的:初步验证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在盆腔组织中的分布,实验性探索其在盆腔包块中鉴别出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因"盆腔包块"及部分子宫体肿瘤而入院的158例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 目的:初步验证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在盆腔组织中的分布,实验性探索其在盆腔包块中鉴别出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因"盆腔包块"及部分子宫体肿瘤而入院的158例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HE4检测,了解HE4在生殖系统中的分布,并与CA125相比较,以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HE4、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表达比例为66.67%(12/18),其中在浆液性癌中表达比例最高,达76.92%(10/13)。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成熟畸胎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表达比例分别为10.34%(3/29)、7.14%(2/28)、5.13%(2/39)。作为单一检测指标,HE4及CA125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0.32%、80.00%、82.35%和55.56%、83.87%、66.67%、76.47%。两者联合检测,可使各值分别达83.33%、74.19%、65.22%、88.46%。结论: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很高,而在盆腔非恶性肿瘤中表达很低。作为检查指标,HE4的诊断价值较CA125高,在盆腔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上较有优势。若两者联用,可明显提高对肿瘤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HE4 CA125 盆腔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BCG)通过诱导IL-12产生和受体表达促进人NK细胞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晖 范艳莹 吴长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6-979,983,共5页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抗结核抗体阴性志愿者外周血PBMC、纯化NK细胞,分别与BCG、IL-12、BCG+IL-12、BCG+抗IL-12Rβ1 mAb(2B10)培养。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FN-γ、IL-12p40含...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抗结核抗体阴性志愿者外周血PBMC、纯化NK细胞,分别与BCG、IL-12、BCG+IL-12、BCG+抗IL-12Rβ1 mAb(2B10)培养。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FN-γ、IL-12p40含量;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IFN-γ、颗粒酶B产生细胞的频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杀伤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结果:BCG呈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PBMC产生IFN-γ。在BCG刺激条件下,PBMC颗粒酶B分泌细胞数明显高于不加任何刺激剂组(P<0.05)。BCG增强PBMC杀伤活性。BCG不能诱导纯化NK细胞产生IFN-γ,但与IL-12同时刺激则表现出协同作用。纯化NK细胞经BCG刺激后杀伤活性与未刺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G呈剂量依赖方式诱导PBMC产生IL-12、并促进NK细胞不同亚群表达IL-12Rβ1。2B10抗体抑制BCG对PBMC产生IFN-γ和分泌颗粒酶B的诱导作用。结论:BCG间接地促进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其部分机制是通过诱导单核细胞产生内源性IL-12、并上调NK细胞表达IL-12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自然杀伤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符永恒 杨敏 +9 位作者 单志新 余细勇 林秋雄 费洪文 刘晓颖 谭卫萍 朱杰宁 谭虹虹 郑猛 郑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27-4129,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prague-Dawley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手术结扎左冠脉前降支法,制备50只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9%NaCl,2 mL/(kg·d)]、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3.0mg/(kg·d)]、卡维地...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prague-Dawley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手术结扎左冠脉前降支法,制备50只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9%NaCl,2 mL/(kg·d)]、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3.0mg/(kg·d)]、卡维地洛3治疗组[1.5、3.0、6.0mg/(kg·d)],连续给药4周;另设正常组和假结扎组。进行体重、心率、超声心动图和血浆生化等指标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的心率明显降低(P<0.01);超声心动图示EF和FS、IVSd、IVSs均明显增加(P<0.01),LVIDd和LVIDs显著降低(P<0.05);离体心功能示CF、LVSP、LVDP和±dp/dtmax均增加,LVEDP则明显减小(P<0.01);血清中MDA明显降低,而NO、SOD、GSH-PX均增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很好地改善AMI后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的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机梗塞 卡维地洛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罗燕飞 龚彩平 +3 位作者 范小斌 谢红东 李广华 刘文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39-2441,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了解其机体的凝血功能及状况,为产科医生提供可靠性临床决策以及为产前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78例妊娠妇女(妊娠组),检测其在妊娠早、中、晚三个时期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观察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了解其机体的凝血功能及状况,为产科医生提供可靠性临床决策以及为产前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78例妊娠妇女(妊娠组),检测其在妊娠早、中、晚三个时期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盯)、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选取健康非妊娠妇女56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两纽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PT及APTT均缩短。FI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T、APTT、FIB等在妊娠各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期妇女随着孕周的增加,凝血功能有增强趋势,机体呈现轻度高凝状态。高凝状态可能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但凝血活性过强就会有血栓形成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202通过下调IL-10的表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8
作者 范小斌 林秋雄 罗燕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讨Hsa-mi R202(人微小非编码RNA-202)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sa-mi R-202序列与pp G/mi R/e GFP/Blasitidin质粒定向连接,构建靶向Hsa-mi R-20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i R-202,运用脂质体将pmi R-202转染至A... 目的:探讨Hsa-mi R202(人微小非编码RNA-202)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sa-mi R-202序列与pp G/mi R/e GFP/Blasitidin质粒定向连接,构建靶向Hsa-mi R-20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i R-202,运用脂质体将pmi R-202转染至A549细胞,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T-PCR检测IL-10、mi R-202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与ELISA检测IL-10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mi R-202与IL-10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mi R-202的真核表达载体(pmi R-202),pmi R-202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24、48、72 h)分别为12%、38%、52%,并具有时间效应关系,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转染pmi R-202后,mi R-202的表达水平增加;过表达mi R-202能下调IL-10基因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其相对水平分别为25%、0.75,IL-10活性的相对表达量为3.26±0.43 pg/m L,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克隆IL-10-3'UTR的质粒与mi R-202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引起荧光素活性的减低。结论:pmi R-202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是mi R-202通过靶向结合IL-10的3'UTR从而下调其在A549细胞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202 IL-10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维富 马文君 +2 位作者 黄桢 林舒谊 梁尤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27-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6日至2011年8月12日,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2491例作为研究对象。孕(20±1)周时测定GHbA1c等指标后,随访至产后12周,记录PI...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6日至2011年8月12日,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2491例作为研究对象。孕(20±1)周时测定GHbA1c等指标后,随访至产后12周,记录PIH等不良妊娠事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各种混杂因子,分析GHbA1c对PIH发病的影响。结果:研究人群中PIH的累积发病率为9.4%;GHbA1c≥6.5%的人群中,PIH的累积发病率为26.4%;GHbA1c<6.5%的人群中,PIH的累积发病率为8.9%。GHbA1c高水平组相对于低水平组,PIH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为3.40[1.96~5.90];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各种混杂因子后,PIH发病的RR及其95%置信区间依然达2.24[1.23~4.09]。结论:妊娠中期高水平的GHbA1c是PI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高血压 糖尿病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特异产生γ-干扰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晖 李琴 +2 位作者 吴长有 江楚文 陈学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23-4225,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BV表面抗原(HBsAg)刺激后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免疫反应。方法:选择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b阳性健康体检者各10例,Ficoll分离液法分离PBMC,用HBsA...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BV表面抗原(HBsAg)刺激后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免疫反应。方法:选择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b阳性健康体检者各10例,Ficoll分离液法分离PBMC,用HBsAg刺激培养。利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PBMC中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IFN-γ^+的细胞亚群。结果:经HBsAg刺激培养后,免疫耐受组PBMC产生IFN-γ含量、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免疫清除组(均p<0.05),免疫清除组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免疫清除组、正常对照组PBMC中IFN-γ^+的细胞亚群以CD4-CD8^+、CD4^-CD8^-细胞为主,且免疫清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免疫耐受组仅CD4^-CD8^-表达IFN-γ,且低于另两组。结论:免疫清除期与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患者PBMCs经HBsAg刺激后产生IFN-γ的免疫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Γ-干扰素 HB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素对耐伊马替尼慢性白血病粒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洋 郑卫东 +2 位作者 邸玉玮 方伟 廖玉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藏红花素对耐伊马替尼白血病细胞株K562/Ima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的机制。【方法】耐伊马替尼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Ima接种于96孔板中,经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分别处理48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染色藏红花... 【目的】分析探讨藏红花素对耐伊马替尼白血病细胞株K562/Ima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的机制。【方法】耐伊马替尼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Ima接种于96孔板中,经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分别处理48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染色藏红花素处理的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及采用Annexin V/PI双染分析藏红花素对K562/Im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K562/Ima细胞经藏红花素处理,及采用Caspase蛋白抑制剂处理,检测Caspase-3激活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显示藏红花素能够显著抑制耐药K562/Ima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P<0.05。随着藏红花素浓度的提高,K562/Ima细胞凋亡率逐渐上升,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核固缩,染色增强,出现核小体。荧光活性检测实验显示经藏红花素处理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采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作用后,Caspase-3活性被部分抑制,K562/Ima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藏红花素能够抑制K562/Ima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Caspase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