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良毅 陈晓明 +2 位作者 金浩生 潘燚 黄敏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方法 114例晚期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常规轴位扫描引导组(简称非MPR组)83例,MPR组31例。对两组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穿刺角度和深度差、术前术后CT均值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方法 114例晚期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常规轴位扫描引导组(简称非MPR组)83例,MPR组31例。对两组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穿刺角度和深度差、术前术后CT均值差、操作总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剂量·长度积(DLP)及瘤体毁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穿刺成功时MPR组进针次数较非MPR组少1.42次(P<0.001)。两组穿刺角度和深度误差分别是0.33°和0.23 mm(P>0.05)。术前术后两组CT均值差为0.36 Hu(P>0.05)。MPR组较非MPR组操作时间平均缩短8 min(P=0.001)。MPR组仅5例(16.1%)出现并发症,而非MPR组有33例(39.8%)出现并发症(P<0.05)。RFA治疗成功后MPR组的平均DLP较非MPR组少131.75 m Gy·cm(P<0.001)。术后复查1、3个月的三期CT/MRI,两组患者的瘤体毁损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 MPR技术更清晰显示射频针与病变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减少了进针次数,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辐射剂量,提高了手术效率,因此对RFA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射频消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