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和~1H-MRS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秋实 梁长虹 +3 位作者 刘辉 刘再毅 张明辉 曾琼新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氢质子波谱分析(1 H-MRS)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腹腔注射CCl4溶液法诱导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DWI和1 H-MRS检查。DWI使用SE-EPI序列(b1=0s/mm2,b2=600s/mm2),1 H-MRS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氢质子波谱分析(1 H-MRS)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腹腔注射CCl4溶液法诱导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DWI和1 H-MRS检查。DWI使用SE-EPI序列(b1=0s/mm2,b2=600s/mm2),1 H-MRS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PRESS)序列(TR 1500ms,TE 35ms),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胆碱(Cho)和脂质(lipid)波峰下面积的比值(Cho/lipid)。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兔划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轻度-中度纤维化组(S1-S2)和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组(S3-S4),比较不同组间ADC值和Cho/lipid变化规律。结果: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降低(P<0.01),Cho/lipid依次升高(P<0.05);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组与另两组ADC值及Cho/lipi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WI和1 H-MRS具备一定的定量肝纤维化及检测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希明 黄美萍 +2 位作者 郑君惠 巫梓斌 温孟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量,探讨前门控CTA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109例患者及接受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99...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量,探讨前门控CTA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109例患者及接受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9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图像质量及辐射量进行评价。结果: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7±4.78和4.36±0.6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有效辐射量分别为(3.13±0.57)mSv和(10.21±2.43)mS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心率(<75次/分)范围内,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诊断质量与后门控具有一致性,且前门控明显降低了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辐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CT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新凤 杨万群 +3 位作者 黄飚 周彩红 陈静勿 曾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的临床及CT表现,探讨CT对BRONJ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BRONJ患者5例,其中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5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5例B...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的临床及CT表现,探讨CT对BRONJ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BRONJ患者5例,其中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5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5例BRONJ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颌骨硬化,4例位于下颌骨,1例位于上颌骨,骨质硬化均累及牙槽嵴及齿槽骨板。2例BRONJ患者颌骨硬化较广泛,导致邻近的下颌管狭窄。5例BRONJ患者同时伴有溶骨性骨质破坏。结论:BRONJ常伴颌骨骨质硬化,易累及牙槽嵴及齿槽骨板是其特征性表现,CT检查有助于早期、准确地诊断BRONJ,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盐相关性下颌骨坏死 颌骨坏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TE对3.0T质子MRS谱线及代谢物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国富 徐莉 +1 位作者 梁长虹 黄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回波时间(TE)对脑实质谱线信噪比(SNR)、基线稳定性及代谢物相对定量的影响。方法:36例受检者,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头颈联合阵列线圈。每位受检者行2~7次不等的单体素PRESS序列1 H-MRS采... 目的:探讨不同回波时间(TE)对脑实质谱线信噪比(SNR)、基线稳定性及代谢物相对定量的影响。方法:36例受检者,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头颈联合阵列线圈。每位受检者行2~7次不等的单体素PRESS序列1 H-MRS采集共得到132条谱线。检查参数为TR 1500ms,NSA 64次,TE 35ms或者144ms。选取其中同一感兴趣区除了TE之外所有参数相同的配对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SNR和基线稳定性。把所有数据按照TE不同分为两组,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Cr SNR,NAA/Cr及Cho/Cr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TE为35ms较TE 144ms所获谱线SNR(Z=-5.099,P<0.000)高但基线稳定性差(Z=-5.099,P<0.000)。TE为35ms组较TE 144ms组平均Cr SNR(48.54±19.5,29.9±19.4)更高(t=-4.471,P<0.000),平均NAA/Cr(1.56±0.27,1.73±0.36)降低(t=2.325,P=0.022),平均Cho/Cr(0.89±0.19,0.97±0.24)未见统计学差异(t=1.575,P=0.118)。结论:短TE(35ms)谱线SNR高且能显示更多代谢物,而长TE(144ms)有助于改善不稳定的基线,提高NAA/Cr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磁共振波谱学 诊断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脚脚间角对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结映 黄飚 +1 位作者 黄少飞 胡海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MRI大脑脚脚间角测量在诊断低颅压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诊断的43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3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主要MRI表现(包括有无硬脑膜增厚及/或强化、脑下垂... 目的:探讨MRI大脑脚脚间角测量在诊断低颅压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诊断的43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3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主要MRI表现(包括有无硬脑膜增厚及/或强化、脑下垂、静脉窦扩张、硬膜下积液等)及大脑脚脚间角的差异。结果:低颅压组大脑脚脚间角为47.41°±2.30°,显著低于对照组(67.1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01)。ROC曲线显示以大脑脚脚间角<53.98°作为诊断低颅压综合征的阈值,敏感度为74.40%、特异度为97.7%。大脑脚脚间角与脑下垂征象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P=0.005)。结论:基于MR图像定量测量大脑脚脚间角对低颅压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综合征 大脑脚脚间角 磁共振成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