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51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其在肝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品 卢梦璇 +4 位作者 康凯夫 曾柳燕 黎华辉 叶才果 何志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寻找用于肝癌诊断的miRNA分子靶标,探讨其在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377例肝癌样本和37例癌旁样本的miRNAs表达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一组包含33个差异表达的miRNA。对差异表达的miRN... 目的:寻找用于肝癌诊断的miRNA分子靶标,探讨其在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377例肝癌样本和37例癌旁样本的miRNAs表达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一组包含33个差异表达的miRNA。对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同时结合现有文献最终选择miR-451作为研究目标。向人肝癌细胞株Hep G2转染p LVX-sh RNA2-miR-451,使之过表达miR-451,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其对Hep 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对Hep G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iR-45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473.40±390.24)vs(1 990.47±2 118.04),P<0.05],且可以作为肝癌诊断的标志物,ROC值为0.91(敏感度0.89,特异性0.87)。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451后肝癌Hep G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48 h:(0.69±0.04)vs(1.08±0.05);72 h:(0.76±0.07)vs(1.52±0.02);均P<0.01],大量细胞被阻滞于S期(P<0.05)。结论:miR-451不但可以作为诊断肝癌和指示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还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51 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诊断 预后 TCGA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吴霞 刘勇军 李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0,共5页
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基于解剖学的TNM分期标准,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更为精准的鼻咽癌预后判断标准。通过对鼻咽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分子标志物在鼻咽癌预... 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基于解剖学的TNM分期标准,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更为精准的鼻咽癌预后判断标准。通过对鼻咽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分子标志物在鼻咽癌预后过程的预测价值日益引起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鼻咽癌增殖、生存和侵袭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相关分子标志物和它们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综合分析这些分子标志物差异性表达与临床患者生存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这些分子标志物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潜在价值。随着对鼻咽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这为建立更为精准的鼻咽癌预后评估方法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 分子标志物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侧流层析技术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快速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淼源 卢佩珊 +3 位作者 李佳宁 李佳乐 郑炜欣 欧阳岁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技术(RPA-LFD)检测新冠病毒(SARS-CoV-2)核酸快速诊断方法,为基层医院和边远地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新冠病毒N基因核苷酸序列中保守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设计和筛选最佳... 目的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技术(RPA-LFD)检测新冠病毒(SARS-CoV-2)核酸快速诊断方法,为基层医院和边远地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新冠病毒N基因核苷酸序列中保守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设计和筛选最佳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引物及侧流层试纸探针,优化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条件以及检验建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利用RPA-LFD法在37℃下反应15 min可检测到每个反应最低100 fg含量的新冠病毒,并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没有交叉反应,因此据此可以建立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新冠病毒快速诊断方法。结论通过RPA-LFD技术建立的新冠病毒快速诊断方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灵敏度、特异性,为进一步研制新冠病毒核酸快速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重组酶聚合酶侧流层析技术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温度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锟 王若男 +3 位作者 方雅莉 石植真 熊兴东 刘新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乳酸脱氢酶是糖无氧酵解及糖异生的重要酶系之一,它能够催化丙酮酸形成乳酸,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该酶易受高温影响,导致乳酸制品产量下降。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乳酸脱氢酶的构象及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 乳酸脱氢酶是糖无氧酵解及糖异生的重要酶系之一,它能够催化丙酮酸形成乳酸,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该酶易受高温影响,导致乳酸制品产量下降。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乳酸脱氢酶的构象及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针对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37、55、70和85℃)的乳酸脱氢酶分别进行了80 ns的计算模拟,分析了构象变化及酶活性中心的差异。研究发现,在37和55℃条件下,乳酸脱氢酶比较稳定;当温度升高至70和85℃,乳酸脱氢酶的均方根误差、均方根波动、回旋半径值和溶剂可及表面积显著增加,而85℃时的蛋白二级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这表明高温会导致蛋白质构象不稳定。对比37和85℃条件下该酶的底物丙酮酸的结合能力,发现高温会导致丙酮酸的结合位点残基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破坏底物分子结合的微环境。因此,乳酸脱氢酶在温度超过70℃时发生变性,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变性程度增加,进而导致酶活性丧失,不利于其在食品发酵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4种不同温度对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揭示了其酶活性及构象变化的关键信息,为乳酸制品在发酵过程中选择合适温度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温度 稳定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乳克鲁维酵母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热变性条件
5
作者 曹锟 王若男 +2 位作者 熊兴东 吴赟 刘新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了研究乳克鲁维酵母中β-半乳糖苷酶可能的熔解温度,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别对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35、50、65、80℃)的β-半乳糖苷酶进行了50 ns的计算模拟,分析了酶的构象变化以及酶活性中心的差异。研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β-... 为了研究乳克鲁维酵母中β-半乳糖苷酶可能的熔解温度,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别对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35、50、65、80℃)的β-半乳糖苷酶进行了50 ns的计算模拟,分析了酶的构象变化以及酶活性中心的差异。研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β-半乳糖苷酶的温度耐受等关键信息:35℃为最适酶活温度,该温度下的β-半乳糖苷酶的整体构象最稳定;该酶在50℃时的原子波动性显著增加,表明此温度可能趋近熔解温度临界值;蛋白在大于65℃条件下丧失柔性,说明蛋白已经变性;进一步的构象分析发现80℃高温会破坏β-D-半乳吡喃糖(GAL)结合位点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Β-半乳糖苷酶 温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衰老 被引量:4
6
作者 管文斌 刘新光 赵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Dixon等人在2012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它以细胞内铁水平过载和氧化性损伤为主要特征。衰老(aging)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生理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随着细胞衰老的进行,机体组织... 铁死亡(ferroptosis)是Dixon等人在2012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它以细胞内铁水平过载和氧化性损伤为主要特征。衰老(aging)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生理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随着细胞衰老的进行,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会出现渐进性紊乱和衰退,从而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风险,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目前,已经陆续有学者发现铁死亡与衰老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定类型的细胞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有时会伴随着细胞铁死亡的相关特征。但是,铁死亡与衰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并未定论。本文综述了铁死亡与衰老的特点,并对两者之间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例如,DNA损伤、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另外,本文还讨论了铁死亡与部分衰老相关疾病的联系,包括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以及部分癌症。本文通过对铁死亡和衰老两个领域之间潜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铁死亡与衰老的基础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而为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铁死亡 衰老因素 衰老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代谢紊乱在肾脏衰老和肾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胜泉 杨萌 刘新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7-1078,共12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脏衰老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脂代谢紊乱会导致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脂质堆积,会造成脂毒性和细胞应激性损伤,从而诱发衰老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 肾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脏衰老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脂代谢紊乱会导致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脂质堆积,会造成脂毒性和细胞应激性损伤,从而诱发衰老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分泌。维持脂代谢稳态有助于减轻肾脏衰老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脂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控蛋白有望成为改善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靶点。本综述概括了脂代谢紊乱在肾脏衰老和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对脂代谢中肾脏衰老和间质纤维化的预防靶点和策略进行了总结,为治疗肾纤维化发现新靶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衰老 肾间质纤维化 脂代谢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PAMM基因对小鼠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雪荣 徐明锋 +8 位作者 吴洪福 梁杰 吴志远 陈露珠 和文奕 李伟玲 张之炜 刘新光 史玉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05,共9页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及基因表达等的影响,以期为其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构建PAMM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用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作为对照。收集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adipose tissue,IAT)和背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利用RNA-seq和RT-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基因组PCR及测序,证明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正确。敲除PAMM后IAT和BAT形态无明显变化,但E2F靶点、未折叠蛋白反应等基因集在IAT或BAT中富集。比较WT和KO小鼠组织,发现33个基因的变化趋势在IAT和BAT中保持一致;而仅在I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胞膜等部位,参与免疫和趋化反应等,与钙信号通路等相关;仅在B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基质、胞核等部位,参与葡萄糖稳态、生物节律等过程。RT-qPCR检测钙通路及生物节律相关基因,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类似。本文还观察了敲除PAMM对IAT和BAT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发现WT和KO小鼠BAT/IAT的差异基因和通路大多相同,但也有部分基因和通路发生了变化。结论:PAMM敲除对IAT和BAT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了二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还可能影响IAT和BAT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PAMM基因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段淑娟 王伟 +1 位作者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亚群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6
10
作者 冀天星 张鑫 +4 位作者 李祥勇 李彩虹 黄颖 周克元 李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54-757,共4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鼻咽癌球形成细胞亚群。方法:利用无血清干细胞球悬浮培养技术从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株中分离成球细胞,然后利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分别评价成球细胞的耐药性、克隆形成能力,最后利用RT-... 目的:分离和鉴定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鼻咽癌球形成细胞亚群。方法:利用无血清干细胞球悬浮培养技术从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株中分离成球细胞,然后利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分别评价成球细胞的耐药性、克隆形成能力,最后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技术分析干性基因及Wnt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β-catenin在成球及未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低分化鼻咽癌细胞含有较高成球细胞,而高分化细胞株CNE-1中未见成球细胞。与CNE-2相比较,CNE-2S(来源于CNE-2的成球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药物耐药性、克隆形成能力、高表达干性基因,且β-catenin在胞浆和核内都呈高表达。结论:本研究分离到干细胞样鼻咽癌成球细胞亚群,为最终靶向杀灭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干细胞 球形成细胞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与传统试剂在组织处理后HE染色及FISH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8 位作者 叶才果 米贤军 陈昂 钟守军 黄华勇 徐秀梅 代新珍 邓文同 刘超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目的比较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和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优良率,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2种透明脱蜡液制作的乳腺癌组织切片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探讨Van-Clear替代二甲苯... 目的比较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和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优良率,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2种透明脱蜡液制作的乳腺癌组织切片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探讨Van-Clear替代二甲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中山市博爱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89例、乳腺增生标本125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19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标本12例、肺癌穿刺标本16例、绒毛标本139例,同一病变部位切取2个样本,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命名为A、B组。A组采用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574张;B采用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574张。依据切片染色情况判定切片等级,采用SPSS20.0软件比较A、B组切片HE染色优良率;A、B组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再各制作切片89张,采用SPSS 20.0软件比较FISH法检测的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结果 (1)生物显微镜下,A、B两组切片HE染色结果细胞轮廓清晰、透明度好,细胞核与细胞质蓝红相映、色彩鲜艳,核质对比明显,核膜及核染色质颗粒清晰可见、分辨良好,分裂象染色体呈现黑蓝色,各种成分层次分明。(2)A、B两组切片HE染色优良片分别为570张、572张,中等、差片4张、2张。染色优良率分别为99.30%、99.65%,两组间染色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3)荧光显微镜下,A、B两组切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双探针FISH检测结果组织轮廓和背景均清晰,探针定位准确,可见耀眼的红/绿荧光信号。(4)A、B两组切片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FISH阳性率分别为24.72%、26.97%,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且FISH结果符合率为97.75%。结论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有替代传统试剂二甲苯应用于组织切片HE染色及FISH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 二甲苯 组织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ER2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细胞学阴性且HR-HPV阳性病例的分流作用及组织学LSIL的转归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邱晓阳 王少洪 +4 位作者 郑璟 吴璇 王媛媛 刘君 叶才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2-5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对宫颈细胞学阴性且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阳性病例的有效分流措施,同时预测组织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病...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对宫颈细胞学阴性且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阳性病例的有效分流措施,同时预测组织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病例是否会进展为宫颈高度病变的生物学指标尚不明确。探讨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细胞学阴性且HRHPV阳性病例的分流作用及LSIL的转归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7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宫颈癌筛查细胞学阴性且HR-HPV阳性、30岁以上的708例已婚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了初次阴道镜检查和p16/Ki-67双染检测,观察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与初次阴道镜组织学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p16/Ki-67双染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2/3,CIN2/CIN3)的效能,比较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率在不同亚型HPV感染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初次阴道镜组织学LSIL的223例患者随访1年,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对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在生物显微镜下,宫颈细胞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类。p16/Ki-67双染阳性患者中CIN2+的发生率[33.33%(55/165)]与p16/Ki-67双染阴性患者中CIN2+的发生率[1.10%(6/5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94,P<0.001)。p16/Ki-67双染阳性患者中CIN3+的发生率[26.06%(43/165)]与p16/Ki-67双染阴性患者中CIN3+的发生率[0.37%(2/5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5,P<0.001)。HPV其他12亚型组、HPV16/18亚型组、同时阳性组对应的p16/Ki-67双染阳性率变化经χ2趋势检验分析得知有递增趋势(χ2=29.119,P<0.001)。三组间两两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例LSIL病变进展的患者中,有6例p16/Ki-67双染阳性,2例p16/Ki-67双染阴性,p16/Ki-67双染阳性诊断LSIL病变进展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3倍。22例LSIL病变持续的患者中,有12例p16/Ki-67双染阳性,10例p16/Ki-67双染阴性,p16/Ki-67双染阳性诊断LSIL病变持续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1.2倍。29例LSIL病变消退的患者中,有3例p16/Ki-67双染阳性,26例p16/Ki-67双染阴性,p16/Ki-67双染阳性诊断LSIL病变消退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3/26。结论:p16/Ki-67双染检测对诊断CIN2/CIN3具有较高的效能,其阳性率与高危型HPV感染亚型有关,是分流宫颈细胞学阴性且HR-HPV阳性患者的有效方法,对组织LSIL的转归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望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p16/Ki-67 双染 宫颈细胞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组织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缺失型子宫内膜癌中ER、PR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艳芳 阮建波 +3 位作者 康东平 王玲梅 陈灿 曾今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ER、PR在PTEN缺失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PTEN、ER和PR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ER和PR表达。结果 PTEN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缺失率为52.0%(52/1... 目的探讨ER、PR在PTEN缺失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PTEN、ER和PR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ER和PR表达。结果 PTEN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缺失率为52.0%(52/100);PTEN缺失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15.4%(8/52)和19.2%(10/52),PTEN高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72.7%(8/11)和63.6%(7/11);子宫内膜癌患者中PTEN-ER-PR-的比率为42.0%(42/100),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P<0.05)。不同PTEN、ER和PR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无关。结论 PTEN、ER、PR三者联合检测可能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L-3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俊爱 刘淦斌 +5 位作者 曾今诚 王万党 向文玉 孔彬 易来龙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例跟踪患者治疗后血浆中IL-37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高于结核抗体阴性患者,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ATB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结论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升高,血浆IL-37的检测有可能成为ATB疗效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IL-37 ELISA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Th1、Th17及Treg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祝斌 张寒仙 +3 位作者 曾今诚 安博然 徐军发 舒建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19-2225,共7页
目的:观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辅助性T细胞(Th1、Th17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美沙拉嗪(MSLZ)治疗UC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结肠组织及外周血... 目的:观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辅助性T细胞(Th1、Th17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美沙拉嗪(MSLZ)治疗UC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结肠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核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并检测MSLZ预治疗对小鼠UC模型Th1、Th17和Treg亚群的影响。结果:在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中,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T细胞高表达IL-17、IFN-γ及Foxp3,肠黏膜单个核细胞(LPMC)中CD3+T细胞高表达IFN-γ和Foxp3,但IL-17的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进一步发现UC模型小鼠LPMC中Th17、Th1和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PBMC中只有Treg高于对照组。MSLZ预治疗能显著下调UC模型小鼠PBMC和LPMC中Th17、Th1和Treg细胞亚群。结论: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中CD4+T细胞亚群Th1、Th17及Treg细胞显著升高,提示CD4+T细胞亚群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美沙拉嗪可能通过调节Th1、Th17及Treg细胞亚群发挥抗炎及治疗U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丙烯酸和Van-clear在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9 位作者 叶才果 米贤军 陈昂 毕超 刘超凡 徐秀梅 段立锋 官燕飞 邓文同 代新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62,767,共6页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的差异,评估qRT-PCR法及其环保技术平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原发性NSCLC标本91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5个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A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B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C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D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E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别测定5组NSCLC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1)B、C、D、E组与A组比较,EGFR基因发生突变人数百分率、基因靶位点突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D、E组与A组比较,EGFR靶位点突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好、特异度强、符合率高。结论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试剂,应用于q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以传统试剂应用于直接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丙烯酸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二聚体B_2对大鼠滑膜细胞NF-κB核转运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伟斌 梁统 周克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原花青素二聚体B2(procyanidins di-mer B2,PCB2)对大鼠滑膜细胞NF-κB核转运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p65在细胞中的定位,RT-PCR检测PCB2对诱导细胞的COX-2 mRNA表达,Wes... 目的通过观察原花青素二聚体B2(procyanidins di-mer B2,PCB2)对大鼠滑膜细胞NF-κB核转运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p65在细胞中的定位,RT-PCR检测PCB2对诱导细胞的CO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COX-2蛋白含量变化,ELISA测定各处理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 TNF-α(10μg.L-1)诱导RSC-364细胞NF-κB从细胞质转运至细胞核,50μmol.L-1 PCB2明显抑制NF-κB/P65核转运;PCB2剂量依赖性抑制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CB2下调了TNF-α诱导的IL-1β、VEGF的水平。结论 PCB2能有效抑制COX-2、IL-1β及VEGF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核转运,抑制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二聚体B2 滑膜细胞 NF-ΚB TNF-Α 抗炎 核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铮华 梁统 +1 位作者 李涛 周克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探讨白杨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表明白杨素对CNE-... 探讨白杨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表明白杨素对CNE-2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白杨素可诱导CNE-2细胞凋亡,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明显减少,使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白杨素可升高CNE-2细胞caspase-3的活性。白杨素对CNE-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白杨素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鼻咽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37在大肠杆菌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付前 何素辉 +3 位作者 何玲鸽 林妙芬 王森 陈章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白细胞介素37(IL-37)及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IL-37b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2+-NTA琼脂糖凝胶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IL-37为免疫原免疫... 目的原核表达白细胞介素37(IL-37)及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IL-37b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2+-NTA琼脂糖凝胶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IL-37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特异性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原核表达了重组蛋白IL-37b成熟肽,并获得高效价的小鼠抗IL-37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天然的IL-37抗原。结论成功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小鼠抗IL-37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表达 抗体 制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预警和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今诚 孔彬 +7 位作者 向文玉 高宇驰 卢远彬 王万党 张俊爱 林东子 刘淦斌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东莞市慢性病防治院确诊的ATB患者78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ELISA检测血清s T...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东莞市慢性病防治院确诊的ATB患者78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ELISA检测血清s TREM-1含量,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TB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和血清s TREM-1含量均显著增高,且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MTB)阳性患者显著高于痰涂片MTB阴性患者,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以528.14 pg/m L为血清s TREM-1含量检测截断点时,痰涂片MTB阳性的结核确诊率为1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TB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均与患者血清s TREM-1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s TREM-1对ATB的早期预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