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少玉 黄闻桢 +1 位作者 梁盛铭 陈观浩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第4期350-353,共4页
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病情监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规范化... 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病情监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病情监测 防治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城 梁少玉 +2 位作者 陈冰 梁盛铭 陈观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重发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为了明确生态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关系,提高预测能力,避免严重损失,笔者利用化州市2007-2015年的生态因子数据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实际发生数据,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重发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为了明确生态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关系,提高预测能力,避免严重损失,笔者利用化州市2007-2015年的生态因子数据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实际发生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年10月下旬温雨系数和上年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对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影响最大。笔者还建立了生态因子与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回归模型:Y=-2.7590+0.1895 X_1+0.1345 X_2+1.0495 X^3+0.0044 X_4,利用该回归方程对历史资料进行拟合,拟合程度较好,并对2015年进行预报,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小,准确率较高。可见,该模型适宜于化州乃至粤西地区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生态因子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栀子树腐烂病的防治初探
3
作者 周英杰 施艺梅 陈瑶瑶 《南方农业》 2017年第6期19-19,24,共2页
介绍了黄栀子树腐烂病发生的危害及特点,并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生产实践证明,在每年5月之前喷一两次杀菌剂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腐烂病的发生才是最科学、最省工、省钱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黄栀子 腐烂病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