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部分地区禽源和猪源沙门菌血清型与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嘉特 任行星 +6 位作者 符颖 王伟芳 詹泽强 张红霞 梁德媚 廖明 张建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解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2015年从广东省多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126份,分离出沙门菌24株,分离率为19.04%。采用Kauffmann-White法、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 为了解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2015年从广东省多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126份,分离出沙门菌24株,分离率为19.04%。采用Kauffmann-White法、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合子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24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种血清型,分别是鼠伤寒沙门菌(14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株)、科瓦利斯沙门菌(1株)和阿尔巴尼沙门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83.33%)、氨苄西林(70.83%)、磺胺异恶唑(70.83%)、萘啶酸(66.67%)、复方新诺明(58.33%)、卡那霉素(54.17%)、阿米卡星(54.17%)、庆大霉素(50.00%)的耐药率较高,有54.17%(13/24)的菌株对8种及8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Ⅰ类整合子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整合酶阳性率为29.17%(7/24),整合酶阳性菌株中仅有1株扩增到携带耐药基因aadA2的基因盒。上述结果表明,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分离率较高,耐药情况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与其血清型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Ⅰ类整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零售市场鸡肉中肯塔基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少君 孙康泰 +11 位作者 熊智颖 瞿孝云 马叶本 陈政权 张红霞 温俊平 白洁 詹泽强 高远 韦懿桓 廖明 张建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09-2517,共9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省零售市场鸡肉中肯塔基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水平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对2016年从广东省五个地级市采集的鸡肉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245份鸡肉样品... 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省零售市场鸡肉中肯塔基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水平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对2016年从广东省五个地级市采集的鸡肉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245份鸡肉样品中沙门菌阳性率为62.04%(152/245),共鉴定出19种血清型,其中主要血清型有阿贡纳(Salmonella Agona,29/152,19.08%)、科瓦利斯(S.Corvallis,25/152,16.45%)以及肯塔基(S.Kentucky,20/152,13.16%)。肯塔基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磺胺异噁唑(100%)、萘啶酸(90%)、四环素(75%)、氨苄西林(65%)、头孢他啶(55%)、环丙沙星(55%)的耐药率较高,有85%(17/20)的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对喹诺酮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95%(19/20)的菌株具有gyr A突变(Ser83Phe、Asp87Asn、Asp87Gly),其中有57.89%(11/19)的菌株发生gyrA双突变(Ser83Phe与Asp87Asr、Ser83Phe与Asp87Gly),5.26%(1/19)发生gyrA三突变(Ser83Phe、Asp87Asn、Asp87Gly);100%(20/20)的菌株具有parC突变(Tyr62Ser、Ser85Ile)。45%(9/20)分离株携带质粒介导的喹诺酮抗性(PMQR)基因(aac(6′)-Ib-cr、qnrB、qnrS、oqxAB),最常见的是aac(6′)-Ib-cr耐药基因。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TEM-1、bla OXA-1和bla CTX-M-55的检出率分别为25%、10%和5%。PFGE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肯塔基沙门菌之间具有不同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部分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肯塔基沙门菌在广东省零售市场鸡肉中是主要的流行血清型之一。其对传统药物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较严重,对环丙沙星以及头孢他啶耐药尤其严重,具有多种多重耐药表型。肯塔基沙门菌其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率高。分子分型揭示了菌株间跨地区传播的可能,为肯塔基沙门菌溯源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塔基沙门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毒力基因检测
3
作者 周迪 魏科 +1 位作者 段千禧 曹伟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33-5042,共10页
【目的】了解某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鸡白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集疑似患鸡白痢的病鸡肝脏病料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对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别。使用... 【目的】了解某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鸡白痢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集疑似患鸡白痢的病鸡肝脏病料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对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别。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获得其分子分型,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运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分离株的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特征。【结果】本研究共分离获得5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分别命名为SPNH05-1~SPNH05-5。MLST分型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均为ST92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共存在2种耐药谱:氨苄西林+萘啶酸+磺胺异噁唑和氨苄西林+萘啶酸+磺胺异噁唑+多黏菌素B。对分离株SPNH05-1、SPNH05-2进行二代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存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多肽类等28种耐药基因,存在151种毒力基因,主要与沙门菌黏附、三型分泌系统、应激、毒素等有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种鸡场存在多重耐药鸡白痢沙门菌感染,分离株携带多种耐药和毒力基因,试验结果为该种鸡场鸡白痢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的起源、传播及遗传演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艳虹 吴梓琦 +3 位作者 刘谕儒 罗均 郭霄峰 罗永文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13-2625,共13页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也称丽沙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第10次报告的最新分类,狂犬病病毒属目前被分为17个种。其中,血清I型狂犬病病毒(r...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也称丽沙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第10次报告的最新分类,狂犬病病毒属目前被分为17个种。其中,血清I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是狂犬病病毒属的成员之一,是最常见的狂犬病病原体。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被测定,这有助于人们在分子水平更深入地理解该病毒的流行情况和自然演化过程。本文对狂犬病病毒的分布、传播规律、起源及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追溯狂犬病病毒的起源,掌握其传播及遗传演化规律,制定科学的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属 狂犬病病毒 进化 起源 遗传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地区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霞 黄雪欢 +5 位作者 邬雨倩 王存敏 詹泽强 高凤磊 廖明 张建民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8年分离于广州市及佛山市禽样品中36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利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和采用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 为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8年分离于广州市及佛山市禽样品中36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利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和采用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对四环素的耐药性达100%,环丙沙星为55.6%,头孢噻肟为30.6%,97.2%(35/36)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β-内酰胺酶的质粒blaOXA-1、blaTEM、blaCTX-M-55检出率分别为47.2%、13.9%和2.8%,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parC和gyrA突变率分别为86.1%和61.1%,在质粒中aac(6’)-Ib-cr、qnrS和qnrB检出率分别为58.3%、36.1%和11.1%;36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共有32种PFGE基因指纹图谱,且基因型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感染源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纳沙门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2016年广东省猪丁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宋亚兵 徐帅飞 +2 位作者 苏丹萍 石坚 贺东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6-890,共5页
为调查广东省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2年~2016年采集的420份猪腹泻病料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对其中一株PDCoV(PDCoV/CHGD/2016)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RT-PCR检测结果显示,PDCoV的阳性率为13.33... 为调查广东省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2年~2016年采集的420份猪腹泻病料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对其中一株PDCoV(PDCoV/CHGD/2016)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RT-PCR检测结果显示,PDCoV的阳性率为13.33%,PDCo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为5.95%。基因测序显示PDCoV/CHGD/2016全基因组长度为25 419 bp。全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PDCoV/CHGD/2016与3个中国病毒株(PDCoV/CHJXNI2/2015、CHN-JS-2014、CHN-HB-2014)的同源性最高,达99.4%,与两个泰国病毒株的同源率最低,为97.4%;S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PDCoV/CHGD/2016与其它PDCoV株间的同源率为95.9%~99.3%,其中与PDCoV/CHJXNI2/2015同源率最高,与泰国株的同源性最低。全基因组序列和S蛋白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PDCoV/CHGD/2016与PDCoV形成一个小的分支,亲缘关系相近,而与鸟丁型冠状病毒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后续PDCoV的诊断防控、病毒学研究提供参考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丁型冠状病毒 流行 全基因组序列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YA株的分离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福广 孙彦伟 +5 位作者 赵志权 王连想 余小利 苏丹萍 罗满林 贺东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共3页
广东省某猪场暴发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采集该猪场濒死猪的肺脏,接种Marc-145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病毒液并命名该病毒为PRRSV YA株。实时荧光RT-PCR试验显示YA株是基因缺失型变异株。扩增YA株的Nsp2基... 广东省某猪场暴发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采集该猪场濒死猪的肺脏,接种Marc-145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病毒液并命名该病毒为PRRSV YA株。实时荧光RT-PCR试验显示YA株是基因缺失型变异株。扩增YA株的Nsp2基因的部分序列并进行核苷酸克隆、测序,结果显示Nsp2基因缺失第481位和第532-560位氨基酸。扩增Gp5基因序列并测序,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YA株属于美洲型毒株,与其他7株已发表的高致病性PRRSV同源性达98.8%以上。用YA株病毒接种4头仔猪,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4/4)和7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测序 NSP2 GP5 攻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大伟 焦培荣 +5 位作者 黎先伟 何琴 高诗敏 漆丹丹 陈德成 任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145,共3页
从广东地区发病鸭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AIV-H5、AIV-H7、AIV-H9、EDSV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F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 从广东地区发病鸭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AIV-H5、AIV-H7、AIV-H9、EDSV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F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由此,初步鉴定该分离株为鸭源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NDV/DUCK/SD/2006。另外,通过毒力测定,该毒株的MDT、IVPI分别为51.75 h、2.44,判定为强毒力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广东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民 彭钧豪 +3 位作者 梁玉岑 罗开健 瞿孝云 廖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96,共3页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物医学本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国公共卫生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联系近年来重大人兽共患病事件频发,培养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也...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物医学本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国公共卫生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联系近年来重大人兽共患病事件频发,培养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也是中国培养一流兽医本科人才教学的迫切需要。该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结合新冠疫情背景阐述兽医公共卫生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以期打破大众对兽医专业认识的局限性,强调兽医公共卫生的意义,提升《兽医公共卫生学》的课程价值,并为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兽医公共卫生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4种艾美耳球虫单一虫种与产气荚膜梭菌共感染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航宇 吕梦娜 +2 位作者 郭宸旭 尹乐子 林瑞庆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3,共4页
对鸡的4种艾美耳球虫的单一虫种与产气荚膜梭菌共感染引致的试验性坏死性肠炎(NE)进行比较分析。将14日龄的鸡先分别口服巨型艾美耳球虫(30000个孢子化卵囊/只)、毒害艾美耳球虫(10000个孢子化卵囊/只)、柔嫩艾美耳球虫(20000个孢子化卵... 对鸡的4种艾美耳球虫的单一虫种与产气荚膜梭菌共感染引致的试验性坏死性肠炎(NE)进行比较分析。将14日龄的鸡先分别口服巨型艾美耳球虫(30000个孢子化卵囊/只)、毒害艾美耳球虫(10000个孢子化卵囊/只)、柔嫩艾美耳球虫(200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堆型艾美耳球虫(30000个孢子化卵囊/只)单一种球虫,17日龄时饲料转为高蛋白饲料,18日龄再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临床分离广东株Cp2-4(1×10^9 CFU/只),统计相对增重、料肉比、病变评分等指标进行试验性NE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除堆型艾美耳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共感染组合外,其余3种共感染组均促进NE病变的发生。其中,毒害/巨型艾美耳球虫+产气荚膜梭菌共感染引致试验鸡产生NE作用明显,本试验为进一步建立稳定的共感染NE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艾美耳球虫 坏死性肠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D07b株的分离鉴定及Nsp2基因同源性分析
11
作者 邱深本 苏丹萍 +3 位作者 黄爱芳 罗映霞 赵志权 贺东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4,共4页
在某集约化猪场采集疑似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死猪的肺、淋巴结等病料,进行检测,将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料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培养72-96 h后细胞单层出现明显的CPE。收获病毒经RT-PCR方法检测,并将此PCR产物经纯化后... 在某集约化猪场采集疑似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死猪的肺、淋巴结等病料,进行检测,将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料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培养72-96 h后细胞单层出现明显的CPE。收获病毒经RT-PCR方法检测,并将此PCR产物经纯化后连同引物送相关公司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病毒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2基因缺失株,将该病毒命名为HPPRRSV-GD07b株。将GD07b株序列与国内外19株PRRSVNsp2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Nsp2基因与CH-1a株等4株PRRSV经典株同源性较低,为60.5%-81.6%;而与14株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为90.6%-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鉴定 NS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新城疫病毒毒力基因分析及其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先伟 孙敏华 +4 位作者 何静 汪招雄 刘大伟 杨凤 任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2,共6页
为了解中国鸭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毒力特点,从2009年广东地区发病鸭群中分离和鉴定出1株新城疫病毒(简称NDV-104),对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融合蛋白(fusion,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 为了解中国鸭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毒力特点,从2009年广东地区发病鸭群中分离和鉴定出1株新城疫病毒(简称NDV-104),对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融合蛋白(fusion,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ICPI和IVPI分别为56.4 h、1.95和1.64,结合F蛋白裂解位点(112~117位)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了分离株为新城疫强毒。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病毒对雏鸭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F基因遗传进化结果显示,分离株属于基因Ⅶd亚型。F、HN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结果表明,分离株与2000年以来国内外分离到的基因Ⅶ型NDV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6.6%~99.3%和97.0%~99.7%,而其与常用疫苗株B1、V4、Clone30、Mukteswar和LaSota的F、HN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且与LaSota株和V4株的同源性最低,分别仅为88.1%和87.6%,说明分离株与经典新城疫病毒毒株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融合蛋白基因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丝雨 宋亚婷 +6 位作者 黄小武 张俊生 宋苏美 赵璐翔 曹文雁 林宏文 焦培荣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24,共6页
2020年以来,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H5N6、H5N8亚型)疫情在我国持续发生,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其流行特点,并提... 2020年以来,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H5N6、H5N8亚型)疫情在我国持续发生,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其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其防控措施,以期为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情况 流行特点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农贸市场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远 王兰茜 +4 位作者 张丽娜 符颖 张建民 廖明 瞿孝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8-497,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广州市2016年5-10月农贸市场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从广州市农贸市场采集样品198份,分离得到28株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用K-B法测定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方法鉴定其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市场... 本研究旨在探究广州市2016年5-10月农贸市场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从广州市农贸市场采集样品198份,分离得到28株猪肉源伦敦沙门菌,用K-B法测定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方法鉴定其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市场猪肉样品中沙门菌的阳性率为74.2%(147/198),伦敦沙门菌的分离率为19%(28/147),其对磺胺异唑、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8.6%和75.0%;其次为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依次为71.4%、67.9%、67.9%、67.9%、46.4%和42.8%;对萘啶酸(3.6%)和多黏菌素B(3.6%)耐药水平较低。有71.4%(20/28)的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00%,aadA2(7.1%)、strA(37.9%)、aadB(100%);酰胺醇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2.6%,cat1b(39.3%)、floR(39.3%);磺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67.9%,sul1(60.7%)、sul2(60.7%);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78.6%,均同时携带tetA和tetB;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检出率为10.7%;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oqxAB和aac(6’)-lb-cr检出率为3.6%、10.7%和7.1%;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检出率为3.6%。伦敦沙门菌在广州农贸市场猪肉中是主要流行血清型之一,其对传统抗菌药物磺胺异唑、四环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耐药性严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且具有多种多重耐药表型。这提示人们需要对市场沙门菌进行常态化检测与监测,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确保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伦敦沙门菌 猪肉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规模化种鸡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姜增 郭妍妍 +4 位作者 李锦群 陈小燕 余蕴 廖明 曹伟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3,共6页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种鸡场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流行情况,2020年5月—2021年1月,从广东省7个规模化种鸡场(A~G)的祖代和父母代鸡群(25周龄以上)随机采集血清样本780份、新鲜死淘鸡的组织样本(肝脏和脾脏)134份,抗凝血样本840...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种鸡场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流行情况,2020年5月—2021年1月,从广东省7个规模化种鸡场(A~G)的祖代和父母代鸡群(25周龄以上)随机采集血清样本780份、新鲜死淘鸡的组织样本(肝脏和脾脏)134份,抗凝血样本840份,利用ALV-J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样本中的ALV-J,通过DF-1细胞分离抗凝血样本中的外源性ALV。结果显示:血清样本中ALV-J抗体的个体总阳性率为11.4%(89/780),组织样本中ALV-J核酸个体总阳性率为14.2%(19/134),抗凝血样本中外源性ALV的个体总阳性率为5.1%(43/840)。结果表明,广东省种鸡场的ALV净化呈现出多层分化的特点,部分种鸡场存在ALV-J和ALV-K混合感染的现象,并且部分种鸡场存在着多重遗传背景的ALV-J和ALV-K毒株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ENV基因 种鸡场 广东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鸭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瞿孝云 许学斌 +4 位作者 邱荣超 张丽娜 符颖 张建民 廖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2,86,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和超市中鸭源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于2014年从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鸭肉、鸭粪便样品186份,通过常规分离鉴定和PCR鉴定,获得了44株鸭源沙门菌。对分离株采用Kauffman-White法进行...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和超市中鸭源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于2014年从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鸭肉、鸭粪便样品186份,通过常规分离鉴定和PCR鉴定,获得了44株鸭源沙门菌。对分离株采用Kauffman-White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和K-B纸片法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鸭源沙门菌分离率为23.65%,共鉴定出13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43.18%)。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萘啶酸(63.64%)的耐药率最高,对磺胺异恶唑(47.73%)、链霉素(47.73%)、四环素(40.91%)的耐药率次之,对头孢吡肟(4.54%)、头孢噻肟(4.54%)、环丙沙星(2.27%)、庆大霉素(2.27%)等耐药率低,对氧氟沙星(0.00%)和亚胺培南(0.00%)两种药物敏感。其中,多重耐药率为43.18%,最多可耐受11种抗菌药物。表明上海市鸭源沙门菌的污染率较高,血清型分布广且耐药模式多样,多重耐药菌株较严重。提示鸭源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同时为进一步做好食品中沙门菌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 沙门菌 分离鉴定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一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跃 张长春 +11 位作者 刘光裕 高梦源 符超俊 邢家宝 徐思佳 邝麒元 刘静 高校鹏 王衡 龚浪 张桂红 孙彦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79-3589,共11页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GISEQ 200测序平台进行宏转录组测序开展猪病原感染组学研究,系统性地筛查该区域仔猪腹泻的病原谱,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最主要病毒进行确认,定量分析各病原的丰度并选取鉴定到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earson分析解析病原混合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通过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这些样品中共检测到17种致病性细菌、12种病毒和3种寄生虫。病毒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代表的腹泻相关病毒为主,包括猪札幌病毒(porcine sapovirus, Sa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 PKV)、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AstV)、猪猴禽猪肠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轮状病毒A(rotavirus, RVA)等;细菌主要包括3种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3种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2种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等;寄生虫包括两种滴虫和碘阿米巴原虫。来自5个场区的PEDV刺突基因(spike gene,S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毒株均属于G2c簇群,毒株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99.99%,毒株S基因存在重组情况;其中,一发病猪场还检测到P[6]基因型的rotavirus A部分VP4序列,与人源轮状病毒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此外,在4个猪场检测到2种以上的仔猪腹泻相关病毒,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提示,此区域存在腹泻病原多谱系共同流行的情况。病原相关性分析显示,PEDV/PSV(P<0.001)、PEDV/猪环曲病毒(porcine torovirus, PToV)(P<0.001)和PEDV/PAstV(P<0.05)有显著的负相关,而PEDV/PKV(P<0.05)有显著的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在该地区相邻养殖区域中,仔猪腹泻的病原谱具有多样性,其中,直接致病病原是PEDV,同时,PEDV与样品中其他腹泻相关病毒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该地区仔猪腹泻病原的感染谱,并鉴定出导致腹泻发生最直接的病原体;同时也能分析小范围养殖区域内腹泻相关病原的相关性,为该区域仔猪腹泻疾病防控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 仔猪腹泻疾病 病原识别 PEDV 遗传进化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苏丹萍 王文豪 +2 位作者 张显浩 张丹琳 贺东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189,共4页
目前在集约化养殖场的猪群中经常出现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的发展。2011年9月,广东某个千头母猪场的猪群大量发病,表现为高热、咳嗽、食欲下降、皮肤发绀、关节肿大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细菌分... 目前在集约化养殖场的猪群中经常出现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的发展。2011年9月,广东某个千头母猪场的猪群大量发病,表现为高热、咳嗽、食欲下降、皮肤发绀、关节肿大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PCR和RT-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该病的防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 副猪嗜血杆菌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S基因抗原表位片段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田野 苏丹萍 +4 位作者 蒋伟 钟望 张显浩 陈瑞爱 贺东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8,共4页
应用RT-PCR方法对华南地区某大型猪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料检测,选取阳性病料接种到Vero细胞,命名为CH/GDGZ/2012(简称GD-12)株。用病毒RNA抽提物为模板,对GD-12的S基因抗原区片段的扩增、克隆后进行核苷酸测序。序列分析表明,CH/GDGZ/2... 应用RT-PCR方法对华南地区某大型猪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料检测,选取阳性病料接种到Vero细胞,命名为CH/GDGZ/2012(简称GD-12)株。用病毒RNA抽提物为模板,对GD-12的S基因抗原区片段的扩增、克隆后进行核苷酸测序。序列分析表明,CH/GDGZ/2012与CV777、Chinju99、Br1/87、DR13和SM9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93.0%、95.7%、96.7%和96.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7%、91.5%、95.4%、98.0%和94.8%。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华南地区CH/GD-01/2011、CH/GDGZ/2012、GDHSY/2011、CH/GXQZ/2011毒株与经典毒株的遗传距离较大,处于不同的亚群。研究表明,PEDV GD-12株已发生遗传变异、关键抗原表位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可为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S基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融合表达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静 张盼盼 +6 位作者 孙敏华 康银峰 谢鹏 向斌 韩翡 谭阳通 任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r Ch IFN-α-Ch IL-18、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及产物纯化与活性检测,研究高效广谱鸡基因工程重组复合抗病毒制剂,以对鸡的病毒性疾病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融合PCR(Fusion PCR)方法,利用具...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r Ch IFN-α-Ch IL-18、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及产物纯化与活性检测,研究高效广谱鸡基因工程重组复合抗病毒制剂,以对鸡的病毒性疾病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融合PCR(Fusion PCR)方法,利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形成具有重叠链的PCR产物,通过PCR产物重叠链的延伸将鸡α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 alpha,Ch IFN-α)与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 IL-18)基因构建Ch IFN-α-Ch IL-18融合基因并克隆入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可溶性蛋白,并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 Ch IFN-α-Ch IL-18蛋白在细胞上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及新城疫病毒(NDV)增殖活性.【结果和结论】成功构建并克隆了p ET28a-r Ch IFN-α-Ch IL-18融合基因.融合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r Ch IFN-α-Ch IL-18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 000,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在90%以上.r Ch IFN-α-Ch IL-18蛋白在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上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其抗VSV和NDV的活性明显高于单一r Ch IFN-α、r Ch IL-18蛋白的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α干扰素 鸡白细胞介素18 融合PCR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