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规制下生态发展区精细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以韶关市涂料产业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金利霞 张虹鸥 +3 位作者 兰芳 叶玉瑶 王长建 陈伟莲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2-383,共12页
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视角,以粤北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县(市)涂料化工产业为例,研究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下转移到生态发展区的污染性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在污染性产业环境管制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双重政... 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视角,以粤北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县(市)涂料化工产业为例,研究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下转移到生态发展区的污染性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在污染性产业环境管制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双重政策规制下,韶关市涂料化工企业普遍面临改造升级或淘汰关闭的命运。文章从政府、园区和企业3个层次构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强调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提出改革和完善生态政策规制体系,实施生态化激励机制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企业/园区行为并主动参与产业生态化实践,推动生态发展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规制 产业生态化 产业链 涂料产业 生态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居民住房条件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洋 金利霞 +2 位作者 张虹鸥 吴旗韬 吴康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8-875,共8页
以广州都市区1 361个社区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住房数据为基础,从住房的建成年代、建筑结构、户均建筑面积、住房生活设施4个方面构建居民住房条件评价体系,分析其空间分异格局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广州市居民住房条件由中心向外围逐渐... 以广州都市区1 361个社区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住房数据为基础,从住房的建成年代、建筑结构、户均建筑面积、住房生活设施4个方面构建居民住房条件评价体系,分析其空间分异格局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广州市居民住房条件由中心向外围逐渐提升,具有"圈层基础上的多核心"式空间分异结构;(2)户均建筑面积和建成年代是决定其住房条件差异的2项重要指标,旧城的住房条件异质性最高;(3)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互换效应和过滤效应、高房价和高地价影响和强化了住房条件分异格局,制度性因素、政府决策和市场力量同时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住房条件 社区 居住空间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2 位作者 黄耿志 金利霞 林丽颖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80-686,共7页
从人口-经济-社会三维视角构建东南亚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技术法评价综合城市化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特征,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东南亚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城市化类型区;基于灰色关联度判断东南亚... 从人口-经济-社会三维视角构建东南亚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技术法评价综合城市化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特征,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东南亚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城市化类型区;基于灰色关联度判断东南亚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结果表明:经济城市化子系统在东南亚地区综合城市化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东南亚各国间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显著,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为高综合城市化水平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中等综合城市化水平国家,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为低综合城市化水平国家;人口城市化超前区与滞后区并存,其中人口城市化超前的国家最多;全球化、市场环境、外资驱动等外部动力是东南亚国家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核心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综合城市化 熵技术 灰色关联度 东南亚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2 位作者 叶玉瑶 吴旗韬 金利霞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25-32,共8页
以广州都市区118个街道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稳定性、教育水平、职业阶层、收入水平4个方面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四边形"面积测度方法分析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的分异格局;对比4个社会空... 以广州都市区118个街道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稳定性、教育水平、职业阶层、收入水平4个方面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四边形"面积测度方法分析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的分异格局;对比4个社会空间质量评价子系统格局的差异特征,研究不同圈层社会空间质量的差异性规律,并总结空间结构与模式。结果表明:1)广州市社会空间质量差异显著,呈现出核心区→中心城区(或旧城)→近郊区递减的圈层式分异结构及其局部扇形扩展结构。2)核心区外不同方向的扇面扩展区在人口稳定性、教育水平、职业阶层、收入水平方面各具优势,形成了4个子系统不同的分异结构。其中,北部扇面扩展区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东部扇面扩展区具有较高的职业阶层和教育水平,西部扇面扩展区具有较好的人口稳定性。3)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城市功能结构演变和住房价格分异是社会空间质量分异结构形成的核心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质量 街道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内部差异性及其对中国地缘经济合作的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耿志 张虹鸥 王洋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13-616,共4页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构想。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一阶段(1978--2014)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历史过程,那么“一带一路”的正式提出意味着“中国认识世界”的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始。改革开放30多年,我...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构想。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一阶段(1978--2014)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历史过程,那么“一带一路”的正式提出意味着“中国认识世界”的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始。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奇迹主要得益于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输入,因而地理学以研究国内人文经济地理问题为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 中国 差异性 地缘 东盟 改革开放 经济全球化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港口群在泛珠三角内无水港优化布局与配置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旗韬 张虹鸥 陈伟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无水港是国内外港口竞争的最新方向,将完善港口物流网络,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基于层次分析法,以泛珠三角区域内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建立无水港布局综合指数模型,分析珠三角港口群在泛珠三角区域内无水港的优化布局。研究表明,在泛珠... 无水港是国内外港口竞争的最新方向,将完善港口物流网络,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基于层次分析法,以泛珠三角区域内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建立无水港布局综合指数模型,分析珠三角港口群在泛珠三角区域内无水港的优化布局。研究表明,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可优化配置21个无水港,每个无水港服务各省不同区域。基于运输网络的优化,无水港建设主要分布在4条运输通道上,包括广州—昆明运输通道、广州—成都运输通道、广州—长沙运输通道和深圳—南昌运输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港 泛珠三角 珠三角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中国东盟能源国际合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新抓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长建 苏泳娴 张虹鸥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16-618,共3页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国际合作既是重要内容也将是重要支撑。从共同发展、互...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国际合作既是重要内容也将是重要支撑。从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角度出发,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对沿线各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合作 能源 中国 东盟 强化 抓手 东南亚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先行,推进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旗韬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18-620,共3页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互通 东南亚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周边国家 交通运输 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