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汪腾飞 孙大文 +1 位作者 蒲洪彬 韦庆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33-342,共10页
丙烯酰胺(acrylamide,AM)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有毒副产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此外还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检测以及控制食品中的AM含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对AM的研... 丙烯酰胺(acrylamide,AM)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有毒副产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此外还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检测以及控制食品中的AM含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对AM的研究进展从加工食品生产的3个主要阶段——农业生产阶段、预处理阶段和加工阶段阐述了多种AM抑制策略,并基于具体的抑制机理系统归纳了AM的控制措施,为抑制食品中AM的合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抑制策略 形成途径 毒性 热加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17β-雌二醇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庆益 林轩然 +2 位作者 张佩瑶 孙大文 蒲洪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68-376,共9页
利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对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以及适配体对靶标的特异性亲和能力构建一种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在优化条件下(AuNPs粒径39 nm、AuNPs添加量... 利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对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以及适配体对靶标的特异性亲和能力构建一种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在优化条件下(AuNPs粒径39 nm、AuNPs添加量200μL、猝灭时间20 min、荧光恢复时间60 min),该传感器的荧光恢复程度与E2浓度(2×10^(-5)~2×10^(-9)mol/L)的对数值符合线性关系y=58.50x+558.95,决定系数R^(2)为0.992,得到E2检出限为3.4×10^(-10)mol/L。最后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牛奶和环境水样中E2的加标检测,得到良好的回收率89.67%~113.36%,展现出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金纳米粒子 17Β-雌二醇 适配体传感器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和三文鱼鱼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海 蔡欢欢 朱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4-249,共6页
采用4、10(无光照)、10(5 000 lx)、25℃条件,同时贮藏草鱼鱼片(除去红肉)和三文鱼鱼片,研究光照和温度对草鱼和三文鱼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和三文鱼贮藏过程中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 采用4、10(无光照)、10(5 000 lx)、25℃条件,同时贮藏草鱼鱼片(除去红肉)和三文鱼鱼片,研究光照和温度对草鱼和三文鱼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和三文鱼贮藏过程中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和色差变化差异显著(P<0.05),且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pH值、TVB-N值、TBA值、色差、ATP分解产物(adenosine triphosphate-related decomposition products)K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照(5 000 lx)对于草鱼、三文鱼贮藏过程中的pH值变化、TBA值变化影响显著(P<0.05),能使鱼肉中pH值增加量高于避光保存,促进光氧化,提高TBA值增加速率,而对于TVC、TVB-N值、K值、色差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贮藏温度的差异(4、10℃)对两种鱼肉品质变化都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温度 草鱼 三文鱼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结合气调保鲜对宁夏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向文娟 王孝雯 孙大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5-222,共8页
为研究水杨酸、气调包装及其复合处理对宁夏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2.0 mmol/L的水杨酸浸泡6 min和21.0%O_(2)+0.0%CO_(2)+79.0%N_(2)气调包装处理新鲜枸杞,在(7.0±0.5)℃、相对湿度(93.0±3.0)%条件下贮藏28 d,每4 d测定相... 为研究水杨酸、气调包装及其复合处理对宁夏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2.0 mmol/L的水杨酸浸泡6 min和21.0%O_(2)+0.0%CO_(2)+79.0%N_(2)气调包装处理新鲜枸杞,在(7.0±0.5)℃、相对湿度(93.0±3.0)%条件下贮藏28 d,每4 d测定相关品质。结果表明,质量损失率、腐败率和硬度主要受气调包装影响,颜色、抗坏血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交替氧化酶活力主要受水杨酸影响,复合处理能提高交替氧化酶活性、抑制呼吸速率、减少抗坏血酸损失和丙二醛生成,维持较低的质量损失率、腐败指数和较高的硬度与较好的颜色,使样品呈现更接近鲜样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食品贮藏 水杨酸处理 气调包装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癸硫醇修饰的银纳米点阵列的苯并(a)芘检测
5
作者 肖旺 孙大文 +1 位作者 蒲洪彬 韦庆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98-303,共6页
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制备大面积高度有序的可调控的银纳米点阵列,并在其表面组装一层癸硫醇单分子层用于水中苯并(a)芘(benzo(a)pyrene,Ba P)的快速检测。首先,通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透过光谱、罗丹明6G探针分子对不同扩孔时间制备... 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制备大面积高度有序的可调控的银纳米点阵列,并在其表面组装一层癸硫醇单分子层用于水中苯并(a)芘(benzo(a)pyrene,Ba P)的快速检测。首先,通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透过光谱、罗丹明6G探针分子对不同扩孔时间制备的银纳米点阵列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扩孔时间为80 min制备的基底拉曼增强效果最好,增强因子可达1.6×10~6。然后,在此基底表面修饰一层癸硫醇分子,利用癸硫醇与BaP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可以实现BaP的预富集,进而实现BaP的高灵敏度、稳定的检测。研究表明:利用此基底检测Ba P的检测限可达1.0 ng/mL,特征峰处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7%,满足高稳定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的标准。该方法在BaP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苯并(A)芘 银纳米点阵列 阳极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快速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对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的促氧化作用
6
作者 吴春莲 蒲洪彬 +2 位作者 曲佳欢 孙大文 韦庆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9,共7页
利用高通量微波消解/萃取工作站快速制备水溶性碳量子点,研究碳量子点的pH值依赖性和稳定性,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在Cu^(2+)存在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猝灭作用及E... 利用高通量微波消解/萃取工作站快速制备水溶性碳量子点,研究碳量子点的pH值依赖性和稳定性,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在Cu^(2+)存在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猝灭作用及EGCG与Cu^(2+)的促氧化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碳量子点具有pH值依赖性和良好的稳定性,相对量子产率为73.67%;Cu^(2+)与EGCG的浓度比达到2∶1时,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猝灭更严重,EGCG的促氧化效果更好。该研究可为EGCG作为功能性物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荧光探针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 促氧化作用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球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
7
作者 路念 马骥 +1 位作者 成军虎 孙大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320,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原理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通过掺入Fe^(3+)提高传感器中聚多巴胺纳米球(polydopamine nanos...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原理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通过掺入Fe^(3+)提高传感器中聚多巴胺纳米球(polydopamine nanospheres,PDANS)对6-羧基荧光素(6-carboxyuorescein,FAM)的猝灭能力。方法:标记有FAM的DON核酸适配体(P_(DON))通过π-π堆积的非共价作用吸附到Fe^(3+)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球(Fe-PDANS)上,由于FRET,FAM的荧光被Fe-PDANS猝灭。在DON存在的情况下,P_(DON)可以和DON特异性结合,改变P_(DON)的构象,使其难以吸附到Fe-PDANS上,从而增强传感器的荧光信号,实现对DON的检测。结果:该传感器在DON质量浓度0.266 7~133.3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118 2 ng/mL;同时,对阳性小麦中的DON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与酶联免疫检测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所构建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反应快速、灵敏,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提供了检测小麦中DON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铁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球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