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和质量控制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云超 陈俊秋 张孝祺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广东省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质量情况的分析表明 ,广东省近年微生物肥料发展很快 ,每年约有 2~ 3万t的生产、销售量 ,但是由于引进外来菌种和科研投入较少 ,微生物肥料生产呈现出质量不稳定和菌种不适应当地条件等问题 ,所以加强基... 对广东省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质量情况的分析表明 ,广东省近年微生物肥料发展很快 ,每年约有 2~ 3万t的生产、销售量 ,但是由于引进外来菌种和科研投入较少 ,微生物肥料生产呈现出质量不稳定和菌种不适应当地条件等问题 ,所以加强基础科研工作和规范质量控制及销售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质量控制 肥料生产 商业管理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处理棉籽饼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红梅 叶明强 +2 位作者 邝哲师 徐志宏 杨金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7-10,共4页
本文简述了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微生物固体发酵棉籽饼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棉籽饼粕 棉酚 微生物固体发酵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易阳 张名位 +3 位作者 唐小俊 张瑞芬 魏振承 张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4,68,共4页
龙眼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龙眼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综述了龙眼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龙眼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的深入系统研究,以及进一步... 龙眼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龙眼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综述了龙眼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龙眼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的深入系统研究,以及进一步的保健产品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多糖 提取 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禽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玲华 郭勇 +2 位作者 田兴山 邝哲师 周风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2期31-33,共3页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介质。白细胞介素 - 6不仅可作为造血源细胞、B细胞、T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等的分化和生长因子 ,而且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再生和降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介质。白细胞介素 - 6不仅可作为造血源细胞、B细胞、T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等的分化和生长因子 ,而且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再生和降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白细胞介素 - 6是通过一种复合受体起作用 ,这种受体是由特殊的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IL - 6 R)和信号传递亚单位糖蛋白130 (gp130 )所组成。白细胞介素 - 6可诱导双向激酶 (JAK)信号传递活性 ,并激活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从而间接地诱导相关基因转录表达。作者探讨了白细胞介素 - 6在动物体内作用机理及功能 ,概述了近期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炎症反应 糖蛋白13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双向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玲华 田兴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空间诱变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育种手段。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微生物空间诱变的研究近况 。
关键词 微生物 空间诱变 育种 空间环境 代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优质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河勋 李庆怀 +5 位作者 魏振承 张孝祺 杨雄 袁力 林冠雄 蔡静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8-29,共2页
广东优质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黄河勋@李庆怀@魏振承@张孝祺@杨雄¥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袁力@林冠雄@蔡静波¥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广东优质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黄河勋李庆怀魏振承张孝祺杨... 广东优质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黄河勋@李庆怀@魏振承@张孝祺@杨雄¥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袁力@林冠雄@蔡静波¥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广东优质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黄河勋李庆怀魏振承张孝祺杨雄(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皮 厚皮甜瓜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速微弹轰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甜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秀文 柯遐义 +2 位作者 石和平 陈春洪 丰宝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1-12,38,共3页
利用不至自行研制和设计的高速微弹轰击装置将外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甜玉米品种甜1328的幼胚细胞中,经筛选培养20~30天后得到抗G418的抗性愈伤组织。NPTⅡ点滴分... 利用不至自行研制和设计的高速微弹轰击装置将外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甜玉米品种甜1328的幼胚细胞中,经筛选培养20~30天后得到抗G418的抗性愈伤组织。NPTⅡ点滴分析和DNA杂交证明了外源基因在抗性愈伤组织细胞中的整合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高速微弹轰击 外源基因导入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副产物资源开发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志宏 谢笔钧 魏振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12,共4页
综述了农产品加工中产生的蛋白副产物的主要类型,分析了生物活性蛋白肽的生理功能以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酶法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在蛋自副产物改性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其中生物酶法改性技术易于将蛋白改性到所期望的功能值,是... 综述了农产品加工中产生的蛋白副产物的主要类型,分析了生物活性蛋白肽的生理功能以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酶法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在蛋自副产物改性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其中生物酶法改性技术易于将蛋白改性到所期望的功能值,是提高蛋白副产物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并展望了几种蛋白副产物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副产物 活性肽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厚皮甜瓜小拱棚栽培技术
9
作者 黄河勋 李庆怀 +2 位作者 魏振承 张孝祺 杨雄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6年第4期29-30,共2页
广东厚皮甜瓜小拱棚栽培技术黄河勋李庆怀魏振承张孝祺杨雄(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510640)厚皮甜瓜(如哈蜜瓜、白兰瓜、网纹甜瓜等)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一种高档水果,销量越来越大。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广东不能自产... 广东厚皮甜瓜小拱棚栽培技术黄河勋李庆怀魏振承张孝祺杨雄(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510640)厚皮甜瓜(如哈蜜瓜、白兰瓜、网纹甜瓜等)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一种高档水果,销量越来越大。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广东不能自产厚皮甜瓜,只能从新疆等地调运,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厚皮甜瓜 小拱棚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的微波灭酶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小俊 池建伟 +3 位作者 张名位 张雁 魏振承 张瑞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0-203,共4页
在不同的微波处理、微波结合抗褐变剂处理条件下研究了苦瓜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微波灭酶技术。结果表明:微波功率越大,载样量越少,多酚氧化酶越易失活,而切片厚度在1cm以下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当载样量为40g时,样品预先在功率800W... 在不同的微波处理、微波结合抗褐变剂处理条件下研究了苦瓜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微波灭酶技术。结果表明:微波功率越大,载样量越少,多酚氧化酶越易失活,而切片厚度在1cm以下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当载样量为40g时,样品预先在功率800W的微波下处理1min,再在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EDTA钠盐溶液浸泡60min,最后微波间歇处理3min,则可使其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完全钝化。过氧化物酶随微波功率增大而迅速失活,在载样量为40g、切片厚度为0.5cm、微波功率为800W条件下,处理1min即可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微波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灭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玲华 唐小俊 张宝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9,共3页
大豆多肽是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在低 pH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溶解性 ,且随浓度升高 ,其粘度变化也不大。此外 ,大豆多肽还具有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等特点。本文就大豆多肽的提取工艺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 ,并对其提取纯化 。
关键词 大豆多肽 提取 凝胶层析 制备工艺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体胚发生及成苗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邝哲师 周丽侬 +2 位作者 马雪筠 陈俊秋 曹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5-17,共3页
以荔枝不同器官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在附加2,4-D1.0mg/L+NAA0.5mg/L+5%蔗糖的MS培养基上建立了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系;胚性愈伤组织经高浓度2,4-D(5-8mg/L)在黑暗中激发诱导培养后,转移... 以荔枝不同器官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在附加2,4-D1.0mg/L+NAA0.5mg/L+5%蔗糖的MS培养基上建立了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系;胚性愈伤组织经高浓度2,4-D(5-8mg/L)在黑暗中激发诱导培养后,转移到去除2,4-D、含低浓度NAA和IBA的MS培养基上,体胚发育成熟;成熟胚在1/2MS+NAA0.2mg/L+IBA1.0mg/L+2%蔗糖及适量活性碳的固体培养基上萌发成苗,成苗转换率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体胚 转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大豆的营养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瑞芬 池建伟 +3 位作者 丘银清 魏振承 张雁 唐小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3-16,共4页
黑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食材,阐述了黑大豆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黑大豆是优质的蛋白质和食用油来源,由于含有大豆异黄酮、花色苷和单宁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癌和抗病毒等... 黑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食材,阐述了黑大豆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黑大豆是优质的蛋白质和食用油来源,由于含有大豆异黄酮、花色苷和单宁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深入研究黑大豆的保健功能及其活性物质基础,将会为以黑大豆为原料的新型保健食品的研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豆 营养成分 保健功能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展雄 王穗虹 +2 位作者 苏大道 吴进义 陈璞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3-17,共5页
应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56份,诱导率为4.28%。试验结果表明,浓度0.2%的药液,处理2天即可;处理时期以5月和10月效果较优,经处理后的幼苗,一个半月后,苗株生长出现四个形态类型:(1)生长点分裂,出现顶端两枝同... 应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56份,诱导率为4.28%。试验结果表明,浓度0.2%的药液,处理2天即可;处理时期以5月和10月效果较优,经处理后的幼苗,一个半月后,苗株生长出现四个形态类型:(1)生长点分裂,出现顶端两枝同步生长。(2)叶片仍绉缩变型。(3)茎粗、节密或侧枝早发。(4)枝叶正形生长。从四个形态类型中选择叶肉厚、手感粗糙、生长势强的单株。经培育后抽样镜检,于处理当代选株中获得四倍体株达68—85%。其中出现于第一类型占33.73%,第二类型占41.07%,第三类型占1.79%,第四类型占23.21%,我们重视从四个类型中选择,对提高诱导率是有实用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杂种实生苗 四倍体 秋水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叶植物白鹤芋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江如蓝 刘伟 +2 位作者 侯任昭 叶蕙 丘银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5-27,共3页
对白鹤芋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高 ,叶绿素a/b值低 ,光合速率高 ,光合 /呼吸比率高 ,适合室内摆放。其光补偿点为 1 5 .3 5 8μmol/(m2 ·s) ,光饱和点为 2 85 .1 49μmol/(m2 ·s) 。
关键词 观叶植物 白鹤芋 光合特性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叶绿素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银成 张名位 +2 位作者 孙远明 池建伟 魏振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7-18,共2页
综述了南瓜的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展望其研究和应用的前景。介绍了南瓜冰淇淋、南瓜粉、南瓜饮料、南瓜软糖和南瓜糕等5种南瓜食品。
关键词 南瓜 保健功能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春洪 王志坚 +2 位作者 孙玲 操君喜 赖来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共2页
以带有NPTⅡ基因和GUS基因的质粒pBⅠ121DNA为供体,以水稻品种特青2号为受体,应用花粉管通道将pBⅠ121DNA导入受体,获得了15粒D0代的种子。扩繁D0代种子,得到1500粒D1代种子。在含有卡那霉素的... 以带有NPTⅡ基因和GUS基因的质粒pBⅠ121DNA为供体,以水稻品种特青2号为受体,应用花粉管通道将pBⅠ121DNA导入受体,获得了15粒D0代的种子。扩繁D0代种子,得到1500粒D1代种子。在含有卡那霉素的水中萌发,获得18株绿苗。抽提绿苗的DNA,用NPTⅡDNA片段作探针,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呈阳性,表明利用花粉管通道已经将外源的质粒DNA导入到特青2号水稻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质粒 花粉管通道 DNA导入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微生物发酵降解试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邝哲师 叶明强 +3 位作者 丘银清 黄小光 潘木水 张玲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7-28,43,共3页
本研究采用多温相微生物发酵法对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进行降解,结果表明,豆粕中的尿素酶活性由原来的0.353mg/g.min降低到0.021mg/g.min;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含量降低到0.52%,水苏四糖的含量也降低到0.61%;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小分子多肽。
关键词 豆粕 微生物发酵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沙发酵过程及营养元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云超 廖森泰 +6 位作者 肖更生 吴娱明 施英 刘凡 陈智毅 刘学铭 邹晓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79,85,共3页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发酵 营养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粪污发酵微生物肥及其肥效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云超 潘木水 +2 位作者 田兴山 杨景培 黄庭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2-54,共3页
猪场粪污接种发酵可以增大目标微生物数量 ,经过微生物肥料菌株发酵的猪场污泥微生物有机肥施于土壤7天后 ,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增加 10倍 ,钾细菌数量增加 7.6倍 ;污水微生物有机肥施于土壤 7天后 ,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增加 3 .7倍 ,磷细菌... 猪场粪污接种发酵可以增大目标微生物数量 ,经过微生物肥料菌株发酵的猪场污泥微生物有机肥施于土壤7天后 ,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增加 10倍 ,钾细菌数量增加 7.6倍 ;污水微生物有机肥施于土壤 7天后 ,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增加 3 .7倍 ,磷细菌数量增加 12 .5 % ,钾细菌数量增加 3 8.5 %。作为肥料在菜田施用 7天后 ,施用污水生物肥和污泥生物肥的菜心株高比施用原污水分别增高 8.5 %和 14 .8% ,叶长分别增加 1.6%和 2 4.2 % ,叶宽分别增加 8.1%和 13 .5 % ,而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 粪污 微生物肥料 液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