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艳平 李嘉彬 +5 位作者 郝乐 刘振兴 马江耀 梁志凌 叶清生 柯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孟多等敏感。选用其中的ZX1分离株分别对罗非鱼、小鼠、乳鼠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用活菌数为109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罗非鱼,可使受感染鱼100%死亡;用活菌数为108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小鼠和皮下注射乳鼠,在72 h内的死亡率为分别为66.7%和100%;表明分离株ZX1对罗非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多重PCR检测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Ⅰ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人工感染 药敏试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ELISA与中和试验检测O型FMDV疫苗免疫猪血清抗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清源 向华 +4 位作者 黄元 陈晶 向蓉 郑海学 刘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10-114,共5页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体现了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国内3个大型猪场共120头猪的血清样品分别进行O型口蹄疫病毒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并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两种方...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体现了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国内3个大型猪场共120头猪的血清样品分别进行O型口蹄疫病毒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并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7.3%和72.2%,总符合率为75%,均能有效检测猪血清中的口蹄疫抗体水平,但是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病毒中和试验更适合进行口蹄疫血清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病毒中和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种中草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志凌 马艳平 +3 位作者 马江耀 郝乐 刘振兴 柯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8-133,共6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牛津杯法,测定8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罗非鱼(Tilapia 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采用纸片法选择几种活性较强的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黄连、五倍子、红藤... 采用琼脂扩散法的牛津杯法,测定8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罗非鱼(Tilapia sp.)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采用纸片法选择几种活性较强的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黄连、五倍子、红藤、大蒜、北五味子、夏枯草、艾叶、苏木、三棵针、紫苏、土槿皮、老鹤草、石榴皮、大黄、丹参、鱼腥草、虎杖、赤芍、车前草、田基黄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黄连、五倍子的体外抑菌效果最显著;中草药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与大黄、艾叶、丹参、苏木、北五味子、红藤、石榴皮、虎杖、黄连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大黄、丹参、苏木、红藤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艾叶、北五味子、石榴皮表现为拮抗作用;三棵针与大黄、丹参、苏木、红藤、石榴皮、黄连、夏枯草、五倍子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艾叶、北五味子、虎杖表现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联合药敏试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FMDVDNA疫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刘清源 向华 +4 位作者 黄元 陈晶 向蓉 郑海学 刘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为探讨携带FMDV DNA疫苗重组沙门氏菌口服免疫可行性,PCR扩增O型FMDV主要抗原基因VP1,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 IRES,将构建的质粒p IRES-VP1体外转染BHK-21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VP1基因的表达。通过氯化钙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 IRES-VP1转... 为探讨携带FMDV DNA疫苗重组沙门氏菌口服免疫可行性,PCR扩增O型FMDV主要抗原基因VP1,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 IRES,将构建的质粒p IRES-VP1体外转染BHK-21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VP1基因的表达。通过氯化钙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 IRES-VP1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2266,构建2266(p IRES-VP1)重组菌,并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鼠,2周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以研究重组菌在小鼠体内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通过将重组菌进行体外传代,研究重组质粒在体外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08、109CFU剂量免疫小鼠成活率为100%,1010CFU剂量口服小鼠出现扎堆现象,且行动迟缓。重组菌体外连传8代以及免疫小鼠后从脾脏和肝脏分离鉴定表明,重组菌2266(p IRES-VP1)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DV VP1基因 DNA疫苗 减毒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华南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控效果 被引量:29
5
作者 蔡汝健 张乐宜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105,114,共3页
2010年底至今,华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高死亡率猪流行性腹泻病(PED),为了解该地区发病猪场PEDV的感染情况,应用PED胶体金检测试剂盒和RT-PCR检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地区60家发病猪场的粪便样品。结果显示,60个猪场中,PEDV阳性率为100%,不同规... 2010年底至今,华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高死亡率猪流行性腹泻病(PED),为了解该地区发病猪场PEDV的感染情况,应用PED胶体金检测试剂盒和RT-PCR检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地区60家发病猪场的粪便样品。结果显示,60个猪场中,PEDV阳性率为100%,不同规模猪场平均死亡率为76.87%;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高发;采取免疫组织灭活苗和返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PED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技术在鸭坦布苏病毒RT-LAMP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嘉文 孙敏华 +3 位作者 李林林 袁建丰 胡奇林 张建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09-112,F0003,共5页
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产蛋急剧下降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DTMUV 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荧光技术建立了DTMUV的实时RT-LAMP病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RNA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7.8 copies... 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产蛋急剧下降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DTMUV 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荧光技术建立了DTMUV的实时RT-LAMP病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RNA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7.8 copies,其灵敏度是普通RT-PCR的100倍,且只能特异性扩增DTMUV的RNA,对其他常见鸭源病毒核酸均无特异性扩增。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判定结果只需要观察扩增曲线,适用于DTMUV早期感染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实时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铁依赖抑制子RaDtxR全长基因的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向蓉 岳磊 +4 位作者 李林林 孙敏华 董嘉文 胡奇林 袁建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3-137,共5页
为了扩增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铁依赖抑制子基因(RaDtxR)全长序列,对SiteFing-PCR技术做了改良。改良后的SiteFinding-PCR技术更加简单、方便且省时。SiteFinding-PCR结果显示,获得的目的片段大小为937 bp,向前延伸了710 bp。RaDtxR全长基... 为了扩增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铁依赖抑制子基因(RaDtxR)全长序列,对SiteFing-PCR技术做了改良。改良后的SiteFinding-PCR技术更加简单、方便且省时。SiteFinding-PCR结果显示,获得的目的片段大小为937 bp,向前延伸了710 bp。RaDtxR全长基因序列为654个核苷酸,编码21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表明,RaDtxR包含完整的铁离子依赖抑制子超家族保守结构域,在进化分类上更接近于白喉棒状杆菌毒素抑制子DtxR。同源建模表明,RaDtxR氨基酸序列含有典型的FUR/DtxR抑制子的HTH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铁依赖抑制子 SiteFinding—PCR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子演化及与疫苗毒株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汝健 蒋智勇 +2 位作者 刘燕玲 张乐宜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120,共6页
为了解我国大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演化特点,为PRRS防控提供参考,对GenBank中收录的60株PRRSV ORF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ORF5基因和NSP2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分析表明,我国毒株主要分为4大亚群,其中亚群1... 为了解我国大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演化特点,为PRRS防控提供参考,对GenBank中收录的60株PRRSV ORF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ORF5基因和NSP2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分析表明,我国毒株主要分为4大亚群,其中亚群1为主要分支,以2006年分离的JXA1株为代表的HP-PRRSV毒株,我国HP-PRRSV可能起源于CH1-a和HB-1(sh)/2002株,其变异是逐渐演变的过程。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中HP-PRRSV占绝对优势,且与高致病性疫苗株(JAX1和HUN4株等)同源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演化 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敏感复制的Vero细胞株的克隆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智勇 蔡汝健 +3 位作者 刘燕玲 张乐宜 李艳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为了有效提高Vero细胞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易感性,采用有限稀释法将Vero细胞进行克隆,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筛选对PEDV敏感的克隆细胞。结果获得了1株对PEDV高度易感的细胞Vero-S,该细胞株接种PEDVGZ株后培养3d,收获的病毒RNA... 为了有效提高Vero细胞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易感性,采用有限稀释法将Vero细胞进行克隆,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筛选对PEDV敏感的克隆细胞。结果获得了1株对PEDV高度易感的细胞Vero-S,该细胞株接种PEDVGZ株后培养3d,收获的病毒RNA拷贝数为2.1×109copies/μL,明显高于Vero母细胞(3.5×107copies/μL)。将此Vero-S细胞用于PEDV临床样品的分离获得3株PEDV毒株。构建的PEDV敏感复制的Vero-S细胞株比Vero母细胞更适合PEDV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VERO细胞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林林 孙敏华 +5 位作者 董嘉文 向蓉 袁建丰 邝瑞欢 胡奇林 张建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34-139,F0003,共7页
根据Genbank上痘病毒TK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左右同源臂引物TKL-F/R和TKR-F/R,以FPV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左右同源重组臂(TKL、TKR);PCR连接左右同源臂,使中间带有多酶切位点MCS,然后连入pBluescriptIISK(+)骨架质粒,获得的阳性质粒命名为pTK;... 根据Genbank上痘病毒TK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左右同源臂引物TKL-F/R和TKR-F/R,以FPV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左右同源重组臂(TKL、TKR);PCR连接左右同源臂,使中间带有多酶切位点MCS,然后连入pBluescriptIISK(+)骨架质粒,获得的阳性质粒命名为pTK;合成反向串联表达盒:p7.5-MCS1-SV40-MCS2-P11,将表达盒插入质粒pTK的MCS位点,筛选获得阳性质粒pTKS;在鸡痘病毒早期启动子P7.5后的MCS1处插入MDPVVP3基因,晚期启动子P11后的MCS2处插入EGFPBGHpA,从而构建MDPVVP3基因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TKS-VP3-EGFP,对构建好的转移载体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转移载体pTKS-VP3-EGFP转染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经RT-PCR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鉴定了MDPVVP3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制安全、高效的MDPV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VP3基因 重组鸡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HDDJ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成 黎少国 +4 位作者 沈海燕 孙俊颖 陈琴苓 张建峰 张春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6年第5期17-21,共5页
广东省某猪场常规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株)的母猪流产,疑似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为确定发病原因,将流产胎儿的脑、淋巴结、肺脏研磨混合液接种Vero细胞,形成稳定细胞病变(CPE),并测定其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通过PCR鉴定... 广东省某猪场常规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株)的母猪流产,疑似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为确定发病原因,将流产胎儿的脑、淋巴结、肺脏研磨混合液接种Vero细胞,形成稳定细胞病变(CPE),并测定其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通过PCR鉴定、测序比对、进化树分析,确定感染病毒及基因型,动物回归实验判定病毒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PRV中国变异株,命名为HDDJ株,与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株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