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二项科技成果获奖
1
作者 陈晓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7年第2期52-52,共1页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优质高效岭南黄鸡新配套系产业化”成果荣获200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针对我国优质鸡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采用现代家禽育种方法,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鸡新...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优质高效岭南黄鸡新配套系产业化”成果荣获200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针对我国优质鸡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采用现代家禽育种方法,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鸡新型配套系。这些配套系不仅适应优质鸡传统产区的市场需求,也满足了蓬勃发展的广大北方市场对快大黄鸡的需求。项目组同时攻克了优质鸡产业化进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总体水平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通过“北繁南养”和“研究所+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岭南黄鸡良种繁育体系和推广体系。在最近三年中,岭南黄鸡优质高效系列配套系在全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遍及28个省市自治区及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推广良种法,显著提高了我国优质鸡良种覆盖率和生产水平,有力促进了优质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满足人民多元化生活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和服务“三农”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研究所 科技成果 产业化进程 良种繁育体系 农牧渔业丰收奖 岭南黄鸡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畜禽新技术研究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
作者 熊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4年第3期7-7,共1页
关键词 广东 畜禽业 技术研究实验室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在畜牧上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守群 蒋宗勇 《饲料工业》 2006年第12期1-6,共6页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应用 畜牧 大豆甙元 发酵产物 豆科植物 染料木素 分离提取 葛根素 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奶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大刚 《中国奶牛》 2007年第12期50-51,共2页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h增加到2300h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巧400MJ/m^2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从...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h增加到2300h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巧400MJ/m^2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从广东省的气候可以发现.温湿度过高是影响奶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雨水充足,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三熟。四季常青。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较高.目前广东平原耕地的粮食年平均产量已高达1t/亩.可为奶牛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粗饲料资源。同时由于这一地区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可以有效地拉动奶业的生产和消费。可见,广东省奶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发展 广东省 自然生产潜力 年平均气温 太阳总辐射量 热带气候 消费群体 东亚季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广东省养猪的形势和对策
5
作者 陈德强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关键词 养殖业 养猪 形势 对策 广东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祝贺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6
作者 陈晓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8年第3期14-14,共1页
2008年5月14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验收专家组,对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的“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2008年5月14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验收专家组,对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的“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专家组成,中山大学陈瑶生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教授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公共实验室 动物育种 营养 中国农业大学 微生物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鱼肉质地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少华 郑丽明 +5 位作者 邵丽玉 谭均梅 谢波 丁管洪 李家洲 陈红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脆化是改善人工养殖罗非鱼肉质的重要手段。通常通过饲喂含有蚕豆的饲料,来增加罗非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增强肌肉耐折力等,从而达到脆化肉质的效果。但是,此方法也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导致肠道粘膜损伤,甚至造成大量死... 脆化是改善人工养殖罗非鱼肉质的重要手段。通常通过饲喂含有蚕豆的饲料,来增加罗非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增强肌肉耐折力等,从而达到脆化肉质的效果。但是,此方法也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导致肠道粘膜损伤,甚至造成大量死亡。目前,关于蚕豆中哪种因子在发挥脆化作用,通过何种机制改善罗非鱼肉质,尚不清楚。该文对脆肉罗非鱼的养殖情况,及脆化后罗非鱼鱼肉的品质、生长性能、肠道及免疫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罗非鱼脆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蚕豆 肉质 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1日龄岭南黄雏鸡代谢能需求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守群 丁发源 +2 位作者 林映才 余德谦 杨晓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试验选用600羽0日龄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公母各半并分栏饲养,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 88、12 19、12 92、13 22和13 60MJ/kg,粗蛋白水平为21%(w),其他营养成分各组基本一致.试验期21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0~21日龄... 试验选用600羽0日龄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公母各半并分栏饲养,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 88、12 19、12 92、13 22和13 60MJ/kg,粗蛋白水平为21%(w),其他营养成分各组基本一致.试验期21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0~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需要量为公鸡:12 19MJ/kg,母鸡:12 92MJ/kg.根据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对0~21日龄岭南黄鸡每日食入代谢能和每单位代谢体质量沉积净能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0~21日龄黄羽肉鸡每单位代谢体质量的维持代谢能值为580 33kJ/d,增质量代谢能转化为沉积净能的效率为53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黄鸡 雏鸡 代谢能 需求参数 黄羽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萌 曹俊明 +7 位作者 吴建开 梁海鸥 朱旺明 赵红霞 张海涛 杨大伟 马利 蓝汉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军曹鱼 需要量 磷需要量 饲料研究 幼鱼 Ca(H2PO4)2 肉食性鱼类 养殖鱼类 热带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水生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0
作者 赵红霞 周萌 +1 位作者 詹勇 许梓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重金属 仔虾 仔鱼 鱼类 重有色金属 毒性 毒力 暴露浓度 水生动物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肉质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1
作者 席鹏彬 蒋宗勇 +1 位作者 林映才 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347-352,共6页
目前国内外关于鸡肉肉质评定方法研究较缺乏,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肉质评价标准,研究者采用的肉质性状指标种类较多,且测定方法和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将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鸡肉肉质评定方法进行汇总分析,重点综述鸡肉肉色、pH、系水力、嫩度... 目前国内外关于鸡肉肉质评定方法研究较缺乏,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肉质评价标准,研究者采用的肉质性状指标种类较多,且测定方法和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将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鸡肉肉质评定方法进行汇总分析,重点综述鸡肉肉色、pH、系水力、嫩度和风味等主要肉质性状指标的评定方法现状与研究概况,并提出建立一套系统、客观、准确的鸡肉肉质标准评定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开展鸡肉肉质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桂莲 蒋宗勇 +4 位作者 林映才 蒋守群 丁发源 余德谦 杨晓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研究不同性别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用1600只21日龄岭南黄鸡进行了试验。采用2(性别)×5(代谢能水平)因子试验设计,通过向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物油、沸石粉和玉米芯粉,配制成5种含不同代谢能水... 为研究不同性别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用1600只21日龄岭南黄鸡进行了试验。采用2(性别)×5(代谢能水平)因子试验设计,通过向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物油、沸石粉和玉米芯粉,配制成5种含不同代谢能水平的试验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置为:11.715、12.134、12.552、12.970、13.389MJ/kg。试验期21天,通过观测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试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空体成分、能量和粗蛋白质沉积率、肌肉脂肪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不同性别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确定的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略有不同,雌、雄黄羽肉鸡的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基本一致。以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时,雌、雄试鸡结果一致,为12.958MJ/kg;以胴体品质和能量、粗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结果一致,为12.122MJ/kg;根据试鸡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氮浓度确定的结果一致,为12.540MJ/kg;以空体成分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雌、雄试鸡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540和12.958MJ/kg;以肌肉脂肪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雌、雄试鸡饲粮代谢能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2.540和12.122MJ/kg。综合考虑本试验根据不同判据指标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饲料代谢能 需求参数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在水产动物中的营养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婷婷 曹俊明 +3 位作者 赵红霞 文远红 孙智武 刘群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30-634,共5页
生物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对维持其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水产动物的主要抗氧化防御体系包括酶和非酶系统,两者协作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活性氧和活性氮等自由基。其中,抗氧化酶系统主要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水产动物 生长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色氨酸需求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林映才 蒋宗勇 +4 位作者 余德谦 郑黎 吴维辉 刘炎和 张振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4-50,共7页
试验选取60头体重约8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30%、0.155%、0.180%、0.205%和0.230%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型饲粮... 试验选取60头体重约8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30%、0.155%、0.180%、0.205%和0.230%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型饲粮,以探讨断奶仔猪对色氨酸的需求参数。结果表明,在0.130%~0.205%的色氨酸水平内,随着饲粮中色氨酸水平的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G/F)都极显著提高(P<0.01),采食每单位色氨酸所获得的体增重显著增加(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饲粮色氨酸0.205%水平组,仔猪的各项指标最佳。但饲粮色氨酸0.230%水平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又显著降低(P<0.05),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趋于降低(P>0.05),采食每单位色氨酸所获体增重显著减少(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升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8~20kg断奶仔猪获最佳生产性能的色氨酸需求参数为0.205%,饲粮中赖氨酸和色氨酸比例为100:18,相应的表观可消化色氨酸需求参数为0.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色氨酸 需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断奶仔猪可消化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需求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映才 蒋宗勇 +4 位作者 余德谦 张振斌 郑黎 杨晓建 吴世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39,共10页
3个试验分别选用14日龄、体重约3.6~3.8kg 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84、60、60头 ,分别研究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Met,0.28 %、0.32 %、0.36 %、0.40 %、0.44 %、0.48 %、0.53 %)、苏氨酸水平(Thr,0.745 %、0.805 %、0.... 3个试验分别选用14日龄、体重约3.6~3.8kg 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84、60、60头 ,分别研究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Met,0.28 %、0.32 %、0.36 %、0.40 %、0.44 %、0.48 %、0.53 %)、苏氨酸水平(Thr,0.745 %、0.805 %、0.865 %、0.925 %、0.985 %和1.045 %)、色氨酸水平(Trp,0.16 %、0.19 %、0.22 %、0.25 %、0.28 %和0.31 %)对3.6(3.8)~9kg 超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0.28 %~0.48 %的蛋氨酸水平范围内 ,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有增加趋势(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但蛋氨酸0.44 %组与0.48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极为接近(P>0.05) ;蛋氨酸0.53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又趋于降低。(2)随饲粮苏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近线性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无规律变化(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 ,但Thr0.985 %组和1.045 %组仔猪生产性能很相近(P>0.05)。(3)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 ,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 ,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降低(P>0.05) ,但Trp0.28 %组和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断奶仔猪 蛋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需要量 回肠消化率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桂莲 林映才 +4 位作者 蒋守群 丁发源 郭吉余 余德谦 杨晓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8,共4页
试验以岭南黄鸡为代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随饲粮代谢能升高,试鸡平均日增重有增加趋势,平均日采食量有降低趋势,而饲料转化率得到极显著改善(P<... 试验以岭南黄鸡为代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随饲粮代谢能升高,试鸡平均日增重有增加趋势,平均日采食量有降低趋势,而饲料转化率得到极显著改善(P<0.01);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试鸡胴体品质有显著(0.01<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腹脂率随代谢能水平增加线性增加,但当饲粮代谢能达到一定浓度后,腹脂率不再线性增加或略有降低。当饲粮代谢能水平过高(处理5)或过低(处理1)时,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降低(0.01<P<0.05);③随饲粮代谢能水平提高,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0.01<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血清胆固醇浓度有降低趋势,血清胆固醇受饲粮代谢能影响的程度低于血清甘油三酯。饲粮代谢能水平影响试鸡血清尿素氮浓度(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代谢能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铁源生物学效价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周桂莲 韩友文 +3 位作者 徐子伟 刘敏华 邓波 徐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7-52,56,共7页
试验用3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39只研究了不同铁源的生物学效价。试验采用3×4因子试验设计 ,3种铁源为硫酸亚铁、赖氨酸螯合铁(Fe -Lys)和甘氨酸螯合铁(Fe -Gly)。以脱脂奶粉、玉米淀粉和蔗糖为基础的纯合日粮作为基础日粮 ,在... 试验用3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39只研究了不同铁源的生物学效价。试验采用3×4因子试验设计 ,3种铁源为硫酸亚铁、赖氨酸螯合铁(Fe -Lys)和甘氨酸螯合铁(Fe -Gly)。以脱脂奶粉、玉米淀粉和蔗糖为基础的纯合日粮作为基础日粮 ,在纯合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0、200、300、400mg/kg铁构成14种试验日粮。试验共13个处理 ,每处理3个重复。预试期28天 ,大鼠自由采食缺铁纯合日粮 ,试验期14天饲喂各试验日粮。试验结束时 ,屠宰大鼠 ,取得肝脏、脾脏、血液及血清样品 ,用于测定肝脏和脾脏铁浓度、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蛋白。试验结果表明 :①在本试验条件下 ,利用斜率比法 ,不同判据指标得到的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不同。②综合考虑本试验获得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日粮铁水平对各测定指标的影响 ,作者认为 ,血红蛋白、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可以作为适合本试验条件的评价不同铁源的生物学效价的指标。设硫酸亚铁为100 % ,综合平均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相应为 :Fe—Lys ,124 .3 % ;Fe—G1y ,118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甘氨酸 螯合物 硫酸亚铁 相对生物学效价 饲料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胡友军 周安国 +1 位作者 杨凤 陈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8,共4页
试验研究了实验及生产条件下影响淀粉糊化的重要工艺参数。试验1,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玉米中淀粉糊化度与温度、时间、水分的关系。温度范围为60~120℃,时间为5~65min,水分为12.5%~50%。试验2,按调质条件进行随机... 试验研究了实验及生产条件下影响淀粉糊化的重要工艺参数。试验1,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玉米中淀粉糊化度与温度、时间、水分的关系。温度范围为60~120℃,时间为5~65min,水分为12.5%~50%。试验2,按调质条件进行随机试验,选择现行工业生产中蒸汽制粒工艺,固定蒸汽压力(0.5MPa)、调质时间(10s),研究调质条件对产品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水分、时间具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淀粉糊化的作用,水分、时间极显著促进淀粉糊化。生产及实验条件下,水分均是明显决定产品糊化度的第一限制性工艺参数。实验条件下,水分大于31.25%,淀粉糊化度迅速增加。适宜淀粉糊化度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88.6~95.8℃,时间26.24~33.26min,水分.46.83%~48.1%。生产条件下,提高物料水分,将显著增加淀粉糊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饲料加工 淀粉 糊化度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吸收和转运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桂莲 韩友文 +5 位作者 滕冰 徐子伟 刘敏华 徐莹 邓波 徐海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2,共8页
试验用4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120只,设定两种日粮背景(纯合日粮和常规日粮),利用直接灌胃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研究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 试验用4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120只,设定两种日粮背景(纯合日粮和常规日粮),利用直接灌胃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研究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和转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缺铁大鼠对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和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缺铁大鼠更易于吸收、转运和利用氨基酸螯合铁中的铁,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比放射性也支持上述结论。③体内铁营养状况良好的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中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优于氯化亚铁。④综合分析整个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认为氨基螯合铁是优秀的铁添加剂。⑤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合直接灌胃技术,同时监测血液、红细胞、血清球蛋白和十二指肠中的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能更直接反映被研究铁化合物中的铁被动物吸收、转运和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氨基酸螯合铁 消化吸收 转运特点 日粮 灌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曹鱼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红霞 曹俊明 +3 位作者 谭永刚 梁海鸥 吴建开 杨大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41,共7页
选用初体均重为25.85g的军曹鱼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37.5、75、150和300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d,观察维生素C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组织维生素C积累量... 选用初体均重为25.85g的军曹鱼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37.5、75、150和300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d,观察维生素C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组织维生素C积累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增加,军曹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出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0和300mg/kg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mg/kg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50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0mg/kg组(P<0.05);脑和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在300mg/kg时达到最高值。300mg/kg组脑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75mg/kg组(P<0.05),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150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mg/kg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37.5和300mg/kg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现上升趋势,75、150和300mg/kg组显著高于0mg/kg组(P<0.05);肾抗氧离子自由基在150mg/kg组达到最高,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鱼体增重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求得军曹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0和80.7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维生素C 生长 维生素C积累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