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佩霞
于波
+3 位作者
邹春萍
黄丽丽
赵超艺
孙映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金花茶黄酮类产品,对黄酮类化合物及金花茶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就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解法)、分离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色谱法、膜分离法)、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进行综述研究。目前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法,其与超声波方法结合效果更佳;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色谱法;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黄酮类
抗氧化
超声波
大孔树脂吸附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萼连蕊茶花粉生活力和贮藏力研究
2
作者
常春义
郑奕雄
+6 位作者
吴华玲
崔永春
伍嘉倩
曾淼林
李嘉美
孙映波
于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28-32,173,共6页
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
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或高温(30~40℃)处理以及低温(-80℃)贮藏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可达20.07%。低温处理(5~2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处理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而经35℃处理6 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3.17%。室温下自然干燥24 h后于-80℃条件贮藏12个月,花粉萌发率仍可达11.54%。研究表明,蔗糖是细萼连蕊茶花粉培养的适宜碳源;高温(≥30℃)不利于花粉萌发;低温(-80℃)贮藏可在1年内维持花粉较高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萼连蕊茶
花粉
萌发
蔗糖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营养配方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映波
黄丽丽
+4 位作者
刘小飞
谭骤旋
谭文彪
朱玉
于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34-40,共7页
【目的】以山茶幼苗为试材,研究N、P、K、有机碳肥等不同水平及配比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于山茶基质栽培的营养配方。【方法】在山茶营养生长阶段设9个不同营养配方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营养配方T3的山茶株高、分枝数、冠...
【目的】以山茶幼苗为试材,研究N、P、K、有机碳肥等不同水平及配比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于山茶基质栽培的营养配方。【方法】在山茶营养生长阶段设9个不同营养配方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营养配方T3的山茶株高、分枝数、冠幅、基部粗度、干物重、总根长等生长指标最高;T7的叶片数、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最高,其他生长指标与T3接近,差异不显著;两个营养配方的所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T1。T3和T7植株均吸收了较多的N、P、K,其单株N、P、K的吸收量均为高水平;T3的N、K利用率均为最高水平,P利用率与平均值接近;T7的N利用率为高水平,P、K利用率与平均值接近。【结论】山茶基质栽培以高P肥∶有机碳肥=1∶2(有机无机配合施用,N∶P2O5∶K2O∶C=1.0∶1.8∶2.6∶9.3)及高K肥(无机营养配合施用,N∶P2O5∶K2O=1.0∶0.6∶4.3)为最适营养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营养配方
生长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佩霞
于波
邹春萍
黄丽丽
赵超艺
孙映波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12018)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4020031)
+1 种基金
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2014B070706016)
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项目(2016LM3169)
文摘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金花茶黄酮类产品,对黄酮类化合物及金花茶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就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解法)、分离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色谱法、膜分离法)、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进行综述研究。目前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法,其与超声波方法结合效果更佳;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色谱法;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关键词
金花茶
黄酮类
抗氧化
超声波
大孔树脂吸附
高效液相色谱
Keywords
Camellia nitidissima
flavonoids
antioxidant
ultrasonic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S68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萼连蕊茶花粉生活力和贮藏力研究
2
作者
常春义
郑奕雄
吴华玲
崔永春
伍嘉倩
曾淼林
李嘉美
孙映波
于波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仲恺
农业
工程
学院
农业
与生物
学院
广东省
农业
科学院
茶叶
研究所
/广东省
茶树资源
创新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28-32,173,共6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4020031
201506010018)
+2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70702008)
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hhlm00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文摘
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或高温(30~40℃)处理以及低温(-80℃)贮藏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可达20.07%。低温处理(5~2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处理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而经35℃处理6 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3.17%。室温下自然干燥24 h后于-80℃条件贮藏12个月,花粉萌发率仍可达11.54%。研究表明,蔗糖是细萼连蕊茶花粉培养的适宜碳源;高温(≥30℃)不利于花粉萌发;低温(-80℃)贮藏可在1年内维持花粉较高活力。
关键词
细萼连蕊茶
花粉
萌发
蔗糖
低温
Keywords
Camellia tsofui
pollen
germination
sucrose
low temperature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营养配方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映波
黄丽丽
刘小飞
谭骤旋
谭文彪
朱玉
于波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华生物资源应用协会
广东
金颖
园林
有限公司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34-40,共7页
基金
广州市对外合作项目(201807010016)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8B020202002)
+1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A050506054)
广东省农业攻关重点项目(2016LM3169)。
文摘
【目的】以山茶幼苗为试材,研究N、P、K、有机碳肥等不同水平及配比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于山茶基质栽培的营养配方。【方法】在山茶营养生长阶段设9个不同营养配方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营养配方T3的山茶株高、分枝数、冠幅、基部粗度、干物重、总根长等生长指标最高;T7的叶片数、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最高,其他生长指标与T3接近,差异不显著;两个营养配方的所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T1。T3和T7植株均吸收了较多的N、P、K,其单株N、P、K的吸收量均为高水平;T3的N、K利用率均为最高水平,P利用率与平均值接近;T7的N利用率为高水平,P、K利用率与平均值接近。【结论】山茶基质栽培以高P肥∶有机碳肥=1∶2(有机无机配合施用,N∶P2O5∶K2O∶C=1.0∶1.8∶2.6∶9.3)及高K肥(无机营养配合施用,N∶P2O5∶K2O=1.0∶0.6∶4.3)为最适营养配方。
关键词
山茶
营养配方
生长
养分利用
Keywords
Camellia japonica
nutritional formula
growth
nutrient utilization
分类号
S688.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张佩霞
于波
邹春萍
黄丽丽
赵超艺
孙映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萼连蕊茶花粉生活力和贮藏力研究
常春义
郑奕雄
吴华玲
崔永春
伍嘉倩
曾淼林
李嘉美
孙映波
于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营养配方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孙映波
黄丽丽
刘小飞
谭骤旋
谭文彪
朱玉
于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