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佩霞 于波 +3 位作者 邹春萍 黄丽丽 赵超艺 孙映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金花茶黄酮类产品,对黄酮类化合物及金花茶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就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解法)、分离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色谱法、膜分离法)、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进行综述研究。目前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法,其与超声波方法结合效果更佳;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色谱法;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黄酮类 抗氧化 超声波 大孔树脂吸附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萼连蕊茶花粉生活力和贮藏力研究
2
作者 常春义 郑奕雄 +6 位作者 吴华玲 崔永春 伍嘉倩 曾淼林 李嘉美 孙映波 于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28-32,173,共6页
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 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或高温(30~40℃)处理以及低温(-80℃)贮藏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可达20.07%。低温处理(5~2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处理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而经35℃处理6 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3.17%。室温下自然干燥24 h后于-80℃条件贮藏12个月,花粉萌发率仍可达11.54%。研究表明,蔗糖是细萼连蕊茶花粉培养的适宜碳源;高温(≥30℃)不利于花粉萌发;低温(-80℃)贮藏可在1年内维持花粉较高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萼连蕊茶 花粉 萌发 蔗糖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配方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映波 黄丽丽 +4 位作者 刘小飞 谭骤旋 谭文彪 朱玉 于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34-40,共7页
【目的】以山茶幼苗为试材,研究N、P、K、有机碳肥等不同水平及配比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于山茶基质栽培的营养配方。【方法】在山茶营养生长阶段设9个不同营养配方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营养配方T3的山茶株高、分枝数、冠... 【目的】以山茶幼苗为试材,研究N、P、K、有机碳肥等不同水平及配比对山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于山茶基质栽培的营养配方。【方法】在山茶营养生长阶段设9个不同营养配方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营养配方T3的山茶株高、分枝数、冠幅、基部粗度、干物重、总根长等生长指标最高;T7的叶片数、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最高,其他生长指标与T3接近,差异不显著;两个营养配方的所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T1。T3和T7植株均吸收了较多的N、P、K,其单株N、P、K的吸收量均为高水平;T3的N、K利用率均为最高水平,P利用率与平均值接近;T7的N利用率为高水平,P、K利用率与平均值接近。【结论】山茶基质栽培以高P肥∶有机碳肥=1∶2(有机无机配合施用,N∶P2O5∶K2O∶C=1.0∶1.8∶2.6∶9.3)及高K肥(无机营养配合施用,N∶P2O5∶K2O=1.0∶0.6∶4.3)为最适营养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营养配方 生长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