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灿 张宝鑫 +3 位作者 袁曦 宋子伟 刘子欣 李敦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93-102,共10页
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 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虫天敌的规模化扩繁技术,田间应用技术及示范推广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目前以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主要成就包括: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解决了连续传代防污染的问题;首次应用大卵(蓖麻蚕卵)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成功,为国内应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在国内应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完善和提高了平腹小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提高了平腹小蜂防治效果,降低了平腹小蜂应用成本;从荷兰引进胡瓜新小绥螨,成功应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和园艺作物上的蓟马等。极大地推动了华南地区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平腹小蜂 捕食螨 规模化扩繁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季发生特征及周年繁殖区域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齐国君 黄德超 +16 位作者 王磊 章玉苹 肖汉祥 石庆型 肖勇 苏湘宁 黄少华 邹寿发 陈科伟 周振标 钟宝玉 郑静君 张志祥 江腾辉 吕利华 陆永跃 张振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3-582,共10页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况,2020年1-3月在粤东、粤西、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利用成虫性诱、挖土查蛹、幼虫密度及植株为害率普查等方法,分析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前、冬后种群发生为害情况及冬季发生特征。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冬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湛江、茂名、阳江、惠州等地,冬玉米种植区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主要为害冬玉米,极少为害甘蔗;(2)不同地区冬种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湛江、茂名、阳江发生为害较为严重,平均为害率30%左右,而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发生较轻,为害率低于10%;较冬前调查,冬后草地贪夜蛾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冬种玉米田和空闲地均可持续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而挖土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蛹密度较低。本调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冬玉米区可以周年繁殖,无明显的滞育越冬现象,粤西茂名、阳江以南至雷州半岛一带为典型冬种玉米区,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珠三角及粤东大部分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相对较低,调查结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周年繁殖区 冬季发生特征 冬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程保平 彭埃天 +3 位作者 宋晓兵 凌金锋 崔一平 陈霞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3期224-230,共7页
【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 【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并以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不同柑橘栽培品种发病率:红江橙为78.05%,马水橘为76.04%,砂糖橘为73.20%,贡柑为69.30%,年橘为63.00%,沙田柚为58.68%,柠檬为56.96%;砧木品种发病率:酸橘为15.30%,枳壳为6.57%,柠檬为4.43%;低纬、高温、多台风地区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较高;山地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低于平地果园;连片种植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高于零散种植果园;管理不善的果园中黄龙病发病率高于管理较好的果园。【结论】除了自然因素(低纬、高温、多台风、平原地形)外,聚集种植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有利于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有针对性地安排果园布局和加强果园管理可以减轻黄龙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发病率 流行规律 柑橘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4
作者 沈会芳 张景欣 +3 位作者 蒲小明 杨祁云 孙大元 刘平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99-109,共11页
【目的】枯萎病在广东省荸荠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荸荠产量。探明荸荠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2024年自广东韶关乐昌采集病害样本,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 【目的】枯萎病在广东省荸荠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荸荠产量。探明荸荠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2024年自广东韶关乐昌采集病害样本,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获得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34株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产孢细胞瓶梗状,长度为8.46~55.65µm;小型分生孢子较多,卵形或纺锤形,大小4.22~12.65µm×2.24~3.82µm,在产孢细胞顶端聚集成假头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稍弯,向两端逐渐变尖,有3~5个隔膜,大小为18.24~36.40µm×2.92~4.50µm;厚垣孢子球形,直径为7.85~12.32µm。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荸荠具有致病性。基于于EF-1α、RPB2和TU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病原菌与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聚为一支,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明确区分,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也证明分离菌株为F.commune。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6~30℃,适宜pH为7~8,碳源麦芽糖、有机氮源牛肉浸粉、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均利于菌丝生长,28℃黑暗培养120 h后菌落直径均达60 mm左右。【结论】明确引起广东韶关乐昌荸荠枯萎病的病原菌为F.commune,研究结果可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 病原鉴定 共享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广东省的首次报道 被引量:3
5
作者 汤亚飞 李正刚 +4 位作者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李战彪 何自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9-225,共7页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是2013年发现的烟草花叶病毒属一个新种,目前在多国(地区)有发生。本文采用小RNA深度测序及RT-PCR检测方法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辣椒疑似病样中检测到ToMMV,命名为番茄斑驳花叶病...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是2013年发现的烟草花叶病毒属一个新种,目前在多国(地区)有发生。本文采用小RNA深度测序及RT-PCR检测方法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辣椒疑似病样中检测到ToMMV,命名为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ToMMV-GD-2020)。采用RT-PCR分段扩增获得了ToMMV-GD-2020的基因组全序列,该分离物基因组全长6 399 nt,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4个蛋白。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ToMMV-GD-2020与已登录GenBank的14个ToMMV分离物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0%~99.7%,其中与中国辽宁分离物ToMMV-LN(GenBank登录号:MN853592)的相似性最高(99.7%),与危害我国番茄、同属烟草花叶病毒属的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 ToMV)、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 ToBRFV)代表分离物的相似性分别为84.6%和81.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oMMV-GD-2020与该病毒各分离物亲缘关系均较近,与中国辽宁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利用ToMMV的PCR特异引物对广东其他6个市采集的67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ToMMV目前还是局部危害广东省辣椒。本文是首次报道在广东发现ToMMV,对监测ToMMV在我国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辣椒 分子鉴定 病毒基因组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林重要外来有害昆虫的入侵现状及地理分布格局 被引量:7
6
作者 齐国君 吕利华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背景】广东省是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入侵昆虫引发的生物灾害日趋严重。【方法】根据广东省各地区的野外调查结果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汇总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原产地、入侵地、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据统... 【背景】广东省是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入侵昆虫引发的生物灾害日趋严重。【方法】根据广东省各地区的野外调查结果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汇总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原产地、入侵地、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据统计,在广东省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的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30种,以蚧类最多,占30.00%;在广东省的外来入侵昆虫中,原产于亚洲的种类最多,为12种,占40.00%,其中东盟8种,北美洲、南美洲各占20.00%、16.67%,从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传入的分别占10.00%、3.33%和3.33%;外来入侵昆虫的首次发现地位于广东省的有17种,占56.67%,且全部位于珠三角地区,海南省的占20.00%,云南省的占10.00%,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的均为3.33%;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地理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珠三角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物种数量较多,粤西地区相对次之,粤北和粤东地区相对较少。【结论与意义】明确广东省外来有害昆虫的入侵现状及地理分布格局,可为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外来入侵昆虫 地理分布 原产地 首次发现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广东省柑橘上植绥螨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数据集
7
作者 宋子伟 郑苑 张宝鑫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年第4期74-79,共6页
广东柑橘园天敌种类丰富,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日益成为柑橘种植过程中农药减量的主要措施。植绥螨是柑橘园中最常见的天敌类群,对柑橘害螨及小型害虫的发生危害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此,明确柑橘上植绥螨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对于开展植绥... 广东柑橘园天敌种类丰富,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日益成为柑橘种植过程中农药减量的主要措施。植绥螨是柑橘园中最常见的天敌类群,对柑橘害螨及小型害虫的发生危害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此,明确柑橘上植绥螨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对于开展植绥螨的保护利用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香橼柠檬、红美人和沙糖橘分别是广东地方特色、新引进和广泛种植的3种不同的柑橘类型,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文章研究通过调查采集不同柑橘品种上的植绥螨,制作玻片标本,获取植绥螨种类的主要特征数据,以及不同种类植绥螨的种群动态变化数据,可为优势植绥螨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对不同生境、栽培措施和病虫害防控措施对优势植绥螨类群变化的研究,可为筛选柑橘园自然控制措施等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植绥螨 种群动态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冯爱卿 汪聪颖 +5 位作者 汪文娟 陈尉芹 苏菁 杨健源 陈深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84-89,共6页
水稻抗病性是寄主与病原物互作的结果,病原菌系的分化研究是抗病资源筛选及抗病育种的前提。研究以水稻品种金刚30、IR24、IRBB21、IRBB14、IRBB5、IRBB4、五山丝苗等为鉴别品种,对来自广东地区72个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 水稻抗病性是寄主与病原物互作的结果,病原菌系的分化研究是抗病资源筛选及抗病育种的前提。研究以水稻品种金刚30、IR24、IRBB21、IRBB14、IRBB5、IRBB4、五山丝苗等为鉴别品种,对来自广东地区72个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试,并开展了部分广东主栽品种对广东细菌性条斑病菌优势菌系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的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明显,测试菌株可分为19个致病型,其中优势致病型为C18(SSSSRSS)和C5(SRRRRRS),分别占25%、23.61%;强致病性菌系菌株C17(SSSRSSS)、C18(SSSSRSS)、C19(SSSSSSS)占测试菌株的27.78%,主要分布在广州、惠州、阳春、茂名、新会、广宁、雷州地区。测试18个广东主栽品种中,除新银占对测试的优势菌系C18(SSSSRSS)表现中感,其余的均表现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细菌性条斑病菌 致病性 品种 抗性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谭德龙 李正刚 +4 位作者 李艳红 聂俊 张长远 吴廷全 郑锦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番茄黄化曲叶病、青枯病、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是广东设施樱桃番茄的主要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技术不当易造成整个棚室暴发,生产中应采用优化棚室、消毒预防、准确识别、对症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美洲斑潜蝇 主要病虫害 青枯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 烟粉虱 棚室 综合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振宇 肖勇 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90-97,共8页
蔬菜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蔬菜产业是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光热水资源丰富,常年温暖湿润,种植业发达,蔬菜种类丰富,可周年栽培,且复种指数高,导致蔬菜害虫连续爆发,常年为... 蔬菜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蔬菜产业是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光热水资源丰富,常年温暖湿润,种植业发达,蔬菜种类丰富,可周年栽培,且复种指数高,导致蔬菜害虫连续爆发,常年为害,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制约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棕榈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豆荚螟等广东主要蔬菜害虫为对象,概述了蔬菜害虫在广东省发生危害规律和近年来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对广东省重要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蔬菜害虫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害虫 发生规律 抗药性 综合治理 小菜蛾 黄曲条跳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三个柑橘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保平 彭埃天 +3 位作者 宋晓兵 凌金锋 崔一平 陈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8-212,共5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广东省3个柑橘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一年,3个品种春梢期的黄龙病菌平均含量分别为3.52×10~5、4.76×10~5、1.03×10~5拷贝/g,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广东省3个柑橘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一年,3个品种春梢期的黄龙病菌平均含量分别为3.52×10~5、4.76×10~5、1.03×10~5拷贝/g,显著低于相应夏梢期(5.50×10~5、9.48×10~5、2.50×10~5拷贝/g)和秋梢期(5.32×10~5、9.84×10~5、2.59×10~5拷贝/g);夏梢期与秋梢期含量又显著低于相应冬梢期(21.60×10~5、17.65×10~5、6.86×10~5拷贝/g)及果实成熟期(14.57×10~5、16.45×10~5、7.96×10~5拷贝/g);砂糖橘全年黄龙病菌含量与贡柑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柠檬;第二年的数据与第一年类似,但砂糖橘和贡柑在多个生育期的含菌量比上年均显著升高,而柠檬所有生育期菌量均无显著变化。结果显示:柑橘病树内的黄龙病菌含量在春梢期最低,夏梢、秋梢期次之,冬梢期及果实成熟期最高;‘柠檬’相对耐病,体现为含菌量相对较低、增速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病原菌含量 动态变化规律 不同柑橘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成效与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壁润 杨少海 +2 位作者 杨祁云 许俊仟 胡学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通过介绍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基本概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启示,对项目的治理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项目创新了管理模式和技术推广方法,项目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量较项目实施前减少30.9%、30.6%,比非... 通过介绍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基本概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启示,对项目的治理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项目创新了管理模式和技术推广方法,项目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量较项目实施前减少30.9%、30.6%,比非项目农户减少19.9%、22.1%,2014—2019年,项目累计减施化肥(折纯)1.7万t、减施农药(有效成分)813 t。农田总氮减排率平均达26.3%,总磷减排率平均达36%。水稻产量普遍增幅18.9%,99.3%的农户自觉把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指定收集点;农田水质和土壤健康改善,生物种群增多。项目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100%,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磷去除率分别达98.68%、95.61%、96.89%,环保投诉大幅度减少。2020年上半年,按照设计存栏量测算,养殖业主要污染物COD减排能力达43871 t,氨氮减排能力2966 t,生物需氧量(BOD)减排能力15639 t,总磷减排能力708 t;按照实际存栏量测算,COD减排能力达15675 t,氨氮减排能力961 t,BOD减排能力5263 t,总磷减排能力220 t。加快了农业绿色发展和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创新模式 管理模式 推广应用模式 可持续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资源对胡麻叶斑病菌抗性评价及病菌致病特性研究
13
作者 冯爱卿 黄泽楷 +5 位作者 陈深 汪聪颖 陈凯玲 封金奇 朱小源 苏菁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6-353,共18页
为明确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和资源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本研究应用苗期喷雾法测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4个胡麻叶斑病菌菌株对48个主栽常规稻品种、263个国内外稻种资源的致病性,同时测定了来自6个省47个菌株对26个广... 为明确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和资源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本研究应用苗期喷雾法测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4个胡麻叶斑病菌菌株对48个主栽常规稻品种、263个国内外稻种资源的致病性,同时测定了来自6个省47个菌株对26个广东主推品种和11个资源品种的致病性,并筛选毒力适宜的代表菌株对272个国内外品种资源进行了胡麻叶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胡麻叶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叶片和叶鞘上的症状明显不同。菌株HM36、HM41、HM39、HM40对48个常规稻品种的致病频率分别是100%、87.5%、81.25%、77.08%,对263个资源品种的致病频率分别是97.73%、87.45%、86.69%、88.59%,来自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的HM36菌株无论是对常规稻还是资源品种,均表现出比其他菌株更强的致病力;47个试验菌株对37个品种和资源的致病频率最低为0,最高可达100%,47个菌株对37个品种和资源的致病性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大类;37个品种和资源对47个试验菌株的抗性频率最低为40.43%,最高可达89.36%,37个品种和资源对47个菌株的抗性经聚类分析可分为6大类;说明水稻品种和菌株之间互作明显,胡麻叶斑病菌的毒力存在分化,水稻品种与胡麻叶斑病菌株之间存在致病专化性现象。在各类型资源稻种中,籼稻品种总体比粳稻品种更抗胡麻叶斑病;在鉴定的272个国外稻种资源中,没有高抗品种,表现抗和中抗的稻种资源有‘WAS62-B-B-17-1-1-3’‘CHAHORA 144’‘AUS196’等50份。本研究明确了水稻胡麻叶斑病品种的抗感表型、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和不同稻种的抗性水平,初步挖掘了可用于抗病基因鉴定的稻种资源,将有效推动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抗病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胡麻叶斑病 稻平脐蠕孢 致病特性 稻种资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六种鳞翅目成虫鉴定技术
14
作者 石庆型 陈婷 +4 位作者 陈洁 关子盈 陆嘉进 胡高 齐国君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2-1281,I0024-I0028,共15页
基于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分类法已成为昆虫分类鉴定的重要补充工具。本研究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甜菜夜蛾S.litura(Fabricius)、斜纹夜蛾S.exigua(Hübner)、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棉铃虫... 基于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分类法已成为昆虫分类鉴定的重要补充工具。本研究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甜菜夜蛾S.litura(Fabricius)、斜纹夜蛾S.exigua(Hübner)、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对象,利用热脱附固体进样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6种常见鳞翅目害虫雌雄成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鳞翅目害虫共检测到79种表皮碳氢化合物,包括直链烷烃11种、单甲基烷烃42种、二甲基烷烃17种和未知碳氢化合物9种;判别分析可准确区分6种鳞翅目成虫,且能有效区分雌雄个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亚科水平上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的亲缘关系一致,但在亚科以下水平的种间聚类结果存在差异。因此,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分析为鳞翅目成虫种类鉴定提供了有效手段,尤其适用于残损样本鉴定,在虫情测报及口岸入侵物种监测中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碳氢化合物 鳞翅目 成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型驱避测定尺的红火蚁驱避剂筛选新方法
15
作者 石庆型 孙文锋 +4 位作者 陈婷 陈洁 关子盈 陆嘉进 齐国君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19,共9页
筛选测定方法是开发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驱避剂的重要环节,目前尚缺乏针对攻击水平较高的红火蚁驱避活性的测定方法。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Y型驱避测定尺监测了红火蚁工蚁的活动规律,对比了裸型和绷带型Y型驱避测定尺对... 筛选测定方法是开发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驱避剂的重要环节,目前尚缺乏针对攻击水平较高的红火蚁驱避活性的测定方法。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Y型驱避测定尺监测了红火蚁工蚁的活动规律,对比了裸型和绷带型Y型驱避测定尺对攀爬红火蚁工蚁数量的影响,并测定了避蚊胺对红火蚁工蚁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Y型驱避测定尺的侧臂长度与红火蚁工蚁的密度呈负相关,选择侧臂长度11 cm的Y型驱避测定尺用于驱避活性测定。室内红火蚁工蚁受惊扰后75 s内数量涨幅较大,而田间红火蚁工蚁受扰动后30 s时数量可达到峰值,裸型和绷带型Y型驱避测定尺的工蚁数量在不同时间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避蚊胺对红火蚁的驱避效果显著,随着处理浓度上升,驱避率和有效驱避时间也随之提高,裸型和绷带型Y型驱避测定尺分别在5.0%和10.0%浓度时的驱避率达到100%,当避蚊胺浓度为5.0%时,裸型尺和绷带型尺的有效驱避时间分别可达198.16 min、228.14 min。本研究设计并优化的Y型驱避测定尺可直接测定化合物对惊扰状态下红火蚁的驱避活性,为红火蚁驱避剂的筛选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为红火蚁个体防护剂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Y型驱避测量尺 避蚊胺 驱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雅洁 陈婷 +3 位作者 黄德超 陈皓阳 胡高 齐国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4-1494,共11页
为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根据2020-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数据,利用基于WRF 4.0模式的迁飞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模拟了广东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虫源的迁飞轨迹及降... 为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根据2020-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数据,利用基于WRF 4.0模式的迁飞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模拟了广东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虫源的迁飞轨迹及降落地。结果表明,广东省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虫源主要向东北方向迁飞,80%以上的虫源主要降落在华南和江南地区,少量可波及江淮、黄淮、中国台湾、东南亚及日韩等地。3-4月迁出虫源主要降落在华南地区,5-6月逐渐向北偏移,福建、江西等地的轨迹落点明显增多,7月迁出虫源主要降落在江南地区。此外,利用江西定南、福建周宁及浙江桐乡的个例分析,反向验证了迁飞轨迹模拟的准确性。本研究明确了广东省是江南及华南地区草地贪夜蛾重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迁出虫源 降落区域 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雄和新会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思亮 黄立胜 +4 位作者 蓝子胜 赖荣丰 姚丹丹 姜洪雪 冯志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2个监测点开展连续3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2个监测点开展连续3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等现状,并比较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结果】3年总捕获率为6.37%,836只捕获个体分属5种鼠类。其中黄毛鼠捕获数(589只)和生物量(322.34 g/百夹夜)皆占据优势。监测点农田鼠类基本群落结构可概括为“黄毛鼠+板齿鼠+卡氏小鼠+褐家鼠+黄胸鼠”。鼠类种群数量逐月动态呈双峰型,每年有2个高峰期(1月和11月)和2个低谷期(4月和7月)。冬季鼠类种群密度最高,平均捕获率为7.17(±2.49)%;春季最低,平均捕获率为4.86(±2.21)%。南雄监测点鼠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8.38%±5.05%,727.92 g/百夹夜)显著高于新会监测点(4.88%±4.28%,472.52 g/百夹夜),2个监测点在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上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农田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皆存在明显差异。需提高农田鼠类监测及早期预警的准确度,并根据种植结构、栖息地条件的变化调整防控策略,以实现新形势下鼠害的可持续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害鼠 鼠种组成 种群数量 群落结构 生物量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实蝇卵巢特异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18
作者 孙丽娜 连雅琴 +5 位作者 范新琳 江培生 齐国君 王德森 彭露 陈洁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2-1212,共11页
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Coquillett)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农业检疫性害虫,抑制瓜实蝇雌虫卵巢发育及繁殖能力是遏制其种群扩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调控瓜实蝇雌虫卵巢发育的关键基因入手,通过雌成虫的脂肪体、中肠、表皮、马氏... 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Coquillett)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农业检疫性害虫,抑制瓜实蝇雌虫卵巢发育及繁殖能力是遏制其种群扩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调控瓜实蝇雌虫卵巢发育的关键基因入手,通过雌成虫的脂肪体、中肠、表皮、马氏管、卵巢以及雄成虫等不同性别或组织的RT-qPCR验证,筛选鉴定出3个与雌性生殖相关的关键基因:卵巢高表达基因chorion protein s36 transcript variant X3(s36),以及卵巢特异性表达基因pickpocket protein 28(pp28)、fascetto(feo),并对其在瓜实蝇发育历期中的表达模式进行解析,随后利用RNAi技术阐明了s36、pp28、feo在雌性瓜实蝇繁殖中的调控功能。结果显示,逐一沉默3日龄雌成虫的s36、pp28、feo后,瓜实蝇雌虫的死亡率均显著增加,卵巢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产卵量及孵化率显著降低,同时卵黄原蛋白(Vg)的表达也出现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卵巢特异性基因pp28、feo和高表达基因s36对瓜实蝇雌虫的繁殖和卵巢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瓜实蝇绿色防控提供了有效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繁殖 卵巢特异性基因 基因功能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4
19
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3 位作者 彭埃天 凌金锋 程保平 陈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利用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分析病原菌的rDN...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利用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分析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结果]基于柯赫氏法则的致病性测定,证实从发病西番莲茎基部主干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对西番莲具有致病性。BLAST在线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rDNA ITS序列与多个腐皮镰孢菌菌株的相似性在99%以上。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及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结论]近年来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防治西番莲茎基腐病需注重早期预防,提早防治;合理规划种植,加强栽培;做好冬季清园,合理疏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茎基腐病 腐皮镰孢菌 分子鉴定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柑橘木虱在广东果园的发生调查 被引量:31
20
作者 程保平 赵弘巍 +3 位作者 彭埃天 宋晓兵 凌金锋 陈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9-192,196,共5页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检测了木虱携带黄龙病菌情况。结果发现:失管果园中,黄龙病发病严重且木虱数量大,已成为散播病害的重要源头,而与失管果园保持一定距离且加强木虱防控可减轻黄龙病危害;还发现:广东地区6月份柑橘木虱种群已有一定数量,7、8月,其种群数量再次攀升,到了9、10月份,种群数量保持在高位。11、12月间,种群数量快速下降。最后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加强黄龙病防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田间调查 黄龙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