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禽及哺乳动物类胡萝卜素氧化酶BCMO1及BCO2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艳 舒鼎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3-47,共5页
类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提高畜禽繁殖能力,是重要的着色剂,同时也是维生素A合成的必需前体。但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经由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参与一系列的代谢反应... 类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提高畜禽繁殖能力,是重要的着色剂,同时也是维生素A合成的必需前体。但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经由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参与一系列的代谢反应。BCMO1和BCO2两个氧化酶在动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胡萝卜素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才能参与机体维生素A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部分家鸡皮肤呈黄色也主要与表皮层的类胡萝卜素如玉米黄素、叶黄素等黄色素沉积有关。文章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结果,对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的合成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途径以及BCMO1和BCO2两个酶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培育健康、屠体美观、营养价值高的畜禽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颜色 Β-胡萝卜素 玉米黄质 叶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猪常温精液的品质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洁 陈敏恒 +4 位作者 李宝红 王均亮 苏文昌 彭国良 李剑豪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计算机辅助精子质量分析(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具有快速、客观、精确等特点,与传统人工分析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验选择3个品种9头公猪的精液,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和人工分析法同时分析精液密度和活力,比较... 计算机辅助精子质量分析(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具有快速、客观、精确等特点,与传统人工分析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验选择3个品种9头公猪的精液,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和人工分析法同时分析精液密度和活力,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CASA采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WLJY-9000),人工分析法采用《种猪常温精液》(GB23238-2009)规定的方法。结果表明,CASA法和人工分析法对精子密度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杜洛克和大白公猪精子活力的检测差异不显著(P>0.05)。CASA与人工分析法对精液密度和活力的检测结果较为一致,CASA更能体现精子的运动状态,对畸形率的观测更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精子质量分析 人工分析法 公猪精液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转化培养 被引量:3
3
作者 何静怡 罗成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7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深入探讨家鸡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探索了体外定向诱导和分化鸡骨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通过体外分离雏鸡骨髓源细胞,加入重组的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定向诱导培养获... 为深入探讨家鸡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探索了体外定向诱导和分化鸡骨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通过体外分离雏鸡骨髓源细胞,加入重组的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定向诱导培养获得大量未成熟DCs,经过接种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而激活,对其进行细胞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诱导4d后,部分细胞由单一的圆形球状逐渐生长呈短梭状;诱导6d后,细胞在40倍镜下可见基本呈短梭状且部分伸出触手;接种NDV后,细胞体积增大,触手伸长,形态趋于成熟,说明已成功建立体外利用细胞因子诱导分化鸡骨髓源D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新城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苏亚北 许欣纯 +3 位作者 林楚晓 唐盈盈 陆子涛 罗成龙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60,共9页
文章旨在研究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及相关资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Meta分析统计学的方法将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处理。最终从2922篇文献中筛选出14篇文献,共... 文章旨在研究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及相关资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Meta分析统计学的方法将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处理。最终从2922篇文献中筛选出14篇文献,共3858只鸡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统计学上,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日采食量,提高日增重(P<0.05);根据益生菌属进行亚组分析,不同类型益生菌对肉鸡料重比的影响效果不一致,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的效果最佳。在肠道健康方面,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著提高鸡十二指肠[SMD=1.35,95%CI(0.13,2.58)(P<0.05)]和回肠[SMD=2.52,95%CI(1.29,3.74)(P<0.05)]的绒隐比,对空肠无显著影响[SMD=0.03,95%CI(-0.06,0.12)(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均较为稳健,发表偏倚结果显示益生菌的添加对于日增重(P=0.012,P<0.05)和空肠的影响(P=0.035,P<0.05)存在发表偏倚,其余指标都不存在发表偏倚。文章首次利用Meta分析从统计层面上说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提升肉鸡生产性能及改善肠道健康,可以为之后益生菌在肉鸡中的使用及肉鸡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肉鸡 肠道健康 生长性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亚型禽白血病的遗传抗性位点与肉鸡重要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甘师仪 王劼 +2 位作者 罗成龙 瞿浩 舒鼎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1-726,共6页
为了研究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遗传抗性与重要经济性状的关联性,本试验组建了肉鸡F_2代资源群体,在788只健康鸡中筛选了tva基因的抗性位点,分别测量记录每只鸡6、8、10、12周龄体重、屠宰体重、胸肌重、腿肌重等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并与tva... 为了研究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遗传抗性与重要经济性状的关联性,本试验组建了肉鸡F_2代资源群体,在788只健康鸡中筛选了tva基因的抗性位点,分别测量记录每只鸡6、8、10、12周龄体重、屠宰体重、胸肌重、腿肌重等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并与tva基因位点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发现,在该试验群体中存在3个突变型tva^(r3)、tva^(r5)和tva^(r6),命名为tva^(mut502-516)。通过关联分析发现,tva^(mut502-516)位点在屠体性状方面,只与腹脂重(AFW)和腹脂率(AFR)呈显著相关(P<0.05),与生长、饲料转化率及其他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表明,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抗性遗传突变可以显著降低肉鸡的腹脂重(AFW)和腹脂率(AFR),并且对肉鸡的生长、饲料转化率等其他重要经济性状没有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该抗性位点可以兼顾抗性和生长发育,可应用于A亚型禽白血病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tva受体基因 遗传抗性 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酶激活剂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童雄 李大刚 +4 位作者 闵力 李平 胡斌 孟繁明 王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30,共5页
为研究内源酶激活剂对华南地区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2胎)、泌乳天数[(212.99±3.84)d]、日均产奶量[(23.18±0.67)kg]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前后饲喂2种基础日粮... 为研究内源酶激活剂对华南地区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2胎)、泌乳天数[(212.99±3.84)d]、日均产奶量[(23.18±0.67)kg]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前后饲喂2种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和2),试验组在2种基础日粮中添加60 g/d·头内源酶激活剂,预试期7 d,日粮转换过渡期5 d,每种基础日粮添加试验的正式期为14 d,正式期共计28 d。结果表明:泌乳后期奶牛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呈现下降趋势,相比试验前1周,基础日粮2+激活剂第2周的产奶量下降达到显著水平(P <0.05),添加内源酶激活剂对产奶量无提升作用(P> 0.05);同时,添加内源酶激活剂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泌乳后期奶牛的乳脂和乳蛋白率,提高日粮氮的泌乳转化效率,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降低体细胞数,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但这些影响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综上,内源酶激活剂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泌乳后期奶牛的乳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酶激活剂 奶牛 生产性能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