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对猪肉冷藏销售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鑫钰 郭嘉明 +4 位作者 吕恩利 向蓉 赵俊宏 刘志昌 李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32-140,共9页
【目的】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鲜肉的销售方式较为粗放,只有少部分采用冷藏。为提高鲜肉销售时的品质、延长货架期,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的冷藏保鲜方法。【方法】以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销售猪肉为对象... 【目的】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鲜肉的销售方式较为粗放,只有少部分采用冷藏。为提高鲜肉销售时的品质、延长货架期,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的冷藏保鲜方法。【方法】以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销售猪肉为对象,研究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对猪肉冷藏销售品质的影响,探究猪肉冷藏24 h内剪切力、色差、蒸煮损失率和p H等品质参数的变化。【结果】单控温(Temperature Control,TC)工况冷藏12 h后,猪肉的剪切力与初始值差异较小;冷藏24 h后,剪切力迅速下降至65.2 N。温湿双控(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THC)工况冷藏12 h后的猪肉剪切力下降较快;冷藏12~24 h,剪切力维持在86 N左右。TC和THC工况下,冷藏猪肉的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但TC工况的L^(*)值始终较THC工况高,而a^(*)值和b^(*)值较THC工况低。冷藏24 h后,两种工况下猪肉微生物的数量分别为28 000、149 713 CFU/mL,其变化与色差变化有一定关联。两种工况冷藏猪肉蒸煮损失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且冷藏12 h后两者差异较小,TC和THC工况下蒸煮损失率分别26.2%、24.6%。冷藏24 h后,TC和THC工况的猪肉pH值分别下降0.4、0.2,且THC工况的猪肉仍属于一级肉。在单个制冷周期内,两种工况下柜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TC工况的柜内最低温度较THC工况高1.2℃,两种工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和幅度相近。【结论】THC工况可减缓猪肉的剪切力和pH下降速率,降低猪肉的蒸煮损失率,但其微生物数量是TC工况下的5.3倍。研究结果对提高猪肉销售品质和优化冷藏陈列柜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品质 冷藏陈列柜 超声波雾化 加湿 温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MobilenetV3和声呐图像的鱼类识别轻量化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毅智 陆华忠 +4 位作者 周星星 袁余 齐海军 李斌 刘志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36-46,共11页
【目的】网箱生物识别和统计是海洋牧场的养殖管理的关键参考因素之一。针对混响噪声和复杂背景的干扰,构建不同光照条件下鱼类检测数据集,采用前视声呐成像技术,提出一种基于YOLOV5-MobilenetV3和声呐图像的鱼类识别轻量化模型(LAPR-Ne... 【目的】网箱生物识别和统计是海洋牧场的养殖管理的关键参考因素之一。针对混响噪声和复杂背景的干扰,构建不同光照条件下鱼类检测数据集,采用前视声呐成像技术,提出一种基于YOLOV5-MobilenetV3和声呐图像的鱼类识别轻量化模型(LAPR-Net),实现浑浊或黑暗场景下水体网箱的鱼类识别。【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基于YOLOV5模型的框架结构,主干网络模块采用轻量级MobileNetV3 bneck模块,利用线性瓶颈的逆残差结构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提取声呐图像中鱼类的特征,通过注意力机制SE-Net获取声呐图像多尺度语义特征并增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颈部网络采用路径聚合网络结构,对目标特征进行多尺度融合,增强特征融合能力;预测部分采用基于非极大抑制方法进行最大局部搜索,去除冗余的检测框,筛选置信度最高的检测框,最终输出并显示鱼的检测结果,包含位置、类别以及检测目标的概率。【结果】选择4种其他主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包含YOLOV3-ting(Darknet53)、YOLOV5(CSPdarknet53)、YOLOV5(Repvgg)、YOLOV5s(Transformer),提出模型参数量为3545453、计算量为6.3 G、mAP为0.957,模型平均每张图片推理速度为0.08868 s,同YOLOV5模型相比,改进后模型m AP提高9.7%。【结论】本文提出的模型提高了训练和识别速度,降低了硬件设备要求,可为海洋牧场网箱养殖鱼类检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声纳 鱼类 轻量化 目标识别 网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肉罗非鱼养殖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施国斌 梁志敏 +3 位作者 陈毅文 符兵 陈冰 王国霞 《海洋与渔业》 2021年第5期100-101,共2页
近年兴起养殖脆肉罗非鱼,但养殖过程脆化饲料和罗非鱼生长、肉质等相关特性方面试验较少。本试验通过优化配制脆肉罗非鱼词料及其饲养技术开发,研究专用配合词料对脆肉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质构特性的... 近年兴起养殖脆肉罗非鱼,但养殖过程脆化饲料和罗非鱼生长、肉质等相关特性方面试验较少。本试验通过优化配制脆肉罗非鱼词料及其饲养技术开发,研究专用配合词料对脆肉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以期缩短脆化时间、提高脆化率和成活率,为脆肉罗非鱼的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养殖 常规营养成分 高效养殖 优化配制 血清生化指标 技术开发 脆化时间 相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对玉足海参幼体的急性毒性和病理学损伤
4
作者 谭文婷 曹慕华 +3 位作者 梁晓霞 陆惠莲 黄文 原丽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92,共10页
本文初步探究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dichlorvos,DDVP)对玉足海参的毒理作用,为玉足海参的健康养殖及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探究DDVP对海参的急性毒性作用与毒性损伤机制奠定基础。选取玉足海参幼体作为急性毒性实验... 本文初步探究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dichlorvos,DDVP)对玉足海参的毒理作用,为玉足海参的健康养殖及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探究DDVP对海参的急性毒性作用与毒性损伤机制奠定基础。选取玉足海参幼体作为急性毒性实验对象,根据预实验结果设置6个药液处理组及1个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统计海参死亡率并通过SPSS计算出DDVP对海参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SC)。通过对海参组织结构的观察,确定DDVP对海参器官(肠道、呼吸树、体壁)的病理损害情况。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DVP对玉足海参幼体96 h-LC_(50)为103.206 mg·L^(-1),SC为10.3206 mg·L^(-1)。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随着DDVP浓度的升高与作用时间的延长,海参呼吸树组织出现了内膜和体腔上皮肥大及融合、肌肉层受损,部分上皮脱落、解体;肠道组织黏膜下层变薄,分泌物层消失,结缔组织坏死、分散;体壁组织角质及上皮层破碎,内皮层细胞死亡和胶原纤维损伤。因此,本文明确了DDVP对玉足海参幼体的LC 50和SC,并初步分析了DDVP对玉足海参幼体的毒性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玉足海参 急性毒性 病理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