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曾庆航 刘杨 +5 位作者 孙敏华 胡鑫宇 谢梓民 张敏霞 袁朝霞 廖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03-111,共9页
【目的】监测广东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变异和分子进化趋势,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广东地区3株H9N2亚型AIV的HA和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使用DNAStar、PhyloSuit... 【目的】监测广东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变异和分子进化趋势,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广东地区3株H9N2亚型AIV的HA和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使用DNAStar、PhyloSuite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再运用MEGA、Megalign、NetNGlyc 1.0Server等软件,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核苷酸同源性分析,以及受体结合、蛋白活性、耐药性和糖基化等关键位点分析。【结果】系统发育树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分别属于h9.4.2.5分支和1分支,与早期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1.6%~91.7%和88.2%~91.2%,分别命名为h9.4.2.5c分支和1.2分支;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HA裂解位点为PSRSSR↓GLF,受体结合位点产生I155T、H183N、A190T/V、T212I、Q226L、Q227M突变,糖基化位点产生218N非糖基化和新增313N糖基化突变;NA茎部缺失187~195位9个核苷酸(ACAGAGATA),导致缺失63~65位3个氨基酸(TEI);NA红细胞结合位点产生K/E/S368N、D369N突变,与NA蛋白活性,耐药性的相关位点E119、D151、R152、R224、E276、R292、R371均未发生突变。【结论】2022年广东地区分离的3株H9N2亚型AIV已经进化成新的亚群,部分突变可能增强了对哺乳动物的适应性,且其抗原性发生改变,但尚未获得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遗传进化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及枯草芽孢杆菌对其抑制作用
2
作者 叶碧锦 欧兰欣 +6 位作者 王定爱 方肆云 申翰钦 严专强 戚南山 孙铭飞 黄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探究产气荚膜梭菌在黄羽肉鸡重要养殖区域的流行及耐药情况,采集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安徽、江苏、福建等华东地区6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9份肠道病变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毒素分型检测、耐药性分析,琼脂扩散试验检测野外分离枯草芽孢杆菌... 为探究产气荚膜梭菌在黄羽肉鸡重要养殖区域的流行及耐药情况,采集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安徽、江苏、福建等华东地区6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9份肠道病变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毒素分型检测、耐药性分析,琼脂扩散试验检测野外分离枯草芽孢杆菌BSGZ7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从肠道样品中分离到7株A型和2株G型产气荚膜梭菌,9株分离菌和1株标准菌均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氨苄、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链霉素、磺胺异恶唑、林可霉素、红霉素、多黏菌素B等抗菌药物普遍耐药,枯草芽孢杆菌BSGZ7发酵液均对10株菌有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有望成为防控鸡坏死性肠炎的新型绿色安全的抗菌制剂,同时也为临床上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栩慧 朱易斌 +10 位作者 郭素茵 戚南山 郭钊文 李娟 严专强 尹丽娟 李汝洪 刘佐正 吕敏娜 廖申权 孙铭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4期13-19,共7页
环境温度是影响鸡球虫卵囊孢子化和活力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通过监测鸡球虫卵囊孢子化率、鸡感染球虫后的肠道病变以及卵囊排出情况,探讨不同温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的孢子化作用以及对孢子化卵囊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未孢子... 环境温度是影响鸡球虫卵囊孢子化和活力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通过监测鸡球虫卵囊孢子化率、鸡感染球虫后的肠道病变以及卵囊排出情况,探讨不同温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的孢子化作用以及对孢子化卵囊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未孢子化卵囊分别经过-80℃处理30 min,-40℃、-20℃、0℃、4℃、10℃、28℃、40℃、50℃处理30 min或1 h后,孢子化活性均无显著变化;未孢子化卵囊分别经过-80℃处理1 h以上、-40℃或-20℃处理48 h以上、60℃处理30 min以上后孢子化活性被抑制;孢子化卵囊经液氮处理2 min、-80℃或高于50℃条件处理超过1 h,卵囊活力基本为0,在-20℃处理1—12 h或50℃处理30 min卵囊仍表现有一定活力。该研究为鸡球虫卵囊保存条件提供数据支持,对防治鸡球虫病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不同温度 卵囊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血清2型分离鉴定及感染SPF鸡发病模型建立
4
作者 胡鑫宇 孙敏华 +3 位作者 曾庆航 谢梓民 袁朝霞 廖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46-155,F0002,共11页
【目的】建立禽腺病毒血清2型(FAdV-2)的发病模型,为评价FAdV-2的免疫原性和疫苗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使用DNAStar和MEGA7.0软件对分离株... 【目的】建立禽腺病毒血清2型(FAdV-2)的发病模型,为评价FAdV-2的免疫原性和疫苗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使用DNAStar和MEGA7.0软件对分离株和其他FAdV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在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FAdV-2后,通过动物实验分析分离株在不同感染途径和不同感染剂量下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筛选出建立FAdV-2血清型发病模型的最佳感染方式和最佳感染剂量。【结果】从发病鸡组织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1株FAdV-2血清型毒株,命名为KM株。遗传演化分析表明,KM株和GX01株同属于禽腺病毒Ⅰ群D种中的FAdV-2血清型;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KM株和GX01株的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推导出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8.8%。KM株静脉注射感染途径的致病性高于肌肉注射,试验鸡出现明显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KM株发病模型的感染途径为静脉注射,感染剂量为108.0 TCID50,感染后鸡群死亡率为50%,剖检病死鸡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鸡群感染后1 d泄殖腔排毒阳性。【结论】首次验证了FAdV-2能引发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建立了FAdV-2感染SPF鸡的发病模型,可为药物研发和疫苗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将有效预防和减少FAdV-2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动物模型 分离鉴定 禽腺病毒血清2型(FAd V-2) 致病性 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