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稻田土壤肥力及生物学活性的沼液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黄继川 徐培智 +5 位作者 彭智平 于俊红 涂玉婷 杨林香 吴雪娜 林志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目的】沼液为养殖业废弃物,含有多种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和无机养分,其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施用沼液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提出稻田的适宜沼液用量。【方法】以"黄秀软占"为试... 【目的】沼液为养殖业废弃物,含有多种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和无机养分,其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施用沼液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提出稻田的适宜沼液用量。【方法】以"黄秀软占"为试验材料,2013年在广东省博罗县连续开展了2茬大田试验,以不施肥(CK)和施常规化学肥料(CF)为对照,设施用沼液200、400、600、800和1000 m3/hm25个水平,依次记为BS200、BS400、BS600、BS800和BS1000。分析了施用不同量沼液稻田土壤主要养分和酶活性,并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沼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连续施用沼液存在累积叠加效应;第一茬试验土壤p H随沼液用量的增加而下降,连续施用2茬土壤p H随沼液用量的增加而升高。施用沼液与不施肥和施用化肥相比,能够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早稻以800 m3/hm2处理、晚稻以600 m3/hm2处理最优,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系数随沼液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晚稻各处理间差异程度大于早稻。主成分分析表明,早稻第一主成分反映了土壤理化指标和微生物丰度,晚稻第一主成分反映了除脲酶以外的所有理化因子、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指标信息,说明连续施用2茬沼液对土壤理化因子、尤其是对生物活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结论】施用沼液能够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施用沼液为400 800 m3/hm2时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综合沼液对土壤肥力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且连续施用沼液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建议稻田生态系统沼液的适宜用量为600 80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水稻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弃物对Cd超标土壤生菜生长及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明灯 李盟军 +2 位作者 王艳红 艾绍英 余丹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8-564,共7页
为了比较同一猪场废弃物对Cd超标土壤生菜生长及其Cd含量的影响,从广东省博罗县某规模化养猪场同时采集猪粪、沼液与沼渣,通过在Cd超标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场废弃物(按每千克土壤0.1、0.2、0.3、0.4、0.5、0.6 g氮用量计算)的盆栽试验... 为了比较同一猪场废弃物对Cd超标土壤生菜生长及其Cd含量的影响,从广东省博罗县某规模化养猪场同时采集猪粪、沼液与沼渣,通过在Cd超标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场废弃物(按每千克土壤0.1、0.2、0.3、0.4、0.5、0.6 g氮用量计算)的盆栽试验(连续2茬生菜),研究生菜生物量与Cd吸收对这3种废弃物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猪场废弃物种类或用量均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的生物量,其贡献大小为废弃物用量>废弃物种类;第1茬生菜生物量随猪场废弃物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第2茬生菜生物量与沼液或沼渣用量之间呈"Λ"形关系,但随猪粪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猪场废弃物种类和用量均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Cd含量,其贡献大小为废弃物种类>废弃物用量。猪粪与沼渣降低生菜Cd含量,沼液提高生菜Cd含量;生菜Cd含量随猪粪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随沼液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生菜Cd含量的变化主要受生物量稀释效应的影响(猪粪处理第1茬例外),每千克该土壤的沼液、猪粪、沼渣用量分别≤370 m L、10 g、15 g时,生菜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菜 猪粪 沼渣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猪场废弃物对土壤-生菜系统铜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明灯 王艳红 +4 位作者 余丹妮 李盟军 李义纯 李林峰 艾绍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1-2120,共10页
猪场废弃物Cu、Zn含量高,为了比较同源猪场废弃物(沼液、猪粪、沼渣)对土壤-生菜系统Cu、Zn迁移的影响,从广东省博罗县某规模化养猪场同时采集了猪粪、沼液与沼渣3种猪场废弃物,在Cu风险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场废弃物(按每千克土壤0.1、... 猪场废弃物Cu、Zn含量高,为了比较同源猪场废弃物(沼液、猪粪、沼渣)对土壤-生菜系统Cu、Zn迁移的影响,从广东省博罗县某规模化养猪场同时采集了猪粪、沼液与沼渣3种猪场废弃物,在Cu风险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场废弃物(按每千克土壤0.1、0.2、0.3、0.4、0.5、0.6 g总氮水平计算),通过连续2茬生菜的盆栽试验来研究同源猪场废弃物对生菜可食部分Cu、Zn含量和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生物量受猪场废弃物种类及其处理水平2种因素的显著影响。生菜可食部分Cu、Zn含量范围分别为0.46~2.08、0.70~14.4 mg·kg^-1。生菜可食部分Cu、Zn含量受猪场废弃物种类及其处理水平的显著影响,影响大小顺序为废弃物种类>废弃物处理水平;猪场废弃物提高第1茬生菜可食部分Cu含量,但降低第2茬生菜可食部分Cu含量和第1、2茬生菜可食部分Zn含量。废弃物种类对Cu影响大小顺序为猪粪>沼渣>沼液,对Zn影响大小顺序为猪粪>沼液>沼渣。猪场废弃物种类及其处理水平(两者中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显著影响DTPA-Cu或DTPA-Zn含量,废弃物种类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沼渣>猪粪>沼液。本文供试土壤具有一定的消纳富Cu猪场废弃物的能力,富Cu猪场废弃物也适合施用到缺Cu土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菜 猪粪 沼渣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