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抗体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敏 贾春玲 +7 位作者 杨德胜 魏文康 朱燕秋 黄元 陈晶 张健騑 宣华 向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猪场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采集于广东省14个市的28个规模化猪场的1 015份猪血清进行H1亚型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1亚型抗体总阳性率为40.9%,猪场阳性率高达92.9%(2...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猪场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采集于广东省14个市的28个规模化猪场的1 015份猪血清进行H1亚型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1亚型抗体总阳性率为40.9%,猪场阳性率高达92.9%(26/28);H3亚型抗体总阳性率为16.8%,猪场阳性率为78.6%(22/28)。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地区H1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6%和45.4%,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和20.8%;而粤东和粤北地区H1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和12%,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和0。说明在广东省被调查的猪场中,H1和H3猪流感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其中H1型感染率高于H3型。广东省SIV流行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 血清学调查 H1亚型 H3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PRRSV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Nsp2、ORF3、ORF5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锦玲 王晶钰 +3 位作者 宋长绪 黄忠 蔡汝健 杨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6期39-43,共5页
为了探究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分析所分离毒株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用RT-PCR方法对广东11个地区66个养殖场的189份病料进行了PRRSV的检测,结果表明,样本的PRRSV总阳性率为48.7%(92/189),其中变异株占63.... 为了探究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分析所分离毒株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用RT-PCR方法对广东11个地区66个养殖场的189份病料进行了PRRSV的检测,结果表明,样本的PRRSV总阳性率为48.7%(92/189),其中变异株占63.0%(58/92);阳性病例样本经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成功分离到9株PRRSV。对分离到的9个毒株进行ORF3、ORF5基因和Nsp2主要变异区基因的扩增、克隆、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其中2株Nsp2基因没有缺失,7株病毒的Nsp2基因发生了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相同的缺失,即第481位有一个氨基酸缺失,第532-560位有连续29个氨基酸缺失。同源性分析表明,分离毒株GDYF、GDZC、GDEP、GDSD、GDSH2、GDTH1、GDTH2与国内的HB-1(sh)/2002毒株及其它高致病性PRRSV同源性较高;GDX071108和GDSH1则与VR2332、RespPRRSVMLV、CH-1a的同源性较高,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60.3%-100.0%。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DX071108与PA8和RespPRRSVMLV的亲缘关系很近,与VR2332亲缘关系较近;而GDYF、GDZC、GDEP、GDSD、GDSH2、GDTH1、GDTH2则与JXA1、GD、HUB1、HUB2、HN2、HUN1、HNyz、HEB1、HUN4都在HB-1(sh)/2002的同一分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分离鉴定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丽丽 李春玲 +5 位作者 王贵平 贾爱卿 杨冬霞 宣春玲 郑铁锁 王金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1,共3页
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结合PCR检测,生化鉴定,对广东地区2007年9月-2008年9月37个患病猪场送检的372份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4.0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场阳性率达40.54%,表明副猪嗜血... 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结合PCR检测,生化鉴定,对广东地区2007年9月-2008年9月37个患病猪场送检的372份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4.0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场阳性率达40.54%,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广东地区已普遍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细菌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orque teno病毒广东株的PCR检测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元 徐敏 +3 位作者 陈少勤 王晓虎 向华 张健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3-1006,1011,共5页
目的 Torque teno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单股负链DNA病毒。猪Torque teno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V)在猪群中大量流行,被认为与猪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synd... 目的 Torque teno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单股负链DNA病毒。猪Torque teno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V)在猪群中大量流行,被认为与猪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syndrome,PMWS)等疾病有关。本文旨在为广东TTsuV的流行病学提供数据。方法本文根据TTsuV的非编码区(UTR)合成引物,对来自广东2个猪场的14份猪血清进行了PCR检测。将2个猪场的TTsuV1和TTsuV2PCR产物各取1份,共4份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并分析。结果 PCR共获得10份TTsuV1阳性(71%),8份TTsuV2阳性(57%),其中TTsuV1和TTsuV2双重阳性的为5份(36%)。PCR产物与参考毒株相应序列的分析证实,GDT1-1和GDT1-2的UTR片段均与TTsuV1参考毒株高度相似,GDT2-1和GDT2-2的UTR片段与TTsuV2参考毒株高度相似。结论广东至少存在两种血清型的TTsuV,在一些猪场有较高的检出率。TTsuV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其公共卫生意义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Torque teno病毒 PCR 检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广东流行毒株遗传分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儒曙 苏惠龙 +4 位作者 杨傲冰 禹思宇 黄岩 向华 张健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0期27-31,共5页
2006年至2009年期间,从广东省各地采集病、死猪的脾脏、淋巴结、或扁桃体,用RT-PCR的方法扩增猪瘟病毒的E2全基因,用国际通用的进化分析软件对这6株病毒进行遗传分型,结果显示这6株猪瘟野毒均属于基因2.1亚群。推测广东省猪瘟病毒流行... 2006年至2009年期间,从广东省各地采集病、死猪的脾脏、淋巴结、或扁桃体,用RT-PCR的方法扩增猪瘟病毒的E2全基因,用国际通用的进化分析软件对这6株病毒进行遗传分型,结果显示这6株猪瘟野毒均属于基因2.1亚群。推测广东省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目前主要以2.1亚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遗传分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株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型和部分菌株毒力因子序列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吕殿红 魏文康 +1 位作者 黄忠 温肖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为了解105株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的大肠杆菌(E.coli)中相关毒力因子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中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广东地区养殖场来源的105分离株HPI+E.coli的fyuA、tsh、iucD、iss 4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统... 为了解105株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的大肠杆菌(E.coli)中相关毒力因子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中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广东地区养殖场来源的105分离株HPI+E.coli的fyuA、tsh、iucD、iss 4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统计基因类型;并对部分分离株的5种毒力基因(irp2和fyuA、tsh、iucD、iss)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05株HPI+E.coli中4种毒力因子携带情况不尽一致,基因fyuA、tsh、iucD和iss的阳性率分别为55.24%、17.14%、49.52%和23.81%,105株HPI+E.coli共有13种基因型;分析表明,除iss基因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在88.0%~90.9%外,irp2、fyuA、tsh、iucD 4种基因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6%以上;广东省养殖场E.coli毒力因子基因型复杂,并以基因型irp2+fyuA+iucD+和仅含irp2+的菌株分离率最高,分别为17.14%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强毒力岛 毒力基因型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鼎 郝永清 宋长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4,共5页
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或断奶仔猪的急性传染病。猪葡萄球菌产生的脱落毒素被认为是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主要因子之一,不同毒株可以产生不同的毒素,分别被命名为Ex-hA、ExhB、ExhC和ExhD 4种。论文就近年来对猪葡萄... 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或断奶仔猪的急性传染病。猪葡萄球菌产生的脱落毒素被认为是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主要因子之一,不同毒株可以产生不同的毒素,分别被命名为Ex-hA、ExhB、ExhC和ExhD 4种。论文就近年来对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诊断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皮炎 猪葡萄球菌 脱落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敏华 胡奇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99,共5页
新城疫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引起了4次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是由一种新基因型引起的。尽管新城疫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其基因型众多。论文主要综述了新城疫病毒基因型的划分方法以及国内外不同时期新城疫的流行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流... 新城疫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引起了4次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是由一种新基因型引起的。尽管新城疫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其基因型众多。论文主要综述了新城疫病毒基因型的划分方法以及国内外不同时期新城疫的流行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流行毒株及流行趋势,目前在国内外三大家禽中主要流行基因Ⅶd亚型毒株,鸽群中主要流行基因Ⅵb亚型毒株,为我国新城疫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弱毒株在新城疫的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与细菌Ⅱ型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酰基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铭飞 廖申权 +5 位作者 吴彩艳 戚南山 吕敏娜 袁健丰 于劲术 蔡建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4,共5页
大部分顶复门原虫与人畜重要寄生虫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各类药物在寄生虫与细菌病防治中的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造成了这类寄生虫与细菌的严重抗药性,急需一些新型抗感染性药物的出现。由于在一些顶复门原虫与细菌中广泛存在的Ⅱ型... 大部分顶复门原虫与人畜重要寄生虫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各类药物在寄生虫与细菌病防治中的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造成了这类寄生虫与细菌的严重抗药性,急需一些新型抗感染性药物的出现。由于在一些顶复门原虫与细菌中广泛存在的Ⅱ型脂肪酸代谢途径在其脊椎动物宿主中并不存在,而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transacylase,MCAT)是由mcat基因编码的一种巯基酶,负责在起始步骤把丙二酰基团从丙二酰单酰CoA上的硫酯连接部位转移到ACP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臂上而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对于顶复门原虫和细菌的脂肪酸合成代谢至关重要,成为研究开发药物的理想靶位。文章对ACP转酰基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细菌 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酰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申权 吴彩艳 +3 位作者 戚南山 吕敏娜 覃宗华 孙铭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顶复门原虫包括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泰勒虫(Theileria spp.)及巴贝斯虫(Babesia spp.)等一大类引起严重人畜疾病的寄生性原虫。顶复门原虫利... 顶复门原虫包括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泰勒虫(Theileria spp.)及巴贝斯虫(Babesia spp.)等一大类引起严重人畜疾病的寄生性原虫。顶复门原虫利用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合成类异戊二烯前体物质,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OXP)还原异构酶是MEP途径的关键酶,对其作用机理及抑制剂的筛选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对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的MEP途径,DOXP还原异构酶的作用机理及靶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 药靶 顶复门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申权 戚南山 +4 位作者 吴彩艳 吕敏娜 袁建丰 余劲术 孙铭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糖酵解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是顶复门原虫的主要供能方式。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是糖酵解途径的重要酶,与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抗寄生虫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文章主要从顶复门原虫糖酵解途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基... 糖酵解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是顶复门原虫的主要供能方式。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是糖酵解途径的重要酶,与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抗寄生虫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文章主要从顶复门原虫糖酵解途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基因分析、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药物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三种细菌性病原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12
作者 高祥辉 李春玲 秦翠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7,共6页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及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的优点,成为传染性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的深入,其在猪细菌性传染病的研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及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的优点,成为传染性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的深入,其在猪细菌性传染病的研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对猪链球菌病、猪胸膜肺炎和猪支原体肺炎三种常见猪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菌性传染病 单克隆抗体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达条件对Eimeria tenella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铭飞 覃宗华 +5 位作者 谢明权 袁建丰 吕敏娜 余劲术 吴彩艳 蔡建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8-1165,共8页
为探讨不同原核表达载体、不同表达温度对重组表达Eimeria tenella丙二酸单酰辅酶A:ACP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以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的E.tenellaⅡ型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移酶(Et-MCAT)编码序列为基础,分别设计引物... 为探讨不同原核表达载体、不同表达温度对重组表达Eimeria tenella丙二酸单酰辅酶A:ACP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以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的E.tenellaⅡ型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移酶(Et-MCAT)编码序列为基础,分别设计引物扩增完整ORF,采取截除信号肽而保留转导肽以及切除信号肽和转导肽的不同策略,选择pMAL-c2x、pET-32a(+)和pProExHTa3种不同表达载体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DE3)后,在不同条件下诱导表达,利用酮戊二酸脱氢酶(KDH)偶联系统测定表达产物的酶活性,以评价不同表达策略对表达效果和表达产物活性的影响。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惟切除信号肽和转导肽后的功能蛋白编码区能表达,Rosseta(DE3)/pMAL-c2x-mcat体系的可溶性表达量高于Rosseta(DE3)/pET-32a(+)-mcat,但二者表达产物的酶活性相似,且均随着诱导温度的降低其可溶性蛋白表达量增加。但Rosseta(DE3)/pProExHTa-mcat体系仅能表达不溶性蛋白,且复性后无酶活性,改变诱导温度对表达效果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表达载体和诱导温度对大肠杆菌所表达EtMCAT的活性及其表达形式有显著影响,其中融合标签和表达温度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涵体表达的重组酶即使复性处理仍难达到酶活性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移酶 表达载体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芽胞杆菌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星 覃宗华 +5 位作者 谢明权 李国清 杨冬辉 余劲术 吕敏娜 蔡建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23,共4页
为评价纳豆芽胞杆菌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7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纳豆芽胞杆菌,检测其对试验鸡增重、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剂量的纳豆... 为评价纳豆芽胞杆菌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7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纳豆芽胞杆菌,检测其对试验鸡增重、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剂量的纳豆芽胞杆菌对试验鸡增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尤以106cfu/g、107cfu/g2个浓度组效果显著,28日龄试验组鸡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54%和9.37%,并可以显著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器官指数,且显著提高试验雏鸡血清新城疫HI抗体应答,到35日龄试验结束时仍持续高于对照组。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6cfu/g、107cfu/g的纳豆芽胞杆菌能显著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胞杆菌 黄羽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尚毅 董嘉文 +3 位作者 孙敏华 黄秋芳 吴玄光 胡奇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2,107,共6页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VP3基因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V3软件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1套特异识别VP3基因序列中6个不同区段的环介导恒等温扩增(LAMP)引物,并以此套引物建立一种基于LAMP技术的GPV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灵...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VP3基因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V3软件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1套特异识别VP3基因序列中6个不同区段的环介导恒等温扩增(LAMP)引物,并以此套引物建立一种基于LAMP技术的GPV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只能特异性扩增GPVDNA,其引物对于其他常见禽DNA病毒均无特异性扩增.在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染料后,可通过肉眼观察有无荧光直接判定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快速检测鹅细小病毒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囊膜蛋白ORF59的克隆、分析及其主要B细胞表位区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1
16
作者 柯浩 刘振兴 +2 位作者 林敏 孟轩 陈棠堂 《南方水产》 2010年第4期56-62,共7页
从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koi)肾脏组织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了KHVORF59基因。该基因全长411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36个氨基酸,分子量14.3kDa,等电点(PI)6.91,有1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此研究克... 从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koi)肾脏组织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了KHVORF59基因。该基因全长411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36个氨基酸,分子量14.3kDa,等电点(PI)6.91,有1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此研究克隆的KHVORF59基因第130位碱基由G突变为A,使其编码的第44位氨基酸由Ala突变为Thr。采用DNAStar程序,在综合分析二级结构柔性区、蛋白的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性指数的基础上,预测了KHVORF59蛋白主要B细胞表位,并将其区段的编码序列与KHVORF59完整编码序列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RF59S和pET32a-ORF59C,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pET32a-ORF59S可以高效表达,表达的截短KHVORF59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采用HisBindResin填料,层析纯化了该截短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囊膜蛋白 B细胞表位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血清7型致病性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淑杰 徐敏 +7 位作者 刘永刚 石文达 武嘉男 刘鹤 何玉利 姜成刚 韩梓峰 蔡雪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为确定2007年11月黑龙江省五常市某猪场发病猪的病原,本研究将病猪迫杀,采取脑和关节液在血平板培养基上划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在血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灰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有草绿色狭窄溶血环的光滑型圆形小菌落,镜检观察到... 为确定2007年11月黑龙江省五常市某猪场发病猪的病原,本研究将病猪迫杀,采取脑和关节液在血平板培养基上划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在血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灰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有草绿色狭窄溶血环的光滑型圆形小菌落,镜检观察到散在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短链球菌,经生化反应、PCR反应及血清学试验鉴定为7型猪链球菌,并命名为07WC11株,其毒力基因型为cps7H+、gdh+、mrp+、ef-和sly-。以纯化的该分离菌株对斑马鱼和仔猪进行动物感染试验均能够导致斑马鱼和仔猪发病,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其毒力比国际标准菌株R735株和8074株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分离 鉴定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源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敏 向华 +3 位作者 张丽 黄元 王贵平 宣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3-957,共5页
目的获得共表达H1N1和H3N2亚型猪源流感病毒(SIV)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PRV)。方法克隆H1N1以及H3N2亚型SIV的HA基因,将HA基因与PUC-TK转移载体进行酶切、连接来构建pUC-P-H1A-H3A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已感染PRV亲本病毒的V... 目的获得共表达H1N1和H3N2亚型猪源流感病毒(SIV)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PRV)。方法克隆H1N1以及H3N2亚型SIV的HA基因,将HA基因与PUC-TK转移载体进行酶切、连接来构建pUC-P-H1A-H3A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已感染PRV亲本病毒的Vero细胞,使其在Vero细胞内与PRV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运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外源基因重组情况及其在Vero细胞内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原性鉴定。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外源基因HA已重组入PRV基因组,并在Vero细胞中有效表达,且所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结论HA基因重组PRV的构建成功为SIVHA基因重组PR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 HA基因 TK 重组P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结珊 付锦锋 +1 位作者 李海云 柯浩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共4页
综述水产养殖益生菌的概念演变,指出其与人和陆生动物概念的相似与区别;简单概述水产益生菌的普遍作用机制,突出其在生物防治中的重要位置;详细阐述目前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业中作为水质调控剂、病原菌抑制剂及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益生菌 水质 病原菌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艳林 柯浩 +2 位作者 刘振兴 张建騑 林敏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3期52-57,共6页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1,GPx1)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GPx1基因全长984bp,...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1,GPx1)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GPx1基因全长984bp,5′UTR56bp,CDS576bp,3′UTR352bp,PolyA20bp;第791~885位碱基(位于3′UTR)形成1个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lenocysteine insertion sequence,SECIS),协助174~176位密码子TGA(UGA)编码1个硒半胱氨酸(Sec)。GPx1包含191个氨基酸,分子量21.8kDa,等电点8.04,无信号肽和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蛋白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为非跨膜蛋白。序列比对显示,GPx1单体具有Sec、Trp、Gln和Asn构成的催化四联体。罗非鱼GPx1与其他脊椎动物GPx1相比较,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43.2%~58.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8.1%~80.6%。进化分析显示,处在分类学上不同纲的脊椎动物GPx1分别占据了不同分支。利用Swiss-Model预测了罗非鱼GPx1的3D结构,序列分析显示,GPx1可以形成1个同源四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