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超波 曾怡群 +1 位作者 卢伟光 赖焕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79-2181,共3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CT灌注成像显示脑梗死患者恢复期阶段梗死灶脑细胞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临床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在脑梗死恢复期随机分成两组,在做常规平扫基础上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 V、200 m As)和低剂量(80 k V、200... 目的:研究低剂量CT灌注成像显示脑梗死患者恢复期阶段梗死灶脑细胞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临床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在脑梗死恢复期随机分成两组,在做常规平扫基础上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 V、200 m As)和低剂量(80 k V、200 m As)螺旋CT灌注扫描成像,由2名影像科资深专家评价图像并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CT灌注成像除可以发现常规CT平扫和增强平扫能发现的陈旧性梗死灶外,还可以发现明显的梗死区周围局部血流增加现象。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灌注成像下梗死中心区、缺血区各灌注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较好地评价梗死区局部血流灌注改善程度,对临床判断预后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辐射剂量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CE-MR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探讨CE-MRA的成像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今5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血管病变患者的3D CE-MRA检查资料,结合其DSA、手术记录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靶血管显示优者32例,良者16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96%;3级以上... 目的:探讨CE-MRA的成像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今5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血管病变患者的3D CE-MRA检查资料,结合其DSA、手术记录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靶血管显示优者32例,良者16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96%;3级以上周围小动脉显示良好,4级基本可辨;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良好。动脉硬化狭窄30例,动脉闭塞性脉管炎6例,动脉血栓形成4例,静脉炎5例,血管瘤3例,动脉瘤1例,1例动脉瘤漏诊;CE-MRA显示狭窄45处,其中7处DSA无狭窄而CE-MRA显示狭窄,11处CE-MRA显示狭窄程度较DSA或手术所见偏重,CE-MRA假阳性率为9%,漏诊率2%。结论:CE-MRA对大血管病变显示良好,不但能清楚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而且在血管侧枝循环方面显示优良,阳性率高,与DSA近似,基本可以代替诊断性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RA DSA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