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廖红球为本刊所作 |
廖红球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
|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提高文化创造力——广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
顾作义
严永树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3
|
观量世界的人生常态——魏微《烟霞里》创作访谈 |
温咚荻
魏微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闲话《烟霞里》(创作谈) |
魏微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4
|
|
6
|
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6
|
|
7
|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8
|
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我读范小青的《女同志》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9
|
重申长篇小说的写作常识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0
|
论叙事的整体性 |
张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1
|
文学的小乘与大乘 |
王十月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2
|
媒介视域下中国网络文学叙事生产的进路、特征和趋向 |
王金芝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3
|
|
13
|
笔墨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以散文写作为例 |
谢有顺
|
《扬子江(评论)》
|
2006 |
3
|
|
14
|
情感的修辞学 |
张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5
|
批评家学术档案--贺仲明 |
贺仲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批评的觉悟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7
|
大气酣畅意远情长--廖奔先生书法作品赏析 |
杨克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新发现的孙中山研究资料 |
黄大德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石湾人物陶塑一代大师———潘玉书 |
于逢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0
|
词语的坡度与鬼脸 |
盛可以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