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的确定
被引量:
17
1
作者
孙琪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例显示,该课教学目标繁多,教学落点不一,教学现状纷繁复杂;但史铁生在散文中最想表达的只是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作者通过独抒机心的章法、流露心扉的语句、细腻的细节描写,以及选取代表性事件叙事的...
《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例显示,该课教学目标繁多,教学落点不一,教学现状纷繁复杂;但史铁生在散文中最想表达的只是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作者通过独抒机心的章法、流露心扉的语句、细腻的细节描写,以及选取代表性事件叙事的写作手法等,较为含蓄地抒写出自己的情感;此文真正的教学价值也正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现状
文本解读
教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戏曲元素的创造性接受——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的“间离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晴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8,共7页
20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间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离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
20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间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离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为例,分析了其中的中国戏曲元素以及间离效果的形成。并指出:布莱希特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戏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的确定
被引量:
17
1
作者
孙琪
机构
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基金
2017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语文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编号:2017QTSXXM57)
2014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中文师范生教师技能立体式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例显示,该课教学目标繁多,教学落点不一,教学现状纷繁复杂;但史铁生在散文中最想表达的只是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作者通过独抒机心的章法、流露心扉的语句、细腻的细节描写,以及选取代表性事件叙事的写作手法等,较为含蓄地抒写出自己的情感;此文真正的教学价值也正在于此。
关键词
教学现状
文本解读
教学价值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戏曲元素的创造性接受——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的“间离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晴萍
机构
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8,共7页
文摘
20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间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离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为例,分析了其中的中国戏曲元素以及间离效果的形成。并指出:布莱希特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戏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体系。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分类号
I516.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的确定
孙琪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戏曲元素的创造性接受——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的“间离效果”
吴晴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