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活检组织的骨微结构特征及其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谢伟健 吴春辉 +1 位作者 蔡跃波 余楠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641-2644,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转子间活检组织的骨微结构特征及其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36例低能量创伤所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老年组,选择同期在我院确... 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转子间活检组织的骨微结构特征及其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36例低能量创伤所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老年组,选择同期在我院确诊为骨盆骨折的青年人28例作为青年组.术中进行股骨转子间组织活检,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测定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宽度(Tb.Wi)、骨小梁分离度(Tb.Sep),通过 micro-CT 扫描测定 Tb.N、骨小梁距离(Tb.Sp)、骨小梁厚度(Tb.Th)、连接密度(Conn.D),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标志分子的含量.结果:老年组患者的Tb.N、Tb.Wi、Tb.Th、Conn.D 均显著低于青年组,Tb.Sep、Tb.Sp 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组患者股骨转子间活检组织中 ALP、OCN、OPN、Runx2、SP7的含量显著低于青年组且与 Tb.N、Tb.Wi、Tb.Th、Conn.D 呈正相关,与 Tb.Sep、Tb.Sp 呈负相关;老年组患者股骨转子间活检组织中 RANK、TRAP、CTSK、CTR、NF-κB、NFATc1的含量显著高于青年组且与 Tb.N、Tb.Wi、Tb.Th、Conn.D 呈负相关,与Tb.Sep、Tb.Sp 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群股骨转子间活检组织的骨微结构特征表现为骨小梁数目减少、厚度变薄、间距增加,上述骨微结构特征与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微结构 骨小梁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髋部骨折骨密度与骨形态计量学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赤 徐自强 +4 位作者 黄必留 梁江声 谭加群 许太书 谢伟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977-980,共4页
目的通过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测定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与骨结构的关系。方法选择低、中能量创伤所致髋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分为2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以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量... 目的通过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测定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与骨结构的关系。方法选择低、中能量创伤所致髋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分为2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以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量患者健侧股骨近端大转子BMD。手术中用切面积1cm×1cm的环钻于患侧股骨大转子间区松质骨按统一标准定位后,钻取骨柱,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与分析。结果根据BMD测定的结果男性患者能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有9例(64.29%),女性患者能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有12例(75.00%)。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提示老年男女骨结构参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男、女性股骨大转子BMD均与%Tb.Ar、Tb.Th、Tb.N、N/F成正相关,与Tb.Sp成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男女两个组的股骨近端转子间区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无明显差异,股骨近端转子间区的BMD与骨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较BMD更可靠、更敏感、更真实地反映骨质疏松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股骨转子间 骨密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