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伤康复调查制度在早期介入手外伤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文柱 严文 +5 位作者 王志军 崔淑仪 麦光怀 李运方 谢昭东 罗子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促进工伤的手外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工伤康复管理制度。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6年佛山市因工伤住院的手外伤患者,将2015年度患者设为对照组(n=16,635),2016年度患者设为观察组(n=15,372)。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康复宣传、评定...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促进工伤的手外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工伤康复管理制度。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6年佛山市因工伤住院的手外伤患者,将2015年度患者设为对照组(n=16,635),2016年度患者设为观察组(n=15,372)。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康复宣传、评定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建立工伤康复调查制度,强化进行系统康复宣传、评定及康复指导等工伤康复调查干预。比较两组手外伤患者相关工伤康复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工伤康复调查干预人数比例达80.6%。观察组在工伤定点医院得到早期康复介入的比例(56.8%)显著高于对照组(17.0%)(χ~2=2603.683,P<0.001),进入定点工伤康复机构接受工伤康复的比例(9.4%)显著高于对照组(4.3%)(χ~2=285.906,P<0.001),被评定为残疾的手外伤患者比例(17.4%)显著少于对照组(26.3%)(χ~2=235.327,P<0.001)。观察组手外伤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评分(6.23±1.29)显著低于对照组(8.26±1.16)(t=68.371,P<0.001)。结论工伤康复调查可促进工伤的手外伤患者在工伤定点医院得到早期康复介入、提高进入定点工伤康复机构接受工伤康复治疗的比例,减少手外伤患者残疾比例,降低残疾者的残疾程度,有效促进总体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制度 工伤 手外伤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碳介质的小肠仿真内镜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柱 朱建设 +4 位作者 林凤英 潘爱欢 罗先桃 孟家晓 上官文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二氧化碳(CO2)作为小肠CT仿真内镜(CTVE)造影介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疑为小肠疾病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空气组各31例。观察组以CO2作为成像介质、对照组以空气作为成像介质,行小肠CTVE检查。观察比... 目的:观察应用二氧化碳(CO2)作为小肠CT仿真内镜(CTVE)造影介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疑为小肠疾病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空气组各31例。观察组以CO2作为成像介质、对照组以空气作为成像介质,行小肠CTVE检查。观察比较两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肠道气体量等。结果 :检查后1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腹平片检查显示CO2组小肠气体量和大肠气体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检查前、后PETCO2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隆起性病变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90.91%(P>0.05);非隆起性病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00%、44.0%。结论:在小肠CTVE检查时使用CO2介质安全可靠,可作为空气介质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螺旋CT 小肠 仿真内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花园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志军 黄文柱 +1 位作者 严文 梁维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91-2094,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花园的使用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160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安排到康复花园进行康复治疗训... 目的:观察康复花园的使用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160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安排到康复花园进行康复治疗训练,每天2次,每次60 min。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BS、BI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BBS、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好转(P<0.01),观察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花园的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花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前臂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德平 刘学贵 +6 位作者 毛波 张军 杨俊贵 郑胜 崔建德 杨帅智 黄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总结改良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探讨改良术式对皮瓣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应用同侧前臂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01例,共计218个静脉皮瓣,静脉皮瓣改良的方法是在两静脉干间... 目的:总结改良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探讨改良术式对皮瓣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应用同侧前臂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01例,共计218个静脉皮瓣,静脉皮瓣改良的方法是在两静脉干间切开脂肪组织,切断结扎静脉干之间的交通支,切至真皮下血管网,不破坏血管网,注意保护好静脉干旁组织。皮瓣血管蒂与受区血管行端端吻合,其中顺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174个皮瓣,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44个皮瓣。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修复。观察皮瓣成活过程。结果:术后172个皮瓣与轴型动静脉皮瓣相似,无明显肿胀;32个轻度肿胀。部分有散在水泡;14个肿胀较重,有明显水泡形成,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平均3个月,受区外形、功能好。结论: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经改良后有利于皮瓣内血液进入微循环。改善动脉血灌注量与静脉回流量平衡,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静脉动脉化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使用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勇 谢永汉 +2 位作者 何清泉 刘小晶 蔡吉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58-159,161,共3页
目的:为扁桃体切除术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84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实验组使用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切除扁桃体,对术中出血量、术后组... 目的:为扁桃体切除术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84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实验组使用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切除扁桃体,对术中出血量、术后组织水肿,扁桃体白膜生长情况,吞咽、讲话与疼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电刀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比常规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出血量减少1/2,术后黏膜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吞咽、讲话与疼痛术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电刀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 麻醉 全身 扁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儿童急性阑尾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中的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永浩 许湘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4-126,1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鉴别儿童急性阑尾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收治的儿童急性阑尾炎(为阑尾炎组)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阑尾炎组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鉴别儿童急性阑尾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收治的儿童急性阑尾炎(为阑尾炎组)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阑尾炎组4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组3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PCT、C —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以及这三种指标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治疗前急性阑尾炎组 PCT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值,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组 PCT 检测结果基本正常,且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3 d 后两组PCT 检测结果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 PCT >0.5 ng/mL 作为诊断指标时,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CRP 及 WBC。结论早期检测 PCT 有助于儿童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阑尾炎 肠系膜淋巴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角膜异物损伤156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俐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角膜异物 角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细胞的含量和HMGB1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
8
作者 王俊杰 王睿琪 +1 位作者 马业新 杜广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脾脏组织CD20^+细胞的含量和心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与小鼠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5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正常+抗HMGB1抗体组(NC+抗HMGB1抗体组)、心肌缺血组(M... 目的探讨脾脏组织CD20^+细胞的含量和心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与小鼠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5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正常+抗HMGB1抗体组(NC+抗HMGB1抗体组)、心肌缺血组(MI组)、心肌缺血+IgG抗体组(MI+IgG抗体组)、心肌缺血+抗HMGB1抗体组(MI+抗HMGB1抗体组),每组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高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法,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于第7天腹腔注射ISO 12h后,分别予以IgG抗体、抗HMGB1抗体腹腔注射。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心肌HMGB1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CD20^+细胞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MI组心肌组织明显损伤、纤维化加重,凋亡指数升高,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脾脏组织中CD20^+细胞含量升高(均P<0.05);与MI组相比,MI+IgG抗体组心肌组织损伤减轻不明显、纤维化无减少,凋亡指数、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脾脏组织中CD20^+细胞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MI组相比,MI+抗HMGB1抗体组心肌组织损伤减轻、纤维化减少,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凋亡指数、脾脏组织中CD20^+细胞含量均降低(均P<0.05)。结论 CD20^+细胞含量的变化在心肌缺血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抗HMGB1抗体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HMGB1抗体抑制了CD20^+细胞活化,减轻心肌缺血过程中的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CD20+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使用低温射频等离子行扁桃体摘除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勇 谢永汉 +1 位作者 何清泉 蔡吉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索低温射频等离子在局麻下行扁桃腺摘除术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98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均在局麻下进行。实验组行低温射频等离子扁桃体摘除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摘除扁桃体,对... [目的]探索低温射频等离子在局麻下行扁桃腺摘除术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98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均在局麻下进行。实验组行低温射频等离子扁桃体摘除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摘除扁桃体,对术中出血量、术后组织水肿、扁桃体窝白膜生长情况、吞咽、讲话与疼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低温射频等离子局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比常规局麻下扁桃体摘除术出血量少1/2、术后粘膜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吞咽、讲话与疼痛术后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1。[结论]低温射频等离子局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微创、安全、出血少、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射频等离子 扁桃体摘除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维松 黄文柱 +5 位作者 黄海斌 陈锡恩 毛波 潘伟明 冯运华 张先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对照组),于入院5周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测定两组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微创清除术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的应用观察
11
作者 谢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70-3571,共2页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同时观察此法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异感的发生率及异感出现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异感出现情况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臂丛神经阻滞寻找一种新的阻滞方法。方法:选择拟行肩部及上臂、肘及前臂、腕及...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同时观察此法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异感的发生率及异感出现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异感出现情况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臂丛神经阻滞寻找一种新的阻滞方法。方法:选择拟行肩部及上臂、肘及前臂、腕及手部等手术部位的手术患者120例,根据神经阻滞径路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颈外静脉内缘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观察组),B组为传统的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法径路(对照组),同时观察两组异感的发生情况以及异感出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结果:A组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完善,能满足上肢不同手术部位对麻醉的需要,阻滞效果优于B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采用颈外静脉内缘穿刺入路法,具有定位快捷准确、异感发生率高、阻滞效果优良、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的臂丛神经阻滞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神经传导阻滞 臂丛 颈外静脉内缘 应用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8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陈锡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闭合性 老年人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