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蔡丽逢 陈艳琼 刘冬情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7月在眼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和实施后3个月时间内分别随机选取200例就诊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不良情绪、满意度,并调查护理人员护理...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7月在眼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和实施后3个月时间内分别随机选取200例就诊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不良情绪、满意度,并调查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引发医患纠纷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护理 眼科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与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姜秀颖 段虎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痛风为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其中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痛风的发病机制包括尿酸盐结晶沉积继发炎症及氧化应激。而炎症及氧化应激正是多种眼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提示痛风和高... 痛风为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其中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痛风的发病机制包括尿酸盐结晶沉积继发炎症及氧化应激。而炎症及氧化应激正是多种眼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提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与眼部疾病的相关性,包括尿酸盐结晶直接沉积在眼部结构、干眼、角膜内皮损伤、巩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另外由于尿酸自身的抗氧化活性,尿酸水平还被认为与多种视神经病变如多发性硬化相关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等有关。尽管尿酸水平和眼部疾病的相关性已被报道,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和眼部疾病的关系,文章将从发病机制、发病特点等逐一展开,以期提高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并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尿酸 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行SMILE术后的有效光学区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
3
作者 潘雪珂 陆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比较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的有效光学区和角膜高阶像差。方法:收集2019-02/2021-02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34例,均取右眼入组,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 目的:比较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的有效光学区和角膜高阶像差。方法:收集2019-02/2021-02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34例,均取右眼入组,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6.00 D<SE≤-3.00 D,高度近视组SE≤-6.00 D三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mo行Pentacam检查,分析各组内手术前后角膜总高阶像差(tHOA)、球差、彗差有无差异,及术后三组间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有效光学区大小(EOZ)有无差异。结果:SMILE术后1 mo,三组术后有效光学区均小于预设光学区,随着屈光度数增加,有效光学区越小(P<0.05);术后1 mo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高于术前,除低近视度组球差术前与术后1 mo无差异(P>0.05),其余组别均有差异(P<0.05);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随着屈光度数增加而增加,三组角膜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有差异(均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彗差结果均有差异(P<0.05),中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彗差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随着手术矫正的屈光度数增加,术后有效光学区减少越多,角膜高阶像差增加越明显;SMILE术后1 mo角膜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有效光学区 角膜总高阶像差 球差 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zurdex植入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冼志林 沈沛阳 +2 位作者 周怀胜 何宇深 晏世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植入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21例(21眼)3~4期IEM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植入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21例(21眼)3~4期IEM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IEM及ILM剥除及Ozurdex植入术治疗的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3、6、12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术后1、3、6、12个月患者BCVA均比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较术前改善了0.30 logMAR、0.40 logMAR、0.40 logMAR、0.50 logMAR。术后1、3、6、12个月患者CMT均比术前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较术前下降了185.41、214.05、233.82、230.02μm。患者高眼压发生率为28.57%,PPV术后白内障手术率为46.15%,行白内障摘除术时间间隔为(6.50±1.40)个月。结论Ozurdex植入联合ILM剥除治疗IEM,可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有效提高视力,但需注意白内障进展及高眼压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前膜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永哲 吕红玲 +4 位作者 晏世刚 孔祥斌 刘小英 梁康福 梁结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62例62眼,对照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58眼,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5.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9.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第五代泪道内窥镜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为灵活,直视病变情况下进行泪道微钻疏通鼻泪管,再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更为安全,高效,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微钻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辅助25G玻切术治疗PDR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怀胜 马海智 +1 位作者 梁婉玲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康柏西普对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06... 目的:分析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康柏西普对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06/2017-05收治并确诊为PDR的患者57例65眼,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药将患者分为注药组和对照组。注药组27例31眼,对照组30例34眼。注药组于术前3d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后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仅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电凝止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硅油填充、术后再出血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注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比例、术中出血比例、电凝止血比例、硅油填充比例、术后再出血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组术后BCVA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术前应用康柏西普可有效减少玻璃体切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割术 2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慧君 晏世刚 陈建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81-682,共2页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另一组是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3mo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另一组是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3mo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密度的变化,根据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对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有效率为73%,而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为57%;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比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能更明显使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能更明显使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升高。结论:两组治疗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激光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红玲 孙康 +1 位作者 陆强 刘双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 C( m itomycin C,MMC)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 6 0例 71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1例 36眼行常规激光泪道成形术 ,术毕应用典必殊眼膏填充泪道 ;MMC组 2 9例 35眼于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应用 0 ...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 C( m itomycin C,MMC)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 6 0例 71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1例 36眼行常规激光泪道成形术 ,术毕应用典必殊眼膏填充泪道 ;MMC组 2 9例 35眼于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应用 0 .2 5 g· L- 1 MMC 5 m in后 ,应用典必殊眼膏填充泪道等与对照组条件相同 ,术后随访 3~ 15月 ,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等指标。结果  MMC组手术成功率为88.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6 9.4% ( P<0 .0 5 )。结论  0 .2 5 g·L- 1 MMC可有效减少激光术后泪道瘢痕的形成 ,提高激光泪道成形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激光泪道成形术 泪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泪道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吕红玲 唐永哲 +2 位作者 汤秀容 梁结玲 薛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的有效率90.6%。结论: 应用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鼻泪管阻塞的情况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P激光泪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吕红玲 孙康 陆强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观察 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 KTP激光疏通泪道 ,术后应用丝裂霉素 C和典必殊眼膏 ,随访 3~ 18个月。结果 随访 96例 ( 10 9只眼 ) ,其中鼻泪管阻塞 5 1只眼 ,治愈率 90 .2 % ;慢性泪囊炎 3 5只眼 ,治愈率 5... 目的 观察 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 KTP激光疏通泪道 ,术后应用丝裂霉素 C和典必殊眼膏 ,随访 3~ 18个月。结果 随访 96例 ( 10 9只眼 ) ,其中鼻泪管阻塞 5 1只眼 ,治愈率 90 .2 % ;慢性泪囊炎 3 5只眼 ,治愈率 5 4.3 % ;泪总管阻塞 12只眼 ,治愈率 91.7% ;泪小管阻塞 5只眼 ,治愈率 80 .0 % ;义鼻泪管逆行植入术后阻塞 3只眼 ,治愈率 3 3 .3 % ;外伤性泪道阻塞 3只眼 ,治愈率 3 3 .3 %。结论  KTP激光治疗单纯性泪道阻塞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P激光 泪道阻塞 疏通术 泪道成形术 手术治疗 临床疗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慧君 晏世刚 +1 位作者 张秀妮 唐永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44-545,共2页
目的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技术探讨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CDI技术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 目的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技术探讨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CDI技术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以及激光治疗前后视力的改变,并作对照比较。结果激光治疗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阻力指数稍下降,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结论激光治疗能改善DR患者视网膜的血流灌注,对视力提高及保持原有视力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例眼红斑痤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凌萍 孙康 +1 位作者 王开文 杨树楦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 观察眼红斑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门诊所登记的85例眼红斑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男性6 5例(76 .4 % ) ,女性2 0例(2 3.5 % )。就诊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平均4 2 .5岁。85例患者均有面部皮肤红斑... 目的 观察眼红斑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门诊所登记的85例眼红斑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男性6 5例(76 .4 % ) ,女性2 0例(2 3.5 % )。就诊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平均4 2 .5岁。85例患者均有面部皮肤红斑痤疮,其中36例进行螨虫检查,2 2例发现有蠕形螨(阳性率84 .6 % )。眼部损害:慢性睑缘结膜炎6 8例(80 .0 % ) ,慢性结膜炎5 9例(6 9.4 % ) ,角膜新生血管(短小血管翳) 4 5例(5 2 .9% ) ,表层点状角膜炎34例(40 .0 % ) ,角膜周边舌状或三角形浸润并血管增生2 3例(2 7.1% ) ,球结膜血管性结节10例(11.8% ) ,角膜溃疡并新生血管4例(4.7% ) ,表层巩膜炎4例(4.7% ) ,角膜基质炎并新生血管3例(4.7% ) ,干性角结膜炎、巩膜炎、睑缘附近皮肤红斑痤疮、中间型葡萄膜炎各2例(各占2 .4 % ) ,角膜穿孔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炎、反复发生霰粒肿、球结膜下积液、睑缘结膜炎亚急性发作各1例(各占1.2 % )。结论 眼红斑痤疮为一常见眼病,侵害皮肤及眼表组织。眼部损害主要是睑缘结膜炎,结膜炎及不同程度的角膜炎症。球结膜血管性结节是本病特有的体征,可作为诊断的依据。根据眼损害的严重程度可采用抗生素持续或间断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保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红斑痤疮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眼表组织 血管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海智 唐永哲 +1 位作者 周怀胜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3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抗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抗VEGF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结论: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回顾性分析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凌萍 孙康 +3 位作者 黄玉娟 陆强 罗书科 陈瑞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分别植入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Rezoom MIOL)和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ZM900 MIOL),观察植入术后的视力、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及问卷调查,比较植入Rezoom MIOL和植入Tecnis ZM900 MIOL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将52... 目的通过分别植入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Rezoom MIOL)和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ZM900 MIOL),观察植入术后的视力、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及问卷调查,比较植入Rezoom MIOL和植入Tecnis ZM900 MIOL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将52例(58只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按照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Rezoom组25例(28只眼)植入Rezoom MIOL,Tecnis组27例(30只眼)植入Tecnis ZM900 MI-OL,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中间视力;并检查暗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测量及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力比较,Tecnis组优于Rezo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 cm中距离视力比较,Rezoom组优于Tecn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光(3 cd/m2)背景光线;1.5、3、6、12、18 c/d五种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Tecnis组优于Rezo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Rezoom组的焦点深度为4.56 D,Tecnis组焦点深度为5.10 D;Tecnis组与ReZoo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zoom MIOL能提供较好的远、中距离视力;Tecnis ZM900 MIOL能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个性化的选择人工晶状体才能更好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力 对比敏感度 焦点深度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对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芳娴 杨翠 +1 位作者 陆强 潘璟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比较SMILE和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02/2018-02在本院进行SMILE近视患者78例156眼,选取同期在本院行LASIK近视患者80例160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手术疗效、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情况。结果:术后1、3m... 目的:比较SMILE和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02/2018-02在本院进行SMILE近视患者78例156眼,选取同期在本院行LASIK近视患者80例160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手术疗效、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情况。结果:术后1、3mo,SMILE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率分别为(-14.48±2.67)%、(-13.54±2.90)%,低于LASIK的(-17.92±2.85)%、(-15.63±2.71)%,眼压变化率分别为(-27.08±3.64)%、(-24.41±3.28)%,均低于LASIK组的(-29.26±3.81)%、(-27.01±3.62)%(P<0.05),SMILE组患者总高阶像差、彗差均低于LASIK组(P<0.05);术后1mo明视下眩光CS空间频率为1.5、12.0及18.0时SMILE组(1.86±0.21、1.52±0.23、0.91±0.14)高于LASIK组(1.71±0.20、1.41±0.25、0.81±0.12)(P<0.05)。结论:SMILE对患者高阶像差影响低于LASIK术,且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手术 视觉质量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咬切器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治疗泪小点膜闭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永哲 吕红玲 +2 位作者 马海智 刘肖霞 梁康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后3mo后取出RS泪道再通管,拔管后随诊6mo。比较术前与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拔管后6mo评定该术式的疗效。结果: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治愈35眼(90%),好转4眼(10%),未见复发病例,有效率100%。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咬切器咬切泪小点成形联合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是一种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咬切器 硅胶管 泪小点膜闭 泪小点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2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凌萍 方咏红 +5 位作者 卲红 黄玉娟 唐永哲 张秀妮 肖泽锋 陈建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早期DR的目的。方法对282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测量血压;体重指数检查;询问病...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早期DR的目的。方法对282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测量血压;体重指数检查;询问病程。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脂、尿微量蛋白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尿微量蛋白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R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并加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防治,降低DR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虎成 晏世刚 陈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83-785,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07/2012-12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8例,采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角膜表面溶解坏死组织,上穹隆环钻刻切全厚游离结膜瓣,覆盖角膜病变...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07/2012-12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8例,采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角膜表面溶解坏死组织,上穹隆环钻刻切全厚游离结膜瓣,覆盖角膜病变区域,10-0尼龙线间断缝合8~12针,线结埋于角膜基质,配戴角膜接触镜,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原发病。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无复发,游离结膜瓣贴敷良好,缝线拆除后结膜瓣无松脱,眼表规则,泪膜涂布良好,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结膜瓣移植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红玲 晏世刚 +2 位作者 唐永哲 凌萍 陶海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0只眼中31只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4只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5只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有效率90%。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泪道阻塞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及拟调节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军谊 晏世刚 +1 位作者 卢浩泉 罗书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研究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03/2012-12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8例72眼,其中23... 目的:研究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03/2012-12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8例72眼,其中23例35眼植入Tetraflex可调节IOL(Tetraflex组),25例37眼植入AcrySof SA60AT单焦点IOL(SA60AT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1,3,6mo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拟调节力、脱镜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主观移近法测量调节力。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etraflex组拟调节力均高于SA60AT组(P<0.05),于术后6mo Tetraflex组拟调节力有所下降,与1,3m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脱镜率及和主观视功能满意度,Tetraflex可调节IOL组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IOL可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增加拟调节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对老视镜的依赖,改善主观视功能。但其拟调节力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人 工晶状体 调节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