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产rhG-CSF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丽贤
叶锡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是许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为评价国产rhG CSF(粒生素 )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对 132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包括肺癌 80例 ,乳腺癌 35例 ,鼻咽癌 10例 ,恶性淋巴瘤 3例 (NHL ) ,胃癌 ...
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是许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为评价国产rhG CSF(粒生素 )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对 132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包括肺癌 80例 ,乳腺癌 35例 ,鼻咽癌 10例 ,恶性淋巴瘤 3例 (NHL ) ,胃癌 2例 ,原因不明骨转移癌 2例 ,在 5 2 8周期的化疗中 ,针对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 ,采用不同剂量粒生素治疗 ,于化疗结束后 2 4小时至 15天内复查血常规。结果表明 ,Ⅰ -Ⅱ度白细胞减少患者皮下注射粒生素 75 μg/d× 3天 ,Ⅲ度 15 0 μg/d× 4天 ,Ⅳ度 30 0 μg/d× 5天 ,使Ⅰ -Ⅱ、Ⅲ和Ⅳ度患者白细胞恢复到正常时间分别为 2 5 ,4 2和 7天 ,缩短了白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结论 :促进白细胞的恢复不仅可使肿瘤患者不发生因白细胞减少所致的发热、感染等并发症 ,还可使患者能够获得足够剂量强度的抗肿瘤药物 ,按期完成计划剂量强度治疗 ;粒生素无明显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治疗
肿瘤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毒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单药与联合方案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
18
2
作者
庞丹梅
邓燕明
卫光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3例接受奈达铂同步放化疗(N组),40例接受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
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3例接受奈达铂同步放化疗(N组),40例接受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结果:肿瘤放疗剂量50Gy时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62.8%、65.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69.8%、75.0%(P>0.05)。全程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88.4%、85.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83.7%、85.0%(P>0.05)。中位随访30个月(6~41个月),总生存率N组与PF组分别为75.3%、76.1%(P>0.05),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8%、70.0%(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PF组均较N组明显(P<0.05)。结论: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相近似,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奈达铂单药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同步放化疗
奈达铂
顺铂
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2-40标记的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
5
3
作者
冯卫能
谷力加
+4 位作者
邓燕明
刘勇
郭少忠
王巍
张顺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95-2297,共3页
目的:在较准确判断肿瘤内淋巴管侵犯的基础上,探讨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5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查淋巴管侵犯发生的情况及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
目的:在较准确判断肿瘤内淋巴管侵犯的基础上,探讨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5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查淋巴管侵犯发生的情况及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无瘤生存期的关系。结果:LVI发生率在N0、N1、N2组分别为21.4%(6/28)、44.4%(4/9)、68.8%(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I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T1~3N0M0期)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LVI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是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
淋巴管侵犯
D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产rhG-CSF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丽贤
叶锡乡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文摘
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是许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为评价国产rhG CSF(粒生素 )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对 132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包括肺癌 80例 ,乳腺癌 35例 ,鼻咽癌 10例 ,恶性淋巴瘤 3例 (NHL ) ,胃癌 2例 ,原因不明骨转移癌 2例 ,在 5 2 8周期的化疗中 ,针对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 ,采用不同剂量粒生素治疗 ,于化疗结束后 2 4小时至 15天内复查血常规。结果表明 ,Ⅰ -Ⅱ度白细胞减少患者皮下注射粒生素 75 μg/d× 3天 ,Ⅲ度 15 0 μg/d× 4天 ,Ⅳ度 30 0 μg/d× 5天 ,使Ⅰ -Ⅱ、Ⅲ和Ⅳ度患者白细胞恢复到正常时间分别为 2 5 ,4 2和 7天 ,缩短了白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结论 :促进白细胞的恢复不仅可使肿瘤患者不发生因白细胞减少所致的发热、感染等并发症 ,还可使患者能够获得足够剂量强度的抗肿瘤药物 ,按期完成计划剂量强度治疗 ;粒生素无明显副作用 。
关键词
RHG-CSF
治疗
肿瘤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毒性
疗效
Keywords
G CSF
leukopenia
chemotherapy
malignant tumor
分类号
R557.1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单药与联合方案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
18
2
作者
庞丹梅
邓燕明
卫光宇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8,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3例接受奈达铂同步放化疗(N组),40例接受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结果:肿瘤放疗剂量50Gy时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62.8%、65.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69.8%、75.0%(P>0.05)。全程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88.4%、85.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83.7%、85.0%(P>0.05)。中位随访30个月(6~41个月),总生存率N组与PF组分别为75.3%、76.1%(P>0.05),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8%、70.0%(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PF组均较N组明显(P<0.05)。结论: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相近似,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奈达铂单药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较轻。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同步放化疗
奈达铂
顺铂
5-氟脲嘧啶
分类号
R739.63 [医药卫生—肿瘤]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2-40标记的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
5
3
作者
冯卫能
谷力加
邓燕明
刘勇
郭少忠
王巍
张顺达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
医院
肿瘤
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医院
胸心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95-2297,共3页
文摘
目的:在较准确判断肿瘤内淋巴管侵犯的基础上,探讨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5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查淋巴管侵犯发生的情况及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无瘤生存期的关系。结果:LVI发生率在N0、N1、N2组分别为21.4%(6/28)、44.4%(4/9)、68.8%(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I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T1~3N0M0期)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LVI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是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
淋巴管侵犯
D2-40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产rhG-CSF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刘丽贤
叶锡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单药与联合方案的疗效对比
庞丹梅
邓燕明
卫光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D2-40标记的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冯卫能
谷力加
邓燕明
刘勇
郭少忠
王巍
张顺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