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后营养指数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露 艾军 +6 位作者 廖生武 黄淑婷 龚妮容 孔耀中 刘德慧 窦献蕊 张广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8-574,共7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是PD患者发生CVD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后营养指数(PNI)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患者免疫、炎症和营养状态的指标,因其具有便利性与可靠性等优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是PD患者发生CVD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后营养指数(PNI)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患者免疫、炎症和营养状态的指标,因其具有便利性与可靠性等优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不同时间点的营养状态与PD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探讨PD患者首年PNI与CV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2000-01-01—2019-07-01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赣州市人民医院4所中心置管并开始接受PD治疗的164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07-01,终点事件为CVD死亡并记录患者生存时间及具体死亡原因。应用限制性立方条图(RCS)分析PNI与PD患者CVD死亡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D患者的生存曲线,绘制PNI预测PD患者CV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最佳截断值(cut-off=40.46)将患者分为低PNI组703例与高PNI组937例;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PNI对PD患者CVD死亡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随访期间共148例患者死亡,其中CVD死亡73例(49.32%)。RCS结果表明,PNI与CVD死亡事件呈线性关联(P for Nonlinear=0.655)。ROC曲线显示,PNI预测PD患者CV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95%CI=0.659~0.775,P<0.001),灵敏度为74.0%,特异度为58.6%。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PNI组CVD生存率低于高PNI组(χ^(2)=26.685,P<0.00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及CVD病史等混杂因素后,低PNI组仍是CV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7.76,95%CI=1.72~35.06,P=0.008),亚组分析结果仍稳健,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PNI降低是PD患者CV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D首年PNI评分在评估PD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腹膜透析 预后营养指数 心血管死亡 预后 队列研究 回顾性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血尿患者肾活检临床病理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申伟 刘笑芬 +1 位作者 叶佩仪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单纯血尿患者的肾穿活检情况,了解其病理改变及肾穿风险,为该类患者肾活检的必要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血尿患者病理诊断及病理分型,了解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所占比例,总结此类患者肾穿并发症...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单纯血尿患者的肾穿活检情况,了解其病理改变及肾穿风险,为该类患者肾活检的必要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血尿患者病理诊断及病理分型,了解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所占比例,总结此类患者肾穿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收集了单纯血尿患者255例,其中IgA肾病76例(29.8%),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25例(49.0%),局灶节段性硬化1例(0.4%)。其中病变偏重组33例(12.9%)。出现肾穿并发症共13例(5.1%),其中肉眼血尿7例占2.8%,肾周血肿5例(<5 cm)5例(1.9%),被膜下大血肿(>5 cm)1例(0.4%)。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血尿患者病理改变多样,约12.9%的患者病理呈重度病变,肾活检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较小。建议单纯血尿患者经观察半年,症状持续或反复者,应常规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以期尽早明确病理类型,做到早期干预治疗,延缓肾功能减退,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肾活检 病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甘宁 孔耀中 刘少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0例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 2 0例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前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2 4h蛋白尿定量 ,尿白蛋白 ,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蛋白尿的排泄...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0例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 2 0例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前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2 4h蛋白尿定量 ,尿白蛋白 ,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蛋白尿的排泄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呈正相关 ,血、尿TNF α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己酮可可碱能降低血、尿TNF α ,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排泄 ,且短期内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 :己酮可可碱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排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肾功能 尿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移植术后发生的恶性肿瘤2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肖观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08-309,共2页
目的 :提高对肝、肾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例器官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肿瘤发生率是 1 3 3 % ,2例患者手术时年龄均超过 5 0岁 ,有糖尿病史 ,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 ,病情进展迅速 ... 目的 :提高对肝、肾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例器官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肿瘤发生率是 1 3 3 % ,2例患者手术时年龄均超过 5 0岁 ,有糖尿病史 ,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 ,病情进展迅速 ,胰头癌患者 ,起病 3个月死亡 ,Kaposi’s肉瘤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结合小剂量化疗 ,起病半年后死亡。结论 :肝、肾移植术后不同地区 ,不同种族 ,不同年龄阶段所好发的肿瘤类型及发生时间不同 ,多因素致病 ,病情进展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肾移植术 肝移植术 合并症 临床特点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及其抑制物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甘宁 孔耀中 刘少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两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5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分别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并和正常人组40例进行对照...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两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5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分别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并和正常人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肾病t-P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PAI-1则高于正常人组(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t-PA活性低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1),而PAI-1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病人存在t-PA/PAI-1失衡,t-PA升高,PAI-1降低,失衡程度与肾脏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T-PA PAI-1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正常人 活性 病人 失衡 结论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 被引量:47
6
作者 侯爱珍 陈囿元 +2 位作者 肖观清 张喆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5,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5例(34.3%);感染28例(27.1%);脑血管意外20例(19.4%);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2.21±11.14)岁,显著高于对照组(56.96±15.78)岁,平均维持透析时间(37.27±38.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0.54±27.86)个月,平均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磷患者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血磷与正常血磷患者;PTH〈150 ng/m L和PTH〉300 ng/m L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PTH 150~300 ng/m L的患者。结论 :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见的3种死亡原因。高龄、透析龄长、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炎症状态、高磷和高PTH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钙磷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膜透析液培养法对提高病原菌阳性率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叶佩仪 誉翠颜 +1 位作者 严明芳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腹膜透析液培养方法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02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标本采集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阳性率。改良法是...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腹膜透析液培养方法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02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标本采集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阳性率。改良法是将腹膜透析液整袋静止悬挂1 h后采集标本,并使用血培养瓶培养;常规法是将腹膜透析液无静止悬挂并整袋摇匀后,使用普通培养瓶培养。结果:改良法的阳性率为73.5%,常规法的阳性率为5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8)。结论: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液改良培养法可提高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有助于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腹膜透析液 病原菌培养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tter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笑芬 孔耀中 +1 位作者 甘宁 黄英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醛固增多症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BARTT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