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臂丛节后神经损伤的MRI诊断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明勇 梁碧玲 +4 位作者 许扬滨 黄穗乔 陈健宇 钟镜联 叶瑞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36-538,共3页
目的:评价MRI对臂丛节后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例经手术证实之完整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节后损伤的MR表现初步分为四型:①正常神经表现型(12%);②神经变性型(24%);③神经疤痕型(20... 目的:评价MRI对臂丛节后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例经手术证实之完整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节后损伤的MR表现初步分为四型:①正常神经表现型(12%);②神经变性型(24%);③神经疤痕型(20%);④神经消失型(48%)。其诊断准确性为89.3%。四种分型代表了不同的损伤程度,有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结论:MRI是目前臂丛节后神经损伤影像诊断的最佳技术,具有无损伤,操作简单方便,诊断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DSA表现及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介入治疗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发林 曹然 +3 位作者 朱彬 李桂林 何耀强 邝恒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DSA表现,以及探索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5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DSA表现,采用导管患肢动脉内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灌注的介入治疗,评价疗效。结果DSA5例显示患肢动脉分支增... 目的观察及分析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DSA表现,以及探索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5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DSA表现,采用导管患肢动脉内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灌注的介入治疗,评价疗效。结果DSA5例显示患肢动脉分支增多、增粗,尤其以2、3级动脉分支明显,其中4例可见小或微小动静脉畸形,可见供血分支动脉增粗、纡曲,引流静脉增粗且早期显影,浅静脉增多、增粗和(或)纡曲。4例行PLE动脉内灌注治疗,术后再次造影显示异常血管网部分消失或明显减少,局部碘油沉积。结论患肢DSA可显示KTS部分畸形血管,PLE动脉内灌注治疗KTS有一定的疗效,较全面的治疗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平阳霉素 碘油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发林 雍昉 +1 位作者 潘爱珍 赵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平扫、增强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重建图像。结果9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8例位于左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平扫、增强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重建图像。结果9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8例位于左下肺,2例位于右下肺;血管重建可显示9例异常供血血管(其中7例来自降主动脉,2例来自腹主动脉),并清楚显示其起源、走行、分支和分布,除1例引流至奇静脉外,其余均引流至下肺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血管,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宏 杨承祥 +3 位作者 王汉兵 闫哲 赵雪群 富沛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行性。方法 :5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经患侧小关节内侧缘或椎板外切迹进入硬膜外侧间隙 ,Ⅱ组在X线引导下用双针法进入患侧椎间孔。记录两组穿刺操作的...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行性。方法 :5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经患侧小关节内侧缘或椎板外切迹进入硬膜外侧间隙 ,Ⅱ组在X线引导下用双针法进入患侧椎间孔。记录两组穿刺操作的时间、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第一组平均穿刺时间明显高于第二组穿刺时间 (分别为 15 .6± 2 .8min和 11.3±1.6min ,P <0 .0 5 ) ,Ⅰ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73.3%和 86 .7% ,Ⅱ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82 .1%和 92 .9% ;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 (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X线引导下经椎间孔双针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准确 ,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引导 经椎间孔双针穿刺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阻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介导下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洁萍 陈雁芳 李嘉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总结头颈部静脉畸形在DSA介导下硬化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DSA介导下硬化治疗的60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硬化治疗的59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例患者术中出现轻度的刺激性咳嗽,经过对症处理... 目的总结头颈部静脉畸形在DSA介导下硬化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DSA介导下硬化治疗的60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硬化治疗的59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例患者术中出现轻度的刺激性咳嗽,经过对症处理后消失,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室护士针对性地观察可能发生的问题、严密的监护、细致的护理,可减少DSA下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出现不测情况的风险,同时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使此项新技术能够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硬化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右心腔1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雍昉 张发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27-1327,共1页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法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7
作者 梁洁萍 陈雁芳 骆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100-2101,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法来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人5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常规护理法加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法。结果:干预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平...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法来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人5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常规护理法加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法。结果:干预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平稳,术中移动身体的次数较少,避免了反复造影的可能,减少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达到了增加病人介入过程安全性的目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综合护理干预 栓塞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