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体外透皮吸收量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丁水生 肖学成 +2 位作者 李金 陈凤 李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建立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中体外透皮接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透皮能力。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1 mol.L-1磷酸氢二胺(用磷酸溶液调pH至3.5)-乙腈... 目的建立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中体外透皮接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透皮能力。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1 mol.L-1磷酸氢二胺(用磷酸溶液调pH至3.5)-乙腈(55∶35∶15),柱温为55℃;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1.0 mL.min-1。体外透皮实验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体外乳猪皮作为透皮屏障,比较自制乳膏与市售乳膏的透皮结果,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透皮接收液中丙酸氟替卡松浓度,计算累积透皮量。结果丙酸氟替卡松在0.050 2~1.003 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回归方程为A=47 709.364 7×C+300.774 4,平均回收率99.58%。自制乳膏与市售乳膏的透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考察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体外透皮吸收量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透皮吸收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