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ikani喉镜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急诊饱胃清醒气管插管 被引量:9
1
作者 柳垂亮 李玉娟 +3 位作者 王美容 钟德勇 李志鹏 吴涯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29-2432,共4页
目的:探讨Shikani喉镜联合右美托咪定(DEX)慢诱导用于急诊饱胃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40例急诊饱胃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气管插管组(S组)和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组(M组)。2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行... 目的:探讨Shikani喉镜联合右美托咪定(DEX)慢诱导用于急诊饱胃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40例急诊饱胃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气管插管组(S组)和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组(M组)。2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行咽喉腔及气管内表麻,10 min静脉泵入DEX负荷量1μg/kg,继以1μg/(kg·h)维持至适宜镇静程度,再分别使用Shikani喉镜(S组)和Macintosh喉镜(M组)行气管插管。评估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及配合程度;记录气管插管次数、时间以及包括心血管反应、呼吸抑制、口咽腔损伤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比较,S组气管插管条件的恶心呕吐降低,且耐受性提高(P<0.05)。S组的1次插管成功率(95.0%)高于M组(70.0%),平均插管时间少于M组,口咽腔黏膜出血创伤的发生率也较M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无明显呼吸抑制及对插管的不良记忆,无剧烈的插管心血管反应。结论:DEX镇静复合上呼吸道表麻下,Shikani喉镜引导急诊饱胃患者的清醒气管插管,较普通Macintosh喉镜插管更简便有效、患者舒适性强、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饱胃 气管插管 清醒 SHIKANI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大转子下与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美容 李志鹏 +3 位作者 何妹仪 欧阳惠碧 何月贞 柳垂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2-746,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大转子下与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内全麻下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60岁,ASAⅡ或Ⅲ级,术毕待清醒拔管后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大转子下与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内全麻下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60岁,ASAⅡ或Ⅲ级,术毕待清醒拔管后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根据坐骨神经阻滞入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组(LG组)和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组(LP组),每组30例。记录坐骨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尝试穿刺次数、穿刺针深度、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记录穿刺及阻滞成功例数、患者满意度评分等;记录术后2、4、8、12、24、36 h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结果LP组坐骨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LG组(P<0.05),尝试穿刺次数明显少于LG组(P<0.05),穿刺针深度明显浅于LG组(P<0.05),穿刺及阻滞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LG组(P<0.05)。两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较大转子下外侧入路进针深度更浅,穿刺、阻滞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更高,为一种优化后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穿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外侧入路 坐骨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美容 柳垂亮 +2 位作者 李志鹏 蒋群锰 何妹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的后入路法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侧TKA手术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0~85岁,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术...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的后入路法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侧TKA手术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0~85岁,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术毕拔管送麻醉恢复室,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根据坐骨神经入路不同,随机分为2组(n=30):外侧入路组(L组),仰卧位下于转子下股骨干中上段外侧行坐骨神经阻滞镇痛;后入路组(P组),侧卧位下于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间行坐骨神经阻滞镇痛。记录坐骨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穿刺针深度、最低平均电流刺激的强度、穿刺成功率、坐骨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收集术后36h内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进针深度明显浅于P组(P<0.05),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6h内均未见局部红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转子间水平后入路法比较,超声联合神经电刺激针引导坐骨神经阻滞镇痛的外侧入路是一种更简单而安全有效的穿刺入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坐骨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美容 李志鹏 +3 位作者 蒋群锰 龚文魁 陈太新 柳垂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根据坐骨神经阻滞用药不同随机分为2组: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6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用量、PCA按压的次数、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等。结果:D组患者术后8、12、24、36、48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R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12 h高于R组(P<0.05),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的次数减少,术后1 d、2 d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大于R组(P<0.05)。结论:在TKA术后股神经置管镇痛中,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比单独使用罗哌卡因阻滞镇痛效果较好,持续时间长,且不增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文魁 王美容 +2 位作者 何建伟 李丽 周幼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17-3819,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D...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DR组);瑞芬太尼组(R组)。D组与DR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5min静脉泵注DEX。记录入室后静卧10min(T0)、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切皮即刻(T4)、处理上级时(T5)、切除腺体时(T6)、术毕时(T7)的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OAA/S及Ramsay镇静评分,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与D组比较,DR组MAP及HR于T5、T6时降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MAP及HR于T2~T6时降低(P<0.05)。与D组及R组比较,DR组E、ET、Ang-Ⅱ于T5~T7时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静脉麻醉能更好地抑制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瑞芬太尼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kani喉镜和Clarus可视喉镜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美容 丁瑞文 +2 位作者 李志鹏 何妹仪 柳垂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33-3936,共4页
目的比较Shikani可视喉镜和Clarus可视喉镜(Trachway)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ikani可视喉镜(S组)和Clarus可视喉镜组(C组),每组30例。记... 目的比较Shikani可视喉镜和Clarus可视喉镜(Trachway)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ikani可视喉镜(S组)和Clarus可视喉镜组(C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 min(T4)、3 min(T5)、5 min(T6)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情况,记录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咽喉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组一次气管插管完成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轻度咽喉疼痛发生率及插管咽喉损伤率S组小于C组(P<0.05)。与T1比较,两组T2~T6时MAP及RPP降低(P<0.05),各时间点MAP、HR、RPP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与Clarus可视喉镜(Trachway)比较,Shikani喉镜插管时间缩短,但在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及咽喉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KANI喉镜 Clarus可视喉镜 颈椎制动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