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学林 卢艳霞 +4 位作者 王文静 郭建玲 徐娴 余荣志 李悦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615-3617,共3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1)在广东随机抽取4市(县),再从4市(县)随机整群抽取20间幼儿园;(2)用尼德克ARK-30对所选儿童进行屈光筛查;(3)可疑近视者和屈光度≤+2.00D者予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1)在广东随机抽取4市(县),再从4市(县)随机整群抽取20间幼儿园;(2)用尼德克ARK-30对所选儿童进行屈光筛查;(3)可疑近视者和屈光度≤+2.00D者予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4)确诊为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由专人进行近视相关因素调查;(5)按自愿原则对近视儿童进行眼轴、角膜曲率的测量;(6)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1.77%,城镇1.82%,农村1.71%;(2)屈光要素的分布:①屈光度(-2.55±1.93)D;②眼轴(23.82±0.47)mm;③角膜曲率:最大径(H)(7.858±0.086)mm,最小径(V)(7.768±0.101)mm;(3)病因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发生与近亲近视史密切相关,城镇与农村学龄前儿童在可能致病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并不少见,其发病机制与青少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学龄前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学龄前儿童近视后屈光要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学林 余荣志 +4 位作者 李悦山 卢艳霞 王文静 郭建玲 徐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95-2198,共4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状况,了解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后屈光要素的动态变化,寻找早期防治近视规律。方法:(1)依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按随机原则抽取4市县;(2)从4市县中各随机选择20间幼儿园,对所抽取的在园学龄前儿童用自动屈光仪进...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状况,了解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后屈光要素的动态变化,寻找早期防治近视规律。方法:(1)依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按随机原则抽取4市县;(2)从4市县中各随机选择20间幼儿园,对所抽取的在园学龄前儿童用自动屈光仪进行屈光筛查;(3)可疑近视患者予以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由专人用带状检影镜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4)确诊为近视的患者自愿进行角膜曲率和眼轴测量;(5)近视患者经适当的屈光矫正后,按要求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随访,每半年进行1次屈光状态、角膜曲率和眼轴的检测。结果:(1)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发生率为1.77%,3~岁组1.00%,4~岁组1.87%,5~6岁组2.41%。(2)屈光要素的动态变化,①初诊屈光度平均-2.63~-3.02D,随时间呈逐渐增加趋势;②初诊眼轴,平均(23.82±0.47)mm,接近正常成人眼轴,随随访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延长趋势;③最大径(H)(7.858±0.086)mm,最小径(V)(7.768±0.101)mm,较成人角膜曲率半径稍大(最大径7.84mm,最小径7.7mm,tH=3.02,P<0.01,tV=9.90,P<0.01),随观察时间的延长呈逐渐缩小趋势。(3)眼轴的延长趋势明显大于角膜曲率半径的缩小趋势(标准化率比较tH=-14.07,tV=-13.84,P<0.001)。(4)混合性散光(径线性近视)268例(发生率2.41%,268/11140)。结论:广东省4市县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为1.77%,3~岁组1.00%;4~岁组1.87%;5~6岁组2.41%;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后其近视度呈不断进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眼轴延长;混合性散光(径线性近视)并不少见,宜予以足够重视。因此学龄前儿童近视眼也应成为近视防治工作的重点,其防治重点如放在如何阻止或减慢眼轴的延长方面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学龄前 屈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人群中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频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小凤 徐湘民 +6 位作者 郭晓玲 周玉球 黄烁丹 刘彦慧 陈亚军 丁红梅 商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调查广东人群中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的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方法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方法(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广东六个城市的2310对夫妇(4620例样本)的珠蛋白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 目的调查广东人群中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的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方法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方法(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广东六个城市的2310对夫妇(4620例样本)的珠蛋白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NGS分析提示有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经NGS和MLPA双重分析发现92例样本携带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基因型为αααanti3.7/αα的45例,αααanti4.2/αα的47例。结论在4620例样本中发现92例携带珠蛋白基因多拷贝,广东人群中的携带率约为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珠蛋白基因 多拷贝 二代测序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玉玲 柳晓春 +2 位作者 谢庆煌 郑玉华 冯小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3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3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3种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ER阳性率为60.00%,PR阳性率为70.00%,相应子宫肌层组织ER、PR阳性率为40.00%、43.33%,两组ER和P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及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无论在增殖期或分泌期,高于相应子宫肌层组织(P<0.01);VEGFR2表达水平高于VEGFR1(P<0.05)。结论:ER、PR、VEGF均是反映子宫肌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指标,研制ER、PR、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拮抗剂,使子宫肌瘤萎缩或凋亡,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肌瘤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晓玲 谢庆煌 +1 位作者 马文敏 阳星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通过 5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病例分析 ,总结其发生诱因及监护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发生的 5 1例中、重度OHSS病例资料。结果 :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 3~ 13天 ,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体瘦及应用HCG... 目的 :通过 5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病例分析 ,总结其发生诱因及监护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发生的 5 1例中、重度OHSS病例资料。结果 :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 3~ 13天 ,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体瘦及应用HCG诱发排卵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经住院监护及扩容、利尿、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 ,效果满意。结论 :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过程中 ,应注意预防OHSS的发生。对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不孕 诱导排卵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柳晓春 谢庆煌 +2 位作者 陈龙 郑玉华 潘淑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 45例患者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 ,均在子宫峡部上方 1~ 2cm处向下楔行切除宫体。并选择 2 0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 :平均术中... 目的 :探讨经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 45例患者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 ,均在子宫峡部上方 1~ 2cm处向下楔行切除宫体。并选择 2 0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 :平均术中出血量 ,平均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肠功能恢复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快 (9.2小时vs 30小时 ,P <0 .0 1) ;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 4天较对照组短 (8天 ) (P <0 .0 1) ;术后病率研究组 8%,对照组 15 %(P<0 .0 1)。结论 :经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 ,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 生活质量 肠功能 腹腔镜 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贾德勤 王星 伍捷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了解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情况,探讨与CHD发生相关的因素,为CHD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地市级妇幼保健院4年间出生的孕满28周至产后7 d内的围生儿进行CHD发病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6年10月1日—2010年... 目的了解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情况,探讨与CHD发生相关的因素,为CHD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地市级妇幼保健院4年间出生的孕满28周至产后7 d内的围生儿进行CHD发病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4年间共监测围生儿24 372例,发现CHD 218例,发生率为89.45万/,各年份CH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围生期CHD的发生率年均增长速度为59.68%。(2)男女CH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CHD各类型例次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前5位CHD依次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右房室瓣关闭不全、法洛四联症。(4)单纯型187例(85.78%),复合型31例(14.22%),最多的类型达3种。(5)有10.55%合并其他畸形,其中合并染色体异常占20.09%。(6)宫内诊断率为34.40%,其中41.33%行治疗性引产。结论 (1)CHD是影响佛山市围生儿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母亲妊娠年龄与CHD的发生有关。(3)开展CHD监测和深入的病因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 被引量:30
9
作者 黄晓斌 谢庆煌 +3 位作者 柳晓春 江卓飞 李庆东 郑玉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4~12月,对16例早期宫颈癌(ⅠA2期1例,ⅠB1期10例,ⅠB2期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4~12月,对16例早期宫颈癌(ⅠA2期1例,ⅠB1期10例,ⅠB2期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215(185~280)min,术中出血150(100~300)ml,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36(21~45)枚,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自排小便时间中位数12(7~42)d。术后下肢静脉血栓1例。术后30天伤口外观美容满意度评分(cosmetic score,CS) 18(15~22)分。中位随诊时间26(4~37)周,无复发、死亡。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可行、安全的,但其肿瘤学结局仍需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广泛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孕妇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牛健民 郭晓玲 +2 位作者 张温麑 赖有行 彭武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 :检测不同糖耐量孕妇个体血清瘦素水平 ,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 (HOMA)评估正常糖耐量孕妇 (NGT)、妊娠糖耐量低减孕妇 (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 )的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 目的 :检测不同糖耐量孕妇个体血清瘦素水平 ,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 (HOMA)评估正常糖耐量孕妇 (NGT)、妊娠糖耐量低减孕妇 (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 )的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和HOMA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 ;利用放免法检测 3组孕妇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 1)GDM组和GIGT组HOMA IR显著高于NGT组 (P <0 0 5或P <0 0 1) ,GDM组HOMA IR显著高于GIGT组 (P <0 0 5 ) ;3组的HBCI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2 )血清瘦素水平由NGT到GIGT和GDM呈逐步增高态势 (P <0 0 0 1) ;( 3 )瘦素与空腹胰岛素、孕晚期体重、HOMA IR、HBCI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或P <0 0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瘦素与FINS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r2 =0 168,P <0 0 1)。结论 :GDM患者和GIGT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 ,且以GDM患者增高最为明显 ;瘦素水平与GDM患者IR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M 血清瘦素 胰岛Β细胞功能 糖耐量 NGT 胰岛素抵抗 患者 水平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平静 周东华 +2 位作者 田杰 范菊花 陈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7~59岁,平均45岁。5例肿瘤位于左侧卵巢,5例位于右侧卵巢。肿瘤...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7~59岁,平均45岁。5例肿瘤位于左侧卵巢,5例位于右侧卵巢。肿瘤最大直径5~13 cm,切面以囊性为主,囊壁内侧见大小不等的乳头状赘生物,囊内含黏液或黏稠胶冻样物。肿瘤组织主要由子宫颈管型黏液上皮及浆液性上皮组成,肿瘤细胞呈腺样、粗大球茎状或乳头状排列,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不易见,肿瘤间质内见特征性中性粒细胞浸润。6例肿瘤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合并良性附壁结节,2例合并子宫内膜样癌。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AX-8、CK7、ER均呈阳性(10/10),PR阳性(7/10),CK20、CDX2均呈阴性(10/10),WT-1阴性(9/10),Ki-67增殖指数1%~10%。10例患者FIGO分期ⅠA期2例,ⅠB期1例,ⅠC1期4例,ⅠC2期1例,ⅠC3期2例。术后随访12~55个月,除1例在29个月盆腔包块复发以外,其余9例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相对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肿瘤 浆黏液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survivin基因在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莹 钟玲 +1 位作者 王勇 邓凯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pshRNA-survivin在体内是否能抑制卵巢癌移植瘤体的生长。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pshRNA-survivin,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的survivin表达情况,TUNEL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凋亡情... 目的观察pshRNA-survivin在体内是否能抑制卵巢癌移植瘤体的生长。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pshRNA-survivin,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的survivin表达情况,TUNEL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shRNA-survivin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减缓肿瘤生长速度。结论pshRNA-survivin明显抑制了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卵巢肿瘤 细胞株SKOV3 RNA干扰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先兆早产孕妇血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锦屏 何雪梅 +3 位作者 周姿杏 王丽娟 于丹丹 陈菲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1-705,共5页
背景早产是一种严重而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早产儿因身体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而存活率低,会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负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国际公认的促胎肺成熟、使新生儿获益的标准措施,但地塞米松的治疗对母体血糖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且... 背景早产是一种严重而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早产儿因身体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而存活率低,会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负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国际公认的促胎肺成熟、使新生儿获益的标准措施,但地塞米松的治疗对母体血糖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且母体血糖随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峰值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先兆早产孕妇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因先兆早产需住院行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24~28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非GDM组。两组孕妇入院后均接受统一的促胎肺成熟方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6 mg/次,1次/12 h,共4次。使用美敦力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两组孕妇每次注射地塞米松前1 h和注射后3 h的血糖。比较两组孕妇第1、2、3、4次地塞米松注射前1 h和注射后3 h血糖,4次地塞米松注射后血药浓度峰值前后1 h血糖,并绘制相应的血糖随时间变化趋势图。结果最终完成研究55例,其中GDM组16例,非GDM组39例。GDM组和非GDM组孕妇第1、2、3、4次地塞米松注射前1 h和注射后3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第2、3、4次地塞米松注射前1 h血糖均高于第1次(P<0.05);GDM组孕妇第1、2、3、4次地塞米松注射后3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GDM组孕妇第2、3次地塞米松注射前1 h血糖均高于第1次(P<0.05);非GDM组孕妇第2、3、4次地塞米松注射后3 h血糖均高于第1次(P<0.05)。GDM组与非GDM组孕妇第1、2、3、4次地塞米松注射后血药浓度峰值前后1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地塞米松注射后3 h内,非GDM孕妇血糖均在参考范围内波动,无明显规律趋势;GDM组孕妇血糖波动范围较大,且4次地塞米松注射120 min后血糖逐渐升高。结论单胎孕妇注射地塞米松2 h内,其血糖可能不受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峰值影响;地塞米松升高血糖的作用时间是在注射后3 h,4次地塞米松注射对血糖的升高无累积效应。接受地塞米松注射后3 h内,非GDM孕妇血糖均在参考范围内波动,无明显规律趋势;GDM组孕妇血糖波动范围较大,且4次地塞米松注射120 min后血糖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产 地塞米松 糖尿病 妊娠 动态血糖变化 血药峰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43
14
作者 陆镇奇 何力 高平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HIE早期的图像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39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aEEG描记,按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最高上边界、最低下边界及带宽...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HIE早期的图像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39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aEEG描记,按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最高上边界、最低下边界及带宽结合下边界等作比较。结果:早期HIE患儿脑电活动中,35例为不连续性脑电图,而对照组均为连续性脑电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P<0.05);HIE患儿中仅4例具备成熟SWC,而对照组均具备成熟SW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P<0.01);HIE组最高上边界为(47.34±13.62)μV,对照组为(29.58±7.11)μV,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7,P<0.01),HIE组最低下边界为(1.94±0.74)μV,对照组为(8.14±0.87)μV,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1),带宽结合下边界比较,HIE组表现为抑制或未成熟,而对照组均为成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P<0.05)。结论:新生儿H IE早期脑电活动表现为不连续,无成熟SWC,最高上边界升高,最低下边界低下,带宽结合下边界常表现为抑制或未成熟。通过对HIE患儿作早期aEEG检查,分析以上五项指标可作为一种简化评价方法,用于HI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睡眠-觉醒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和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宫颈ASCUS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建兰 王夷黎 +3 位作者 禤坚艳 柳晓春 彭敏 周东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为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的分流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8...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为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的分流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8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并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比较。结果:p16、Ki-67表达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病变级别呈正相关。p16在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炎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HSI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LSIL组和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出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的敏感度为83.3%(20/24)和91.7%(22/24);特异度为80.4%(74/92)和86.0%(74/86)。结论:利用TCT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有效、简便的ASCUS分流管理的生物学标记物,可提高HSIL的检出率,使高危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液基细胞学检测 P16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内外同时妊娠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邓凯贤 郑玉华 柳晓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在宫内外同时妊娠(HP)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对HP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1例H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为输卵管妊娠(均行患侧输...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在宫内外同时妊娠(HP)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对HP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1例H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为输卵管妊娠(均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为宫角妊娠(行宫角妊娠取出术)。部分患者同时行盆腔粘连松解术和(或)对侧输卵管结扎术。所有手术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有20例患者接受不同时间的保胎治疗,17例成功分娩,1例怀孕8个月,2例保胎失败,保胎成功率达90.0%(18/20)。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仅可早期确诊可疑HP患者,减少异位妊娠对宫内胚胎的影响,还可同时对异位妊娠进行有效治疗,对休克型及少见的HP的治疗亦安全可行。腹腔镜手术是治疗HP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外同时妊娠 腹腔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与开腹子宫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肇丽杰 谢庆煌 +4 位作者 柳晓春 郑玉华 冯小红 林俊明 吴丹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研究阴式与开腹子宫手术术前后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阴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阴式及开腹子宫手术患者各80例。测定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和术后72小时补体C3、C4,急性期蛋白(CRP),T细胞亚群CD3+、... 目的:研究阴式与开腹子宫手术术前后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阴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阴式及开腹子宫手术患者各80例。测定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和术后72小时补体C3、C4,急性期蛋白(CRP),T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两组手术前后C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C3术后24小时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术后72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开腹组C3术后24小时较术前下降更明显(P<0.01),术后72小时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术后24小时、72小时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1),组间比较:术后24小时、72小时CRP水平开腹组高于阴式组(P<0.01,P<0.05)。两组术后24小时CD3+、CD4+、CD8+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小时阴式组上述指标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而开腹组CD3+、CD4+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阴式子宫手术比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手术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晓斌 柳晓春 +2 位作者 郑玉华 冯敏清 罗美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有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2105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27例术后发生PEP,发生率1.3%,对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PEP的有关因素进行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有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2105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27例术后发生PEP,发生率1.3%,对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PEP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6例PEP甲氨蝶呤(MTX)药物治疗治愈,1例PEP因腹腔内出血急诊手术治愈。对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PEP的发生与术前血清β-hCG≥4000 U/L、术前血清孕酮≥30 nmol/L和妊娠部位有关(χ2=66.512,P=0.000;χ2=85.093,P=0.000;χ2=9.918,P=0.019),其中间质部与峡部、壶腹部的PEP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182,P=0.041;χ2=4.992,P=0.025);停经时间长短、患者年龄、包块大小、有无剖宫产史、有无异位妊娠史与PEP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 PEP的发生与术前血清β-hCG≥4000 IU/L、血清孕酮≥30 nmol/L和妊娠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异位妊娠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岑赛宁 区腾飞 吴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现状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269例身高、体重发育落后儿进行血铅含量的测定,并对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在269例生长... 目的探讨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现状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269例身高、体重发育落后儿进行血铅含量的测定,并对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在269例生长迟缓儿中,血铅最高值为29μg/dl,最低值为5μg/dl,几何均值为13μg/dl,≥10μg/dl者156例,占57.8%;②血铅水平与身高-sd为正相关,r=0.0878,P<0.05;与体重-sd相关性不显著,r=0.0533,P>0.1;③生长迟缓儿与正常儿血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U=22142.5,P<0.01。④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铅水平与生活环境因素(父母职业、交通工具、饮用牛奶、手-口习惯、居住地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铅中毒可导致儿童身高增长减慢,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高于生长发育正常儿,血铅水平与生活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生长迟缓 铅中毒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肇丽杰 柳晓春 +2 位作者 谢庆煌 郑玉华 黄晓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900-902,9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经阴道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0例,测定2组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72 h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经...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经阴道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0例,测定2组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72 h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经阴道组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24 h IgG、IgM较术前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经阴道组(P<0.05),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2组术后24 h CD3+、CD4+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经阴道组CD3+、CD4+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而开腹组CD4+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且显著低于经阴道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抑制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手术 子宫肌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