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米非司酮及利凡诺对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艳 言齐 黄敏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米非司酮及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利凡诺)对疤痕子宫患者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80例疤痕子宫中期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引产,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引产... 目的观察联合米非司酮及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利凡诺)对疤痕子宫患者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80例疤痕子宫中期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引产,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总时间、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流产结束时间及流产后有效率及出血量。结果对照组的宫缩至流产结束时间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引产总时间和宫缩发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实验组流产后出血量为(71.49±31.45)ml,少于对照组的(99.38±33.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对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行、出血量少、有效率及安全性高,并有利于缩短引产时间及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 疤痕子宫 中期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血清CA125结合雌二醇判断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峰 言齐 郭伟娣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77-79,141,共4页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CA125结合雌二醇判断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合并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分别有66例和54例,采用电化学免...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CA125结合雌二醇判断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合并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分别有66例和54例,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分别对其血清CA125、E2水平进行测定,另取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三组孕妇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对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判断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进行计算。结果通过对三组孕妇的血清CA125、HCG、E2水平进行监测,可见CA125的比较有妊娠失败组〉继续妊娠组〉正常妊娠组的情况,而E2、HCG水平的比较则呈相反规律,每两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CA125与E2联合预测先兆流产不良结局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6.30%、98.48%、97.50%,均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合并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实施血清CA125及雌二醇联合监测,可以对不良结局进行有效预测,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CA125 雌二醇 监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PCEA对血浆泌乳素的影响
3
作者 陈艳 周细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血浆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60例足月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关腹后行PCEA,对照组关腹后拔出硬膜外管道。对比两组PRL水平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血浆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60例足月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关腹后行PCEA,对照组关腹后拔出硬膜外管道。对比两组PRL水平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0.6)、(1.4±0.3)、(1.0±0.2)、(0.8±0.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PR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初乳时间[(30.16±4.48)h]早于对照组[(35.85±4.48)h](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PRL分泌,提前初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术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言齐 黄文瑾 +1 位作者 范建美 王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术Ⅰ组与术Ⅱ组,各25例。术Ⅰ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术,术Ⅱ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腹...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术Ⅰ组与术Ⅱ组,各25例。术Ⅰ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术,术Ⅱ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术Ⅱ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术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Ⅱ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术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盆腔炎 腹腔镜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生存质量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全珍 王峰 +1 位作者 郭伟娣 李晓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 目的研究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VA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共出现2例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言齐 黄文瑾 +1 位作者 王峰 郭伟娣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0期68-70,共3页
目的对早孕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早孕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对早孕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早孕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及系统性的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及早产率分别为17.50%,25.00%,对照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及早产率分别为2.50%和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妊娠年龄、住院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新生儿的体质量分别为(38.23±4.32)岁、(27.91±10.32)d、(17.44±7.61)d、(2.88±0.48)kg,;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0.16±5.43)岁、(23.82±9.63)d、(13.26±7.26)d、(3.26±0.64)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先兆流产患者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对妊娠结局具有不利的影响,且多见于年龄较大的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绒毛膜下血肿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尼环用于第二次剖宫产术后育龄期妇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全珍 郭伟娣 +3 位作者 曾超益 杨秀荷 黄月梅 言齐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76-78,共3页
目的为了给第二次剖宫产术后的育龄期妇女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依从性好的长效避孕方法并尽可能减少意外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分析应用吉尼环(Geneflex IN/S IUD)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从2018年1~3月来我院就诊的第二次剖宫... 目的为了给第二次剖宫产术后的育龄期妇女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依从性好的长效避孕方法并尽可能减少意外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分析应用吉尼环(Geneflex IN/S IUD)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从2018年1~3月来我院就诊的第二次剖宫产术后无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上圆形金属节育环避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圆形金属节育环组),应用吉尼环(Geneflex IN/S IUD)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吉尼环组),比较不同节育措施对两组上环后的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妇女上环后的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有效率依次为4.00%、6.00%和90.00%,而对照组妇女上环后的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有效率依次为16.00%、14.00%和70.00%,观察组避孕有效率明显增加而上环后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妇女各不良反应(经期延长、下腹痛、异常出血及经量增多)发生率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尼环应用于第二次剖宫产术后的育龄期妇女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避孕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如异常出血、经量增多等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尼环 二次剖宫产术后 育龄期妇女 宫内节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的140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建美 陈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的14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14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将初产妇分为两组,每组产妇70例,在产妇宫口开大3cm左右时,观察组产妇采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对照组采用地西泮静脉推注,... 目的分析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的14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14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将初产妇分为两组,每组产妇70例,在产妇宫口开大3cm左右时,观察组产妇采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对照组采用地西泮静脉推注,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用药后宫颈扩张速度、宫口开全平均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宫颈扩张速度(2.8±1.5)cm/h、宫口开全平均时间(3.86±0.15)h、第二产程时间(40.12±3.21)min、产后出血量(135.21±30.45)m L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并发症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用药后的胎儿窘迫发生率1.43%、剖宫产发生率5.7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在产程活跃期使用间苯三酚后,不仅能使产妇宫颈较快扩张、预防宫颈水肿,促进产程进展,还能有效改善母婴预后,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为初产妇产程活跃期首选用药干预方式,值得在产程活跃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活跃期 间苯三酚 地西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脐血流S/D比值测定联合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新生儿出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范建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S/D比值测定联合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监护且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88例,对高危孕妇实施胎心监护和脐动脉血流S/D比值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孕妇分为四... 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S/D比值测定联合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监护且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88例,对高危孕妇实施胎心监护和脐动脉血流S/D比值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孕妇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胎心与脐动脉血流比值均正常)、B组(胎心异常,脐动脉血流比值正常)、C组(胎心正常,脐动脉血流比值异常)、D组(胎心与脐动脉血流比值均异常),对四组新生儿的出生状况、羊水污染程度及剖宫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对新生儿实施Apgar评分,A组新生儿的评分明显优于B、C和D组,P<0.05;A组产妇羊水污染程度明显低于B、C和D组,P<0.05;A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B、C、D组,D组剖宫产率最高。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待产过程中实施脐动脉血流S/D比值测定和胎心监护,可以有效了解胎儿宫内储备功能,预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状况,可作为指导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的敏感指标。当胎心监护异常及脐动脉血流比值升高时,可能存在或潜在胎儿窘迫及新生儿不良出生状况,需及时手术终止分娩,预防不良出生结局。这一方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流比值 胎心监护 高危妊娠 围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