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诊治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罗兰珠
陈淦
+3 位作者
杨水泉
李桂岚
邝秋萍
严梓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781,共4页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MMI)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卒中亚型,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导致诊疗过程中易出现误诊。双侧MMI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易进展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药物治疗对于该类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欠佳。作者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MMI患者的病例...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MMI)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卒中亚型,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导致诊疗过程中易出现误诊。双侧MMI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易进展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药物治疗对于该类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欠佳。作者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MMI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以右侧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伴言语不清,经头部MR检查最终明确其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该患者左侧椎动脉V4段发出的左侧小脑后下动脉后以远闭塞,采用支架取栓及球囊扩张术治疗,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显示患者预后良好。通过复习文献,结合该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双侧MMI最常见的病因,头部MR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对于伴有椎动脉V4段闭塞的双侧MMI患者,可尝试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延髓内侧梗死
诊断
治疗
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早期动态血糖监测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战辉
张增强
+1 位作者
张蕾
何志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监测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糖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更详细的血糖代谢信息及预后评估。方法对连续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观察早期血糖波动情况,根据血糖代谢紊乱程度依次...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监测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糖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更详细的血糖代谢信息及预后评估。方法对连续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观察早期血糖波动情况,根据血糖代谢紊乱程度依次分为血糖正常组(31例)、一过性血糖升高组(20例)和持续性血糖升高组(40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平均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同时比较治疗后24h、7d、14d神经缺损评分。结果持续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男性比例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陈旧性脑梗死、高血压史的病例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平均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高于其他两组(P<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治疗后7d及14d神经缺损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准确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早期血糖代谢情况,可指导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血糖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欧茹
唐亚梅
李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06例脑出血患者以CT结果为依据,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量,MRI评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数目和分级,于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06例脑出血患者以CT结果为依据,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量,MRI评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数目和分级,于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随访1年记录1年内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共306例患者根据有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分为EPVS组(129例)和无EPVS组(177例),EPVS组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比例[75.97%(98/129)对36.16%(64/177);χ~2=47.469,P=0.000]和生活质量较差比例[44.19%(57/129)对20.34%(36/177);χ~2=20.058,P=0.000]均高于无EPVS组。亚组分析显示,EPVS轻度组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比例[52%(39/75)对77.78%(42/54);χ~2=8.929,P=0.003]和生活质量较差比例[25.33%(19/75)对55.56%(30/54);χ~2=12.173,P=0.000]均低于重度组。EPVS组脑出血1年内出血性卒中复发率[6.98%(9/129)对1.13%(2/177);校正χ~2=5.770,P=0.016]和缺血性卒中复发率[12.40%(16/129)对2.82%(5/177);χ~2=10.710,P=0.001]均高于无EPVS组。结论存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较差,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较高;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可以作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非MeSH词)
脑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诊治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罗兰珠
陈淦
杨水泉
李桂岚
邝秋萍
严梓乐
机构
广东省
佛山市
三水区
人民医院
神经
内科
广东省
佛山市
南海区
第六
人民医院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781,共4页
文摘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MMI)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卒中亚型,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导致诊疗过程中易出现误诊。双侧MMI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易进展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药物治疗对于该类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欠佳。作者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MMI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以右侧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伴言语不清,经头部MR检查最终明确其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该患者左侧椎动脉V4段发出的左侧小脑后下动脉后以远闭塞,采用支架取栓及球囊扩张术治疗,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显示患者预后良好。通过复习文献,结合该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双侧MMI最常见的病因,头部MR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对于伴有椎动脉V4段闭塞的双侧MMI患者,可尝试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关键词
脑梗死
延髓内侧梗死
诊断
治疗
取栓术
Keywords
Brain infarction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
Diagnosis
Therapy
Thrombectomy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早期动态血糖监测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战辉
张增强
张蕾
何志聪
机构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佛
医院
解放军总
医院
老年
神经
内科
解放军总
医院
海南分院保健三科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佛
医院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9,共5页
文摘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监测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糖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更详细的血糖代谢信息及预后评估。方法对连续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观察早期血糖波动情况,根据血糖代谢紊乱程度依次分为血糖正常组(31例)、一过性血糖升高组(20例)和持续性血糖升高组(40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平均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同时比较治疗后24h、7d、14d神经缺损评分。结果持续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男性比例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陈旧性脑梗死、高血压史的病例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平均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高于其他两组(P<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治疗后7d及14d神经缺损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准确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早期血糖代谢情况,可指导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估。
关键词
卒中
高血糖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应激
Keywords
stroke
hyperglycemia
diabetes mellitus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tres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欧茹
唐亚梅
李飞
机构
广东
同江
医院
神经
内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
医院
神经
内科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7-8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4712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622041)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A030313120)
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60216)~~
文摘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06例脑出血患者以CT结果为依据,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量,MRI评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数目和分级,于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随访1年记录1年内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共306例患者根据有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分为EPVS组(129例)和无EPVS组(177例),EPVS组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比例[75.97%(98/129)对36.16%(64/177);χ~2=47.469,P=0.000]和生活质量较差比例[44.19%(57/129)对20.34%(36/177);χ~2=20.058,P=0.000]均高于无EPVS组。亚组分析显示,EPVS轻度组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比例[52%(39/75)对77.78%(42/54);χ~2=8.929,P=0.003]和生活质量较差比例[25.33%(19/75)对55.56%(30/54);χ~2=12.173,P=0.000]均低于重度组。EPVS组脑出血1年内出血性卒中复发率[6.98%(9/129)对1.13%(2/177);校正χ~2=5.770,P=0.016]和缺血性卒中复发率[12.40%(16/129)对2.82%(5/177);χ~2=10.710,P=0.001]均高于无EPVS组。结论存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较差,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较高;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可以作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非MeSH词)
脑出血
预后
Keywords
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not in MESH)
Cerebral hemorrhage
Prognosis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诊治一例并文献复习
罗兰珠
陈淦
杨水泉
李桂岚
邝秋萍
严梓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早期动态血糖监测
李战辉
张增强
张蕾
何志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欧茹
唐亚梅
李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