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罐法对住院心血管病患者人蛋白激酶C与磷酸肌醇3-激酶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赖家春 邹辉标 +6 位作者 董立芸 陈盛安 沈冠男 杨泽福 赵学峰 谢祥栋 杨希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361-3365,共5页
背景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病以血运重建及药物治疗为主,其近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欠佳。目前认为机体短暂缺血后会有缺血后适应性变化,并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人蛋白激酶C(PKC)、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及内源性腺苷释放增... 背景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病以血运重建及药物治疗为主,其近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欠佳。目前认为机体短暂缺血后会有缺血后适应性变化,并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人蛋白激酶C(PKC)、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及内源性腺苷释放增多等有关。目的探讨火罐法对住院心血管病患者血清PKC、PI3K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1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入院后按相关指南行调脂、抗血小板、平稳血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火罐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分别以血清PKC、PI3K水平较基线升高30%定义为有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KC水平治疗有效情况、血清PI3K水平治疗有效情况,及其入院时和出院时血清PKC、PI3K水平。结果315例患者中,因个人原因提前出院3例,中途未完成火罐法治疗5例,最后住院满1周并完成火罐法治疗307例,其中试验组158例,对照组14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PKC水平治疗有效28例,无效121例;试验组患者血清PKC水平治疗有效117例,无效41例;试验组患者血清PKC水平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7.07,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PI3K水平治疗有效25例,无效124例;试验组患者血清PI3K水平治疗有效126例,无效32例;试验组患者血清PI3K水平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5,P<0.01)。试验组患者出院时血清PKC、PI3K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 火罐法治疗可上调住院心血管病患者血清PKC、PI3K水平,且其本身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患者容易接受,临床开展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火罐法 缺血预适应 缺血预处理 蛋白激酶C 磷酸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B型脑利钠肽指导心衰患者袢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功能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泽福 万建平 +4 位作者 罗韶金 黄景文 薛世荣 杨玲 汤群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3-745,共3页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W组,P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W组,P值分别为<0.001、0.02、<0.001。基线至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W组8例心衰复发,B+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W组9例心衰复发,B+W组1例心衰复发,P=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脑利钠肽 袢利尿剂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