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1
作者 罗岚 《广东园林》 2003年第S1期6-10,共5页
佛山市园林规划设计要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切入点要在继承民族性、地方性的基础上,以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为关键,拓宽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创造出符合生态要求和人类需要的园林艺术。
关键词 佛山市 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窄叶水稻材料的特性及遗传初报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建昌 张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79,共3页
从桂朝 2号辐射突变系辐 5 4针叶中选出 5 4 5窄叶株 ,其株高 (6 9.8±5 .0 )cm ,剑叶长 (18.8± 1.6 )cm ,剑叶宽 (0 .87±0 .0 7)cm ,千粒重 (13.7± 0 .2 3)g,谷粒为麻壳 ,株叶型好 ,不早衰。经过 5年的连续跟踪选... 从桂朝 2号辐射突变系辐 5 4针叶中选出 5 4 5窄叶株 ,其株高 (6 9.8±5 .0 )cm ,剑叶长 (18.8± 1.6 )cm ,剑叶宽 (0 .87±0 .0 7)cm ,千粒重 (13.7± 0 .2 3)g,谷粒为麻壳 ,株叶型好 ,不早衰。经过 5年的连续跟踪选择和初步的遗传测定 ,该窄叶材料始终处于分离状态 ,且分离呈规律性变化 ,即凡是窄叶株 ,下代就一定分离出宽叶株和窄叶株两种类型 ,分离比单株间存在差异 ;从窄叶株分离出来的宽叶株 ,下代仅出现一种类型 ,即宽叶株 ,群体间变异小。 5 4 5窄叶与具有标记性状的稳定宽叶材料杂交 ,各组合F1 代都表现为宽叶 ;F2 代群体中没有窄叶株出现 ,表现为一极分离状态。 5 4 5宽叶与标记性状的稳定宽叶材料杂交 ,各组合F1 代都表现为宽叶 ;F2 代群体中既有双亲叶型 ,也有中间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窄叶性状 品种特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中国兰品种金蕙的原球茎增殖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关仕港 刘建昌 +3 位作者 崔志新 张维民 杨宣华 龙仲宇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用中国蕙兰品种(金蕙)的茎尖诱导的原球茎(根状茎)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不同蔗糖浓度及活性炭不同用量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50d平均增殖185%;在激素配比为6BA2.0~3.0mgL:NAA0.2~0.3mgL... 用中国蕙兰品种(金蕙)的茎尖诱导的原球茎(根状茎)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不同蔗糖浓度及活性炭不同用量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50d平均增殖185%;在激素配比为6BA2.0~3.0mgL:NAA0.2~0.3mgL的条件下,原球茎生长快,生长势强;蔗糖浓度20~30gL,活性炭0.5~1.0gL,均能取得比较好的增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 原球茎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蕹菜反季节水培生产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显进 刘义冠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67-68,共2页
经过三年的栽培生产试验,认为较适合大棚水培的蕹菜品种为泰国青梗、澳门白梗、广西博白青梗;采用园试配方营养液,苗期、生长初期和采收期营养液电导率值分别为0.8-1.5m、1.5-2.0m、2.0-2.5m,pH值调节在... 经过三年的栽培生产试验,认为较适合大棚水培的蕹菜品种为泰国青梗、澳门白梗、广西博白青梗;采用园试配方营养液,苗期、生长初期和采收期营养液电导率值分别为0.8-1.5m、1.5-2.0m、2.0-2.5m,pH值调节在6.0-6.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水培 品种 电导率值 塑料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芒果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技术实践
5
作者 曾钦湖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6年第1期12-13,共2页
克服芒果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技术实践曾钦湖(广东省佛山市农业学校佛山528251)广东省80年代中期引进发展的桂香芒、紫花芒、绿皮芒、串芒等迟花品种,两性花比率高,开花期集中在气温较高(17—30℃)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克服芒果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技术实践曾钦湖(广东省佛山市农业学校佛山528251)广东省80年代中期引进发展的桂香芒、紫花芒、绿皮芒、串芒等迟花品种,两性花比率高,开花期集中在气温较高(17—30℃)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所以总体上能早结、丰产,但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大年 小年 结果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不同原料与栽培方式的比较
6
作者 朱永莹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以棉籽壳、稻草为原料,分别进行床式栽培和砖块式栽培的对比试验,并相应进行人工调控环境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用棉籽壳砖块式栽培草菇的产量高;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出菇快1~2天;每百公斤原料的产量: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的高5.87%~20.... 以棉籽壳、稻草为原料,分别进行床式栽培和砖块式栽培的对比试验,并相应进行人工调控环境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用棉籽壳砖块式栽培草菇的产量高;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出菇快1~2天;每百公斤原料的产量: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的高5.87%~20.25%,用棉籽壳栽培的比用稻草的高59.67%~8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原料 草菇 棉籽壳 对比试验 环境因子 人工调控 试验结果 砖块 产量高 稻草 出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