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广东检察工作实践回顾与构想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红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4-15,共2页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就是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通过加大诉讼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转变成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 社会和谐稳定 检察工作 实践 广东 依法治国方略 监督力度 廉洁执法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监督民事虚假诉讼正当性研究——以构建虚假诉讼的多元防治系统为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周虹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共3页
一、民事虚假诉讼释义通常而言,虚假诉讼意指行为人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法律事实、伪造诉讼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利用虚假的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申请执行,使人民法院错误裁判或执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但根... 一、民事虚假诉讼释义通常而言,虚假诉讼意指行为人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法律事实、伪造诉讼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利用虚假的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申请执行,使人民法院错误裁判或执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但根据笔者实证研究,虚假诉讼并不只是发生于诉讼阶段,也常出现于执行阶段,行为人并不仅为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法律关系 诉讼证据 检察监督 系统 防治 人民法院 行为人 法律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学成 张和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5期63-67,共5页
由于我国司法理念、诉讼制度、工作机制等因素的约束,刑事和解制度的推行遇到理念冲突、角色矛盾、制度缺失、价值失衡等现实困难。在修订《刑事诉讼法》、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同时,要对相关的司法理念、诉讼制度、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的革... 由于我国司法理念、诉讼制度、工作机制等因素的约束,刑事和解制度的推行遇到理念冲突、角色矛盾、制度缺失、价值失衡等现实困难。在修订《刑事诉讼法》、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同时,要对相关的司法理念、诉讼制度、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的革新,为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和实践创造可能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玉霞 薛克鹏 +2 位作者 潘金贵 邓宇 董兆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21,共19页
根据中共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和顶层设计,更为全面深入的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自上而下地铺设开来,这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中国司法改革的接续与深化。改革,顾名思义是既"改"又"革":改就是要改变现行... 根据中共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和顶层设计,更为全面深入的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自上而下地铺设开来,这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中国司法改革的接续与深化。改革,顾名思义是既"改"又"革":改就是要改变现行司法体制机制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革则是要去除积弊,革除职权配置的不当、利益分配的不公、职能成效的低下及不利于司法正义实现的弊端。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习近平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改革框架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导向:一是对法官、检察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把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办案一线。三是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条件和程序。四是完善办案责任制。五是健全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六是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七是完善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制度。有鉴于此,我刊特推出本期笔谈,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关注总结司法试点经验,倾听学界不同声音,为此次司法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献计献策。栏目主持人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梁玉霞在其论文《司法责任认定标准的二元论》中,提出了以什么标准认定司法责任的问题。她认为司法责任的认定标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结果论和过程论两种学说的分歧与对立。结果论者认为,应以案件实体结果的对错作为衡量司法是非的标尺;过程论者则认为检验司法对错的标准只能是司法程序的正当与否而不是案件处理结果的对与错。她主张将结果与过程两者分离才能防止偏颇,准确认定司法责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克鹏的论文《司法机关不是司法改革的主导者,而是被改革和被规范者》,指出本次司法改革的主导者不是司法机关。理由是这不再是人民法院主导的局部性改革,而是在中共中央主导下进行的,以依法治国为战略性目标的全面改革。本次改革是以司法公正为目标,以保障和规范司法权为手段,既需要通过外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权力,也需要通过内改优化权力配置,保障司法公正。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金贵的论文《陪审实质化改革的核心与路径》,认为此次陪审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保障陪审员在事实认定中发挥实质作用。陪审员只参与审理案件事实认定,不再参与审理法律适用。因此主张建立保障陪审员庭前阅卷和参与庭前会议的机制,建立事实认定过程中的问题列表机制,建立法官诉讼过程中的指示机制,建立陪审员在庭审过程中的发问等庭审活动参与机制,建立保障陪审员在评议过程中充分发表意见的评议机制,建立保障陪审员在事实认定中发挥实质作用的配套机制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邓宇博士的《上海员额制改革试点的启示》一文,通过对上海员额制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提出三点启示:一是科学确定法官员额。既要考虑地区差异性、不同审级工作需要,还要严格标准、程序;二是科学设定权力责任,包括科学设定各类人员权力边界,建立与权力相统一的"责任清单";三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完善职业保障等。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董兆玲,在《浅论司法改革中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一文中,对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的必要性、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建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司法改革路径等进行探讨,主张以审判为中心构建控辩审三方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全方位的律师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办案责任制,科学界定检察官、法官的责任范围;畅通律师与检察官、法官之间的互相流动渠道,完善职业转换机制;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对话协作机制,科学界定控辩审三方交往的尺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政人员 法律职业共同体 事实认定 中国司法改革 职业保障 律师辩护 检察官法 权力配置 司法正义 科学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机关“情况说明”的证据属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勇 余响铃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182,共5页
刑事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使用"情况说明"的现象广泛存在,对"情况说明"证据属性、法律适用、规范要求、调取收集手续等认知却不统一,同时,"情况说明"的内容随意、适用不规范、采纳主观都可能直接影响司法... 刑事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使用"情况说明"的现象广泛存在,对"情况说明"证据属性、法律适用、规范要求、调取收集手续等认知却不统一,同时,"情况说明"的内容随意、适用不规范、采纳主观都可能直接影响司法的公正。因此,有必要以新刑事诉讼法施行为契机,厘清证据辅助型、瑕疵证据补正、直接作为证据使用和不能作为证据适用的"情况说明",确定证据属性,明晰规范路径,使证据规则更加完整统一,法律适用更加规范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况说明 证据属性 规范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融犯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成 《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2-67,共6页
金融犯罪,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然人或单位违反金融法规,以欺诈、伪造或者其他方法实施的妨害金融管理活动,破坏金融秩序,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的管理活动,金融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有欺诈行... 金融犯罪,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然人或单位违反金融法规,以欺诈、伪造或者其他方法实施的妨害金融管理活动,破坏金融秩序,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的管理活动,金融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有欺诈行为、伪造、变造行为、以及其他行为。金融犯罪的主体是金融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二种。金融犯罪的罪过形式主要是故意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犯罪 概念 犯罪构成特征 刑法 中国 犯罪主体 犯罪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战略思考
7
作者 秦醒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1-14,共4页
1989年8月18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贯彻“两高”《通告》期间,顺应反贪污贿赂斗争深入发展的需要,在中华大地上率先成立了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反贪污贿赂工作局的成立,被社会舆论称之为反贪的“一把利剑”。而这把利剑最闪光之处,笔者认... 1989年8月18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贯彻“两高”《通告》期间,顺应反贪污贿赂斗争深入发展的需要,在中华大地上率先成立了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反贪污贿赂工作局的成立,被社会舆论称之为反贪的“一把利剑”。而这把利剑最闪光之处,笔者认为就是其运作结构是集举报、侦查、预防于一身,配套成龙,联体运转;具体的工作方针是加强举报,强化侦查,拓展预防;实行举报、侦查、预防三管齐下,打击、保护、服务有机结合。两年多来全国各地反贪污贿赂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贪污贿赂这个人人痛恶的寄生毒瘤,由于存在着其滋生的肥壤沃土,始终绵绵不绝,因而只能逐步防治,很难立即根除。因此,从全局和长期的观点看,预防与打击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本文仅从检察机关角度,就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长远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以期与政法界同行共同切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预防工作 检察机关 反贪污贿赂 预防措施 贪污贿赂案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侦查 人民检察院 有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泽尔之人的不法理论及影响
8
作者 邵栋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作为目的行为论的集大成者,在批判和继承客观违法论和主观违法论的基础上,威尔泽尔创立了人的不法理论,开辟了刑法违法性判断的新境界,也为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客观违法论 主观违法论 人的不法理论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诉举证程序研究
9
作者 王学成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96-102,共7页
本文阐述了庭诉举证的概念和类型 ;分析了庭诉举证的顺序编排 ;归纳了庭诉讯问的方法和技巧 ;肯定了公诉人对书面供证的采信权、取舍权和独立使用权 ;
关键词 庭诉举证 举证顺序 讯问技巧 书面供证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中的政策法律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成 孙占利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24,共4页
电子政务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功能 ,并针对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政策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 。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策 法律 电子政府 安全环境建设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律解释的现状与规范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晓一 李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35,共8页
刑事诉讼法(1)作为程序法,同样需要运用法解释方法。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具有不可取代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存在解释主体多元化、解释对象宽泛、解释方法随意、解释效力碎片化等不足。规范刑事诉讼法律解释需要在解释主... 刑事诉讼法(1)作为程序法,同样需要运用法解释方法。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具有不可取代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存在解释主体多元化、解释对象宽泛、解释方法随意、解释效力碎片化等不足。规范刑事诉讼法律解释需要在解释主体、解释顺序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解释主体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对策
12
作者 华伟锋 《南方金融》 1996年第12期44-45,共2页
近年来,金融系统的经济犯罪现象非常突出。本文试以我省近期立案查处的一些金融系统经济犯罪为例,结合自己的办案实践,探讨一下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情况。
关键词 金融系统 经济犯罪 犯罪的特点 规章制度教育 犯罪手段 经济犯罪案件 经济犯罪现象 犯罪主体 贿赂犯罪 思想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乡镇企业贪污贿赂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亚贵 富源 楚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47,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和促进乡镇企业的稳步发展,是推动经济的腾飞,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目前乡镇企业中贪污贿赂问题严重,作为检察机关尤其要注意研究乡镇企业中出现的新情况、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 贪污贿赂 客观要求 相区 新情况 检察机关 利用职务之便 工作人员 深化改革 经济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