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晖 冯婷 +1 位作者 沈玉英 何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广东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220名ICU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工作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 目的探讨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广东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220名ICU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工作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为64.43±13.36,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2.73±0.47;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时间、压力、行为维度及工作年限是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ICU护士主观幸福感较低,工作家庭冲突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家庭冲突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主观幸福感 工作家庭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目标血压控制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萍云 陈丽芳 +2 位作者 蓝惠兰 彭丽娟 罗丽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目标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对5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控制镇静镇痛程度,使用低负压按需吸痰,帮助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根据患者的目标血压制订个体化的血压监测频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目标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对5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控制镇静镇痛程度,使用低负压按需吸痰,帮助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根据患者的目标血压制订个体化的血压监测频率及调整降血压药物的泵注速度。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血压高于其目标血压,使用药物降血压,均在术后48h内成功撤停降血压药。47例病情平稳,治疗好转出院。3例疗效不佳,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加强对血压控制的观察和护理,能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有效提高目标血压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术 高血压 目标血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实时测峰值摄氧量与6min步行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国林 郭兰 +3 位作者 李河 麦劲壮 刘智 黄思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6min步行试验(6MWT)中峰值摄氧量(peak VO2,PVO2)与步行距离的关系。方法:对51例健康受试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同时采用无线遥测便携式K4B2气体分析仪实时测量每次呼吸的VO2、VCO2等气体交换参数。结果:6MWT的步行距...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6min步行试验(6MWT)中峰值摄氧量(peak VO2,PVO2)与步行距离的关系。方法:对51例健康受试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同时采用无线遥测便携式K4B2气体分析仪实时测量每次呼吸的VO2、VCO2等气体交换参数。结果:6MWT的步行距离与PVO2呈线性相关(r=0.619,P<0.001),回归方程VO2/kg=0.05D-6.331(P<0.001)。PVO2>PVCO2,R<1,提示6MWT为无氧阈以下的运动试验。结论:6MWT步行距离与PVO2密切相关,此方法安全简便,对于评价心肺功能以及评估心肺康复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min步行试验 摄氧量 无氧阈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对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瀚熙 蓝惠兰 +3 位作者 刘沛珍 陈皎 巫红梅 董晓燕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86-87,共2页
目的了解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影响,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时间超过336h的患者30例,分别于上机72h、168h、240h、... 目的了解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影响,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时间超过336h的患者30例,分别于上机72h、168h、240h、336h采集患者咽喉部、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咽喉部细菌定植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杂菌;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呼吸机管道使用不同时间段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随着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的延长,咽喉部及下呼吸道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增加。需依据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道类型、湿化类型、管道污染情况及基础疾病等选择最佳的呼吸机管道更换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管道 机械通气 呼吸道 细菌定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及医学伦理学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姗 刘培慧 +4 位作者 彭杰敏 刘佳妹 朱姝 李东 于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6期962-965,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医学伦理学价值。方法对照试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前1小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的时间、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医学伦理学价值。方法对照试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前1小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的时间、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出院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出院时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1小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5.78±4.89)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6.8±4.6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伦理原则,有利于"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垂体瘤 医学伦理学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外科重症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曾侃 梁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重症外科病人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护理配合
7
作者 刘群燕 蓝惠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57-3958,共2页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患者重点清除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积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便完成纤支镜治疗。护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出相应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治疗前用物、病人的准备;治疗中...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患者重点清除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积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便完成纤支镜治疗。护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出相应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治疗前用物、病人的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主动密切配合医生及做好安全防护;治疗后的观察和监护以及作好相关护理。结果:68例患者的纤支镜治疗顺利进行并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并发症。结论:护士周全的准备、严密的观察和密切的配合在纤支镜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支气管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外科重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曾侃 梁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川芎嗪改善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外科ICU重症患者 38例 ,分别在注射川芎嗪前 ,注射川芎嗪 2 ,12h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对上述 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川芎嗪 2... 目的 :探讨应用川芎嗪改善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外科ICU重症患者 38例 ,分别在注射川芎嗪前 ,注射川芎嗪 2 ,12h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对上述 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川芎嗪 2h后 ,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P <0 0 5 ) ,可维持 12h ,但未见进一步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血液流变学 危重病 外科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用于无痛性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瞿长春 张志广 王世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829-830,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 ,以减轻纤支镜检查的痛苦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共 5 2例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 ,男性 3 5例 ,女性 17例 ,平均 5 4 2 8岁。按 1 5~ 2mg/kg给药 ,静注速度 2 0~ 3 0mg/10s ,并以 3 0~ 60 μg·... 目的 :探讨采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 ,以减轻纤支镜检查的痛苦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共 5 2例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 ,男性 3 5例 ,女性 17例 ,平均 5 4 2 8岁。按 1 5~ 2mg/kg给药 ,静注速度 2 0~ 3 0mg/10s ,并以 3 0~ 60 μg·kg-1·min-1维持静滴 ,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镜检。结果 :异丙酚起效快 ,平均静注后 ( 4 1 68± 7 67)s ,出现睫毛反射消失 ,停止注射药物后平均 ( 5 3 2± 1 99)min可出现呼之反应 ,完全清醒时间 ( 11 0 3± 2 85 )min。异丙酚组在检查前、检查中 (给药后 )、完全清醒时的血压改变呈下降趋势 ,平均比检查前收缩压下降 ( 12± 4 8)mmHg、舒张压下降 ( 8± 2 5 )mmHg ,但在停用异丙酚 3~ 5min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心电图监测也未见明显的心肌缺血和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 :异丙酚用于纤支镜的检查和治疗时具有效果满意 ,患者完全无痛苦 ,利于纤支镜操作 ,安全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无痛性纤支镜检查 呼吸系统 心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