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腹腔镜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恢复期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真 崔建修 +1 位作者 王志鹏 花柱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66-2267,共2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后的麻醉恢复情况。方法:5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与瑞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后的麻醉恢复情况。方法:5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与瑞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25例。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物静脉注射和吸入。记录并比较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名字时间、应答生日时间和麻醉恢复室转出时间。记录并比较围术期不良事件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基础值的20%,气管痉挛,苏醒期间恶心、呕吐、烦躁等的发生率。结果:P组病人停药后的拨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名字时间、应答生日时间均短于I组(P<0.05)。两组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的时间相近(P>0.05)。P组烦躁发生例次明显高于I组(P<0.05)。两组病人围术期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复合麻醉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恢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瑞芬太尼 二异丙酚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科数据平台的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辉 刘德成 +2 位作者 王益敏 施辰光 杨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58-1962,共5页
目的基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科数据平台,回顾性分析影响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通过数据平台,筛选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行非局麻手术且术后采用连续静脉镇痛的成年患者1445例,根据术后24 h运动VAS评分,将患者分... 目的基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科数据平台,回顾性分析影响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通过数据平台,筛选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行非局麻手术且术后采用连续静脉镇痛的成年患者1445例,根据术后24 h运动VAS评分,将患者分成轻度疼痛(VAS<4分,n=976)和中重度疼痛(VAS≥4分,n=469)两组,筛选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疼痛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指标共21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轻度疼痛和中重度疼痛两组年龄、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级别、禁饮时间、手术麻醉时间、有创监测操作、补液量及术中舒芬太尼和肌松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级别、禁饮时间、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和动脉穿刺置管是影响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与性别、手术级别、禁饮时间、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和动脉穿刺置管有关,值得临床大数据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 数据平台 术后疼痛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HERC4_041通过编码蛋白质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作用
3
作者 高原 周川孟 +8 位作者 伍华燕 王娅 吴茹诗 关佩莹 方俊涛 徐金东 刘宇鹏 胡志琴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人环状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提示,环状RNA circHERC4_041在心衰患者心肌中表达增加,RT-qPCR验证发现,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18)心肌组织相比,心衰患者(n=19)中circ HERC4_0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人环状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提示,环状RNA circHERC4_041在心衰患者心肌中表达增加,RT-qPCR验证发现,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18)心肌组织相比,心衰患者(n=19)中circ HERC4_041的表达显著升高。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证实,circHERC4_041在人心肌细胞AC16胞质中丰富存在。利用腺病毒介导在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circHERC4_041可抑制mCFs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质表达。细胞增殖检测实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ircHERC4_041时,mCF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抑制(P<0.001)。序列分析提示,circHERC4_041包含潜在的核糖体进入序列和开放阅读框,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证实,circHERC4_041可翻译516个氨基酸的HERC4-516aa蛋白质,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中。细胞功能实验证实,circHERC4_041通过特异翻译HERC4-516aa来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P<0.05)。通过IP-MS筛选和Co-IP鉴定证实,HERC4-516aa与转谷氨酰胺酶2(TGM2)具有特异的相互结合作用,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TGM2降解。而利用腺病毒介导在mCFs中过表达TGM2可逆转HERC4-516aa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本文证实,circHERC4_041翻译的HERC4-516aa蛋白质通过与TGM2相互作用,有效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环形RNA circHERC4_041 翻译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田可耘 康茵 +3 位作者 邓龙姣 刘红 王志鹏 李海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理想麻醉深度。方法:150例择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老年患者,60~86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A组(Narcotrend指数即NI,维持在D0),B组(NI维持在D2),C组(NI维...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理想麻醉深度。方法:150例择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老年患者,60~86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A组(Narcotrend指数即NI,维持在D0),B组(NI维持在D2),C组(NI维持在E1)。在Narcotrend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患者NI值分别降至设定值2min后开始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B组和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呃逆和体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显著小于A组和C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理想麻醉深度为D2,此麻醉深度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及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 麻醉深度 老年 无痛胃镜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气体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93
5
作者 许德奖 杨威 赵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气体(氙气、七氟醚、异氟醚)全麻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12年10月,收集相关丙白酚与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气体(氙气、七氟醚、异氟醚)全麻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12年10月,收集相关丙白酚与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的文献,仔细阅读获取的文献摘要和全文后并对其参考文献进行追踪,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丙泊酚与氙气比较的文献2篇;丙泊酚与七氟醚比较的文献7篇;丙泊酚与异氟醚比较的文献4篇,共包括7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丙泊酚麻醉对比氙气麻醉、七氟醚麻醉、异氟醚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OR值分别为1.62(95%CI为0.81~3.23,P=0.533)、0.67(95%CI为0.39~1.14,P=0.830)、0.20(95%CI为0.08~0.50,P=0.925)。综合评价结果:丙泊酚麻醉对比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OR值为0.68(95%CI为0.47~0.98,P=0.189)。Egger检验P=0.011显示有发表偏倚。结论丙泊酚麻醉比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但囿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数量及质量,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大样本及严谨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丙泊酚 吸入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寒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2
6
作者 康茵 赵国栋 +1 位作者 李真 郑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6-568,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苏醒期躁动与寒战的作用。方法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妇科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组(P组)、帕瑞昔布钠40 mg+曲马多1 mg/kg组(PT组)、曲马多1 mg/kg组(T...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苏醒期躁动与寒战的作用。方法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妇科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组(P组)、帕瑞昔布钠40 mg+曲马多1 mg/kg组(PT组)、曲马多1 mg/kg组(T组)及等容生理盐水组(C组)。观察苏醒期躁动与寒战的发生。结果 P、PT、T组苏醒期躁动与寒战发生均显著减少,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PT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40 mg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苏醒期躁动与寒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曲马多 寒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气管异物的麻醉处理(附70例报告)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国斌 杨来宾 +1 位作者 陈志明 林派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83-283,共1页
小儿气管异物的麻醉处理(附70例报告)周国斌,杨来宾,陈志明,林派冲我院于1988年6月~1992年3月期间在直接喉镜或气管镜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70例。术前用药东莨菪碱0.01mg·kg(-1)。根据不同麻醉... 小儿气管异物的麻醉处理(附70例报告)周国斌,杨来宾,陈志明,林派冲我院于1988年6月~1992年3月期间在直接喉镜或气管镜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70例。术前用药东莨菪碱0.01mg·kg(-1)。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五组:I组,32例,年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异物 麻醉 儿童 支气管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脑电监测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万朝权 梅莉 +2 位作者 王春晓 胡家祺 梁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观察Narcotrend脑电监测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直肠或结肠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麻醉。研究组在Narcotrend脑电监测指引下,调节丙泊酚靶控浓度维... 目的观察Narcotrend脑电监测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直肠或结肠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麻醉。研究组在Narcotrend脑电监测指引下,调节丙泊酚靶控浓度维持NT分级在D2~E0之间,对照组依据临床体征调节丙泊酚靶控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10min(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中(T4)、术毕时(T5)的MAP、HR和NT分级。记录麻醉药用量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4时研究组NT分级处于D2~E0水平的数据比例更多,NT分级减低(P<0.05),同时丙泊酚用量减少,术后睁眼时间缩短(P<0.05)。结论将Narcotrend脑电监测用于指导老年患者麻醉,可以使麻醉深度控制更为理想,丙泊酚用量减少,术后睁眼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 老年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可尼喉镜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龙瑞春 孙怡 赵国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3-1214,共2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存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血管弹性降低和血容量不足[1],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麻醉医师面临的1个难点。普通喉镜气管插管刺激大,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视可...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存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血管弹性降低和血容量不足[1],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麻醉医师面临的1个难点。普通喉镜气管插管刺激大,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视可尼喉镜(shikani optical styler,SOS)是一种纤维光导可塑形喉镜,通过目镜或连接视屏可看到声门及气管环,其操作简单,刺激性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气管插管 纤维光导 血流动力学 麻醉诱导 舒张功能减退 血管弹性 心肌收缩 插管时间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龙姣 康茵 +1 位作者 王越洪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50-2952,共3页
目的:探讨Narcotrend系统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开颅脑肿瘤切除患者50例,随机分入A组(Narcotrend监测组)和B组(临床组),每组25例。术中分别根据NI值及临床体征和临床经验调整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用量... 目的:探讨Narcotrend系统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开颅脑肿瘤切除患者50例,随机分入A组(Narcotrend监测组)和B组(临床组),每组25例。术中分别根据NI值及临床体征和临床经验调整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用量。两组分别记录不同时点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o Prop)、HR、MAP,A组再记录Narcotrend Index(NI)值;记录苏醒时间和听从指令时间、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NI值随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呼之睁眼和听从指令时间明显缩短。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值随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能较好地反映麻醉深度变化;Narcotrend用于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手术,有利于对麻醉深度的调控,促进患者术后的尽早复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NARCOTREND 麻醉深度 神经外科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对神经外科经蝶入路术后疼痛和机体应激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薇涛 李红英 +1 位作者 于卫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经蝶入路术后机体应激相关细胞因子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经蝶入路手术患者90例,分为超前镇痛组、术后镇痛组和对照组,比较给药前后各组ET-1、TNF-α、IL-6变化,VAS疼痛评分,术后曲马多使用人次数。结果:对照组术...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经蝶入路术后机体应激相关细胞因子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经蝶入路手术患者90例,分为超前镇痛组、术后镇痛组和对照组,比较给药前后各组ET-1、TNF-α、IL-6变化,VAS疼痛评分,术后曲马多使用人次数。结果:对照组术后ET-1、TNF-α、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较其他两组高(P<0.05);术后曲马多使用人次数对照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能明显缓解围手术期的过度应激反应,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ET-1 TNF-α IL-6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解元 杨威 +1 位作者 王刚 李文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评估胸科行右侧肺叶单肺通气手术时,支气管封堵器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术中需要行右侧肺叶单肺通气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例,A组插管方法采用传统双腔支气管法,B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法。通过观... 目的评估胸科行右侧肺叶单肺通气手术时,支气管封堵器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术中需要行右侧肺叶单肺通气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例,A组插管方法采用传统双腔支气管法,B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法。通过观察插管时间、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术中肺萎陷的质量、记录插管后、单肺通气20、40、60 min酸碱度(p H)、氧分压(p O2)、二氧化碳分压(p CO2)、及气道压Paw、患者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的例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单肺通气后所有患者Paw均升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及术后发生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例数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右侧肺叶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中,支气管封堵器法可以解决术中因双腔支气管对位不良而导致术中患者血氧降低的问题,且对气道刺激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单肺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肺叶 单肺通气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阿托品在门诊肠镜检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陆爱武 马珏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70-371,共2页
目的 :了解异丙酚复合阿托品静脉麻醉对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肠镜检查的病人 40例 ,随机分A ,B两组 (各 2 0例 ) ,A组为异丙酚组 ,B组为异丙酚加阿托品组 ;A组静注异丙酚 ,B组静注异丙酚和阿托品复合液 ,... 目的 :了解异丙酚复合阿托品静脉麻醉对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肠镜检查的病人 40例 ,随机分A ,B两组 (各 2 0例 ) ,A组为异丙酚组 ,B组为异丙酚加阿托品组 ;A组静注异丙酚 ,B组静注异丙酚和阿托品复合液 ,之后再分次追加异丙酚至手术结束。结果 :( 1)A组术中心率下降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B组心率麻醉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 2 )A、B两组收缩压较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1) ,两组舒张压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 3)两组异丙酚用量比较 ,B组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P <0 0 5 )。 ( 4 )全部患者术毕对术中疼痛无记忆。结论 :异丙酚复合阿托品用于门诊肠镜检查 ,能减少异丙酚用药 ,加强镇痛效果 ,减轻异丙酚对心血管的副作用 ,提高了门诊小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肠镜检查 手术 麻醉 门诊 临床应用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梁杰贤 季文进 +1 位作者 宋兴荣 王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 :探讨婴儿法洛四联症 (TOF)矫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 41例 1岁以下法洛四联症婴儿行矫治术 ,分析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缺氧发作情况与处理方法。结果 :建立体外循环 (CPB)前有 13例出现缺氧发作 ,停机后 ,CVP10~ 16mmHg左房压 ... 目的 :探讨婴儿法洛四联症 (TOF)矫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 41例 1岁以下法洛四联症婴儿行矫治术 ,分析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缺氧发作情况与处理方法。结果 :建立体外循环 (CPB)前有 13例出现缺氧发作 ,停机后 ,CVP10~ 16mmHg左房压 4~ 9mmHg ,17例收缩压降低 ,经快速补液后 8例SBP上升 ,其余应用血管活性药物SBP上升。全部患儿无一例死亡。结论 :建立CPB前防治缺氧发作 ,畸形矫正后积极的容量管理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使TOF矫治术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法洛四联症 矫治术 麻醉 血流动力学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晟 梁杰贤 +3 位作者 陈萍 曾嵘 陈寄梅 庄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4-957,共4页
目的总结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并探讨其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孕周26~42(33.52±3.98)周,出生体重640~2500... 目的总结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并探讨其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孕周26~42(33.52±3.98)周,出生体重640~2500(1713.30±522.43)g。手术时日龄4~55(26.50±15.72)d,体重650~2712(1963.20±454.72)g。其中52例为早产儿。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其中非CPB手术34例,CPB下手术36例,其中心脏不停跳3例,深低温(<20℃)10例。结果术中死亡5例(7.14%),术后早期死亡(72h内)7例(10%),放弃治疗3例(4.29%)。CPB时间35~326(129.0±7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7~173(77.8±47.3)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648(116.9±128.1)h。16例延迟关胸,7例术后出血,心包填塞,需再次开胸止血。结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实施简单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低体重儿可实施早期手术治疗;良好的麻醉管理有助于降低围术期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花柱明 李真 +1 位作者 季文进 林派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573-573,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辅助麻醉 曲马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介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及闭锁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杰贤 张永勤 +1 位作者 柴云飞 李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18-272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肺动脉瓣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CPS)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ventricular septum,PA/IVS)导管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 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18例新生儿(其中2例早产儿)危...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肺动脉瓣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CPS)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ventricular septum,PA/IVS)导管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 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18例新生儿(其中2例早产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PS13例,PA/IVS5例)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术。经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以异丙酚、芬太尼、爱可松维持麻醉。术前及术中使用前列腺素E1开放动脉导管,吸氧浓度为40%~60%,监测SPO2、ECG、SBP、T、ETCO2、出血及尿量。PA/IVS患儿先行射频瓣膜打孔再行球囊瓣膜扩张术。结果 17例介入治疗成功,PBPV后血压由(47.9±4.8)mmHg降低至(41.2±3.6)mmHg,SPO2由术前(64.4±3.65)%上升为(87.6±6.6)%,至手术结束血压回升至正常,SPO2上升至(92.4±6.7)%。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新生儿CPS、PA/IVS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快,加强术中麻醉管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经导管介入治疗 新生儿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麻醉手术中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越洪 林派冲 +1 位作者 陈达强 魏迨桂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麻醉手术中机体的血糖( G L U) 和胰岛素( I N S) 的变化。方法:选择33例 A S A Ⅰ- Ⅱ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诱导后持续恒定静脉内输入芬太尼维持到手术缝皮后为止,3组剂量分别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 目的:观察芬太尼麻醉手术中机体的血糖( G L U) 和胰岛素( I N S) 的变化。方法:选择33例 A S A Ⅰ- Ⅱ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诱导后持续恒定静脉内输入芬太尼维持到手术缝皮后为止,3组剂量分别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25 、5 、75 μg 。分诱导前( T1) 、手术70 min( T2) 、术毕( T3)3 次采静脉血,测血糖和胰岛素值。用 S P S S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剂量的3 组在手术70 min 时、术毕的血糖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增高( P< 0 .05) 。术毕( T3) 第Ⅰ组胰岛素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增高( P< 0 .05) 。血糖和胰岛素呈弱正相关( r= 0206) 。结论:以上3 种剂量的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和术毕血糖均升高,在应激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血糖 胰岛素 上腹部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女性人群μ受体基因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双全 王刚 +1 位作者 李少英 谭秀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43-3745,共3页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GG(8,16.3%)、AA(18,36.7%)、AG(23,47.0%)。各组受试者给予吗啡干预后痛阈值较基础痛阈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痛阈与基础痛阈间的差值,GG组明显小于AA组(P<0.05)和AG组(P<0.05)。结论:发生OPRM1118A→G突的GG型基因女性携带者的吗啡镇痛效应明显弱于野生型(AA型)和杂合型(AG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μ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田可耘 孙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20-392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患者9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NTI)。D...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患者9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NTI)。D组缓慢静脉注射(超过5 min)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注射丙泊酚1.5 mg/kg;C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3~0.5 mg/k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呼吸和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呼吸抑制例数和严重体动发生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NTI D组明显高于C组(P<0.01);循环抑制例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同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效果且大大降低丙泊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无痛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