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IGFBP-3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文 智喜梅 +2 位作者 李东风 林凯 杨艳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90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及70例绝经后骨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骨钙素(BGP)、...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90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及70例绝经后骨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骨钙素(BGP)、I型胶原异构C端肽(β-CTX)、雌激素(E2)、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钙(Ca)、磷(P)等指标,然后同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两组研究对象的腰椎(L2-L4)侧位、左股骨颈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组妇女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IGF-1、IGFBP-3、E2、CT、BG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β-CTX、PTH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Ca、P两组之间无差异(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腰椎侧位、左股骨颈BMD均与IGF-1、IGFBP-3、E2、BGP、CT水平呈正相关,与β-CTX、PTH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钙、血磷无明显关系。结论:IGF-1、IGFBP-3、E2、BGP、CT、β-CTX、PTH血清水平与腰椎、左股骨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考虑作为筛查绝经后妇女是否容易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一项有价值的生化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胰岛素生长因子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与阿法骨化醇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文 智喜梅 +1 位作者 黎映兰 韩梅清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43-645,共3页
目的 :探讨钙与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男性患者 8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 4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 1片 (钙尔奇D ,每片含元素钙 60 0mg ,含维生素D12 5U) ;治疗组每天... 目的 :探讨钙与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男性患者 8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 4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 1片 (钙尔奇D ,每片含元素钙 60 0mg ,含维生素D12 5U) ;治疗组每天在口服钙剂 1片的同时 ,加服阿法骨化醇 0 .5 μg ,连续治疗 1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 12个月分别测量腰椎 (L2~ 4 )及股骨颈骨密度 (BMD)、骨代谢指标———骨钙素 (BGP)、I型胶原C端异构肽 ( β CTX)、血钙、血磷、肝肾功能等。结果 :治疗 12个月后 ,治疗组在腰椎侧位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 (P <0 .0 1) ,血清BGP增高明显 (P<0 .0 1) ,β CTX下降明显 (P <0 .0 1) ;对照组腰椎L2 4 侧位BMD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股骨颈BMD有明显下降(P <0 .0 1) ,血清BGP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β CTX增高显著 (P <0 .0 5 )。两组肝肾功能 ,血、尿常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钙加阿法骨化醇可预防和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 ,疗效显著 ,而单纯补钙并不能安全预防骨量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法骨化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文 智喜梅 +1 位作者 李东风 林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1片(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 mg,含维生素D125 U);治疗组每天在口服钙剂1片...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1片(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 mg,含维生素D125 U);治疗组每天在口服钙剂1片的基础上,每周加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 mg,连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分别测量腰椎(L2-4)及骨股颈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I型胶原C端异构肽(β-CTX),血钙、血磷、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在腰椎侧位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血清BGP、β-CTX均下降明显(P<0.01);对照组腰椎L2-4侧位BMD无明显变化。(P>0.05),股骨颈BMD有明显下降(P<0.01),血清BGP无明显改变(P>0.05),β-CTX增高显著(P<0.05),两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治疗先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钙加阿仑膦酸钠可防治及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而单纯靠补钙并不能安全预防骨量的继续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IGF-1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4
4
作者 智喜梅 吴文 +1 位作者 李东风 许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IGF-1及骨生化指标改变,为早期防治T2DM并发骨质疏松及其骨折提供防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腰椎及左股骨颈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并根据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IGF-1及骨生化指标改变,为早期防治T2DM并发骨质疏松及其骨折提供防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腰椎及左股骨颈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并根据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89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G1)和无骨质疏松组(G2),并分别测定这两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1型胶原异构C端肽(β-CTX)、降钙素(CT)、甲状旁腺素(PTH)、血钙(Ca)、磷(P)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G1组的骨密度显著低于G2组(P<0.01);G1组血清IGF-1、CT、BGP水平均低于G2组(均P<0.01);G1组血清β-CTX、PTH、GHbA1C均高于G2组(均P<0.01),血清Ca、P两组之间无差异(均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体重指数低、低血清IGF-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高者更容易并发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无关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文 智喜梅 +3 位作者 李东风 林凯 许翎 杨艳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193例绝经前广州地区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瓦氏三角、大转子...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193例绝经前广州地区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瓦氏三角、大转子等处骨密度。结果193例测试对象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别为bb型120例(62.2%)、Bb型64例(33.2%),BB型9例(4.6%);b等位基因频率为78.76%,B等位基因频率为21.24%。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其基因型与所测量部位的骨密度无关。结论未观察到绝经前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有关,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还不能作为预测广州地区绝经前妇女是否易患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与骨化三醇淳对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斌 智喜梅 +2 位作者 张伟杰 许翎 吴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钙与骨化三醇对中老年骨量减少男性患者的防治作用。【方法】在本院体检的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mg,含维生素D125u)治疗组加服骨化三醇... 【目的】探讨钙与骨化三醇对中老年骨量减少男性患者的防治作用。【方法】在本院体检的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mg,含维生素D125u)治疗组加服骨化三醇(盖三醇0.25mg),连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前,后12个月分别测量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异构肽(β-CTX)、血钙、磷、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侧位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高并有差异(P<0.05);血清BGP无差异(P>0.05);β-CTX下降明显(P<0.01)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钙、磷两组间均无差异。【结论】钙加活性维生素D(盖三醇)可预防骨量的进一步下降。而单纯补钙及少量维生素D并不能防治骨量减少患者进一步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三醇 骨量减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东风 蔡雪珍 +3 位作者 林凯 黄小穗 杨艳红 吴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XbaⅠ及PvuⅡ多态性与广州地区部分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随机筛选年龄42~75岁广州汉族妇女157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其全身、腰椎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值...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XbaⅠ及PvuⅡ多态性与广州地区部分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随机筛选年龄42~75岁广州汉族妇女157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其全身、腰椎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值,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其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ER基因型。结果:157例受试对象中,ER基因XbaⅠ及PvuⅡ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携带XXPp基因型的个体在多个部位拥有较高的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基因XbaⅠ及PvuⅡ多态性与广州汉族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XXPp是一种对骨量有益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受体 雌激素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汉族成年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分布及其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文 傅祖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4-306,311,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广州地区人群VD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居住广州地区的汉族成年人 396例。应用PCR RFLP等生物学技术检测VDR基因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对入选的大部分对象进行了全身、腰推正侧位 ,股骨近... 目的 了解中国广州地区人群VD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居住广州地区的汉族成年人 396例。应用PCR RFLP等生物学技术检测VDR基因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对入选的大部分对象进行了全身、腰推正侧位 ,股骨近端BMD检测。结果 VDR基因分布频率是BB 6 5 %、Bb 4 8 2 %、bb 4 5 3% ;本组对象峰值骨量出现在 30~ 39岁组 ,并且以Bb基因型的BMD值最高 ;3种基因型按BMD大小排列顺序为 :Bb >BB >bb ,但只有Bb与bb两基因型的BMD存在着差异。结论 ①VDR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居住地区和人群不同有关。②峰值骨量出现在 30~39岁组 ,以Bb基因型对应较高的BMD ,bb基因型对应较低的BMD。③VDR基因型与BMD间存在着关联 ,但对其骨质疏松相对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骨密度 成年人 b基因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人群 基因多态性 汉族 基因型 峰值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文 智喜梅 +3 位作者 李东风 林凯 许翎 杨艳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3-565,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CP)等生物学技术检测203例绝经后广州地区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CP)等生物学技术检测203例绝经后广州地区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腰椎、股骨颈、瓦氏三角、大转子处骨密度(BMD)。结果:203例受试对象中,VDR基因型分别为BB型17例(占8.3%)、Bb型60例(占29.6%),bb型126例(占62.1%),b等位基因频率为76.85%、B等位基因频率为23.0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分析其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显示:只有bb与Bb、BB基因型在腰椎骨密度存在差异(P<0.05)、Bb与BB的腰椎BMD无差异(P>0.05),其余部位3种基因型骨密度无差异(P>0.05)。结论:VDR基因型与BMD间存在着一定关联,但尚不能作为预测广州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密度与Ⅰ型胶原α1链及α2链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0
作者 吴文 李东风 +2 位作者 智喜梅 黎映兰 韩梅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1 alpha 1,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年龄≥65岁男性个体193例,采用双能 X 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全身、腰椎2~4(L_(2~4))、股骨颈(Neck)、W...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1 alpha 1,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年龄≥65岁男性个体193例,采用双能 X 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全身、腰椎2~4(L_(2~4))、股骨颈(Neck)、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的 BMD 值,并分别采用 AS-PCR 及 PCR-RFLP 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 COL1A1及 COL1A2基因型。【结果】193例受试对象中,COL1A1基因型均为 SS 型;COL1A2基因型分别为 EE81例、Ee83例、ee29例。【结论】受试人群Ⅰ型胶原α1链 Sp1结合位点不存在 G→T突变,骨密度与 COL1A1未见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对于COL1A2基因而言,携带 EE 基因型的老年男性个体具有较低的骨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骨密度 Ⅰ型胶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群骨密度与I型胶原α_1及α_2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
11
作者 李东风 吴文 +5 位作者 蔡雪珍 杨艳红 林凯 黄小穗 董婷 智喜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1-983,990,共4页
目的探讨I型胶原α1链(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群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成年个体628例[年龄20 ̄79岁,平均(53.4±15.9)岁],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其全身、腰椎2 ̄4(L2 ̄4)、股骨颈、Ward氏三角和大转子区... 目的探讨I型胶原α1链(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群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成年个体628例[年龄20 ̄79岁,平均(53.4±15.9)岁],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其全身、腰椎2 ̄4(L2 ̄4)、股骨颈、Ward氏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值,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COL1A1及COL1A2基因型。结果628例受试对象中,未能观察到I型胶原α1链Sp1结合位点G→T突变,COL1A1基因型均为SS型;COL1A2基因型分别为EE型311例,占49.5%;Ee型252例,40.1%;ee型65例,10.4%。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不同基因型个体的骨密度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汉族人群中,不存在COLIA1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COLIA2EcoRI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不密切,尚不能作为筛查广州地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群 骨密度 Ⅰ型胶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12
作者 智喜梅 许翎 +2 位作者 谢萍 梁宇梅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并探讨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和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护骨素水平,同时检测腰椎和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并探讨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和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护骨素水平,同时检测腰椎和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结果糖尿病组的护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糖尿病三组间的护骨素水平无明显差别。护骨素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无明显相关。结论没有证据显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骨素水平与骨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护骨素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血清睾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婷容 智喜梅 +2 位作者 汤松清 黄业灿 吴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索老年男性血清睾酮、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问诊初步排除了影响骨代谢的相关疾病后,对老年男性体检者行骨密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依据1997... [目的]探索老年男性血清睾酮、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问诊初步排除了影响骨代谢的相关疾病后,对老年男性体检者行骨密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依据1997年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对照组)各40人,同时对这两组研究对象抽血检测血清睾酮(T)、骨钙素(BGP)、1型胶原C端异构肽(β-CTX)、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清钙、血清磷等生化指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T值、IGF-1值较低,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质疏松组β-CTX值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睾酮及IGF-1水平可作为预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高危状态,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