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床单在重症医学科病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洁花 郑旭银 陈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床单在重症医学科病房(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32例ICU患者给予床笠式床单(对照1组)、传统式床单(对照2组)及改良式床单(观察组)分别在ICU应用1周,比较三组床单使用后24 h床单平整情况、有人床整理床单次数、单次有人床更... 目的观察改良式床单在重症医学科病房(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32例ICU患者给予床笠式床单(对照1组)、传统式床单(对照2组)及改良式床单(观察组)分别在ICU应用1周,比较三组床单使用后24 h床单平整情况、有人床整理床单次数、单次有人床更换床单时间、床头抬高合格率及使用后的护士倾向反馈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床单的24 h平整床位率为96.43%,单次有人床更换床单时间为(3.3±1.1)min优于对照1组的87.05%、(5.6±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平整床位率为96.43%、床头抬高合格率为79.91%优于对照2组的30.80%、5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有人床整理床单次数101次<对照1组的122次<对照2组的59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床单在ICU的应用,床单平整度提高,床头抬高合格率有提高,有人床整理床单次数减少,单次有人床更换床单时间缩短,能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节省体力。改良式床单更受护理人员欢迎,改良式床单更符合在ICU病房使用,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床单 重症医学科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预警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易炳昆 吴泽霞 刘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肺炎患者早期预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纳入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肺炎患者早期预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纳入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指标、肺功能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FEV_(1)/FVC均更高(P<0.05)。护理第3 d及第7 d,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施以早期预警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疾病转归,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护理 重症肺炎 并发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胃肠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集束化防治管理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云燕 吴建鹏 +8 位作者 王首红 覃铁和 张慧珠 王中华 曹阳 谭结怡 雷晓兰 戚淑娟 李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2-18,共7页
目的观察3个不同的集束化防治管理方案对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关键预后指标的影响,筛选优化的集束化防治管理方案。方法将1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方案1是尽早限制性给予肠内营养,以及早期给予肠... 目的观察3个不同的集束化防治管理方案对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关键预后指标的影响,筛选优化的集束化防治管理方案。方法将1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方案1是尽早限制性给予肠内营养,以及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和中药;方案2是尽早给予合理性肠内营养和中药,3d后肠内营养不足目标热量60%时加肠外营养;方案3是方案2减去中药),疗程为7d,比较3种方案对患者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腹腔灌注压(abdominal perfusion pressure,APP)、胃肠功能、病情严重程度、ICU住院时间、28d存活率、ICU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方案2组患者IAP显著降低,APP显著升高,病情严重程度减轻,28d存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方案2能改善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IAP、APP和病情,提高患者28d存活率,显著优于方案1和方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损伤 腹腔内压 腹腔灌注压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AG联合血肌酐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池锐彬 罗醒政 +3 位作者 邓宇珺 陈纯波 简志刚 刘力新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 NAG)联合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 Cr)在成人重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 NAG)联合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 Cr)在成人重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成人重症患者共124例。按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的AKI诊断标准(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和AKI组,比较各组间u NAG及s Cr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u NAG、s Cr及两者联合后对AKI诊断的预测能力。结果 (1)124例重型患者中有34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27.4%。(2)AKI组患者u NAG(Z=-6.579,P<0.001)和s Cr(Z=-5.160,P<0.001)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3)15例患者发展为重症AKI(12.1%),重症AKI组u NAG和s C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u NAG:Z=-5.353,P<0.001;s Cr:=-4.846Z,P<0.001)和轻症AKI组(u NAG:=-1.994,Z P=0.046;s Cr:Z=-2.880,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u NAG及s Cr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O.884和0.808,两者联合预测AKI的AUC为0.933,明显高于单一指标(Delong法,u NAG+s Cr比u NAG:Z=1.979,P=0.048;u NAG+s Cr比s Cr:=3.270,Z P=0.001)。(5)整个研究队列的死亡率为9.7%,肾脏替代治疗率为4.0%,AKI组的肾脏替代治疗率明显高于非AKI组(χ2=7.238,P=0.020),住ICU时间明显更长(Z=-2.547,P=0.011)。结论 u NAG是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的敏感指标,其与s Cr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血肌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 被引量:105
5
作者 王小亭 刘大为 +38 位作者 于凯江 管向东 马晓春 严静 康焰 艾宇航 胡振杰 隆云 晁彦公 张宏民 张丽娜 尹万红 刘丽霞 武钧 何伟 朱然 许强宏 丁欣 关键 李莉 刘海涛 司向 王敏佳 王艺萍 王晓猛 吕立文 陈文劲 张青 杜鹃 朱炜华 陈秀凯 尚秀玲 黄道政 蔡书翰 崔嵩 张军伟 赵醴 唐朝霞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369-383,共15页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理念到实施规范,制定了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超声检查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海德 何云天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以及经口气管插管相应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以及经口气管插管相应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后,哮喘显著缓解,其中,有69例患者就诊之后抢救成功,有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的氧分压以及pH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能够快速纠正患者呼吸衰竭问题,挽救其生命,属于重症哮喘急救有效方法,能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急救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玉兰 戚诗燕 许彩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针对在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ICU危重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区组随机化"的方式,于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中选取所收治的50例ICU危重症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5... 目的针对在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ICU危重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区组随机化"的方式,于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中选取所收治的50例ICU危重症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5例)和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前提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同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参数中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但血钠、血钾、SCr、BUN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中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凝血指标中APTT、TT、PT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ICU危重症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ICU老年重症患者肺部感染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明岳 陈华峰 李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ICU老年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50例,均伴有肺部感染,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黄芪组,各2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肺...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ICU老年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50例,均伴有肺部感染,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黄芪组,各2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肺部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给氧、利尿等。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病情积分。结果黄芪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治疗后患者发热持续时间[(4.36±1.25)d]、咳嗽持续时间[(6.53±2.33)d]、肺部体征持续时间[(7.12±2.13)d]、X线阴影消失时间[(11.16±3.11)d]、住院时间[(11.84±2.27)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芪组患者的病情积分[发热:(0.35±0.11)分,咳嗽:(0.52±0.14)分,咳痰:(0.86±0.25)分,气喘:(0.18±0.09)分,血象:(0.42±0.11)分,痰培养:(0.36±0.12)分,总分:(3.14±1.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热:(0.79±0.23)分,咳嗽:(1.21±0.35)分,咳痰:(1.18±0.31)分,气喘:(0.32±0.11)分,血象:(0.51±0.23)分,痰培养:(0.45±0.16)分,总分:(6.79±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ICU老年重症患者肺部感染效果较好,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重症患者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多发性创伤患者神经内分泌动态变化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可强 李辉红 杨建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动态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多发性创伤患者共93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在ICU治疗的第1、3、7天,检查的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动态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多发性创伤患者共93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在ICU治疗的第1、3、7天,检查的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皮质醇(COR)、降钙素(PCT),以创伤严重程度(ISS)将纳入的患者依据ISS评分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评估两组患者的TSH、FT3、FT4、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阳性症状量表Ⅱ(SAPSⅡ)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的TSH、T4较第1天出现升高(P<0.05),FT3、FT4、T3、GH、PRL、COR、PCT较第1天出现下降(P<0.05)。第7天时,重症组患者的TSH、T4较轻症组出现升高(P<0.05),FT3、FT4、T3、GH、PRL、COR、PCT较第1天出现下降(P<0.05)。ISS评分与TSH(r=0.685,P=0.012)、FT3(r=0.701,P=0.006)、FT4(r=0.807,P=0.001)、SAPSⅡ(r=0.740,P=0.010)评分呈正相关,与APACHEⅡ评分(r=-0.613,P=0.003)呈负相关。结论ICU多发性创伤患者神经内分泌动态水平会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出现改变,在临床中针对ICU多发性创伤患者需动态检测患者的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发性创伤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文娟 王灿敏 +1 位作者 胡英芳 叶敏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067-4068,共2页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AK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AK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3、7 d后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BUN、SCr、TNF-α、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BUN、SCr、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AKI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必净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韦洪江 黄耀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的关系并观察中药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0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周围神经病变组100例(DPN组)... 目的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的关系并观察中药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0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周围神经病变组100例(DPN组)和非周围神经病变组100例(NDPN组);对该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质代谢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PN组的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为(2.4±2.1)、(5.6±1.7)、(3.7±0.9)mmol/L、(1.2±0.9)g/L,比NDPN患者的[(1.5±0.9)、(3.1±1.9)、(2.1±0.8)mmol/L、(0.7±0.3)g/L均显著增高(均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DPN组患者为(1.4±0.7),明显低于NDNP组的(2.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NDPN组100例患者中显效59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0%;DPN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重要危险因素,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高血脂症 脂质代谢紊乱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挤压综合征并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刘华春 唐阳峰 +1 位作者 陈新华 杨根 《北方药学》 2015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挤压综合征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8例挤压综合征并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外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血必净。治疗前后监测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挤压综合征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8例挤压综合征并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外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血必净。治疗前后监测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尿量提升至正常水平,24h UP、SCr、BUN、血β2-MG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4h UP、SCr、BUN、血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挤压综合征并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综合征 肾功能 血必净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季春玲 江渝 胡世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3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15例。对比组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3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15例。对比组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脑梗死等规范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比组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结论给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患者规范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规范化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林长煜 邢窕思 +2 位作者 郭盛锦 叶珩 黄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PC)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灶直径、病程、血压与24 h尿香草基杏仁酸变化。结果两组均以女性偏多,但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 目的对比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PC)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灶直径、病程、血压与24 h尿香草基杏仁酸变化。结果两组均以女性偏多,但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以左侧偏多,但分布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中青年组(P=0.003),且老年组病程显著长于中青年组(P=0.026)。治疗前,中青年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显著低于老年组。术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较自身术前显著降低,且均以中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直径偏大、病程较长是老年APC的重要特征;手术可显著降低APC患者血压水平及尿杏仁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血压 尿杏仁酸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液体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少武 邓石荣 +1 位作者 瞿长春 甘国能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255-257,共3页
目的为有效对早期液体复苏后的脓毒症患者实施液体管理,探究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脓毒症的42例患者,临床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均... 目的为有效对早期液体复苏后的脓毒症患者实施液体管理,探究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脓毒症的42例患者,临床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均为21例。所有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后,常规组给予二级液体管理,治疗组根据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BE、SCVO2给予液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药物使用时间、通气辅助时间、气管插管发生率,统计临床病死率,比较液体管理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结果常规组气管插管率、死亡发生率为47.6%、14.3%,明显高于治疗组23.8%、4.8%,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低、气管插管发生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常规组ICU费用低、机械通气时间短、重症监护时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恢复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后以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BE、SCVO2监测来指导液体使用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中心静脉压 脓毒症 液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