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韧带骨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叶文林 陈崇 +5 位作者 梁国彦 叶勇裕 余涛 程星 郑晓青 昌耘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项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Nuchal Ligament,ONL)指项韧带软组织区发生致密钙化或骨化,常由项韧带组织损伤与退变引起,破坏颈椎力学平衡引起颈部不适。ONL和术前颈椎不稳、颈椎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ONL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分子... 项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Nuchal Ligament,ONL)指项韧带软组织区发生致密钙化或骨化,常由项韧带组织损伤与退变引起,破坏颈椎力学平衡引起颈部不适。ONL和术前颈椎不稳、颈椎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ONL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分子和环境因素相关,但ONL在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发展的认识还不清楚。ONL是异位骨化类型之一,目前异位骨化已经发现多种致病基因,外在致病因素也被证实在异位骨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有助于对ONL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剖析。因此,本文分析ONL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解剖及生物力学,临床发展史、分型及临床意义,病理生理及基因调控机制、外在致病因素的相关文章,为伴有ONL的退变性颈脊髓病患者单开门术后的颈椎稳定性研究和ONL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韧带骨化 异位骨化 生物力学 病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因组测序解读与报告专家共识
2
作者 卢宇蓝 李国壮 +31 位作者 王雅琼 徐可欣 董欣然 蔡继昊 吴冰冰 王慧君 方萍 王剑 王华 孙路明 叶勇裕 李晴 刘雅萍 刘丽 刘宁 刘嘉琦 宋昉 杨琳 邱正庆 陈泽夫 罗华夏 郭丹 郝婵娟 赵森 黄尚志 彭镜 蔡小强 睢瑞芳 李林康 吴南 周文浩 张抒扬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8,共15页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其复杂的数据分析与解读对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运用GS技术进行遗传病分子诊断会涉及临床应用的伦理与技术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诊断性数据解读、报告范围和内容等。本专家共识总结了临床基因组测序(clinical GS,c GS)的核心流程,明确了检测范围与技术局限性,提供了数据质控、分析、注释及变异解读的关键步骤,并对报告内容和知情同意的争议性问题展开讨论。本共识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临床基因组测序技术,提升遗传病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技术的临床效用,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罕见病 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变异解读 遗传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终板截骨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报告
3
作者 梁昌详 庄见雄 +2 位作者 黄勇兄 昌耘冰 尹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进行性加重 解剖学特点 胸段脊髓 手术风险 下肢肌力 终板 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经口松解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郑晓青 余涛 +3 位作者 陈崇 叶勇裕 余正然 昌耘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是临床难题,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手术、后路手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不同手术方式各自具有优缺点,对于寰枢椎脱位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但目前临床中针对全麻下术中牵引无法复位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irreducible ... 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是临床难题,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手术、后路手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不同手术方式各自具有优缺点,对于寰枢椎脱位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但目前临床中针对全麻下术中牵引无法复位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ir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IAAD),普遍采用前路经口松解的手术方案[1、2]。经口松解能够较好地显露C1、C2节段,为松解寰枢椎关节囊、去除瘢痕及骨赘组织、截骨等操作提供充分条件[3、4],但经口入路存在术野深、操作困难、感染及助手配合困难等缺点[5、6]。微创技术的发展为脊柱外科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近年来成功运用于多种脊柱手术,包括颈椎手术和腰椎手术等,其本质是水介质下的内镜技术[7、8]。目前该技术在寰枢椎脱位经口松解中的应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笔者团队采用UBE技术的思路,将该技术应用于IAAD经口松解,结合文献探讨内镜辅助下寰枢椎脱位经口松解的运用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经口松解 脊柱手术 腰椎手术 脊柱外科 颈椎手术 临床难题 手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昌详 郑晓青 +6 位作者 肖丹 黄勇兄 梁国彦 陈崇 李洁 尹东 昌耘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分析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B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介绍应对措施。方法:128例患者接受双通道镜下腰椎融合术并至少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术... 目的:分析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B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介绍应对措施。方法:128例患者接受双通道镜下腰椎融合术并至少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所有患者的总手术时间,镜下操作时间。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平均随访6.8±2.5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5±0.5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31±1.22分(P<0.05),ODI由术前(48.47±13.12)%改善至(15.22±9.55)%(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总计15例(11.7%),其中硬膜撕裂4例,术中未做处理,2例出现脑脊液,留置引流管至术后第5天;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给予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术后血肿3例,1例接受急诊手术清除血肿,2例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例出现术后短暂的感觉异常,2例术后出现皮下瘀斑,术后1~2周左右消失;镜下节段错误2例,1例及时发现,另1例L5/S1滑脱患者,术中误将L5侧隐窝判断为S1侧隐窝,切除部分L5侧隐窝及关节突关节后发现错误,未造成进一步的破坏;1例切口愈合不佳,反复换药3个月后愈合。结论:BELIF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好,早期开展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大多数是技术原因,术者需要熟悉腰椎的镜下解剖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腰椎融合 腰椎退变性疾病 双通道内镜减压手术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TESSYS技术与MED治疗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科 潘汉升 +6 位作者 黄民锋 陈仲 周先明 段扬 周治来 刘万祥 温永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4,共6页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umbar spinal lateral recess stenosis,LSLR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因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钙化、黄韧带肥厚或关节突内聚增生导致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腰腿痛综合征,且常合并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保...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umbar spinal lateral recess stenosis,LSLR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因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钙化、黄韧带肥厚或关节突内聚增生导致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腰腿痛综合征,且常合并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保守治疗常常无效。如何通过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经皮内镜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的适应证逐渐由腰椎间盘突出症扩展到腰椎管狭窄症,目前常用的微创方法有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和脊柱内镜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1,2]。近年来,TESSYS技术治疗LSLRS的相关报道逐年增加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3~6],但与MED治疗单节段LSLRS比较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我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采用改良TESSYS技术与MED治疗单节段单节段LSLRS,比较其临床疗效,从而为其微创治疗选择提供依据,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临床治疗效果 保守治疗 单节段 MED ENDOSCOPIC 改良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椎体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昌详 梁国彦 +3 位作者 郑晓青 黄勇兄 尹东 昌耘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4-719,共6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后椎体内空洞形态,分析空洞产生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患者52例,随访2年以上,观察椎体内空洞形态;将患者按椎体内有无明显空洞分为...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后椎体内空洞形态,分析空洞产生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患者52例,随访2年以上,观察椎体内空洞形态;将患者按椎体内有无明显空洞分为2组,对比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导致空洞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椎体完全愈合23.1%(12/52),存在空洞76.9%(40/52)。椎体空洞的形态有几种类型:终板空洞22.5%(9/40);椎体空洞47.5%(19/40);椎体劈裂30%(12/40)。椎体空洞组男性比例较高、脊髓神经损伤较严重。术后随访平均37.8个月,患者的腰痛及腰椎功能恢复良好,两组间VAS及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伤椎置钉复位术未行椎体植骨者容易导致椎体内空洞,骨折爆裂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椎体空洞;实施伤椎螺钉置入术后椎体高度复位的程度较大是导致椎体中前部出现空洞的重要原因。椎体内出现空洞或劈裂,短期不影响患者的腰椎疼痛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空洞 伤椎置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后GAP-43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治来 俞洁 +3 位作者 黄子祥 黄帅 姚舜 张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脊髓全横断损伤(SCI)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并评价SD大鼠SCI模型后,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脊髓全横断损伤(SCI)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并评价SD大鼠SCI模型后,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SCI+游泳训练组(游泳组)和SCI+α-硫辛酸组(硫辛酸组)。各组按手术后7、14、21、28 d等4个时间点收集标本,每个时间点大鼠均为4只。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各组4个时间点的GAP-43和Caspase-3表达用免疫组化测定,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GAP-43表达。结果:游泳训练和用硫辛酸均能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P<0.05)。与SCI组比较,游泳组和硫辛酸组GAP-43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且硫辛酸组比游泳组的GAP-43表达增加和Caspase-3表达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游泳训练和α-硫辛酸可以上调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和抑制Caspase-3表达促进损伤神经修复,对改善大鼠运动功能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游泳训练 脊髓损伤 GAP-43 CASPASE-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升脊髓损伤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表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治来 徐华丽 +5 位作者 姚舜 黄子祥 黄炫武 黄帅 许立惟 张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评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4,Thbs-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ADSCs修复SCI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T10 SCI模型,... 目的:评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4,Thbs-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ADSCs修复SCI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T10 SC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DSCs移植组,每组30只。取同种系转绿色荧光基因小鼠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损伤后即刻移植106个细胞至ADSCs移植组小鼠脊髓内,模型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术前及术后每周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存活、炎症反应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术后第7 d各组动物脊髓组织Thbs-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术后第3、14 d各组动物脊髓组织TNF-α浓度。结果:ADSCs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存活至少2周。移植术后第7 d,Thbs-4在假手术组表达水平最低,模型组次之,在ADSCs移植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ADSCs移植下调SCI后TNF-α浓度;移植术后第14 d,ADSCs移植组ED-1+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从第2周起,ADSCs移植组小鼠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ADSCs移植促进SCI小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提升Thbs-4蛋白表达水平,减轻受损脊髓组织炎症反应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血小板反应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置钉在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帅豪 段琪飞 昌耘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2-718,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O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置钉在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于... 目的:对比分析O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置钉在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于我院接受UBE-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3~80岁(58.9±12.8岁)。根据术中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导航设备的不同分为O臂组(27例)和C臂组(23例)。O臂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23~80岁(58.8±14.3岁);C臂组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27~76岁(59.0±10.9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周内通过GertzbeinRobbins(G-R)分级评估置钉准确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腰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术后3个月通过改良Macnab疗效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翻修率情况。结果:O臂组手术时间为196.0±37.5min,C臂组为260.9±6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臂组出血量为108.1±149.6ml,C臂组为106.5±108.0ml;O臂组术后住院天数为5.3±1.7d,C臂组为5.2±1.6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O臂组置钉GertzbeinRobbins(G-R)分级优于C臂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O臂组与C臂组Macnab疗效指标优良率分别为93%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臂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与C臂组为8.7%(2/2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保守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两组均无翻修病例。结论:与C型臂X线机相比,O型臂X线机引导可以提高UBE-TLIF经皮置钉的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良好的辅助置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双通道内镜 O型臂X线机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动物骨组织及血清柠檬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11
作者 王业杨 陈洪栋 +6 位作者 王明森 黄伟斌 秦育滨 李焕彬 徐汪洋 周治来 张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4-479,共6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动物骨及血清柠檬酸的变化,为研究柠檬酸对骨结构/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激素缺失/药物诱导或年龄增长相关的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收集骨组织,micro CT测量骨密度。对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TRAP染色、HE染色等...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动物骨及血清柠檬酸的变化,为研究柠檬酸对骨结构/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激素缺失/药物诱导或年龄增长相关的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收集骨组织,micro CT测量骨密度。对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TRAP染色、HE染色等,确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并对骨质疏松动物的骨组织及血浆柠檬酸进行检测。结果去卵巢三个月后,小鼠子宫萎缩、体重增加、骨密度降低,发生明显骨质疏松。与对照组相比,其每克骨组织中柠檬酸水平显著降低。维甲酸诱导14 d后,大鼠骨密度明显下降,发生骨量丢失,其每克骨组织中柠檬酸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减少。20月龄自然衰老组小鼠骨密度显著降低,每克老年鼠骨组织中柠檬酸水平明显低于年轻小鼠。发生骨质疏松的大/小鼠,其血浆中柠檬酸水平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结论通过构建不同的骨质疏松模型首次阐明了骨组织与血清柠檬酸水平与骨量丢失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的关系,血清柠檬酸水平可能是预测骨量丢失相关疾病如增龄性或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一个标志分子,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骨中柠檬酸代谢的阐明为骨代谢提供了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柠檬酸 激素缺失 增龄性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在不同程度退变腰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
12
作者 罗俊男 郭东明 +6 位作者 温世峰 钟波夫 肖文德 王立 鞠洪斌 梁英杰 王业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9-845,共7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褪黑素1型受体(MT1)、褪黑素2型受体(MT2)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不同程度退变腰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于我院住院患者31例(19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47~62岁,平均56.9±4.9...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褪黑素1型受体(MT1)、褪黑素2型受体(MT2)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不同程度退变腰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于我院住院患者31例(19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47~62岁,平均56.9±4.9岁)。采用MRI对髓核退变程度进行Pfirrmann分级并经手术收集髓核标本,其中Ⅳ级标本11例纳入退变Ⅰ组;V级标本12例纳入退变Ⅱ组;8例分级小于Ⅲ级标本纳入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髓核组织中MT1、MT2、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T1、MT2、p65 NF-κB和磷酸化p65 (p-p65)NF-κB蛋白的表达,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退变髓核组织中MT1、MT2、NF-κB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对照组MT1和MT2 mRNA分别为1.00±0.04和1.00±0.04,退变Ⅰ组MT1和MT2 mRNA分别为0.68±0.06和0.77±0.04,退变Ⅱ组MT1和MT2 mRNA分别为0.52±0.03和0.68±0.06,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NF-κB mRNA分别为1.00±0.03、0.99±0.07、0.98±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对照组MT1和MT2蛋白表达分别为1.00±0.05和1.00±0.05,退变Ⅰ组为0.73±0.07和0.56±0.04,退变Ⅱ组别为0.62±0.05和0.55±0.0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65 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5、1.00±0.06、0.99±0.04,无统计学差异(P=0.920)。对照组p-p65 NF-κB蛋白为1.00±0.07,退变Ⅰ组和退变Ⅱ组p-p65 NF-κB蛋白水平分别为1.43±0.08和1.49±0.0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退变髓核组织MT1和MT2蛋白与p-p65蛋白表达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92和-0.6190。结论 :髓核组织退变程度增加,褪黑素受体表达降低,而NF-κB活化增加,进而参与椎间盘组织退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 核转录因子-ΚB 退行性变 腰椎 髓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