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籍中老年人结直肠癌分子遗传学的致癌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萌 谢丹 +5 位作者 曾穗德 文剑明 林汉良 陶瑜 林锋 许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广东地区中老年人 (年龄 >5 0岁 )结直肠癌 (CRC)的分子致癌途径。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0例中老年人CRCs的DNA倍性及p5 3、hMSH2 和hMLH1蛋白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国广东地区中老年人 (年龄 >5 0岁 )结直肠癌 (CRC)的分子致癌途径。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0例中老年人CRCs的DNA倍性及p5 3、hMSH2 和hMLH1蛋白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 6 0例广东籍中老年大肠癌患者中 ,有 4 3例 (71 7% )为非整倍体DNA的含量 ,39例 (6 5 0 % )出现 p5 3蛋白过度表达 ,2例 (3 3% )丢失了hMSH2 或hMLH1蛋白。这组CRC的DNA倍性与p5 3蛋白表达有关 (χ2 =5 6 83,P =0 0 17) ,4 3例非整倍体DNA含量的CRC中 ,有 33例 (76 7% )呈 p5 3蛋白过度表达。丢失了hMSH2 或hMLH1蛋白的 2例CRC ,全部为二倍体的DNA含量 ,均呈 p5 3蛋白的正常表达 ,另外有 15例 (2 5 % )肿瘤既未出现非整倍体DNA含量 ,又未丢失hMSH2 或hMLH1蛋白 ,其中多数 (10 / 15 )表达正常的p5 3蛋白。结论 在中国广东地区中老年人CRC中 ,hMSH2 或hMLH1蛋白的丢失率低 ,多数 (71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中老年人 结直肠癌 分子遗传学 致癌途径 CRC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外科治疗
2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891-892,共2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8年收治并确诊的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临床表现为上腹痛10例,消化道出血4例,腹部触及包块4例。术前胃镜检查11例,4...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8年收治并确诊的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临床表现为上腹痛10例,消化道出血4例,腹部触及包块4例。术前胃镜检查11例,4例诊断为胃癌,4例诊断为胃淋巴瘤,3例示慢性胃炎,胃镜确诊率37%。12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6例,根治性胃全部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3例。术后辅以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9例。10例术后随访3年,Ⅰ期2例均生存,Ⅱ期6例生存4例,Ⅲ期1例生存,Ⅳ期1例无生存。结论:提高胃镜活检技术是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治疗是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首要选择。术中切缘须行冰冻活检以确定切除范围。不能轻易放弃切除肿物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胃肿瘤 存活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志斌 万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683-684,共2页
闭孔疝属腹外疝的罕见类型,临床并不常见,但误诊率较高,大都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经手术探查证实。自1988~1998年我们收治闭孔疝致肠梗阻患者6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5例。年... 闭孔疝属腹外疝的罕见类型,临床并不常见,但误诊率较高,大都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经手术探查证实。自1988~1998年我们收治闭孔疝致肠梗阻患者6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5例。年龄70~88岁,平均76岁,均以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疝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基于中国多中心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越 季刚 +12 位作者 陶凯雄 梁晖 雷三林 钟晓刚 王小忠 俞金龙 陈超 赵景林 郑权 王强 罗喻文 李勇 王俊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8-1834,共7页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患者共43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后30 d内因并发症再入院情况等。结果1569例患者中,男性1037例(66.1%),女性532例(33.9%),发病年龄58.4±11.3岁。近端胃切除术105例(6.7%),远端胃切除术877例(55.9%),全胃切除术587例(37.4%)。患者手术时间274.7±80.7 min,中位出血量为150(20~13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9.9±13.5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2 d,首次排气时间3.4±1.6 d,首次排便时间4.8±1.8 d,首次进食全流时间5.5±3.1 d,术后住院时间11.4±5.0 d。术后按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术后30 d因并发症再入院率为1.1%。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归为开腹手术)。两组患者胃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相较于开腹手术能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进食全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延续护理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张俊娥 吕琳 +3 位作者 黄漫容 罗宝嘉 郑美春 李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分析综合延续护理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行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完成研究的每组各56例。分别在其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使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造... 目的:分析综合延续护理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行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完成研究的每组各56例。分别在其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使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造口自我效能问卷、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中的日常起居和社会交往维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延续护理能提高结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和自我效能水平,但是对于生活质量总分和两个偏心理的维度改善效果不明显,提示在以后延续护理干预设计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延续护理 结肠造口 直肠癌 生活质量 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学清 欧阳植安 +3 位作者 林锋 卿三华 黄祥成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3.9%...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3.9%,现存活96例,10例术后复发和转移,复发率为10.2%,91例术后性生活无显著障碍,99例泌尿功能基本正常。结果表明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存在因素。结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减少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方面的并发症,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行结肠造口患者术前心理社会行为反应与心理社会需要、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菁 张俊娥 +2 位作者 郑美春 张惠芹 李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前心理社会行为反应与需要、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研究,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肠造口患者心理社会行为反应量表、肠造口患者心理社会需要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60例即将行结肠...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前心理社会行为反应与需要、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研究,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肠造口患者心理社会行为反应量表、肠造口患者心理社会需要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60例即将行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结肠造口患者术前的心理社会行为反应为中等水平,最常出现的反应依次为:重建反应>认知反应>退缩反应>冲击反应。患者的心理社会需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低。②结肠造口患者术前心理社会行为反应总分与心理社会需要、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结论:造口手术前医护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的需要及情绪状态,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要、缓解焦虑和抑郁,以促进患者积极的应激反应,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造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心理社会行为反应 心理社会需要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系膜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姚学清 林锋 +2 位作者 卿三华 黄祥成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以直肠系膜为中心,探讨直肠癌手术切除术的最佳的解剖层次。方法:应用尸体标本27例、新鲜尸体标本10例、临床取材标本10例,分别进行解剖、测量及灌注。结果:直肠系膜是由直肠周围包裹在盆脏筋膜周围之内的脂肪组织、神经、血管、... 目的:以直肠系膜为中心,探讨直肠癌手术切除术的最佳的解剖层次。方法:应用尸体标本27例、新鲜尸体标本10例、临床取材标本10例,分别进行解剖、测量及灌注。结果:直肠系膜是由直肠周围包裹在盆脏筋膜周围之内的脂肪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成。直肠系膜上端与乙状结肠系膜相连续,下端与直肠肛管相连接,盆腔内的生殖管道,髂内血管,盆自主神经及盆腔侧壁的肌肉均为壁层筋膜覆盖,外面是一层光滑的盆脏筋膜,长8 ̄10cm,宽6 ̄8cm,直视下清晰可见脂肪、毛细血管等。结论:直肠系膜是被盆筋膜脏层完整地包裹着的脂肪、血管和淋巴即称为直肠系膜,是一独立的解剖单位;从常规病理可见直肠系膜是由脂肪、血管和淋巴组织组成;MRI及VCH上直肠系膜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系膜 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中晚期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及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志度 蔡观福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08-2109,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其可行性、近期临床疗效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同期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4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其可行性、近期临床疗效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同期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4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该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特点。结果:腹腔镜组3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6.4%。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195.2±57.2)min vs (165.3±56.1)min,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失血量明显较开腹组少[(61.2±26.3)mL vs (281.3±187.4)mL,P<0.00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195.2±57.2)min vs (165.3±56.1)min,P<0.05];腹腔镜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短[(2.3±0.7)d vs (4.0±0.8)d,P<0.05]。手术后并发症且平均收获的淋巴结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具有专有的技术特点,安全可行,具有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大肠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康雄 姚学清 +5 位作者 吴承堂 林锋 吴伍林 曾穗德 罗育其 雷尚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6-990,共5页
目的筛选人源大肠癌LoVo细胞株特异结合的短肽,作为大肠癌靶向治疗的载体。方法以大肠癌LoVo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差减筛选,采用细胞ELISA与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测... 目的筛选人源大肠癌LoVo细胞株特异结合的短肽,作为大肠癌靶向治疗的载体。方法以大肠癌LoVo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差减筛选,采用细胞ELISA与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测序。结果对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3轮筛选后,从随机挑取的20个噬菌体克隆中获得5个能与大肠癌LoVo细胞特异结合,而不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结合的阳性克隆,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保守序列RPMP。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可以成功筛选到大肠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肽,可能成为大肠癌靶向治疗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库 LOVO细胞 差减筛选 大肠癌 M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24
11
作者 谭瑞香 刘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78-2379,共2页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68例患者均在手术中由手术医生留置一条鼻肠管,手术后12h即开始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滴入量由每天500mL逐渐增至每天1500mL,滴入速度由20~30mL/h开始,后每12~24...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68例患者均在手术中由手术医生留置一条鼻肠管,手术后12h即开始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滴入量由每天500mL逐渐增至每天1500mL,滴入速度由20~30mL/h开始,后每12~24h增加15~25mL,维持5~7d。结果:68例患者其中21例术后36h内恢复肛门排气,26例术后36~48h有肛门排气,其余的肛门排气均在72h内。66例治愈,术后9~11d出院。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暂停肠内营养,情况稳定后再继续管饲,1个月后痊愈出院。1例发生严重腹泻,经用肠道解痉药及收敛药及更换营养液后13d出院。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降低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根治性全胃切除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术后胃瘫综合征16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仕荣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 (stomach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 ,SPGS) )发生的病因 ,寻找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2年 7月~ 2 0 0 0年 5月间 16例SPGS患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效果 ,对其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 (stomach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 ,SPGS) )发生的病因 ,寻找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2年 7月~ 2 0 0 0年 5月间 16例SPGS患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效果 ,对其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PGS临床表现为患者在胃手术后改饮食时反复呕吐胃内容物 ,量≥80 0ml d ,无明显腹痛 ,肛门排气正常 ,胃肠X线动态检查可见胃潴留、胃蠕动差 ,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 ,核素标记胃排空时间延长 ;所有病例经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平衡 ,以及用促进胃肠动力药治疗 ,4周内痊愈。结论 :SPG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胃镜、胃肠X线动态检查、核素标记残胃排空时间测定对SPGS有诊断价值 ;治疗采用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胃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涛 姚学清 +1 位作者 林锋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及免疫功能临床指标。方法随机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营养和免疫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IgM、IgG、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良性肿瘤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及免疫功能临床指标。方法随机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营养和免疫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IgM、IgG、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手术前后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显著差于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外科学 营养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诱导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学清 林锋 +2 位作者 卿三华 黄祥成 钟世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诱导LOVO细胞凋亡,探讨人大肠癌多药耐药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法、光镜及电镜、DNA凝胶电泳和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对耐药细胞株LOVO/5-FU细胞及敏感细胞株LOVO细胞进行5-FU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诱导LOVO细胞凋亡,探讨人大肠癌多药耐药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法、光镜及电镜、DNA凝胶电泳和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对耐药细胞株LOVO/5-FU细胞及敏感细胞株LOVO细胞进行5-FU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结果:LOVO/5-FU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LOVO细胞,光镜和电镜观察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DNA凝胶电泳可以出现梯形(ladder)凋亡带,LOVO细胞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阳性率高于LOVO/5-FU。结论:(1)5-FU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2)在相同条件下,耐药细胞株LOVO/5-FU与敏感细胞株LOVO相比,前者凋亡受到抑制。(3)细胞凋亡对研究大肠癌LOVO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克服化疗产生的多药耐药及逆转多药耐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氟尿嘧啶 抗药性 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造口护理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琼 张俊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9-12,51,共5页
目的调查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造口护理情况。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103例结肠造口术后出院患者,分别在其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护理情况表和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 目的调查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造口护理情况。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103例结肠造口术后出院患者,分别在其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护理情况表和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stoma self-care scale,early stage version,SSCS-early stage version)进行测试。结果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总分及各条目、造口自理状态、平均每天护理造口的时间以及独立更换造口袋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造口不适情况比较,两个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不适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造口护理 造口不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经膈食管切除术应用于食管癌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宁 林锋 +1 位作者 谢文晋 万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17-91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 食管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系膜淋巴结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学清 林锋 +4 位作者 刘颖 黄祥成 卿三华 钟世镇 吴承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 :通过研究尸体及活体术后标本观察直肠系膜淋巴结的数目及分布 ,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3 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和 10 2例活体术后标本解剖 ,自直肠上动脉开始沿其最小的分支至肛门直肠... 目的 :通过研究尸体及活体术后标本观察直肠系膜淋巴结的数目及分布 ,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3 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和 10 2例活体术后标本解剖 ,自直肠上动脉开始沿其最小的分支至肛门直肠环水平进行解剖并登记。结果 :3 0例尸体标本直肠系膜共发现淋巴结 2 48枚 ,平均 8.3枚 (标准差 4.41) ,淋巴结大小为 1.8~ 10mm。 10 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共发现淋巴结 916枚淋巴结 ,平均 8.98枚。所有淋巴结均送病理 ,其中有 77枚( 8.41% )有癌转移。结论 :通过尸体与活体标本淋巴结的解剖 ,大部分淋巴结分布在直肠系膜周围靠近腹膜返折处。淋巴结数目变化范围可指导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标本的病理解剖及指导术后病人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系膜 淋巴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粪便中M2-PK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勇 王俊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M2-P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2名健康人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tumor M2-PK表达水平。结果血清M2-PK和粪便M2-PK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M2-P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2名健康人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tumor M2-PK表达水平。结果血清M2-PK和粪便M2-PK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9.1%、63.6%,特异性分别为86.4%、81.8%。血清M2-PK和粪便M2-PK的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和粪便tumor M2-PK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诊断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在腹腔镜直肠癌TME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道明 姚学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实施保留男性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为直肠癌根治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广东省人民医院9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47例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实施保留男性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为直肠癌根治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广东省人民医院9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4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45例行开腹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性功能、排尿功能障碍及术后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全程手术时间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在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和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后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根治术是有益的,能够在根治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对患者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全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线型吻合器行巨结肠根治术2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志京 林锋 余清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638-638,共1页
目的 :探讨通过改进手术方法而减少Duhamel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应用线型吻合器对 2 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Duhamel手术。结果 :2 1例患儿均于术后 5~ 7d痊愈出院。 18例获 1~ 3年随访 ,除 2例出现轻度小肠结肠炎外 ,无患儿... 目的 :探讨通过改进手术方法而减少Duhamel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应用线型吻合器对 2 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Duhamel手术。结果 :2 1例患儿均于术后 5~ 7d痊愈出院。 18例获 1~ 3年随访 ,除 2例出现轻度小肠结肠炎外 ,无患儿出现污裤、大便失禁及便秘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便 ,创伤小。对泌尿系功能影响小。消除盲袋及闸门缺点 ,免除患儿带钳之苦 ,脱钳之累 ,便于护理 ,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先天性巨结肠 线型吻合器 外科手术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