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利平 简金莲 +2 位作者 黄桂群 刘妙芳 蔡赛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根据危急值项目频次结果确定专科护理安全关键点,建立标准培训课程对护士进行全员培训,完善专科护理指引,规范细节管理制度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目的:探讨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根据危急值项目频次结果确定专科护理安全关键点,建立标准培训课程对护士进行全员培训,完善专科护理指引,规范细节管理制度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174例危急值报告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厘清专科危急值的特点,快速有效提高护士的专科能力,给予护士临床工作明确的指引,最终有效保障病人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 专科护理 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刘冬丽 全梓林 +6 位作者 钟灵秀 陈琦琦 蔡文巧 庄森培 魏莹 潘惠仪 林雅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3-690,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先心病手术患儿临床资料,分为AAD组、非...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先心病手术患儿临床资料,分为AAD组、非AAD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出儿童先心病术后AAD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绘制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选取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患儿作为外部验证。结果先心病术后患儿AAD的发生率为48.52%(229/472),抗生素联合使用、机械通气、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影响AAD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使用微生态制剂是保护因素(OR<1,P<0.05)。该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建模组为0.922(95%CI:0.894~0.951),内部验证组为0.886(95%CI:0.838~0.915),外部验证组为0.862(95%CI:0.784~0.941)]、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建模组为χ^(2)=7.96、P=0.538,内部验证组为χ^(2)=4.24、P=0.895,外部验证组为χ^(2)=9.923、P=0.270)和临床获益效能。结论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手术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使用微生态制剂等是AAD发生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日后相关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心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回顾调查:8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朝生 史伟 +3 位作者 叶智明 梁馨苓 章斌 刘双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10-1913,共4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患病率情况和病变特点,并寻找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患病率情况和病变特点,并寻找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肾脏病理、eGFR(MDRD方程计算)、SLEDAI评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SLE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临床上有肾脏受累表现者(蛋白尿、血尿、或细胞管型等),诊断为狼疮性肾炎,根据患者住院资料确定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结果 8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85例合并CVD,患病率为9.7%。按年龄分层后, ≦ 19岁,20~39岁,40~59岁, ≧ 60 岁患者的 CVD 患病率分别为 5.8%,9.0%,14.0%,20.0%,CVD 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P=0.002)。狼疮性肾炎患者CVD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狼疮性肾炎患者(P=0.001)。85例CVD患者中,左心室肥厚20例(23.5%),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49.5%),脑卒中17例(20.0%),心绞痛3例(3.5%),外周血管疾病3例(3.5%)。CVD患者狼疮病程及激素使用时间均显著长于非CVD患者(P=0.002,0.026),收缩压也高于非CVD患者(P=0.0006)。然而CVD患者eGFR显著低于非 CVD患者(P=0.001)。CVD患者血清HDL显著低于非CVD患者(P=0.00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eGFR、血清HDL、病程、活动度、血清补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P=0.033)。结论 SLE患者CVD患病率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狼疮肾炎患者CVD患病率高于非狼疮肾炎患者。收缩压、eGFR、血清HDL、病程、疾病活动度、血清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是SLE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钙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志莲 何朝生 +9 位作者 陈源汉 梁馨苓 董伟 李锐钊 黎思嘉 徐丽霞 冯仲林 梁华般 王力芬 史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钙化(HV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2009~2011年302例MHD患者(其中99例伴HVC),所有患者随访2年,采用生存曲线分析心血管终点事件,Cox回归分析心脏瓣膜钙化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钙化(HV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2009~2011年302例MHD患者(其中99例伴HVC),所有患者随访2年,采用生存曲线分析心血管终点事件,Cox回归分析心脏瓣膜钙化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初始透析的平均年龄为58.2岁,男性占53.6%。随访2年,HVC与非HVC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新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3%vs 16.3%、22.2%vs 6.9%和48.5%vs 25.6%(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全因死亡率(Log Rank P=0.006)、心血管死亡(P〈0.001)和新发心血管事件(P〈0.001)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后HVC仍然显著增加患者全因死亡[HR 1,88,95%CI:(1.11-3.19)]、心血管死亡[3.47(1.76-6.84)]和新发心血事件风险[1.64(1.09-2.47)]。结论 HVC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钙化 血液透析 死亡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HBV 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力芬 叶智明 +5 位作者 徐丽霞 章斌 梁华般 冯仲林 刘双信 史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05-170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尿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组152例患者,分为3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患者2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尿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 目的探讨尿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组152例患者,分为3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患者2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尿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中尿HBV DNA阳性率33%(22/66),两对照组中无1例阳性。尿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达98%,具有良好的阳性预测值(0.96)和阴性预测值(0.60)。尿HBV DNA或尿HBV DNA与血清HBeAg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尿HBV DNA与血清HBV DNA、血清HBsAg、血清HBeAg联合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结论尿HBV DNA可能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一种新无创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HBV DNA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申恒 史伟 +4 位作者 夏运风 梁馨苓 王文健 马建超 邬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从尿酸正常血压正... 目的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从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到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再到尿酸升高高血压组,IgA肾病患者病程延长,体质量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4h尿蛋白增多,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载脂蛋白B100、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小管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加剧,血管壁进一步增厚,病理Lee氏分级①组以Ⅲ级为主,②组以Ⅲ、Ⅳ级为主,③组则Ⅲ、Ⅳ、Ⅴ级的患者显著增加。①、②组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③组则多为局灶节段硬化或硬化性肾炎多见。结论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患者,高血压使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高血压 IGA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馨苓 史伟 +6 位作者 刘双信 严丽君 轩慧杰 熊卫萍 彭炎强 黄劲松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预测和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132例接受心肺旁路手术的病人,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天采集血标本。同时应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用颗粒增强透射...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预测和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132例接受心肺旁路手术的病人,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天采集血标本。同时应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检测血清Cystatin C,用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AKI运用ADQI的RIFLE标准进行诊断(R:Scr升高≥50%基础值,I:Scr升高≥100%基础值,F:Scr升高≥200%基础值,L:肾功能丧失;E:终末期肾脏病);同时AKI也按Cystatin C≥50%、≥100%和≥200%的标准进行诊断。结果29(21.9%)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AKI,其中10例经历R标准,12例经历I标准,7例经历F标准。其余103例没有发生AKI的病人作为对照组。AKI病人的Cystatin C较非AKI病人显著升高(P〈0.001),AKI病人的Cystatin C与Scr(r=0.732.P〈0.001)、[Cystatin C]^-1与eGFR(r=0.803,P〈0.001)成明显线性相关。分别按照Cystatin C和Scr两种方法诊断AKI,不同程度AKI诊断的中位时间是:R标准的10例病人分别为2d(1--4d)和3d(2~5d)(P=0.014),I标准12例病人分别为3.5d(1--6d)和5d(2~8d)(P=0.008),F标准7例病人分别为5d(3~7d)和6.5d(4--9d)(P=0.02)。ROC分析证实Cystatin C在AKI诊断中的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为0.992)。当以Cystatin C升高≥50%作为AKI的诊断截点时,Cystatin C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5%。结论Cystatin C可作为心肺旁路手术后AKI的诊断指标:Cystatin C在AKI的诊断时间上较Scr早,它可能作为AKI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血清肌酐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锐钊 梁馨苓 +4 位作者 陈源汉 章斌 胡鹏华 许德珍 史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05-400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溶质的清除情况。结果: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种治疗均能有效清除K、BUN、PO4及β_2-M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较好地清除BUN、PO4及β_2-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P=0.010),但两种治疗对白蛋白的影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较好的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可以改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 普通血液透析 低血压 溶质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智明 史伟 +3 位作者 梁馨苓 刘双信 王文健 何朝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40-1741,共2页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治疗尿毒症瘙痒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患者,每周常规3次HD治疗,改用每周3次On-lineHDF治疗,随访3个月。并分别以患者HDF和HD治疗前、后的血清及滤出液刺激人肥大细...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治疗尿毒症瘙痒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患者,每周常规3次HD治疗,改用每周3次On-lineHDF治疗,随访3个月。并分别以患者HDF和HD治疗前、后的血清及滤出液刺激人肥大细胞,测定组胺释放量和释放率。结果:患者经HDF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症状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滤过滤出液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明显增多,血液透析滤过后比血液透析滤过前血清使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降低。血液透析前后使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On-lineHDF治疗尿毒症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其机制主要是血液透析滤过能清除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多的中分子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滤过 瘙痒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史伟 何朝生 +5 位作者 刘双信 梁馨苓 叶智明 梁永正 胡湘明 王朝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2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对38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肾活检标本,分别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Smad4、胶原Ⅰ(collagentype...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2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对38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肾活检标本,分别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Smad4、胶原Ⅰ(collagentypeⅠ)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以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为对象,观察TGFβ1对系膜细胞表达Smad4、胶原Ⅰ的影响,Smad4、胶原Ⅰ的基因表达用RT-PCR检测,蛋白表达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所有增生、硬化病理类型肾炎中病变肾小球TGFβ1、Smad4、胶原Ⅰ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TGFβ1、Smad4两者在肾小球中的表达与胶原Ⅰ在肾小球中的堆积呈多重相关(P<0.05);外源性TGFβ1刺激人肾系膜细胞后,细胞的Smad4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增高(P<0.05);胶原Ⅰ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也相应增高(P<0.05)。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可能参与病变肾小球ECM的过量堆积,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4 肾小球肾炎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对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恺庆 史伟 +2 位作者 李东风 夏运风 杨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肾脏病(CK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6例非透析CKD患者血CRP及肾功能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在体外观察CRP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肾脏病(CK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6例非透析CKD患者血CRP及肾功能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在体外观察CRP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的水平。结果:血循环CRP随肾功能减退而增高(P<0.001),CRP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648,P<0.001)。在体外培养中,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ColⅠ、ColⅣ呈时间依赖性(P<0.001)和剂量依赖性增加(P<0.001)。结论:循环中增高的CRP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分泌增多,促进CKD肾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C-反应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蛋白-7对糖尿病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肖厚勤 史伟 +1 位作者 张永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1-675,679,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30μg/kg。DM组和N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8、16、24周检测不同时间点24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糖。24周处死动物,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RT-PCR、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WT1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DM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指数、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F值分别为174.3、38.9、117.7,P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足细胞数目、nephrin的表达显著低于NC组(F值分别为13.4、79.04、65.5,P均<0.01),而且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块状改变。BMP-7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TGF-β1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Ccr、足细胞数目和nephrin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外源性的运用BMP-7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ephrin表达的下调,维持nephrin在足细胞上的正常分布;BMP-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了TGF-β1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蛋白-7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朝生 史伟 +5 位作者 梁馨苓 叶智明 章斌 刘双信 马建超 冯仲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7-882,共6页
【目的】观察配对血浆分离吸附法(CPF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CPFA技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连续性静脉... 【目的】观察配对血浆分离吸附法(CPF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CPFA技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所有患者均在ICU监护中,30例患者比较治疗过程的平均动脉压、Pa O2/Fi O2、TNF-α、IL-1β、IL-6、IL-10、肝肾功能生化指标、血、尿淀粉酶、临床改善程度以及APACHEⅡ评分的改善,同时观察治疗的副作用,同时随访病人的预后,统计分析其存活率。【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病情的严重程度基本无差异(P<0.05),CPFA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平均动脉压、Pa O2/Fi O2明显上升(P<0.05),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等因子明显降低(P<0.05),抗炎症因子IL-10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呈下降趋势,至第10天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生休克、出血、过敏等严重并发症,耐受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存活率12/15(80%)明显高于对照组7/15(46.7%;P<0.05)。【结论】CPFA可有效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提高存活率,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血浆分离吸附法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朝生 符霞 +2 位作者 梁馨苓 宋利 史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构建24 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42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其中302例用于建立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103例用来验证该模型,观察终点为CRRT体外循环管路堵塞。所有数据采用SPSS ... 目的构建24 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42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其中302例用于建立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103例用来验证该模型,观察终点为CRRT体外循环管路堵塞。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 h CRRT体外循环堵塞的风险积分模型的风险评分为0~5分。模型积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0.790(95%CI 0.719~0.826),P〈0.001,可较好地判断24 h内CRRT体外循环是否会堵塞。检验结果显示,CRRT体外循环堵管预测积分模型的拟合度良好,预测堵管的发生率与实际堵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2=0.301,P=0.232)。验证组病例中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体外循环管路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包括血流量不足、无抗凝剂治疗、HCT、LAC和APTT值等可以预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堵管问题。根据预测可及时提前进行干预处理,减少了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体外循环 凝血 积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明辉 刘艳辉 +4 位作者 史伟 罗东兰 骆新兰 姚军 庄恒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阐明具有肾脏损害的Fabry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具有肾损害的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肾活检组织进行免疫荧光、光镜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血尿、蛋白尿;光镜下肾小球足细胞体积增大,空泡变性,肾小... 目的阐明具有肾脏损害的Fabry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具有肾损害的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肾活检组织进行免疫荧光、光镜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血尿、蛋白尿;光镜下肾小球足细胞体积增大,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也可出现上述改变;电镜下肾小球足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嗜锇性髓鞘样包涵体—圆形或卵圆形,明暗相间呈板层状,大小为0.3~10μm,外有单位膜包绕。结论具有肾脏损害的Fabry病患者临床上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晚期常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足细胞胞质内出现嗜锇性髓鞘样包涵体是Fabry病肾病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Α-半乳糖苷酶A 肾活检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AT2参与高糖诱导的大鼠足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朝生 史伟 +1 位作者 李锐钊 张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70-1276,共7页
目的探讨高糖在体外培养足细胞中是否激活NFAT2并导致足细胞凋亡,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大鼠足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培养液中(葡萄糖5.3、10、20、30和40 mmol/L,葡萄糖5.3 mmol/L+Mannitol 14.7 mmol/L,葡萄糖20 mmol/L+11R-vivit100 nmol... 目的探讨高糖在体外培养足细胞中是否激活NFAT2并导致足细胞凋亡,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大鼠足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培养液中(葡萄糖5.3、10、20、30和40 mmol/L,葡萄糖5.3 mmol/L+Mannitol 14.7 mmol/L,葡萄糖20 mmol/L+11R-vivit100 nmol/L,葡萄糖20 mmol/L+CsA 500 nmol/L)培养不同的时间(0.5、1、2、4、12、24和48 h);分别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NFAT 2的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的凋亡,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ax表达;用激光共聚焦动态观察足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的足细胞,足细胞核中NFAT2/Histone3的比值分别为0.999±0.001;1.652±0.188;2.405±0.281;1.850±0.397及2.000±0.381,葡萄糖20 mmol/L(HG)分别作用足细胞0.5、1、2和4 h,Western blot显示NFAT2/Histone 3结果分别为:1.253±0.332、1.656±0.464、2.080±0.319及1.601±0.431,培养2 h时NFAT2的活化达到高峰;经过CsA或者11R-VIVIT预处理后可见完全阻断NFAT2的核积累,也阻断细胞凋亡;同时,我们发现高糖可增加体外培养足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导致NFAT2的核积累和Bax表达。结论高糖可能通过CaN/NFAT2/Bax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的凋亡,阻断CaN/NFAT2/Bax信号通路可以减少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AT2 高糖 足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与急性肾衰竭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馨苓 史伟 +5 位作者 叶智明 曾红科 彭炎强 何朝生 胡湘明 王文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本院重症监护室215例危重病人,每天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CysC水平,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ARF按ADQI的RI...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本院重症监护室215例危重病人,每天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CysC水平,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ARF按ADQI的RIFLE标准进行分层诊断。结果:41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ARF,R标准7例、I标准13例,F、L和E标准共21例;死亡21例,存活20例;174例非ARF病人作为对照组。ARF病人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在ARF的不同RIFLE分层标准中,血清CysC与Scr、[CysC]-1与GFR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当以Scr升高≥150%作为ARF的诊断标准时,ROC分析显示血清CysC在ARF的诊断上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为(AUC):0.983(95%可信区间0.960-1.00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和Scr与ARF病人死亡率无关(P>0.05);ROC分析表明CysC和Scr不能预测ARF病人的死亡和存活情况(P>0.05)。结论:血CysC在ARF时明显升高并与AR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ysC可以作为ARF的检测手段之一,但与病人的预后无关不能作为病人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预后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肌酐联合胱抑素C根据KDIGO标准诊断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裕生 陈源汉 +3 位作者 陈诗歆 李志莲 吴燕华 梁馨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11-3513,共3页
目的研究血肌酐联合胱抑素C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 62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分别用肌酐或胱抑素C判断有无AKI。结果最高血胱抑素C水平和肌酐值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6... 目的研究血肌酐联合胱抑素C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 62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分别用肌酐或胱抑素C判断有无AKI。结果最高血胱抑素C水平和肌酐值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699,P<0.001)。最高胱抑素C水平预测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61(95%可信区间0.693~0.828)。符合血肌酐和胱抑素C标准的AKI分别有1 004例(13.2%)和173例(2.3%)。血肌酐联合胱抑素C判断AKI,1 119例(14.7%)发生AKI。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和血肌酐(-)胱抑素C(-)组比较,血肌酐(-)胱抑素(+)显著增加死亡的风险(OR值15.524,95%可信区间5.110~47.166)。结论联合胱抑素C能提高血肌酐诊断AKI的敏感性,有助于识别高危住院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胱抑素C 住院死亡 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救治ICU病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莉 史伟 +5 位作者 刘易林 李颖 杨翠华 饶明清 马莲英 邓道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效果。方法 PHVHF治疗MODS患者25例。结果 25例患者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尿素氮、肌酐及血钾下降(P<0.01),氧合指数好转(P<0.05)。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效果。方法 PHVHF治疗MODS患者25例。结果 25例患者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尿素氮、肌酐及血钾下降(P<0.01),氧合指数好转(P<0.05)。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18例痊愈出院,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治愈好转率72%,死亡率20%。结论 PHVHF可明显改善MODS预后,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预防造影剂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炎强 史伟 +6 位作者 陈永松 梁馨苓 钟卓衡 叶智明 闫纯英 吴旻 林潭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25-4027,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优维显370诱导的大鼠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造影剂肾病组(CIN)和姜黄素防治组(CUR),每组各5只。分别每隔15 min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L-NAME和优维显370(8 mL/kg)建立大鼠...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优维显370诱导的大鼠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造影剂肾病组(CIN)和姜黄素防治组(CUR),每组各5只。分别每隔15 min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L-NAME和优维显370(8 mL/kg)建立大鼠CIN模型。姜黄素在注射优维显370前5 d开始灌胃。所有大鼠均在注射造影剂后24h杀检。用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肾脏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姜黄素预防治疗显著降低造影剂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指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肾髓质淤血程度、肾脏MDA水平、血肌酐和肾重指数(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抗氧化活性而预防造影剂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从而预防CIN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姜黄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