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颈动脉彩超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伟平 黎锦如 +3 位作者 莫建伟 李少兰 高广生 向绍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VD组40例及中风后无痴呆(stroke without dementia,SWD)组30例两组病人,全部患者均于卒中后2周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VD组40例及中风后无痴呆(stroke without dementia,SWD)组30例两组病人,全部患者均于卒中后2周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均数显著大于SWD组(P<0.05)。V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SW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VD组的左、右侧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总积分均数均显著大于SWD组(P<0.05)。VD组颈动脉轻度狭窄、明显狭窄和完全闭塞的例数均多于SW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PSV、IMT值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是诊断VD的支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管性痴呆 动脉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国栋 莫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30-2031,共2页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分别对92例脑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观察组)和81例脑CT或MRI正常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分别对92例脑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观察组)和81例脑CT或MRI正常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回声特点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及Crouse积分。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0.7%,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mm者占23.9%,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6.3%,Crouse积分410.1;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32.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mm者占12.3%,Crouse积分210.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白质疏松症明显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白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动脉硬化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