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启征 王丽娟 张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7-219,共3页
脑卒中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多数脑卒中患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缺陷,对医疗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较大。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 脑卒中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多数脑卒中患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缺陷,对医疗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较大。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中发现,尽管脑卒中造成的功能损害很严重,但在其发生后康复的不同阶段,大脑功能和组织结构仍然可以发生重组,出现各种各样的可塑性变化,受损功能仍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N-甲基天冬氨酸 一氧化氮 神经生长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分泌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启征 张雄 +3 位作者 曹裕民 徐玉玲 唐晓娜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rPAF-AH组,每组15只,每组再分为2、7、14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生理盐水组和...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rPAF-AH组,每组15只,每组再分为2、7、14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生理盐水组和rPAF-AH组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神经分泌素表达水平。结果生理盐水组和rPAF-AH组2、7、14d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rPAF-AH组2、7、14d缺血区神经分泌素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81.76±9.14)ng/ml vs(40.89±4.32)ng/ml,(114.49±5.79)ng/ml vs(50.39±5.22)ng/ml,(88.82±9.79)ng/ml vs(40.17±3.00)ng/ml,P<0.01]。结论 rPAF-AH能够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分泌素表达,可能对脑缺血神经重构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脑缺血 氧化性应激 分泌粒蛋白质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系统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兵 李彦 +2 位作者 聂坤 王丽娟 张玉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59-661,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主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除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自...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主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除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疲劳、抑郁、焦虑等在PD中也非常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类 记忆障碍 胆碱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方方 徐书雯 +2 位作者 谢静芳 陈伟平 向绍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88-179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60例ACI患者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5例)和斑块组(5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60例ACI患者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5例)和斑块组(55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40例)和稳定斑块亚组(1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OXLDL检测,比较各组间的血浆OXLDL水平。结果 :血浆OXLDL水平颈动脉斑块组(0.76±0.35)mg/L显著高于无斑块组(0.42±0.38)mg/L,不稳定斑块亚组(0.81±0.34)mg/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0.61±0.36)mg/L(均P<0.05)。结论:血浆OXLDL水平可间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血浆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两者联合检测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泗芬 张玉虎 +6 位作者 聂坤 赵馨 李彦 张又文 高玉元 冯淑君 王丽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PD患者200例,进行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韦氏智力和韦氏记...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PD患者200例,进行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韦氏智力和韦氏记忆的认知评估。将200例PD患者分为PD认知正常组91例,PD认知障碍组109例;另外纳入126例正常对照;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水平对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PD患者的FPG、HbAlc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5.19(0.72),5.7%(0.5%),14%]都比正常对照组[4.85(0.79),5.6%(0.5%),6%]显著升高(P<0.05)。PD认知障碍患者的FPG水平[5.21(1.32)]较PD认知正常组[4.81(0.95)]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2 h PPG、HbAlc都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OR:1.764;95%CI:0.06~3.244;P=0.068)与P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可能是PD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未发现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血糖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血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脑缺血后候选可塑性相关基因15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启征 张雄 +4 位作者 曹裕民 徐玉玲 唐晓娜 冯淑君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候选可塑性相关基因15(CPG1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rPAF-AH组,每组15只,后2组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取2...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候选可塑性相关基因15(CPG1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rPAF-AH组,每组15只,后2组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取2、7、14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组分别取5只用于实验。开颅取视交叉后的冠状切块,匀浆提取总蛋白,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PG1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理盐水组和rPAF-AH组2、7、14d缺血区CPG1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7d缺血区CPG15蛋白表达最高,且rPAF-AH组7d缺血区CPG1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48±0.04 vs 1.12±0.05,P<0.01)。结论 rPAF-AH能够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CPG15蛋白表达,可能在脑缺血的神经重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脑缺血 梗死 大脑中动脉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